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息烽掰著手指頭,一件件控訴著大夏軍中的諸多弊端和各種陋習。
他說的越多,就越是義憤填膺。
仿佛恨不得把他親爹拖出來遊街示眾,以儆效尤。
這些話語,若是傳到他爹耳朵里,顧息烽這小子怕是免不得一頓打。
李觀瀾不得不感嘆。
這顧息烽……
真的是勇啊!
原本以為。
劉建文喜歡站出來背鍋,喜歡把責任全都攔在自己身上,做事已經算是勇的了。
現在看來。
顧息烽勇起來,似乎不在劉建文之下。
但少年人就該這樣。
如紅日初升,其道大光。
指點江山,揮斥方遒。
這才是少年人本來的樣子。
倘若年紀輕輕就暮氣沉沉,老氣橫秋,連半點銳氣都沒有,那才可悲,那才是莫大的悲哀。
不氣盛能叫少年人?
不輕狂能叫少年人?
在李觀瀾看來。
這樣輕狂氣盛的少年,恰恰代表著大夏皇朝的未來。
李觀瀾甚至因此而覺得有些慶幸。
至少。
大夏皇朝的皇親國戚子弟里,還有這麼一些敢站出來說話,敢針砭時弊的孩童。
而且這些孩童剛剛都已經說了,這都是他們從家裡聽來的。
諸如:我爺爺曾說,我爹曾說……
這就意味著。
這群孩童家裡的父輩們,也有著針砭時弊,撥亂反正的心思,但只是在家裡發發牢騷,不敢站出來振臂高呼。
畢竟……
101看書𝟙𝟘𝟙𝕜𝕒𝕟.𝕔𝕠𝕞全手打無錯站
孩童們思想單純。
大人們要考慮的事情就多了。
此時。
顧息烽正在說:「有很多人都知道這些事,但誰都不敢把這些事捅出來。知道了假裝不知道,看見了假裝看不見。都在粉飾太平,都在相互遮掩。」
「等到有朝一日,真要是出事了,這些事情只怕會如同火山爆發一樣,石破天驚,一發不可收拾……」
「到那時,必定已是積重難返!」
「國將不國啊!」
顧息烽唏噓感慨,搖頭嘆息,語氣神態裡帶著一種憂國憂民的滄桑與無可奈何。
孩童們也是紛紛跟著附和起來。
「有的在倒賣武器軍備和軍糧……」
「甚至有殺良冒功的。」
「有的養寇自重。」
「還有些人,居然把軍中的銳士弄去給門閥世家做家丁……」
孩童們爭先恐後的說著。
不過。
他們說話的時候,都在不由自主的模仿自家長輩說話。
跟剛剛顧息烽一樣。
連語氣神態都變得有所不同。
顯然。
這都是孩童們不經意間在家裡聽到的。
現在被顧息烽打開了話題,就跟著說了出來。
而這樣的事情,倘若孩童們年齡再大些,只怕就難以再聽到了。
恰恰因為他們年齡還小,大人們在說這些神奇的時候,才沒有刻意的避著他們。
大人們總會覺得小孩子什麼都不懂。
可事實上,小孩子未必啥也不懂,很可能是半懂不懂,而且會把事情記住,甚至會亂說。
而現在。
這些孩童的長輩,以及諸多皇親國戚,就在隔壁的宮廷宴會裡。
距離不算遠。
有些人礙於修為不夠,聽不清孩童們在說些什麼,照樣的喝酒吃肉。
而那些修為高的,在聽到了孩童們的言論以後,一個個都是神情驚變,汗流浹背。
他們能聽到孩童們的談話內容,就意味著此事肯定也瞞不過皇帝。
劉乾坤的修為不高,但皇帝自有耳目。
寧無舌守在劉乾坤身邊。
同桌還坐著大夏劍神李道玄。
於是。
當孩童們說起那些事情的時候,寧無舌幾乎是在同聲翻譯,施展傳音之法,把孩童們所說的話語,清清楚楚的轉述到皇帝劉乾坤的耳朵里。
劉乾坤無動於衷。
孩童們說的這些,劉乾坤早就心裡有數,只是一直沒把這些事情擺在檯面上。
孩童們只需嘴裡說一說。
做皇帝要考慮的事情就多了。
很多事情。
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
治大國如烹小鮮。
急不得。
要徐徐圖之。
劉乾坤端起酒杯,朝李道玄敬了一杯,道:「小孩子們在一起聊天,難免胡言亂語,童言無忌。」
