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助董,或是助袁?
冬十月二十六日,因上黨海拔高,故冬天比河北的冬天更冷些。
然天氣雖冷,黎亭的漢軍大營卻是熱火朝天,人聲鼎沸,接待張遼所募的千來號人馬。而千來號人馬分成二部,在吏員引導下前往各自的駐地休息。
今時從天空往下看,可見漢軍的營寨沿著河流而建,可容納三千號人的軍營隨著張遼所部的抵達,今下已是被填滿。然今兵馬雖多,但除了中軍營寨的千號人外,新募的兩千人兵卒絕大部分是烏合之眾,上不了戰場。
大帳內,張虞與張遼、張楊等將,聚集於大帳。
張虞為張遼倒了樽溫酒,笑道:「文遠至河北募兵當多有辛苦了!」
張遼灌了口酒,說道:「從武安過涉縣,入了上黨境內,天氣驟降不少,上黨比魏郡冷多了!」
「那此行是否順利?」張虞問道。
張遼沉吟了下,說道:「得韓冀州相助,可稱得上順利。」
「你見到韓馥了?」
「見到了!」
張遼說道:「遼手上無錢糧募兵,前往拜會韓馥,得知我募兵目的,遂撥了不少錢糧於我,並准我於河北招募兵馬。」
說著,張遼想起什麼事,從懷裡取出書信與張虞,說道:「遼至鄴城時,東郡太守橋瑁所書文至鄴,言文為三公所述,上書董卓罪惡,邀天下諸郡討賊。」
「今鄴城內官吏多有議論討董之事,袁紹謀划起兵,命門人至鄴,邀韓馥與他為國討賊。而袁紹門人知我身份,便托我將書信交於君侯。」
「討董之事,韓馥有何動作?」張虞拆信之餘,問道。
張遼皺眉良久,說道:「韓馥頗是忌憚袁紹,聽冀州官吏言,自袁紹上任渤海太守起,韓馥便派門人至南皮督視袁紹。」
「至於討董,韓馥召見遼時,曾問及君侯態度。遼不敢妄言,便以身份卑微,不知君侯所思塘塞。」
「討董?」
張楊噴噴不已,說道:「某至河內時,王匡動作不小,在郡內招募兵馬,核查出入雒陽百姓。若非有王公舊吏遊說,王匡斷不會調撥錢糧於我募兵。」
「然今董卓雖說廢立天子,但朝廷依舊是朝廷,王匡、袁紹、橋瑁這些人怎有膽子起兵征討京師?」張楊不能理解道:「莫非他們不知道今下若是起兵,恐天下將無寧日爾!」
張遼臉上露出迷糊之色,同樣是不能理解關東土人們的操作。
張虞瀏覽聲討董卓的文,冷笑了下,說道:「征討董卓為假,索取名利怕是為真。」
前世初讀三國,本以為關東群雄討董為了漢家天下,故關東義士起兵討董。
然張虞作為其中的當事人,僅能說天下的烏鴉一般黑。
引董卓入京之人為袁紹,今在陽政鬥中被董卓反噬,袁家竹籃打水一場空,為了拿回自己的利益,或是說不甘心失敗,遂有聯合眾人討董。
那些群雄里,或許有忠義之士,但更多是在陽政變中的失敗者。那些失敗者在關東地區擁有崇高的名望,掌握了話語權。而今他們利用自身的輿論,以為國討賊的名義,去糾集兵馬討董。
至於是否考慮到討董而引起的天下崩裂,他們根本不在乎,他們只在乎他們自身的利益。即便討董難成,那些擁有話語權的發起人將會在這場盛宴里吃得滿嘴流油。
「君侯,那眼下當如何是好?」張遼問道。
張虞放下文,說道:「讓眾人到大帳里議事!"
「諾!」
少頃,在侍從通報下,高順、呂范、庾、徐庶、張豐等人趨步入帳,將營帳坐得滿滿當當。
見許褚披甲出帳守衛,張虞喊住說道:「仲康,不必在外守帳,今日你也列席參議!」
「諾!」
「元直,讀此文!」張虞將文交於徐庶,說道。
「諾!」
「董卓欺天罔地,滅國弒君,穢亂宮禁,殘害生靈,狼戾不仁,罪惡充積。
今奉天子密詔,大集義兵—————-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文到日,可速奉行。"
「這~」
滿寵眉頭而皺,與左右幾人對視,臉上皆是露出震驚之色。
張虞環顧眾人,問道:「今袁氏門人傳橋瑁所書文至此,不知諸君有何高見?」
滿寵斟酌了下,說道:「董卓入京師,廢立皇帝,毒殺太后,確有如此罪責。但君侯若隨眾人起兵討之,恐天下會深陷動盪之中,故宜當深思利弊。"
呂范沉吟少許,說道:「今若討董,惹怒董卓,恐王君性命難保。祁縣王氏恐會因此,而視君侯為仇寇。」
「若不助袁,君侯豈不助董乎?」庾疑問道。
張楊滿不在乎,說道:「助董不行,助袁也不成,大不了兩不相幫,安心討賊!」
「君侯名聲受挫事小,若惹怒袁氏,往後恐有災難!」庾疑擔憂道。
「不知君侯有何見解?」滿寵拱手問道。
張虞沉吟許久,說道:「董卓亂政,廢立皇帝,毒殺太后,可為國賊。然諸豪今下起兵討董,恐不利國家社稷,如伯寧所言,需商榨其中利弊。」
頓了頓,張虞說道:「幽州牧伯安君,為皇室血脈,溫厚尊長,名聲響徹天下,擁民百萬,甲士十萬。今可命人出使幽州牧,觀劉牧伯之心意。」
群雄討董,在張虞眼裡本質上就是場鬧劇。群雄中除了吞併冀州的袁紹得到了名望與地盤外,也就曹操因追擊董卓,送光了所有兵馬,贏得了忠臣的名頭,
余者群雄幾乎無人獲利。
既是場鬧劇,張虞又有何必要參加?
