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郭都賢蒞臨集思堂
長沙的夏天分外炎熱,即使坐臥不動,也讓人揮汗如雨。洪承疇坐在經略行轅籤押房裡,正在簽閱文書。這裡缺糧,那裡兵敗,一連幾道文書都是壞消息,令人煩悶不已。
行轅很大,原是明朝吉王府。第一代吉王為英宗第七子,成化年間就藩長沙。和大部分明朝王府一樣,吉王府已經相當敗落,被滿清官府收為官有。
洪承疇出身窮苦,顯達後衣必華麗,食必精美,住必敞亮。在長沙設立行轅後,洪承疇嫌吉王府老舊,拆王府建築建「集思堂」,平日辦公生活都在集思堂里。
「大人,門上遞來一個手本,說是老爺的故交。」
洪承疇擱下毛筆,抬頭看見一個三十五六歲的蝦侍衛。他叫王輔臣,山西大同人,奴僕出身,後參加農民軍,綽號「活呂布」,後來輾轉成了姜瓖的部下。
姜瓖以山西反正復明,王輔臣鞍前馬後效力。他擅使騎兵,經常黃馬白袍,於亂軍中衝突奔馳,勇猛無儔。此戰中,王輔臣聲名鵲起,得了個「西路馬鷂子」的綽號。
姜瓖兵敗後,王輔臣被俘。滿清英親王阿濟格憐其勇猛,免於被誅,沒入辛者庫為奴。順治親政後,任命王輔臣為御前一等侍衛,命他隨洪承疇出征,作洪承疇的貼身侍衛,實際以行以監視之責。
像洪承疇這種漢族貳臣,哪怕已經做到五省經略,依然不被清廷信任。他隨身跟著十幾個蝦侍衛,這些人來自大內,大都不把洪承疇放在眼裡。唯有王輔臣盡心盡力,伺候得頗為用心,很得洪承疇的信任。
「輔臣,拿與我看看。」
洪承疇心中起疑。他已是五省經略,每天來求見的人多了去了。為何王輔臣單單拿這個手本,且不顧他正在批閱文書,直闖籤押房?
此人勇武重義,不可小覷。當年,王輔臣在京師為奴時,名聲播於滿城,滿人都以認識馬鷂子為榮。他做侍衛也很低調,將來時來運轉,必有封疆之日。
王輔臣的面子,洪承疇還是要給的。他不動聲色地接過手本,下意識地彈了下上面的灰塵,重新戴上老花鏡,「桃江郭都賢」五個字映入眼帘。
「啊?」洪承疇大驚,說道:「輔臣,快隨我一道恭迎恩師。」
郭都賢本來不是洪承疇的老師,只因他作吏部官員時,曾上疏救過洪承疇,對洪承疇有再造之恩。從此以後,洪承疇便把郭都賢看作恩師。
洪承疇來到大門口,門丁們都吃了一驚。等到聽說洪承疇要接見一個來訪的道士,他們趕緊來到門房,恭請郭都賢出來。
「郭先生在哪裡?」王輔臣明知故問。
洪承疇卻不嫌門房雜亂,進入屋內,看見郭都賢靜坐在一張腌臢的條凳上,正在閉目養神。
「些老,學生接駕來遲了。」洪承疇畢恭畢敬地作揖行禮,邀請郭都賢到集思堂說話。
郭都賢字天門,號些庵,明亡後束髮入道觀,號頑道人,又號些庵先生。
明朝大臣面對同僚、上級,不僅不能稱呼對方的表字,也不能直接稱呼對方的號,而應以號中的一字,再加翁或老,稱某翁或某老。一般來說,只要對方超過三十歲,就可稱呼翁或者老。自己可自稱為學生,以示謙遜。
郭都賢輕哼一聲,一言不發,跟著洪承疇進入行轅。身後一個三十左右的壯仆,趁眾人不注意,向王輔臣輕微點了點頭。
來到集思堂,郭都賢也不謙讓,大喇喇地坐在太師椅上。他對著洪承疇,眼睛眯成了一條縫,似乎視力已經模糊。
