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平匈奴
十二月,平城。
寒風凜冽,大雪紛飛。空曠的郊野上,候騎快馬奔馳,在雪地上留下一塊塊馬蹄印,很快又被雪花蓋上。
今時,閒來無事的張虞念及年終將至,遂組織諸將比試箭術,輸者自罰飲酒。
「嗖!」
張遼瞄準了下,將箭射出,一箭中紅心。
「張遼三箭二中紅心,柯比三箭三中紅心,柯比勝!」侍從高唱道。
柯比朝張遼拱手,笑道:「某連喝兩樽,今下輪到文遠飲酒了!"
「手抖了!」
張遼鬱悶說道:「今把且讓你勝!」
「文遠喝吧!」
張虞親自倒了樽酒,笑道:「有何人願與什翼比試箭術?」
「來恩?」
「不了!」
柯比很有自知之明,說道:「省得麻煩,我自行先飲一樽!」
記住我們101看書網
「看來沒人願和什翼比試,不知什翼願與我比試否?」張虞問道。
「仆不願!」
什翼趕忙搖頭,說道:「君侯箭術精湛,仆願與柯比同飲酒。」
「哈哈!」
見狀,眾人不由善意而笑,在軍中什翼、張虞的箭術屬於公認的出眾,但張虞與什翼一直沒比過,每次張虞欲比試,什翼便直接認輸,眾人漸漸有了排名,
軍中箭術之高者莫過張虞,其次為什翼。
「姐夫,讓我與郭伯濟比試一番!」
人群中,肉乎乎的王凌站了出來,說道:「郭伯濟上次詐莪,今我非勝他不可!」
秋冬之時,王宏受何進徵召,前往陽,便將王凌留在太原。王自王宏離開之後,王凌靜不下性子,希望能到平城遊歷,王母本不同意,但架不住王凌折騰,王母只得同意。
到了平城之後,王凌與郭淮年歲相仿,二人自然是結識起來,每日形影不離,關係甚好。關係好歸好,但對少年而言,好勝心更重要。故今日比試箭術,
王凌一直不服郭淮。
郭淮握弓而出,說道:「彥雲既是不服,我願與你再比一番,讓你心服口服!」
「來!」
王凌率先至帳外,頂著白雪,瞄準箭靶。
「嗖!」
「紅心!」侍從高唱道。
「到你了伯濟!」王凌揚了揚下巴,得意的說道。
郭淮按弓而瞄,調整了下,欲射之時,忽然得見有人出現在眼前,不得已瞄向別處。
「未中靶!」
「你將輸矣~」
「急報!」
不待王凌說完,卻見被白雪所蓋的斥候快步而入大帳,喘氣說道:「君侯急報!」
「何事?」
張虞神情收斂,問道:「可是鮮卑入寇?」
「不是!」
斥候平復氣息,說道:「據太原軍報,言匈奴諸部齊叛,破左國城,殺單于羌渠;又破郡治離石,攻殺郡守邢紀。今另立匈奴單于,反叛我朝。」
說著,斥候將公文遞了上去,說道:「張刺史所書軍情在此,請君侯驗收。」
「請喝溫酒暖身!」
「謝君侯!」
張虞將溫酒遞與斥候,而後核驗了印泥,便拆開信件。
在信中,張懿向張虞講述南匈奴叛亂經過,尤其重點講述了南匈奴今下的狀況。匈奴休屠胡在誅殺單于之後,聯合上任左賢王所部,並在諸部貴人的舉薦下,推舉須卜骨都侯為單于。
須卜骨都侯在上位單于之後,攻略西河諸縣,劫掠太原、河東二郡。並以反漢為旗幟,聚攏散落在鄂爾多斯高原上的各部匈奴,今時反叛聲勢之浩大,兵馬數目不知多少,恐不下永和五年(公元140年)所爆發的南匈奴叛亂。
見張虞神情凝重,張遼問道:「君侯,可是匈奴叛亂嚴重?」
張虞微嘆了聲,將書信交於眾人瀏覽,說道:「匈奴休屠胡反,與舊左賢王部齊叛,並立須卜骨都侯為單于。匈奴胡騎已是深入太原,并州諸郡震盪,今下不知南匈奴意欲何在,更難知其部兵馬多少。」
「休屠胡?」
庾疑疑惑問道:「我朝之初,匈奴八部入塞,不知休屠胡出自何部?」
