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西班牙和葡萄牙
拿破崙以自己的個人威望,加上議會授予的「合法」手續,掌握了法國的絕大部分武裝力量。
作為直接掌控武力的獨裁者,反而不太在意思想、政策層面的分歧了,反而可以相對寬容一點了。
拿破崙穩定了法國高層局勢之後,隨即親自率兵返回西班牙戰場,繼續對阿拉貢地區發起進攻。
雙方本來就正在舉行和談,西班牙人發現法國再次進攻後,就格外慌張的反問法國代表要幹什麼。
於是拿破崙對西班牙直接提出一系列的新要求。
首先,西班牙自己必須退出反法同盟,同時將曾經屬於法國的路易斯安那地區割讓給法國。
然後,西班牙要與法國結盟,配合法國軍隊進攻葡萄牙,迫使葡萄牙退出反法同盟。
最後,西班牙海軍配合法國海軍,共同打敗英國海軍,並且進攻英國本土。
拿破崙現在不知道西班牙已經簽約把路易斯安那轉讓給大明了。
拿破崙提出的這些條件,基本上就是原有歷史上拿破崙與西班牙的合作內容。
原有歷史上的西班牙接受了,西班牙在戈多伊的主持下倒向了法國。
法國拿到了路易斯安那的所有權,但是法國英國控制了大西洋,法國與海外的殖民地聯絡困難。
路易斯安那地區這種廣闊的內陸平原無人區,對法國本土也沒有什麼意義。
所以拿破崙很快就又把路易斯安那賣給了美國人。
現在的西班牙不敢接受拿破崙的條件,因為現在有大明這個大爹在後面看著呢。
大明已經聲明過了,大明是支持反法同盟的,如果西班牙跳反到法國一方,那未來可能要與大明作戰。
西班牙人見識過大明的軍隊戰鬥力,如果西班牙的軍隊戰鬥力是2,法國的是3,那大明的至少是4,甚至可能是5。
西班牙人一邊告訴法國人,他們已經將路易斯安那交給大明了,與法國繼續談判拖延時間。
同時立刻派人去突尼西亞找大明的官員,要求大明按照與西班牙的友好同盟條約,協助西班牙抵禦法國的進攻。
否則西班牙可能不得不向法國求和,進而不得不倒向法國一方了。
大明右軍都督府都督僉事,大明地中海海軍提督,地中海地區戰事總指揮,鄭瑞安來上任的時候,得到了朱簡烜的指示:
沒有皇帝的直接命令,不要直接插手歐洲大陸上的戰爭,最多讓海軍救援一些逃亡的歐洲貴族。
所以鄭瑞安面對西班牙使者的求援,故意非常死板的回應說:
「西班牙與法國的戰爭是西班牙方面挑起的,而非法國主動進攻西班牙。
「不符合友好同盟條約規定的參戰條件。
「所以大明不會因此參戰,大明不介意西班牙向法國求和。」
西班牙的使者回去報告國王、王后、首相。
西班牙國王聽完又是恐慌又是憤怒:
「大明怎麼可以這樣?他們不是要支持反法同盟嗎?怎麼就這麼看著我們被進攻?」
西班牙王后也說:
「對岸,就算是我們主動挑起戰爭,不符合友好同盟條約的條件,那他們也聲稱站在反法同盟這一邊了!」
戈多伊格外糾結而又緊張的說:
「大明對反法同盟的支持不包括直接參戰,除非反法同盟已經對法國取得了重大勝利。
「否則大明估計只會口頭上支持了。
「現在這種情況,我們只能接受法國的要求了,反正大明的軍官也說了,不介意我們倒向法國。」
西班牙國王馬上問:
「那未來大明要是參戰了怎麼辦?大明如果正式加入反法同盟的話,我們不是要與大明作戰了?」
戈多伊心中也有點拿不定主意,但是表面上卻非常堅決的說:
「法國現在有拿破崙,法國的軍隊威勢正盛,面對其他所有歐洲國家都有巨大優勢。
「哈布斯堡都已經退出了,義大利半島也已經被占領了,萊茵河流域也被法國占領了,普魯士退出只是時間問題。
「此時我們加入法國一方,實際上的敵人只剩下葡萄牙和英國了。
「西班牙和法國,至少能打敗葡萄牙和英國吧?