皇帝輕描淡寫就把事情定了調。
都是孩童們在胡言亂語。
不必放在心上。
「嗯。」
李道玄面沉如水,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劉乾坤道:「我大夏皇朝蒸蒸日上,怎麼可能跟這群小孩說的那樣?什麼積重難返,什麼國將不國,這都只是小孩們在信口胡說而已。」
「我姐夫天下無敵!」
「大夏皇朝有姐夫一劍鎮國,想亂都亂不起來,哈哈哈……」
劉乾坤笑得春風得意,手把著酒壺,自斟自酌,頃刻間,一連喝了三大杯。
一時間。
宴席里的皇親國戚們竟有些搞不懂,這皇帝到底是真的不在乎孩童們的話語,還是假的不在乎。
不過。
經過皇帝這麼一說,那些汗流浹背的皇親國戚們,也不再那麼慌了,漸漸的平靜了下來。
而孩童們,也漸漸轉移了話題。
「我爺爺說,世間道統繁多,最可恨的就是佛門。」
劉昌隆站起身來,高呼道:「世間僧眾,游手遊食,剃髮易服,以逃租賦。演其妖書,述其邪法。
詐追既往之罪,虛求將來之福。
布施一錢,希萬倍之報;持齋一日,冀百日之糧……」
劉昌隆以一種抑揚頓挫的語氣,大聲敘說著,如同在背誦課文。
有腔有調。
甚至有點像是在唱大戲。
但說了幾段以後,劉昌隆的聲音戛然而止,看樣子是思路斷了。
「繼續啊。」
劉建文滿是期待的催促道:「怎麼說到一半就不說了呢?」
呃。
劉昌隆有些尷尬,撓著腦門道:「後面的,我忘記了。」
孩童們並沒有取笑,而是紛紛點頭表示理解。
畢竟。
他們剛剛說的事情,大部分也都沒有說完整。
都是孩童心性。
說起這些聽來的、看來的事情,哪能原原本本全都說清楚。
張秀兒忽而開口,怯生生的說道:「我覺得,道門還行的。」
小女孩嗓門清脆。
聲音懦懦的:
「我爹曾說,越是在太平盛世里,道門的存在就越好。可若是到了民不聊生的時候,道門的可怕之處,就比佛門大多了。」
張秀兒想了想,又道:「我爹說,道門看上去人畜無害,可實際上,厲害著呢。道門一直都有著改天換日、倒轉乾坤的強橫底蘊。只不過,道門素來不問世事,懶去管世間的閒事而已。」
孩童們聽到這話,紛紛發表意見:
「道士跟僧人是不一樣的,僧人喜歡到處宣揚佛法,道士們則有些不愛搭理人。」
「也有假道士,坑蒙拐騙樣樣精通,我就曾聽說過這樣的事情。」
「聽說,道門的宗派挺不錯的,但戒律也挺多,反正我是不想去拜師做弟子,那也太清苦了。」
「道士們似乎懂得煉製長生不老藥,我記得有這麼一句:一粒金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
「佛門也有靈丹妙藥,有一種七寶琉璃造化丹,可以再造根骨……」
孩童們越扯越遠。
接著就說起了幼麟院裡讀書的事情。
聊上學,聊玩耍。
一陣東扯西扯。
話題漸漸變得沒什麼營養了。
隨即。
孩童們說起了玩具和遊戲,討論風箏要怎樣做才飛得高,覺得做彈弓的牛皮筋肯定是越粗越好,養小貓小狗不如養一隻靈獸飛禽……
諸如這樣的話題。
李觀瀾興趣不是很大,見時間也差不多了,便端著酸梅湯,站在椅子上,環視四周,朝眾人敬了幾杯。
時至此刻。
這場由孩童們組織的沒有「歃血」的歃血為盟,已經接近尾聲。
孩童們鬧騰一陣,漸漸精力不濟。
不多時。
有的已經打起了瞌睡,搖頭晃腦眯著眼睛,往桌上一趴,當場睡著。
小孩都是這樣。
玩得起勁的時候,仿佛有著無窮無盡的精力,哪怕再困都不覺得困,大半夜都不肯睡。
當玩夠了。
可以不管時間,不管場合,直接倒頭就睡。
而打瞌睡這種事,似乎可以傳染。
孩童們的話語越來越少,漸漸的沉默了下來,一個個昏昏欲睡。
倒是李觀瀾。
年齡最小,精神頭卻最好。
平日裡自律的優勢,在這一刻間,顯現得淋漓盡致。