「休屠胡為匈奴休屠王之後,入塞時間早於匈奴八部之前,於世宗皇帝(劉徹)時,與渾邪王歸降我朝。昔前漢大臣金日便為休屠胡之後,故休屠胡多以金為姓,另有獨孤部。」
酈嵩沉吟少許,說道:「入塞之後,世宗皇帝將休屠胡置於隴西、北地、上郡、朔方、雲中五郡。我朝中興時,因忌北匈奴掠邊,故休屠胡內遷朔方。"
「匈奴八部歸塞時,休屠部歸匈奴單于所轄。但因休屠部離散,而單于又聲威不振,故單于難轄休屠胡。今休屠胡反叛,蓋因不滿於夫羅率三千騎遠征幽州,趁左城守備鬆散,斬殺單于,以避我朝徵調兵馬之勞。」
酈嵩作為母族為匈奴人,今又都護了二部匈奴,故對匈奴內部的形勢有深入的研究與了解,甚至張虞偶爾都需向酈嵩諮詢匈奴部落的狀況。
庾疑眉頭緊皺,說道:「如按酈長史所言,豈不是休屠胡在我河南地已是繁衍數百年,不知其胡民數目多少?」
「不知!」
酈嵩搖頭說道:「世宗皇帝入遷時,僅四萬餘眾,今繁衍數百年,遍布山嶺高原,分散於各郡之中,不被我朝所掌握,嵩實不知其數,或其數不下二十萬,
亦或與八部匈奴數目相當。」
歷經兩三百年的繁衍,休屠胡陸續遷徙到河南地,生活在上郡、北地、安定、西河諸郡,與向東遷徙的東羌混居,侵占了後世陝北高原地區。
東漢王朝國力昌盛時,休屠胡尚能接受東漢的統治與剝削。東漢國力衰弱,
休屠胡便很難控制,一旦有剝削所為,很容易引起反叛。
「若依長史所言,休屠胡與匈奴諸部聯合,其反叛兵馬豈不有數萬之眾?」
張遼說道。
「大概如此!」酈嵩含糊說道。
張遼思緒良久,說道:「今西河郡守戰沒,匈奴騎入寇太原,依刺史之意,
我部恐需南下馳援。」
張虞步而深思,說道:「我部受朝廷軍令,非并州刺史所能都護。今無陽詔令,我部不可南下,需駐守雁北。」
「文遠何在?」
「末將在!」
「召集所有歸鄉探親兵吏,即日起兵馬操練不休。」張虞吩咐道。
「諾!」張遼神情嚴肅,拱手應道。
「伯松、什翼何在?」
「在!」
「伯松即刻回參合陂坐鎮,防止左南、蘭氏二部受匈奴叛亂影響。如有異動,當即斬殺首領,威懾不軌之人。什翼率本部至強沃,都護蘭氏下轄二部。」張虞說道。
「末將領命!」
「余者將吏回營,整頓輻重,隨時等候出兵軍令。」張虞說道。
「諾!」
眾將神情肅然,紛紛領命退下。
王凌躍躍欲試,說道:「姐夫,我能否隨軍出征?」
「不能!」
張虞否決說道:「匈奴叛軍兵馬眾多,休屠胡桀驁不馴,不可輕視。我率部南下時,會將你和伯濟送回太原。」
聞言,王凌與郭淮二人瞬間沮喪了下來。
見狀,張虞拍了拍二人肩膀,勉勵說道:「待你二人及冠之時,屆時我願收你二人為門下吏。今你與伯濟歲數尚小,尚無戰陣經驗,不便隨軍出征!」
「諾!」
若是之前護匈奴副校尉官職,張虞或許需負責平叛。但今張虞官任破鮮卑校尉,負責與鮮卑的作戰與外交。故欲平南匈奴叛亂,需要有朝廷的詔令才能南下。
然張虞卻非常清楚,他南下平叛大概率僅是時間問題。畢竟河東、太原二郡是為關鍵,不能輕易有失。
在張虞召集兵馬等候詔令南下之際,朝廷對是否平息匈奴叛亂有了分歧。
崇德殿上,劉宏滿臉的疲憊,好不容易等到幽州傳來捷報,而今下并州南匈奴的反叛,實在讓他無奈。
他吸取了上次剋扣烏桓騎軍費的教訓,本以為付了軍費,匈奴騎就能為他出征。不料匈奴還是反叛,甚至乾脆殺了自家單于反叛,他實在不明白其中緣由。
劉宏咳嗽了下,問道:「今匈奴殺單于而叛,不知諸公有何高見?」
太中大夫楊彪持笏板,說道:「陛下,今匈奴諸胡另立單于,不願受我朝都護。以臣之見,今需令并州刺史都督各郡兵馬進討,以免匈奴作亂影響關中。」
