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以前除了羊肉之外,其他的肉都很少見。勛貴之家尚且如此,更遑論尋常百姓。」
「民以食為天,唯有百姓飽腹,大唐才能長盛不衰,我們才能有閒情逸緻在此漫步。」
雖然這話聽起來有些虛偽,但李想卻是發自內心的想要表達的意思。
所以,他說話的時候,語氣中帶著一絲感慨,段嫣然能感受到李想那顆憂國憂民的心,也不由得對長安城裡那些關於李想的流言蜚語,產生了一種深深的愧疚。
「王爺最近在忙著修建新的皇宮,長安城裡各種傳言都有,以嫣然的眼光來看,王爺為了大唐所做的一切,比那些流言蜚語要多得多。」
「有句話說的好,樹大招風!本王從來不怕被人議論,陛下面前,彈劾我的摺子也不少,但只要本王一心為國,就不懼流言蜚語。」
聽到李想的話,段嫣然的美眸中閃過一抹異彩,對李想的崇拜之情,也是越來越濃。
從小到大,她在長安城裡也見過不少貴人,但沒有一個人能和燕王殿下相提並論。
只是,王爺這人怎麼回事,總是讓李雪來邀我出去玩,難道不能派個人去求親嗎?
害得他每次出門都提心弔膽,母親似乎也察覺到了什麼。
「王爺,天色已晚,我也該回去了。」
想到這裡,段嫣然的心情不禁有些低落。
李想也是一臉懵逼,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看這天色,太陽都還沒下山呢,這是什麼意思?
女人的心思,果然是捉摸不透的!
漢城,作為高句麗的別都,和大唐的洛陽一樣,都是三京之一。
漢城是高句麗少有的繁華之地,擁有五萬多戶居民,繁華的街道。
高句麗抵抗了楊廣三次進攻,又俘虜了大量的人口和資源,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人民的生活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除了大唐、西突厥之外,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國力比高句麗更強大。
「大人,這是我們在漢城的分部,專門負責收購人參之類的東西。周船長曾經問過他,要不要在漢城留下一艘船,然後在這裡做生意,不過我想漢城和倭國不一樣,我們應該先了解一下情況,然後再做生意,而且商人和錦衣衛的人必須分開。」
燕王府旗下的錦衣衛指揮使何青泉,隨同第二批出航的捕魚隊的船到了漢城。
劉謹也來了。
這一年,李想不能離開長安,但是高句麗的事情,他必須要儘快調查清楚,所以才會派劉謹前來。
「小心駛得萬年船,高句麗人對大唐的敵意更大,我們在這裡行動,一定要小心。至於貿易方面,我認為可以先從新羅與百濟著手,再找幾個願意歸順於我們的商家,由他們出面到漢城銷售貨物,應該會比較安全。」
隋末唐初之時,高句麗應是朝鮮半島有史以來最強盛的時期。
高句麗立國數百年,一直在打仗,軍事實力很強,有點像是上世紀七十年代的越南。
楊廣三次征高句麗都失敗了,雖然有很多內部原因,但也是因為高句麗氣候寒冷,綜合實力不弱。
劉謹雖然不覺得高句麗能夠和大唐相提並論,但也不能掉以輕心。
用王爺的話來說,就是要從戰略上輕視高句麗,戰術上給予足夠的重視。
「我知道,所以這幾天,我們除了從高句麗的山民那裡購買人參之外,並沒有做什麼。」
「高句麗的王公貴族雖然會說唐人的語言,但是一般人的語言,我們是聽不懂的,殿下讓梅川秋一來幫助你,也是因為梅川秋一精通高句麗的語言。」
「是。」
……
劉謹吩咐了何青泉幾句後,便帶著梅川秋一離開了店鋪,親自去漢城轉了一圈。
「將軍,這裡是漢城的市集,和長安城的西市差不多,雖然比不上大唐,但也是這裡難得的熱鬧之地。」
何青泉在漢城呆了好幾個月,自然知道高句麗的情況。
「叫掌柜的就行了,咱們現在是外客,到了高句麗,就一定要牢記,王爺曾經說過,做事講究細節,尤其是我們這種人。」
何青泉聽他這麼一說,老臉一紅,道:「原來如此。」
「高麗參,這可是上好的人參啊!」
在漢城附近,挖人參是村民們最重要的經濟來源之一,在集市上,有不少山民在賣人參。
「掌柜,高麗參,百濟參,新羅參,其中高麗參是最好的,奈良城的貴族都很喜歡吃。」
倭國與半島三國的交流比大唐要多;難波津港來往最多的,就是百濟,新羅,高句麗人。
當然,現在有著捕魚隊的存在,其他的船就只能靠邊站了。
畢竟,大海上到處都是海盜,像高句麗這樣的國家,船隻越來越少,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王爺說起高句麗,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高麗參了,聽說長安城裡,最好的百年人參,有錢都買不到。」
劉謹雖然不知道這株高麗參有什麼特別之處,但既然李想如此看重,他自然要認真對待。
「這裡賣人參的人很多,種類也很多,想要選到好的,還真得是行家。」
劉謹皺眉看了看街邊擺攤的人,不知去哪家買東西。
雖然王爺並沒有給他安排什麼任務,他只是來看一看高句麗的情報基地,但是劉謹覺得,自己必須要弄到一些上好的高麗參,送給王爺才行。
他們能走到今天這一步,都是王爺的功勞。
「極品人參,百年人參,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一道略顯怪異的聲音,將何青泉的注意力吸引了過來,道:「掌柜,他可能是隋軍。」
「咦!隋軍?」
劉謹不明白何青泉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