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過飯後,李如願領著李岳和李煦來到了節堂,左右侍從剛奉上了茶,鄭昭文和夏侯曾也從尚書台趕了過來。
李如願坐在上位,非常罕見的喜形於色,倚在靠背上臉色笑意甚濃。
這也怪不得這位當世梟雄得意,整個南朝對他威脅最大的對手,燕王桓璋送了這麼一份大禮給他,很難不興奮。
李煦拿著信筏將消息又重新念了一遍,這次還非常細節的說了桓璋稱帝之後的改元,冊封,大封群臣等信息。
「...燕逆已經利令智昏了,先是逼殺兄長,又僭越稱帝,如今天下人都知道他狼子野心,如何還能服眾?」
李煦放下信函,端起茶盞飲了一杯,同樣神清氣爽。
堂上五人,是北軍最核心的決策層,沒一個不是人精的,哪個還不明白燕王稱帝對李氏的重大利好?
鄭昭文當即就建言道:「大將軍當請陛下出宮面見百官,巡閱諸軍,而後下詔平叛,親率大軍西進。」
李如願點點頭,「這桓璋真是瘋了,這個時節也敢僭越稱帝,五郎,你去安排一下,明日一早,請陛下臨朝,會見百官,五日後在玄武湖檢閱諸軍,這件事伯安你去安排,我常聽說燕王桓璋是昭武諸子之中,最有膽略者,如今看,果真如此啊,哈哈哈,這膽略果然異於常人...」
桓璋在稱帝之後,就給各方發了詔書,其中就有給北面雍州刺史,征西大將軍沈穆之的。
任他為北道大都督,太保,假節鉞,吳興郡公。
消息傳到襄陽之時,沈穆之正在城外行獵,帶著獵物滿載而歸,到了城門口才知道這麼的變故。
沈穆之幾乎是沒怎麼猶豫就作出了決斷,斬偽帝桓璋使者,並將詔書和人頭髮往建鄴。
表態很清楚,你桓璋確實派兵救援過我,有段香火情,但你稱帝了,這就是謀反行徑。
至於南面湘州的桓紛,在收到九叔稱帝的消息之後,怒不可遏,同樣斬使表態,並且立即招募軍隊,準備糧草。
除了雍州,湘州之外,徐州刺史、東道大都督、大司馬、東海王桓玠,合州刺史、車騎將軍韓崇,南譙州刺史、撫軍將軍莊輔,江州刺史、鎮西將軍周元祺,揚州刺史、征東大將軍蕭恪,淮州刺史、驍騎將軍李峻,豫州刺史、鎮北將軍李如慈這些李氏嫡系或者偏向李氏的方鎮大員全部第一時間上表,堅決擁護建鄴大楚朝堂,並隨時準備接受朝堂的詔書去征討逆賊桓璋。
建鄴的百官也同樣作出了表態,上至司徒袁京,尚書令荀雍,下到各府寺的屬官,也全都上表要求征討燕逆。
皇帝桓瑾在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久久不語,最後長嘆一聲。
其實他知道自己這個傀儡已經當不起大楚的天下了,如果大楚還有機會,那也就是九弟桓璋了。
他有時候會在心裡暗想,如果九弟桓璋能真的消滅李如願,這個皇位給他就給他了,即便九弟最後要殺他,他也不會有什麼怨言。他是註定要背著誤國的鍋。
【寫到這裡我希望讀者記一下我們域名𝟣𝟢𝟣𝗄𝖺𝗇.𝖼𝗈𝗆】
但眼下這個時候稱帝,他只能哀嘆,大楚是真的完了。真是老天都在幫李氏啊。
這時候即便他只是個傀儡,也要維繫自己傀儡的體面。配合李如願演好這齣戲。
九弟啊九弟,事情不是這麼做的啊。
李如願在這幾個月,並不是始終都待在建鄴,數次往返京口,查看北府軍的招募、訓練情況。
新建立的北府軍編制上是三萬人。
這三萬人的成分很複雜。
當初將近十萬的降兵和數萬新兵,在組建完了台軍和前後左右軍之後,又將隊伍之中青壯優先分給毛襄和袁鳳舉等人統領,最後還剩下三萬左右。
以這三萬人為基本,將其中的老弱萬餘人揀選出來充為屯田軍,又在京口、淮南等地招招募健勇一萬餘補充淘汰的軍額,總的編制還是維持在了三萬人,駐屯京口,整軍訓練。
經過幾個月的整訓,已經稍有成色。
這次也將作為出征的主力跟隨李如願一起西進。
此外,揚州刺史蕭恪和徐州刺史桓玠也都各自派遣數千軍隊,作為表態匯集建鄴,隨軍出征。
八月初十,李如願在建鄴受詔命出兵。
隨軍出征的有尚書右僕射夏侯曾、五兵尚書陶弘孝、大將軍長史柳術,參軍薛延嗣,從事中郎桓綸、中護軍張公健、中都護韓汝明、冠軍將軍李衡、武猛從事韓智略,北府軍中郎將李義、李徹、袁槐、羅紹威、劉平、莊駿...
除去以上這些大將軍府和李氏嫡系,還有皇子吳王桓綱、任城王桓理,衛尉少卿柳顯、光祿卿張徹、尚書右丞袁行道等人。
曾經參加過建鄴勤王的宣威將軍楊孝欽也率部隨行。
總兵力五萬餘人,出師西征。
江陵的桓璋並沒有坐以待斃,而是選擇了窮兵黷武。
開啟了瘋狂暴兵模式,荊州治下,三戶一丁。糾集了大軍二十餘萬,準備御駕親征。
司徒蕭賁,皇后謝氏的規勸,全都置若罔聞。
尋陽戰場從最初的爭奪尋陽為戰略目的局部戰爭,經過數月的升級,局勢的變幻,最終演變成了「東楚」「西楚」兩大南國勢力的戰略決戰。
而最初引發這場戰爭的桓繹和桓繞兄弟兩個,則對目前的局勢充滿了無可奈何的無力感。
這已經完全不是他們能左右的戰爭了,雖然最初是他們點燃了導火索。
八月十五,這時候還不是後世的中秋佳節,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秋日。
戰事毫無預兆的展開了。
雖然兩方主力還沒有完全到達,尤其是建鄴的大軍要逆流而上,自然不會比江陵的軍隊來的更快。
西楚軍的主帥,大司馬謝訓在經過一番考量之後,決定先發制人。
命劉相貴率水軍封鎖水道,命桓縱督討逆將軍陳靈、虎威將軍王寶、蕩寇將軍楊伯基三部一萬五千眾進攻江心洲。
首當其衝的就是馮抗的營壘。
數月的時間,劉絳除了自己學兵法,也時常親自組織隊伍演練陣法,練習武藝,還學後世進行了建制比武。
所以長時間的對峙並沒有磨掉隊伍的士氣,反而憑藉著堅固的營壘迅速做好了防禦作戰準備。
劉絳與蕭鞅也來到了馮抗的營里,親臨前線督戰。
望著江面上,數之不盡,望之不絕荊州軍船隻,劉絳面色如常,心中卻有些激盪。
有興奮,也有緊張。
心跳的很快,四肢百骸仿佛湧出了無盡嗜血戰意。
手按著刀柄上,嘴角不知不覺的浮現一絲弧度,臉上是令人畏懼的森冷笑意。
這次大戰再立些功勞,咱也差不多混個刺史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