「反法同盟無法取勝,大明肯定不會參戰的,甚至也有可能反過來支持法國。
「萬一,大明參戰,反法同盟打敗了法國,那我們也可以再與法國決裂,再次加入反法同盟啊。
「為了爭取更多打敗法國的力量,反法同盟的國家不會拒絕我們的。」
西班牙國王和王后覺得戈多伊說的有點道理。
在糾結了許久之後,終於決定接受戈多伊的建議,繼續與法國和談。
拿破崙方面,得到法國的告知,知道路易斯安那已經屬於大明了,就不得不調整了目標。
向西班牙索要古巴、牙買加、波多黎各三個中美洲島嶼。
古巴是西班牙在加勒比海的中心,當地有超過六十萬居民,白人和黑人大約各占一半。
經過多次拉扯折中之後,西班牙留下了最重要的古巴,將牙買加和波多黎各兩個島嶼交給了法國。
雙方簽訂和約的同時,西班牙正式與法國結盟,並正式向葡萄牙和英國宣戰。
西班牙擔心法國軍隊過於深入西班牙內陸,進而控制內陸地區之後不願意離開,就主動單方面去進攻葡萄牙。
與此同時,邀請法國與西班牙海軍配合,共同進攻英國控制的直布羅陀。
西班牙又一次試圖奪回直布羅陀。
新一輪的戰爭開始,相關的消息也立刻傳回了大明。
——
朱簡烜在天工三年安排的科研工作,進入天工四年後就開始出成果了。
第一個重要成果竟然是飛行機器。
因為早期的飛機結構足夠簡單,同時朱簡烜不只是可以指出正確方向,甚至可以直接給出絕大部分設計細節。
兩對翅膀、一台發動機、一個螺旋槳、兩個控制舵面、三個從動輪,就這些東西就足夠了。
螺旋槳直接連接發動機,不需要專門的加減速結構。
負責原理實驗的工匠很快就做出了可用的驗證機,設計了無人控制的滑行起飛實驗。
啟動發動機,用專門製作的機械定時結構牽動油門,飛行機器在發動機牽引下向前滑行並成功起飛。
機械定時結構到達預定時間後自動鬆開油門,失去動力的飛行機器自然滑翔降落下來。
起飛實驗成功後,項目組開始準備有人操控的完整飛行實驗。
到了天工四年二月份初三,工匠們完成了有人操作的起飛、降落、盤旋實驗。
重力大於空氣,依靠自身動力持續飛行,這種全新概念的飛行機器,算是被正式發明出來了。
整個過程異乎尋常的順利,不過朱簡烜的弟子和工匠們都習慣了。
皇帝陛下的設想,向來都是非常完善合理的,就像是已經實驗過的成熟設計,只要照做就能水到渠成。
工匠們按部就班的繼續做實驗,獲得更多的實際使用數據,繼續改進設計細節。
同時開始設計實用性的飛行機器。
以現有的發動機和機體材料,製作出飛行距離儘可能遠,飛行速度儘可能快,同時可以量產的飛行機器。
並按照朱簡烜的要求,添加可以操作的武器,包括機槍和掛載的炸彈。
隨後完成的是輪式裝甲車,在機動車周圍裝上鋼板裝甲,再裝一門十二毫米重機槍,部署好能用的供彈系統就完成了。
然後是安裝四十毫米火炮的裝甲車,履帶式重型裝甲戰車的難度比較大。
在朱簡烜專門安排之前,就已經有工匠在做車載武器的研究了,朱簡烜的命令讓他們的研究作為項目正式上馬。
到天工四年秋季,經過多次測試的輪式機槍裝甲車暫時定稿,投入工廠準備量產。
第一種具有實用性的飛機也終於設計完成,即將進入工廠量產階段。
朱簡烜深知飛機的重要性,對整個飛行機器的研製過程始終保持高度關注,也持續給出了大量的建議和要求。
此時完成的「一型飛機」,整體設計上就非常的成熟,根本不像是剛剛發明出來不到一年的飛機。
首先就直接跳過了多層機翼的時代,設計出來就是非常典型的下單翼布局。
因為機翼構型合理,機翼本身提供的升力比較高。
也是因為跳過了木材時代,直接使用鋁合金框架和蒙皮,機翼的強度足夠,就能做的更寬更長而不會折斷。
這樣的一層大機翼就已經能提供足夠的升力了。
還有機翼內部的融合油箱,擁有機翼內置的機載機槍,擁有機腹下的掛載結構。