倒不如安心謀劃并州諸郡,接收因戰亂而逃入上黨的河北的百姓。
若是參加了,不說害死王允,後續還會耽擱張虞謀劃并州的時間,畢竟并州太窮了,而冀州太富了。
至於出使劉虞,算是張虞為自己提前找好的盟友。幽州在劉虞的治理下,烏桓之亂肅清,百姓安居樂業。在日後錢糧緊缺之時,張虞還能去找劉虞借錢糧。
見張虞有意觀望劉虞的態度,眾人倒也不好多說。
「君侯,那不知由誰出使幽州?」滿寵問道。
張虞瞧了圈帳中人,最後將目光落在庾疑身上,說道:「邵然追隨我多年,
曾與劉幽州有過往來,今由邵然為我出使何如?」
「願奉君侯之令!」
庾疑起身作揖,問道:「然不知出使幽州,有何囑託之事?」
張虞步片刻,說道:「邵然若拜見劉幽州,代我呈交書信,以及詢問今下是否有意起兵圍討陽。」
「諾!」
步少許,張虞停下腳步,沉聲說道:「今觀天下形勢,兗、豫二州不日將亂,而諸君家眷滯留於河南。為諸君家眷安危而憂,勞諸君寫信歸鄉,而我將派兵馬南下,迎接諸君家眷至晉。」
張虞想接手下的家眷到并州已是很久,畢竟將手下家眷滯留於別地,一旦手下家眷被擒,手下將會陷入為難中,而張虞都會陷入是否放行的矛盾。
如歷史上的徐庶,因母親在長坂之敗中被曹軍所獲,徐庶為了母親的安危,
不得不舍劉而歸曹。
眼下群雄討董,勢必會造成中原動盪,派兵去接手下家卷,這是張虞必須要做之事。
「諾!」
庾疑猶豫了下,拱手說道:「疑家中尚有老母與幼弟,勞煩君侯了。」
「庶有老母在家,需勞煩君侯了!」徐庶感激道。
高順拱手說道:「順家眷不少,恐需勞煩君侯!」
「伯寧!」
張虞看向交椅上的滿寵,說道:「伯寧,勞你核對軍中兗、豫籍貫兵吏,屆時勞伯寧率部南下,將諸君家眷接至上黨。至於安置問題,無需多憂,我已與劉太守商量好。"
「諾!」
將瑣碎之事料理好,張虞獨自留下呂范、張豐、許褚三人,另有要事叮囑。
「仲康,你父兄遷至上黨,不知可有問題?」張虞問道。
許褚為難搖頭,說道:「家族在沛多有產業,今下遷至上黨,不知我父兄是否會捨得!」
張虞沉吟少許,說道:「我今表你為假校尉,你兄長若能至上黨,我表你兄長為軍司馬。至於家產,上黨荒田頗多,可容你族耕作,我可做主讓你家免賦稅十年。」
許褚家族為豪強,門客、族人不少,若能吸收入軍,對張虞多有益。今下的難事,便是要看許褚能否吸引族人至上黨。
許褚點了點頭,明白張虞的好意,說道:「君侯心意,褚已知之,當會盡力勸說族人遷徙至晉。」
「子衡為難否?」張虞問道。
呂范笑了笑,拱手說道:「有何為難?今家中無餘財,遷至上黨便捷,倒是讓我妻父遷家略有困難。」
張虞微微頜首,說道:「既然如此,勞子衡前往壺關,請太守明日準時前來赴宴,言為商討平黑山賊之事。
「諾!」
呂范神色收斂,沉聲應道。
呂、許二人離開大帳,張虞叮囑張豐,說道:「明日離寨,莫要讓外人發覺,切記不准使用軍中兵器,不可暴露行蹤。」
張丰神情鄭重,拱手說道:「兄長放心,明日必不走漏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