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他的野心人盡皆知
2024-10-29 13:40:45
作者: 冬三十娘
第317章 他的野心人盡皆知
朝鮮之役時,努爾哈赤說願意出兵幫助大明,報效皇朝。
如今,努爾哈赤又說願意出兵幫助大明,圍剿汗庭大軍。
消息到了北京城,朱常洛自然找來了田樂、邢階。
「他這是什麼意思?」朱常洛直奔主題。
田樂看向了邢階。
「在臣看來,這一回他是試探。」
「試探大明需不需要幫忙?」
邢階搖了搖頭:「試探陛下想不想蕩平建州。」
朱常洛低著頭想了想,隨後還是開口請教:「搢伯詳述之。」
邢階點了點頭:「先從昔年朝鮮之役說起。那時候建州奏請為仆兵入朝征討倭賊,用意有三。一是表忠心,若大明不允,也總要嘉賞幾句。往後貢貿時,能多得些好處。其二,他確實想派兵入朝。雖然當時與海西諸部紛爭已起,他不能盡出建州精兵。可正因他已意欲一統女真各部,才更加需要入朝征討。」
「為什麼?」
「兵甲,巧匠,奴僕。」邢階言簡意賅。
朱常洛回過味來。
在當時的貢貿政策下,鐵器等戰略物資至少明面上是管控的。
在建州周圍,除了大明之外,也就只有朝鮮是「科技水平」相對高一些的。
另外,倭寇有口碑不錯的倭刀,甚至有一些火繩槍。
對建州來說,跟著大明一起作戰不是單獨面對強敵,他真正的目的大概是過去撿好處,只不過要付出一些代價來得到好處。
「還有嗎?」
「還有一點便是早有侵奪朝鮮之心。」邢階坦然說道,「那時遼東都司報至朝廷,說努爾哈赤有馬兵三四萬,步兵四五萬,皆精勇慣戰。情願揀選精兵,待嚴冬兵合,即便渡江征殺倭奴。兵力雖有誇大,但那時他趁朝鮮人心惶惶,從東渡過統門河攻下咸鏡道、全羅道等地,只怕也不是不能夠。」
田樂表示同意:「昔年先帝及眾臣其實並無不可。雖不會奪朝鮮之地賞之,但他若肯出力,其時東征受挫,用他也行,好處自然不會少。倒是朝鮮懼之如虎,屢派使臣勸阻。」
「如果不是知道他本就有野心,也不會像如今這麼謀劃。」朱常洛問邢階,「搢伯先從朝鮮之役說起,如今這次呢?」
「一以貫之,他只是把野心壓下去了,但卻難以根除。」邢階很肯定地說,「臣昔年入朝討倭,與朝鮮君臣都熟識。前些年臣心有顧慮,不認為陛下要歸化朝鮮是好法子,便是因為朝鮮已自成體統千百年,此事難之又難。但若朝鮮先是幾乎被倭賊伐滅,又有叛軍四起,再遭女真荼毒,那倒是有了亡國之象,這是良機。」
朱常洛隱隱把握到他的思路:「只不過女真荼毒,是人為?」
「不錯。」邢階說道,「努爾哈赤已經出兵朝鮮,建州所余兵力還有多少?大明若要他相助,一則說明遼東兵力不足,二是不體諒他還要守衛建州,三則擔憂大明許以西遼河之地、實則許建州予葉赫。若大明許建州瓜分朝鮮是詐,而後則與朝鮮、葉赫部一同剿滅建州呢?」
「……這倒是一種新見解。」
「若臣是努爾哈赤,自當謹慎多疑。」邢階說著,「朝鮮立國已久,大明這樣便營造形勢斷其國祚,努爾哈赤不能不心寒。」
他深深地看了一眼朱常洛,沒有再多說下去。
「你是說,這一點他也不信。」
「至少不敢全信。況且,今日是朝鮮,他日焉知不會是建州?」邢階把話題拉了回來,「總之,遼東邊軍已出近半,自宣大到遼河套處處在戰,對建州來說未嘗不是好時機。若對朝鮮道明實情,訂立盟約,索要到了好處,未嘗不會有他與朝鮮聯手進逼遼東之事。」
「那不要他相助,他就能相信朕會說到做到?」
「他自然還是不敢全信,只不過遼東像是仍舊穩固,他至少仍會克制野心。」邢階深深地看著皇帝,「相反,若要他出兵相助了,焉知所派精兵不會在恰當時候臨陣倒戈,一舉打在大明痛處?不要他相助,他也會少這個機會。」
「朕明白了。」朱常洛點了點頭,隨後凝重地說道,「林丹深入,大明久久不能打退他,而後有山海關至錦州義州告急。另外,現在努爾哈赤在朝鮮還突然表這個好心,大概是汗庭與他聯絡上了,說不定隨後科爾沁和敗走的喀爾喀也會一同南下。這種情況下,努爾哈赤不會全力攻打朝鮮,恐怕會改變策略,保留實力,等待時機。」
薊州鎮北面目前確實如此,至少要演一演戲。
依託古北口北面的小十八盤等地利,至少也要嘗試一下進攻林丹巴圖爾的汗庭本部主力。
這事李化龍在那裡親自負責,把握著分寸。
而山海關還在緊閉著,從山海關到錦州的傍海道沿線仍在疏散百姓,避免後面的戰略損失。
在計劃展開時,明軍出邊牆之後為了壓制遼東關外各族,大明原定的計劃是讓李成梁露面。一來顯示大明這次清掃外患的決心,二來震懾住努爾哈赤,讓他必須依照大明的要求去做。
但現在沒露面的李成梁就起不到這個作用了,樞密院希望他繼續隱匿在錦州東南面的葫蘆套作為奇兵。
朱常洛看著兩人:「朕這種推斷對不對?」
「臣有一計。」田樂開了口。
「講!」
田樂笑了起來:「大明硬奪了哈達、輝發、烏拉三部之地,臣若是努爾哈赤,也一定咽不下這口氣。只不過大明勢大,不得已而為之。現如今局面如此,大約各方都在等待時機。臣以為,不如從了他所請,讓他派人來。」
朱常洛微微一愣:「那不是會讓遼東四面受敵?還給他臨陣倒戈的機會?」
「他臨不了陣,倒不了戈。」田樂說著,「就讓他的人去錦州協守。到了錦州之後,大戰將起時把他們調去讓寧遠侯節制。另外,可宣旨南京,就說寧遠侯早已奉旨南下,改任前軍左都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