夜間修行《蟄龍十二圖》,使得李觀瀾的精氣神一直在增長,日益提升。
不管是身體素質。
還是精力。
李觀瀾都遠遠超過了這群皇親國戚子弟。
不多時。
宮中有暮鼓聲傳來,咚咚作響。
散席的時間到了。
皇親國戚們帶著孩童們,各自道別而去。
孩童們則有一些前來跟李觀瀾道別。
「大哥。」
劉昌隆來到李觀瀾跟前,拱手抱拳,道:「山水有相逢,咱們來日再見。」
這小子身上頗有幾分江湖豪客的風範。
「來日再見。」
李觀瀾微笑點頭,拱手回禮。
劉昌隆正要再說話,卻被他娘揪著衣領拖走,緊接著就是一頓訓:「你帶頭拜小世子做大哥,這是好事,娘不怪你。可你為什麼要帶頭胡言亂語?為什麼要對國朝大事說三道四?你怎敢如此膽大妄為?」
劉昌隆梗著脖子,嘴硬道:「他們敢做這種骯髒事,我就敢說……」
他還要再說,卻被捂住了嘴,只能哼哧哼哧的喘氣。
頓時。
劉昌隆被剝奪了發言權。
而另一邊。
顧息烽則被揪著耳朵一頓教育。
「我不服!」
顧息烽嚷嚷著:「了不起再打我一頓,又不是沒打過,打死算球,哎喲喲……」
「輕點輕點,耳朵要掉了!」
「要打就打屁股,擰耳朵算什麼英雄好漢……」
顧息烽捂著耳朵直跳腳。
而那個比顧息烽更勇的劉建文,則已經在挨打了,正被他爹攔腰抱起,摟在懷裡啪啪啪的揍屁股。
打的挺凶。
劉建文卻一聲都不哼。
他甚至還趁著挨打的空隙,遠遠的朝李觀瀾擠眉弄眼,揮手告別。
這小子……骨頭有點硬啊。
往後。
肯定是條漢子!
李觀瀾朝劉建文揮了揮手。
「觀兒。」
劉扶搖在一旁問道:「做大哥的感覺怎麼樣?」
李觀瀾想了想,道:「有點好玩。」
好玩?
劉扶搖眼神一怔,又覺得這個回答很符合李觀瀾的小孩心性,於是點頭說道:「有了這群玩伴,你以後去太學的幼麟院裡讀書,周勃他們就不敢輕易欺負你了。」
在劉扶搖心中,哪怕李觀瀾在大殿裡把周勃打得再慘,都是對的。
終歸都是周勃在惹是生非,是周勃先動手打人,錯的周勃。
而李觀瀾則是被迫還手。
此事占理。
「不過……」
劉扶搖又道:「咱們雖不怕被人欺負,但你也不能去欺負別人。咱不怕事,但也不故意去挑事。人生在世,行得正走的直。」
這都是些很樸素的道理。
「嗯。」
李觀瀾點點頭,驀然間卻發現,衣袖被拉住了。
回頭一看。
小公主劉清雅睜著烏溜溜的大眼睛在瞅著他。
「玩,弟弟玩。」
小公主說話時還有些奶聲奶氣。
嗯。
李觀瀾點點頭,但不是真陪著的跟小公主一起玩遊戲。
那也太幼稚了。
現在這個時間點,差不多到了該去學琴的時候。
君子有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李觀瀾是北境王世子。
樣樣都要學。
樂是音樂,包括樂器演奏和音樂理論。
宮中樂師眾多。
李觀瀾跟小公主學琴時,有一群樂師守在旁邊教導,根本就不需要李觀瀾親力親為的帶著小公主玩,只需偶爾跟她互動互動就行了。
這樣的事情。
張皇后一直都是樂見其成,就希望小公主能跟李觀瀾多多相處。
直到晚上。
張皇后才帶著小公主回鳳儀宮去了。
次日。
李道玄清早啟程,前往北境。
離去前。
李道玄指著掛在牆上的劍匣,朝李觀瀾道:「此劍非同小可,就連拔劍出鞘,都要宗師境以上的修為……」
「觀兒修行的時候,不要偷懶,就能早日拔出此劍。」
李道玄事務繁忙。
來去匆匆。
往往一去就要十天半月才回來。
跟出差一樣。
李觀瀾早已習慣。
而且。
劍神父親不在身邊的時候,很多事情做起來反而要更加的方便。
當時間來到中午。
午睡時。
李觀瀾直接跟劉扶搖說,要跟古劍妖雨一起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