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出關!」
看著這四個大字。
秦王原本因遭遇刺殺而感到憤怒的神情在臉上僵住,瞳孔先是放大,而後連帶著身軀一起止不住地顫抖起來。
「殿下?!」
見他這副模樣,百官擔憂地問道。
「莫非是京城出什麼事情了?」
「陳三石又殺去京城了?」
「不!」
秦王高高舉起手中的密信,展示給所有人看:「父皇!父皇築基成功,
已然出關!」
「築基成功?」
廳堂內的一名修士神色當中流露出無比的嚮往。
對於他們來說。
其實只有築基,才算是正式踏入仙途。
而在凡人眼中同樣是仙師的鍊氣,其實不過是會幾道法術的普通人而已。
剩下文武官員。
在聽到這個消息後,則是為之一振。
他們大多數人不通修行之道,不清楚築基意味著什麼,但是卻知道一件事情。
那就是——
陛下出關之日,賊寇覆滅之時!
天下,即將平定!
「天佑我大盛!」
「老天開眼,老天開眼啊!」
短暫的沉默之後,文武百官無一不是信心大振,
「陛下乃是天品靈根,築基不算什麼。」
呂籍提著方天畫戟,沉聲道:「等到平定江山之後,只需要靜靜等候邯山祖脈復甦,陛下將來休說是金丹,就連能夠在修仙界稱霸一方的元嬰,也不是沒有可能。」
「萬壽帝君!」
「萬壽帝君啊!」
群臣仿佛抓到救命稻草般。
「金丹、元嬰?」
秦王聽著陌生的詞彙,忍不住問道:「呂將軍,金丹、元嬰的大仙師們,壽元有多久?」
「金丹壽五百、元嬰壽千載。」
呂籍告知道:「我等稱呼陛下萬歲,可不只是說說而已,哪怕是如今築基成功,陛下的壽元也應該增加到二百。
「二百?!」
秦王在心中盤算。
也就是說他的父皇,起碼還能再活百年!
旁邊的齊王,神色明顯有些黯然下來。
「呵呵,好事,好事啊!
不久之後,秦王回過神,鼓舞道:「我大盛朝必將千秋萬代!
「所有人立即出發!
「趕往前線和將士們共同進退!
「說不定,我們能夠在陛下趕來之前,剿滅敵軍!」
漆黑深夜。
袞袞諸公在少量的將士護送下,奔赴前線,正式參與到百萬大戰當中。
昆陽城。
「陛下!」
「陳三石不在,凌奎去追他而去,敵軍暫退,現在正是撤退的好機會!」
上官海昌提醒道:「今夜若是不走,不久之後他們就會用『六丁六甲』大陣把我們徹底困死,到時候想走都走不掉!
而且以陳三石的修為。
「就算是城破全軍覆沒,他也未必會死,只需要逃到慶國,在雲頂宮的庇佑下,隨時都能夠東山再起,根本就不會在乎我們!」
「上官大人說得沒錯。」
「陳三石要是真有破敵之策,為什麼不說出來?藏著掖著有什麼好處!」
不光是文武官員,就連歸元門的修士們也都失去繼續堅持的想法。
尤其是在他們明知道白袍和雲頂宮有勾結時,就更加對其不信任。
祖脈之事,何等誘人?
說不定就是雲頂宮連同陳三石布下的一局大棋。
他們當能留在這裡白白送死?
