首頁> 歷史軍事> 三姓家奴!> 第82章比想像中還容易

第82章比想像中還容易

2024-11-21 00:51:10 作者: 高粱河車神
  桓繹雖然氣憤,但是到底忍下這口氣,沒跟劉絳真的拔刀相見。

  畢竟他現在在北軍的船上,動手吃虧的肯定是他。

  寄離人下,被一個家奴羞辱的事情他可以忍,因為他明白,想要報父仇,想要復興大楚,他眼下都不能跟李家翻臉。

  劉絳站出來說話,某種程度上也是代表著毛襄的態度,甚至是遠在建鄴李如願的意志。

  打他的臉其實就是在告訴他,你沒什麼資格講條件。

  這話要是毛襄這個主帥說,不太好,但一個不懂禮數莽夫嘴裡說出來,雖然同樣很丟臉,但是好歹還有些緩和。

  並且還有周元祺在一旁勸慰,算是唱紅臉的,也多少壓下了桓繹的火氣。

  大軍從鄱陽湖入贛水,直驅豫章,桓綺見到大軍前來,直接就慫了,捧著印綬出降,根本就沒用桓繹入城勸說。

  這無疑是超出了毛襄等人的預期,畢竟他是準備勸說不成就動武的。

  周元祺作為新任刺史接過印綬,又對桓綺進行了安撫,留下自己本部的三千人,接收了豫章城防,同時開始以刺史並都督州軍事的身份命令江州司馬柳昕率軍四千跟隨毛襄返回湖口。

  柳昕出身河東柳氏,其叔父柳貴已經了李如願霸府任命任職右將軍,其兄長柳顯在建鄴任衛尉少卿,周元祺拿著其兄長和叔父的書信,柳昕看過書信之後就立即作出了唯命是從的表態。

  桓綺則跟著大軍一起迴轉,準備迴轉建鄴。

  

  「見過兄長。」

  正在樓船的船艙內看著鄱陽湖風景的桓綺見到來人是桓繹,也露出了一模笑容:「原來是元解啊。」

  元解是桓繹的字,兩人是堂兄弟,舊日在建鄴的時候關係也不錯。

  「元解可是想問,我為什麼如此痛快的交出了豫章?」

  桓繹點點頭。

  桓綺笑著道:「李如願圍困合肥之時,我派了萬餘人救援,卻一戰盡喪,如今豫章雖有數千軍兵,卻早就失了戰心,有人勸我焚燒府庫,逃亡嶺南...這又是何必呢,府庫非我之府庫,嶺南也不是那麼好去的,還不如去建鄴做個富家翁...我本來就沒什麼治軍牧民的本事,兄長在合肥也不是沒跟李如願抗衡過,不過是白費力氣...」

  桓繹聞言,陷入了沉默,他竟然不知道這位堂兄看的如此開,反倒叫他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桓綺說到這裡又嘆了口氣:「叔父的事情我也知道了,九叔這事情做的卻是不地道,先是派人將我驅逐到尋陽,叔父本來都去了湘州,卻沒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你身為人子,要為父報仇天經地義,可終究都是姓桓的,不要把事情也做的太過了...」

  桓繹聞言,瞬間明白桓綺的意思,但他沒應這個話。

  桓綺大概是想告訴他冤有頭,債有主,九叔的事別連累到其他堂兄弟,但桓繹沒說出口的態度是,親兄弟都能手足相殘,何況是仇人之子了?有機會定然是要斬盡殺絕的!

  但他沒對桓綺表達什麼不滿,畢竟對方已經註定要退場了,都準備去做富家翁了。

  他只是希望這個堂兄別落得個曹爽的結局。

  大軍一來一去,即便都走水路,也用了八天的時間。

  此時,謝訓帶著三萬人的援軍已經趕到了尋陽戰場,並已經試探性的發動了幾次進攻。

  首當其衝的就是江心洲。

  不過因為江心洲的防備森嚴,荊州軍碰了釘子,謝訓和劉相貴、桓縱等荊州軍的將領都覺得想要傾力攻打江心洲,會很艱難。

  並且還要留足兵力地方湖口方向,而尋陽又是堅城,易守難攻,因此突破點很難選。

  荊州軍是南北兩岸互為犄角,北軍則是占據了江心洲,和湖口,加上還有尋陽能夠控扼大江。

  兵力上又沒有能夠完全壓倒對手,因此分析一番之後,謝訓和劉相貴得出的結論是,眼下最好的選擇是...退兵。

  而回到湖口的毛襄,立即召集了眾將議事,首先一個好消息,江州到手了。

  也就是這趟出兵的戰略目的已經達成了,現在要做的就是鞏固到手的成果。

  遠在建鄴的李如願也送來了密信,並作出了指示。

  核心的思路就一個,只要江州到手,就不必跟荊州軍硬拼,深溝高壑跟對方耗下去。


  周元祺前往豫章消化地盤之後,議事的船艙里就只剩下毛襄、袁鳳舉、張子悅和劉絳四個統兵大將。

  傳看過李如願的信件之後,幾人全都明白了建鄴方面的擔心。之所以讓眾人在這耗下去,其實主要還是擔心軍隊的戰鬥力。

  尋陽戰場的四萬水陸大軍,並沒有想像之中的那麼強大,從新編組之後部隊的戰鬥力其實是個未知數,能不能打硬仗?

  桓璋這個人雖然好謀無斷,外寬內忌,但他用人識人也還是有些水準的,謝訓和劉相貴也都是擅長治軍用兵,在對蜀軍以及征剿蠻夷的作戰之中全都立下過不少軍功,甚至有過擊退趙軍的高光表現,堪稱名將,荊州軍的戰鬥力和隊伍的磨合程度肯定是要高於現階段的建鄴軍隊。

  因此李如願的指示也是貼合實際的選擇,在對方援軍到達,己方戰鬥力已經不足以成為決定因素,兵力處於劣勢,那就先跟對方耗下去。

  他們現在帶的這支軍隊不是當初那支八千人就敢南下直驅建鄴,面對數十萬勤王大軍依舊無所畏懼的精銳北軍。

  這次就是火中取栗,來搶奪江州的,江州現在到手了,豫章和彭澤等地的糧食就可以供應大軍長時間消耗。

  堅壁不出,打消耗戰,無疑是對建鄴更有利的選擇。

  戰略指示已經到了,毛襄也是用兵多年的老將,自然知道輕重,當即表示要堅決落實李大將軍的軍令指示。這一決定也得到了眾人的支持。

  雙方都不想打的情況下,唯一想打的桓繹獨木難支。戰事轉入了戰略對峙階段。

  劉絳回到江心洲的營地,跟著留守的一眾部下見了面,然後傳達了高層的會議精神。

  對他來說,這樣很好。

  長期的對峙正好可以用來繼續學習充電,這一路行軍仗還沒開打,劉絳就已經感覺到自己需要加強學習和熟悉一切有關軍隊的事務。

  特別是關於排兵布陣,和臨陣如何應變的能力,這些最基礎的東西需要時間來沉澱和融會貫通。

  從軍時間上,劉大紅還是個不折不扣的新兵,只不過因為種種因素,機緣巧合如今身居高位了,還十分幸運的率隊打贏了第二次東郊之戰。

  但這不代表他就是一個合格將領,真正屬於一個將領的基本功上,他還差得遠呢。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所以要強化自身軍事素養,爭取早日勝任目前指揮崗位。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