司空丁宮搖頭,說道:「今下出兵雖易,但因平荊楚、幽燕二州賊寇,府庫已是空虛,難以再起一軍。」
楊彪冷眼而視,說道:「那以司空之言,莫非可坐視匈奴叛亂,入掠關中否?」
丁宮不想與楊彪爭論,淡淡說道:「若陛下能出少府、西園之錢,將能令并州各郡出討匈奴。」
聞言,劉宏眉頭大皺,自黃巾之亂以來,他每年都為國庫墊了不少錢。今時出兵平匈奴之亂,竟還要自己出資。
「當真無錢否?」劉宏質問道。
「當真無錢!」
見劉宏不相信自己,丁宮拱手說道:「若陛下不信,可命常侍查府庫。」
太尉曹嵩遲疑了下,說道:「陛下,并州山嶺關隘重重,今不如封鎖關隘以阻匈奴劫掠。待明歲平幽州烏桓,再行征討匈奴。」
頓了頓,曹嵩補充說道:「西河郡戶籍稀少,今可令并州官吏內遷百姓,暫居於并州諸郡。及匈奴平復,可另遷百姓歸鄉,仿舊遷郡之故事。」
「太尉安能出此舍地之語?」
楊彪怒目而視曹嵩,說道:「匈奴盤踞河南地,北臨鮮卑,西接涼州。匈奴若欲反叛,招誘東羌遺種,北與鮮卑陰連,西與叛軍呼應,是問太尉何險可阻三賊進犯?」
曹嵩花一億錢買得太尉官職,其名聲在土人圈裡早就臭了,楊彪可不會在乎給曹嵩留面子。
今曹嵩所說的舍地之語,容不得楊彪不開口反駁。且不言匈奴是否會劫掠關中,單憑匈奴可能會聯合鮮卑騫曼、涼州叛軍這種可能性,必須要杜絕。畢竟真出現這種情況,東漢會陷入長達數年,甚至十幾年的兵亂之中。
曹嵩神情不變,說道:「太中大夫所言有理,僅是眼下國庫無錢,難以再起大軍出征。陛下如欲出征匈奴,恐需陛下另支錢財。」
見眾人都要自己出錢,劉宏神情鬱悶,但為了自家的江山,僅能無奈說道:「由少府、西園出錢,令并州征討匈奴叛胡。」
「陛下聖明!」眾人拱手道。
劉宏既承擔了軍費,朝廷諸公很快商議出結果。
并州刺史張懿在并州多年,深得并州官吏人心,命其為主帥,都督各郡兵馬。而直屬朝廷的護匈奴中郎將王柔,與破鮮卑校尉張虞各率兵馬,以副將職從軍征討匈奴。
當朝廷的政令送至并州時,時間已至中平五年,即公元188年。
在這近一個月的時間裡,因有酈嵩坐鎮參合陂之故,左南、蘭氏二部匈奴並無異動。
不過為了防止二部匈奴陣前反水,張虞此番出征不打算徵調二部匈奴太多兵馬出征,僅徵調由酈嵩為張氏所招募的三百部曲,由孟寧之統率。
酈嵩因受張虞之命,率兩百義從騎繼續屯守參合陂,監督二部匈奴,防止受反叛匈奴煽動。
除匈奴二部外,張虞徵調柯比本部兵馬,及雁北的烏桓小部落,合計兩百騎,由柯比為騎將統率。
以上五百雜胡騎,並加上八百雲中騎,此番南征,張虞湊出了一千三百騎。
收到朝廷頒布的政令,張虞便簽發了三日後出兵的軍令。
望著張虞命人送出的軍令,王霽擔憂說道:「夫君僅率一千三百騎南下,不知是否太少?」
張虞將筆擱下,說道:「匈奴兵不敢輕動,伯松所部兵馬需都護匈奴,今唯調千餘騎南下。」
頓了頓,張虞說道:「千餘騎雖說不多,但此番出征匈奴,并州徵調上黨、
太原、雁門、定襄四郡兵馬,加上我部兵馬,可戰之兵約有兩萬人上下。"
王霽思慮少許,問道:「連定襄兵馬都要徵發,那豈不是參合塢亦要出兵?」
「然也!」
張虞點了下頭,說道:「父親已命叔父率兩百步騎出征,估計會與我部匯於馬邑。」
「夫君與叔父上陣廝殺,望多注意安危!」王霽關心道。
《唐書·列傳一》:「後雅有識度,太祖每有所為,必豫籌畫。"———"-漢末,
後知天下漸亂,為太祖之計,聘惡胡為部曲,恩撫兵吏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