「那就先撤一部分吧。」
正統皇帝最終下定決心:「明愛卿,你替朕安排。"
「說是撤退,自然也不可能全撤。」
明青鋒早就做好打算,當即和盤托出道:「城內如今總共還有十七萬將土,其中北涼軍六萬有餘,想必是不肯撤走的。
「所以,我們先撤走八萬,留下三萬朝廷兵馬繼續協助守城,對於昆陽城來說,也足夠了。
「退到松州之後,倘若戰局真有變化,我們再率大軍回來馳援也不晚。」
部署完畢。
昆陽城內的守軍,當即便開始撤退。
「這是?」
渾身是血的汪直才從城牆上下來,就注意到城內兵馬的調。
「你們要跑?」
「給我站住!」
不光是他。
很快就有許多北涼軍的將領發現異常,紛紛來到北城門阻止去路。
「明青鋒!」
汪直舉在人群中鎖定一名緋袍官員,提著刀三兩個虎躍就來到對方面前,厲聲呵斥道:「臨陣脫逃可是死罪!」
「汪將軍,你可不要信口胡言。」
明青鋒解釋道:「哪裡是什麼臨陣脫逃,這是兵部不久前才制定下來的分兵策略。」
「分兵?說的比唱的都好聽。」
汪直毫不客氣地說道:「少他娘跟老子廢話,兵部算個屁,現在節制兵馬的是三軍統帥,你們趁著統帥不在私自撤兵,不是臨陣脫逃是什麼?!」
「汪直!」
明青鋒絲毫不:「北涼王的假黃鉞,難道還能大過真陛下不成?」
話音落下。
後方傳來馬蹄聲。
汪直回過頭,就看見一輛雕龍畫鳳的馬車在密密麻麻的禁軍、錦衣衛以及太監的簇擁下朝著城門而來。
裡面坐著什麼人,自然不必多說。
「你們瘋了?!」
汪直勃然大怒:「破敵之機隨時可能出現,戰機稍縱即逝,你們怎麼能夠在這個時候走?!」
「破敵之機?陳三石若是真有辦法,早就用出來了,何必等到現在?」
明青鋒駁斥道:「為今之計,只有分兵兩部遙相呼應,才是上上之策!」
「誰敢走?!」"
汪直橫刀阻攔。
趙康、朱仝等人立即在他身後排列開來。
「汪直,你要造反?!」
明青鋒怒目而視。
雙方劍拔弩張。
皇帝龍駕距離城門也越來越近。
眼瞧著事情就要鬧大,一雙蒼老而又有力的大手按在汪直的肩膀上:
「汪將軍,既然是陛下的聖命,那讓他們走就是。」
「魏老兄?」
汪直看著對方:「真讓他們走?」
「皇命不可違!」
許文才也急匆匆地趕過來:「汪將軍,放心吧。」
汪直以及朱全等人,這才不情不願地讓開,親眼看著皇帝的龍駕緩緩駛出城門,直到徹底消失在夜幕當中,緊隨其後的,是越來越多的朝廷兵馬隨之撤離。
從調度規模來看,起碼也要走一半的人!
「沒用的,讓他們走吧。」
許文才搖著羽扇,微微嘆息道:「這個時候若是強加阻攔,只會導致內亂,反而著了單良成的道。」
「真就這麼看著?」
汪直焦灼地說道:「再這樣走下去,城裡恐怕連十萬人都不剩下。"
「稍安勿躁。」
許文才安撫道:「等大人回來吧。」
京城。
萬壽宮空空如也。
隆慶皇帝的真身,藏匿在皇陵的墓室當中。
在他的身側,福靈太清天寶樹連帶著根須盤踞在石板地面,散發熠熠靈光的同時,枝丫上的碧綠樹葉也在不斷枯黃衰亡。
一襲藏青色道袍的曹楷盤膝坐於蒲團之上,雙眸禁閉,兩手結印,天品金靈根貪婪地汲取著靈氣,然後再通過《無垢劍決》將靈氣在經脈當中通過複雜的周天運轉煉化為法力,最終匯入到丹田當中。
神識內識己身。
曹楷的丹田當中,充斥著法力濃郁到極致所化的法霧,繚繞瀰漫,生生不息,像是深秋山野之間瀰漫的大霧,又像是九霄之上滾滾雲煙。
忽地。
在這滾滾雲煙的深處,亮起一抹金光,
於是乎。
整片天穹開始劇變!