使用七缸星型發動機,最大功率一百六十馬力,最大飛行速度為每小時兩百公里,最大航程約為四百公里。
可以掛載一百公斤的炸彈或者貨物,不過掛載狀態下的飛行速度和航程都會大幅度降低。
這東西放到朱簡烜前世一戰的戰場上,都得算是大後期的裝備了。
朱簡烜看了之後非常滿意,直接下令儘快投入量產,同時開始設計適合在海上使用的衍生機型。
並繼續努力提升發動機的功率和效率。
飛機設計完成後,用於搭載飛機的戰艦,也就是早期的航空母艦,也完成了總體設計。
朱簡烜看過之後,直接下令建造兩艘,用於未來的載機實驗。
新火炮戰艦的設計也完成了絕大部分工作,但唯獨卡在了多聯裝炮塔的設計上。
朱簡烜了解情況之後,下令艦體設計完成後,可以先開工建造,預留出安裝炮塔的空間就行了。
大型戰艦的建造周期很長,通常都需要兩到三年的時間,炮塔安裝又是大後期的工作。
所以戰艦艦體建造動工之後,還有一到兩年的時間完成火炮的設計和調試。
不過開工之前,最起碼要確定,炮塔的大致尺寸、重量、數量。
朱簡烜專門到工程院,召集戰艦設計的工匠開了個會,把目標炮塔的指標確定下來。
朱簡烜有前世的經驗,但沒有直接說出來,先聽了一下工匠們的意見。
原有的炮塔是雙聯裝的,結構相對簡單、可靠、成熟,早就已經完成了設計並實用化了,但是火力密度太低了。
在艦橋的前後兩側,各布置兩座炮塔呈背負式布局,是最簡潔、緊湊、節省空間和重量的設計。
此時火炮的炮管朝向艦體前後兩側,主裝甲帶只需要保護炮塔所在位置。
延伸出去的炮管所在的區域,使用次級裝甲即可。
想要安裝更多的火炮,炮塔數量超過四座之後,就需要額外延長艦體長度,延長核心區和主裝甲帶長度。
延長的還不是炮塔旋轉結構的長度,至少會包括一部分伸出去的炮管長度。
這樣明顯的浪費艦體長度,浪費主裝甲長度。
基於這樣的典型邏輯,火炮戰艦的炮塔的數量最好不要超過四座。
但是四座雙聯裝炮塔只有八門炮,火炮數量太少了。
四聯裝的炮塔火力密度是最大的,部署四座炮塔就能安裝十六門火炮。
但是四聯裝炮塔又太寬,會占用艦體的橫向空間。
戰艦側面不是簡單的一層鋼殼,而是有複雜的多層防禦炮彈、魚雷結構的空間結構。
未來吸收爆炸的衝擊力,這些結構要有足夠的深度。
炮塔如果太寬,同時還要保持防禦結構的深度,就會讓艦體本身變寬。
這會影響艦體的總體線型,進而影響最大航行速度和油耗。
在兩個極端之間折中下來,大部分工匠都認為,四座三聯裝炮塔是最合適的方案。
這樣炮塔既不會太寬,艦體和核心區也不需要拉的太長,也最方便艦體結構設計,火力密度也可以接受。
朱簡烜發現工匠們大體討論出了正確思路,就直接敲定了這個研發方向。
讓他們暫時放下四聯裝炮塔的設計,集中人力完成三聯裝炮塔的研發,爭取在兩年內完成測試驗收。
並按照四座三聯裝一百六十毫米炮塔的指標,調整新火炮戰艦的艦體尺寸。
朱簡烜的命令分配下去,工匠們立刻行動起來。
在原有火炮戰艦設計的基礎上,完成了目標戰艦的設計圖紙,在天工四年底正式交付船廠建造。
到了天工五年三月份,三硝基甲苯試製成功,朱簡烜直接下令準備建廠量產。
未來用更安全的三硝基甲苯逐步替換現有的苦味酸。
苦味酸容易與金屬反應,產生高敏感的化合物,跌落或者受到撞擊,就容易發生爆炸。
三硝基甲苯就沒有這個問題,同時耐衝擊性更強,受到槍擊都不會爆發,所以這種炸藥更加的「安全」。
六月,原理相同的空調和冰箱同時實驗完成,開始建設專門工廠準備量產。
十月份,柴油機-鉛酸蓄電池潛艇原理實驗完成,開始建設正式的實驗性質的柴電潛艇。
天工六年四月,保定府飛機製造廠正式投產,開始批量生產一型飛機。
不過不是最初設計的型號,而是改進換代的型號。
因為經過兩年多的攻關,工匠們將發動機功率提升到了兩百馬力,飛機的性能自然也有了相應的提升。