文人讀書多,上年紀後近視、遠視很常見。明朝雖已有眼鏡,畢竟價格昂貴,不是一般人能用得起的。郭都賢已辭官做了道士,或許沒錢配眼鏡。
「學生竟不知道,不知些翁何時得了目疾?」
郭都賢冷笑一下,說道:「吾自識汝之時,雙目便已失明了。」
洪承疇這才知道,郭都賢有心羞辱他。這種事,洪承疇也見怪不怪了。郭都賢是他的救命恩人,更無需為之惱火。他尷尬地笑了笑,說道:
「學生一直想到桃江看望些老,但時局動亂,一直未能成行。學生送給些老的禮物、聘書,不知些老可曾收到?」
「禮物、聘書都已丟盡桃花江,其中有幾本古籍,我還不捨得扔,送給了益陽浮邱觀的道友。」
郭都賢做江西巡撫時就很嚴謹,頗有賢名。為了不剃髮,他改作道士,性情更加嚴介,風骨泠然。
「當年若無些老知遇之恩……」洪承疇講到一半,發現郭都賢臉上都是恨意,只好自行打住,免得自取其辱。他嘆了口氣,說道:「些老如此清苦,若不嫌棄,請受學生些許養廉銀。」
「吾布衣粗食,在觀內修身養性,足矣,無需你的銀錢。」
洪承疇碰了一鼻子灰,仍舊不甘,說道:「令郎文武雙全,不必在鄉間草野埋沒,可至學生軍中充任監軍,為學生贊畫機宜。」
「哼!」郭都賢冷笑一下,說道:「吾子孫若是做了韃子的官,吾作厲鬼也不放過他。」
洪承疇老臉漲紅,臉色難看極了。
「敢問,真武宮在哪裡?」
郭都賢突然發問,令洪承疇精神一震。
「在行轅東面,為明室吉藩所建。」
「老九,你可知道,真武宮裡關了三四百個湖湘名士?」
洪承疇自然知道,低聲說道:「學生略有耳聞,聽說最近長沙出了個『洞庭舉事』的大案,制台羅繡錦親自審案,抓了不少人……」
「哼!陶汝鼐是大學士,海內號稱楚陶三絕。你們把他也抓入大獄,真的一點都不顧忌湖湘民心嗎?」
「呃,」洪承疇語拙,說道:「此事由羅繡錦經辦,學生來長沙不久,尚未過問此事。」
羅繡錦是遼陽人,於天啟元年主動投降後金,編入漢軍鑲藍旗,隆武元年總督湖廣四川。洪承疇雖能節制羅繡錦,卻不如羅繡錦那般受清廷信任。
為鉗制湖湘名士,羅繡錦借「洞庭起事」案大做文章,捕捉湖湘名士三四百名,集中關押在真武宮。
「老九自為韃虜效力,本事不少。吾屈指一算,死於老九的我朝名士有,左僉都御史金聲、大學士黃道周、長樂王朱誼石、瑞安王朱誼防、金華王朱由產、高安王朱常淇、瑞昌王朱誼貴……」
郭都賢頓了頓,說道:「真武宮內關押的湘人皆系冤枉,如你當年之入詔獄。老九,你今年應該整六十了吧,時日無多,為你洪家積點陰德吧。」
洪承疇大為慚愧,說道:「學生一定聽從些老教誨,儘快平釋冤獄。」
「嗯,」郭都賢點了點頭,湊近身子說道:「老九,我有些體己話。」
洪承疇會意,看了下一旁的蝦侍衛王大元、王輔臣,說道:「你們兩個退下吧,我和些老說點閒話。」
王大元一向不把洪承疇放在眼裡,又知道郭都賢有反清的嫌疑,不肯離去。
王輔臣卻拉著他,說道:「經略大人與故交閒話,我二人就不要在此礙事了。」
王大元只好離去,走之前惡狠狠地看了下郭都賢,又意味深長地看了下洪承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