雲海翻湧,煙塵滾滾。
所有的一切都開始朝著金光聚攏,形成一場前所未有的風暴。
築基。
來到最後時刻!
曹楷的腦海中,開始浮現出一幅又一幅的畫卷。
那是他的一生,也是———·
百年春秋!
元熙十二年,京城大明宮內,一名浣衣坊的宮女生下龍胎,得封為寧才人,其子得宗人府賜名「楷」,庶出皇子,曹楷。
盛睿宗子嗣眾多,光是皇子就有足足十六名,再加上庶出導致子因母賤,年幼的曹楷在宮中並不受待見,皇兄們對其孤立冷落,頗為鄙夷。
元熙十八年,寧才人因病故去,曹楷時年只有六歲,母親離世後,宮女和太監經常私下剋扣他的月錢,好賴是個皇子,卻經常整月不見葷腥。
他甚至沒有去文化殿念書的資格,到十六歲那年,宗人府只派來一名通脈境界的太監傳授武藝,只可惜資質平平···
在此期間,曹楷只能偷溜出宮,來到京城老臣開設的私墊讀書識字,也是在這個過程中,他遇到彼時尚為少年,因為根骨極佳被武道人販子賣到京城來的孫象宗,那個時候,他還叫孫青。
元熙二十八年,自從生下來以後就沒有見過父皇的曹楷接到聖旨,打發他前去一處偏遠荒涼的府城就藩。
臨行之前,他心懷不甘,不甘心因為庶出,甚至這輩子連見一眼親生父親的機會都沒有,更不甘心一輩子找只能被當成牲口一樣養著碌碌無為。
於是。
曹楷經過簡單的易容,又偽造身份後,去參加了當年的科考,一路披荊斬棘,從周邊縣城來到京城,最後在殿試當中,被皇帝欽點為新科狀元。
直到十餘日後上朝封賞,才有一名老人認出他的十七殿下。
終於。
盛睿宗記住了曹楷。
這位庶出的皇子,名震天下。
元熙二十九年,孫青目睹貪官污吏夥同宗門子弟草菅人命,盛怒之下一刀殺死宗門宗主,又殺死朝廷命官,而後四處流亡,過程中被江湖中的「捉刀人」生擒。
曹楷隻身一人,冒著生命風險帶著全部家當,在「捉刀人」把孫青交給朝廷的前將其救下。
自此,孫青更名為孫象宗,成為十七殿下身邊的一名貼身侍衛。
元熙三十四年,曹楷前往都察院任職,接連破獲數樁大案,再次得到盛睿宗的賞識。
元熙三十五年,曹楷正式步入朝堂。
元熙三十六年,曹楷南下賑災,所過之處橫掃天下奸,臨別之時江南百姓無不倒頭跪拜相送。
元熙三十七年,先太子溺斃,十餘名皇子開始奪嫡。曹楷從不參與,只是一心改革推行新政,天下皆知十七賢王。
元熙三十九年,隨著盛睿宗愈發賞識曹楷,多次表露出考慮立其為儲的想法,遭到當時四皇子、九皇子等人的不滿,於是設計陷害。
元熙四十年,唐王曹楷被誣告與後宮淑妃有染,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發配往北涼戍邊。
同年,蠻族大軍來犯。
曹楷與孫象宗數次以少勝多,在邊境嶄露頭角。
元熙四十二年,—
一樁樁,一幕幕。
百年春秋,過眼雲煙!
百年大小枯榮事,過眼渾如一夢中!
如今。
曹楷已然一百零九歲!
在他登基之後。
通過宗人府接觸到更多有關於太祖曹變的事跡,於是就開始尋仙問道,
恰逢上一個五十年天門洞開,機緣巧合之下得到仙法。
但與此同時。
他也感受到危機,感受到渺小,感受到···
不安!
倘若有朝一日。
封印不再。
仙人蜂擁東勝神洲。
天下百姓該當如何?