八月,第一艘專門建造的航空母艦登州號下水,開始試航。
九月,薊州裝甲車製造廠正式投產,開始生產輪式機槍裝甲車,以及輪式四十毫米自行火炮。
期間收到了拿破崙政變上台的消息,朱簡烜沒有太過放在心上。
拿破崙是天生梟雄,只要有機會「進步」,那就肯定不會放過,威望夠了肯定想要更進一步。
天工六年十一月二十六日,西曆1799年12月22日,冬至。
西廠的一封加急電報,從突尼西亞走有線電報到阿曼,再用無線電報轉送到緬甸,再換有線電報發到順天府。
經通政司轉譯之後遞到朱簡烜面前。
「沒有大明的直接支持,西班牙果然還是撐不住,不得不跳反了啊……」
朱簡烜看完之後感慨了一句,然後拿起電話把幾個大學士和樞密使都叫過來,讓他們現場擬定行政和軍事命令:
「宣布加入西班牙對葡萄牙的戰爭,命非洲開拓軍隊奪取葡萄牙在非洲東西兩側沿海的據點。」
「任命納爾遜為南大西洋艦隊提督,任命周大虎為南非與南美陸軍總督。
「從南非、北美調兵,在海軍配合下,奪取巴西沿海據點。
「讓鄭瑞安配合地中海周邊的陸軍,準備跨海進攻葡萄牙本土,奪取葡萄牙首都里斯本。
「提醒英國,大明現在只是加入西班牙對葡萄牙的戰爭,不是加入到法國的同盟之中,並不會因此與英國作戰。
「警告英國不要輕舉妄動,不要參與大明與葡萄牙之間的戰爭,否則美國民兵會北上奪取加拿大。」
現場的幾個大學士也全都沒有想到,朱簡烜竟然在這個時候對葡萄牙宣戰。
所有人都始料未及。
但是稍微考慮就發現,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西班牙此時正在衰落,與西班牙同時開始海外殖民的葡萄牙同樣衰落了。
但是此時的葡萄牙仍然占據著非洲南部東西兩側很長一段海岸線,還有南美洲中部的巴西地區。
雖然早期殖民都是在沿海建設據點,對內陸的大部分荒地沒有直接控制,但宣稱據點周圍和內陸的土地都屬於他們。
朱簡烜早就安排大明的藩鎮去開拓非洲。
專門要求與葡萄牙殖民地相鄰的藩鎮,主動占領和開發葡萄牙殖民據點周圍的荒地。
當時朱簡烜就安排過,如果葡萄牙與大明移民正面對抗,那就直接出兵奪取葡萄牙的殖民據點,可以正面對葡萄牙宣戰。
如果葡萄牙忍耐不動,那就先正常的開荒種田,等待皇帝後續的命令。
葡萄牙人也知道自己實力不濟了,面對大明藩鎮移民的不斷擠壓,他們還真的強行忍住了對抗的念頭。
只是控制自己的殖民據點做生意,不跟大明去搶內陸的荒地所有權。
朱簡烜也已經將南美視為囊中之物。
大明在兩個方向上的擴張,都會與葡萄牙直接衝突,早晚要跟葡萄牙打過一場。
只是怎麼打,以什麼理由打,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問題。
現在一個合適的機會送上來了。
大明與西班牙的友好同盟條約規定,若其中一方受到第三方襲擊,另一方必須參加防禦戰。
若其中一方主動進攻第三方,另一方可以自行選擇是否加入戰爭。
現在西班牙對葡萄牙宣戰,大明可以蹭這個機會加入戰爭,奪取葡萄牙在海外的殖民地。
朱簡烜按照歷史經驗猜測,拿破崙和西班牙這一次進攻葡萄牙的直接目的,只是想要讓葡萄牙退出反法同盟。
在拿破崙時代,葡萄牙已經算不上強國了,已經與尼德蘭坐一桌了。
面對有法國支持的西班牙軍隊,葡萄牙很大概率會迅速妥協的,反正不過是退出反法同盟而已,並沒有什麼實際損失。
所以大明現在的動作要快,要在葡萄牙投降之前把宣戰書發出去。
這樣葡萄牙再想要退出戰爭的時候,那就不只是跟西班牙和法國籤條約了,還要跟大明談判簽合約。
大明在奪取葡萄牙在非洲和美洲的殖民地之前,是不會跟他談判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