曹家皇室該當如何?
自此。
曹楷堅定道心,立誓求仙。
他是天品靈根,放在修仙界,在有足夠資源的情況下,休說是金丹,就是成就元嬰都有極大的可能。
但偏偏天地之間靈氣匱乏。
蹉跎二十年還是鍊氣初期。
更可怕的是,
由於曹楷勤勉政務,日夜操勞損耗氣血,再加上初期修行不得法損耗經脈,壽元大打折扣,死亡愈發逼近。
他,不甘心!
他的宏願,是要當千古一帝,是要把曾經欺辱於他的所謂「仙人」斬於劍下,是要大盛朝千秋萬代,是要成就——
萬壽帝君!
憑什麼,他如此明君,卻要英年早逝?!
於是乎。
尋仙問道,更加緊迫。
幾乎,不惜一切。
最終,才有了今天。
築基在即,紛爭再起!
亂臣賊子,攪得天下不得安寧!
那陳三石,枉費栽培,幼稚至極,甚是可笑!
說什麼誅仙、除奸。
他怎麼知道,這些事情,自己是不是本來就打算去做!
這方天地。
也只有他能做到!
鎮國玉璽!
此璽,鎮壓天地氣運,為歷代東勝神洲人間帝王傳承,再加上太祖曹燮煉製而成。
持此玉璽,可以不懼怕天地封印!
再加上龍淵劍。
到時候天水洲的修士們,再想來摻和東勝神洲的事情,就要先看他的臉色!
他。
才是這片天地、這座江山、天下子民的庇護者!
陳三石的幼稚行徑,險些毀了大局!
好在—·
一切都結束了!
就在生平畫卷一幅又一幅地展開之後,曹楷的道心愈發堅定。
伴隨看最後一抹靈氣納入體內,福靈太清天寶樹徹底枯死。
與此同時。
曹楷體內的丹田雲海,朝著金光聚攏的速度也越發的不可思議,變成一道仿佛能夠吞噬一切的漩渦,仿佛要把所有的力量都聚集、壓縮到一點,直到最後一股法霧也融入金光,原本天翻地覆的丹田,突然之間變得風平浪靜,唯有一團金光緩緩落下,變成散發看熠熠靈光的潭水留在丹田之內。
築基,成功!
鍊氣修土,凝聚出來的法力,在丹田之內稱之為法霧。
築基修土,凝聚出來的法力,在丹田之內稱之為法海!
法霧化作法海,也就意味著築基成功!
隆慶皇帝募地睜開龍眸,而後施展法術,整個人直接穿過墓室的岩石,
攜帶看金光沖入半空當中。
皇陵之內。
聚集著大量修行香火神道的死侍和太監。
黃鴻在見到眼前這一幕後,先是一證,旋即臉上流露出抑制不住地敬畏和欣喜,帶頭跪倒在地,高聲慶賀道:「恭迎陛下出關!
「恭賀陛下築基成功!
「大盛皇帝陛下,萬壽帝君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人異口同聲,震動山野。
隆慶皇帝感受完暴漲的法力和增加的百年壽元之後,便在陣陣清風當中,仙風道骨地從蒼穹之上落回到厚土大地。
「一個甲子過去,終於是皇天不負有心人。』
他一手搭著拂塵,面色依舊平靜如湖,並沒有因為突破大關而失態,沉聲開口道:「赤壁戰況如何?」
錢塘府之戰後。
崑崙山不再安全。
隆慶皇帝便轉移到京城外的皇陵當中修行,吃下辟穀丹之後就開始閉死關,對於外界的情況一概不知,前方戰事更是只記得,朝中提拔了一名叫做周榮的年輕人。
「赤壁?」
司禮監掌印太監黃鴻一時間有些語塞,張了張嘴想說什麼,但始終沒能說出口。
「怎麼?」
隆慶皇帝並不意外地說道:「赤壁大敗?」
「陛下運籌帷,什麼都瞞不過陛下,確實是敗了,只是"
黃鴻磕磕絆絆地說不完整。
隆慶皇帝眯起眼睛,催促道:「只是什麼?」
「只是赤壁大敗已經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
黃鴻腦門貼著地面,不敢直視陛下的雙眼:「現在陳三石和晉王糾集二十萬大軍,已經打到禹州水來了。」
渡過肥水。
便可直抵京城!
聽聞此言,隆慶皇帝古井無波的神色終於發生變化,他的聲音有些克制:「把當下戰場的輿圖、戰報全部給我拿來。」
「是!」
不出盞茶。
就有一幅巨大的輿圖在數名太監的拉扯下展開。
更有死侍把積贊的戰報一封一封的念誦出來。
什麼?
閉關幾個月,對方就打到京城來了?!
隆慶皇帝的神色愈發陰沉。
大盛江山,一京三十六州。
在短短兩年的時間裡。
竟然———·
只剩下最後三州!
基本上可以說,在亡國滅朝的前夕!
「奴婢無能!陛下息怒!」
黃鴻連忙解釋道:「不光陛下放心!賊寇是絕對不會打到京城來的!
「單良成仙師在水集合百萬大軍,秦王更是親自率領文武百官坐鎮前方,他們已經把叛賊死死地困在昆陽城呢!
「最近。
「單良成仙師更是接連用處『圍師必闕』和『離間計』,大破賊寇,就在最近!」
隆慶皇帝凝視著北方的天幕:「朕,終究是低估了陳三石。」
「陛下放心!」
黃鴻接著說道:「有真力中期的凌家老祖坐鎮,陳三石被壓得不敢出城!」
「行了,靠誰都沒有用。"
隆慶皇帝頓了下:「調集京城之內剩下的所有禁軍、錦衣衛,以及西廠的人手,立刻隨朕一起奔赴前線。朕,要御駕親征。」
他打磨如此多年得來的修為,再加上天品資質,對付一名真力初期,終歸是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唯一需要擔心的——
就是陳姓賊子大概率也快突破了。
既然要去,自然還是要做好完全準備。
天下。
該太平了!
「嗡!」
隆慶皇帝抬起手掌,便有一抹靈光從陵墓當中落到掌心當中,待到光芒散去定晴一看,卻是一方碧玉色的大璽。
鎮國玉璽!
此璽其方圓四寸,通體青碧,表面並無符文,但卻仍舊有金光熠熠,流轉生輝,最上方鈕交五龍,周邊花紋反覆,最下方則是鐫刻著八個大字。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東勝神洲帝王得此玉璽,可不懼天地封印!
「嗡龍吟響起。
又是一道靈光落入到隆慶皇帝手中,正是龍淵寶劍。
持此寶劍。
如手握真龍!
數千年前,鑄劍大師歐陽青鑿開天劍山,放出山中萬年冰溪,將其中含有靈氣之水接引到鑄劍爐旁,又根據北斗七星的天象序列,在劍爐旁打造出七口寒潭,故此名「七星」。
此刻。
在諸多太監的目光當中,但凡俯視劍身一眼,就會感覺自己像是登臨絕巔高峰朝下凝視萬丈深淵深淵,縹緲深邃仿,奪人神魂,仿佛有巨龍盤臥其中,隨時都會沖天飛起,凌空沖霄而去。
此為,「龍淵」。
這把劍的全名,叫做七星龍淵劍。
裡面,尚且有著太祖留下來,也是隆慶皇帝的最大底牌。
最後,他又伸手從袖中探出木匣,打開之後,裡面裝著一顆血紅色的丹丸。
檢查完畢,確定萬無一失。
隆慶皇帝抬手一揮,將所有東西盡數收入袖中,而後又喚出一隻巨型仙鶴,在尖銳的鶴喉聲當中御空凌霄,直奔著-—·—
昆陽城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