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貴霜帝國的疆域很遼闊,即便呂布率軍攻克了其首都巴格拉姆,並將這片廣袤的土地重新命名為貴霜省,由朝廷委任了前國王波調為該省的首任州長,以彰顯華朝的寬宏與包容,但西部軍區的重任並未因此而減輕半分。
為了確保這片新納入華朝版圖的土地能夠真正安定下來,呂布及其麾下的勇士們不得不繼續鎮守貴霜州,打擊那些試圖挑戰華朝權威、拒絕接受新秩序的反叛力量。
這一切花了不少時間,直到後續的地方行政官員、城防軍隊以及巡捕等力量逐步到位,各地的政局趨於平穩,呂布、張飛、孫策三人才終於得以率領西部軍區三萬人的主力前往天竺,征討天竺北方諸國。
大軍離開巴格拉姆,穿越了險峻的開伯爾山口。隨著隊伍的前行,印度河與恆河平原的壯麗景色逐漸展現在眼前,那是自然與歷史交織的畫卷,也是他們即將獲取新功勳的地方。
太平廿六年(公元219年)的七月初四,當西薩特拉普王朝與百乘王朝的戰火已然熄滅,華朝的南方軍區與東部軍區在南亞大陸的中部和南部區域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將南亞大部分領土都納入華朝的懷抱之時,呂布等人率領的西部軍區大軍,經過長途跋涉,終於抵達了身毒王朝的心臟地帶——位於恆河支流之畔的首都拉勒高德(今印度首都新德里)。
在這裡以逸待勞,坐等他們的,是身毒王朝、大月氏殘餘勢力(阿史鐵勒/狄翼)、摩揭陀國、古寧陀王國、象雄國以及克拉底人各部落組成的龐大聯軍,總數超過五十萬之眾。
聯軍由實力最強的身毒王朝國王毗濕柯利掛帥擔任盟主,誓要與呂布的華朝大軍進行一場關乎存亡的決戰。戰雲密布,戰鼓雷動,一場決定南亞命運的終極大戰即將拉開序幕。
拉勒高德雖然是身毒王朝的首都,承載著身毒王朝的歷史和榮耀,但面臨華朝軍隊的兵臨城下時卻有其局限性。因為城池容量有限,難以容納下那五十萬大軍和文武百官家眷,更無法提供足夠的防禦縱深。
加之西薩特拉普王朝的弗曲薩城與百乘王朝的吠離陀城,兩座曾被視為堅不可摧的堡壘,在華朝軍隊的鐵蹄下相繼淪陷,這無疑為天竺北方的聯軍敲響了警鐘,使他們深刻意識到,固守城池已非上策。
於是,聯軍盟主毗濕柯利做出了一個大膽而決絕的決定——他們不選擇龜縮於城垣之內,而是將戰場轉移至城外那片廣袤無垠的大平原上,決心在野外與華軍展開一場曠世決戰。
西薩特拉普王朝與百乘王朝的覆滅已經讓毗濕柯利認識到,單純依靠城牆的堅固是無法抵禦華軍的炮火攻勢的。因此,他決定摒棄傳統的守城戰術,轉而採取更為積極主動的野戰策略,希望通過一場決定性的戰役,一戰定乾坤,徹底打破華軍的進攻節奏,避免陷入華軍日以繼夜、無休無止的炮火轟擊之中,避免士兵們的鬥志與意志力受到摧殘。
他計劃利用天竺聯軍自身的人數優勢,將華軍那三萬精兵徹底淹沒在人海之中。按毗濕柯利的想法,在野外以接近二十倍於敵的兵力,形成四面八方的包圍之勢,一鼓作氣,如同潮水般洶湧而上,是有可能以絕對的人數優勢擊敗華軍的。
在他看來,即便華軍裝備了步槍大炮等高級熱武器,也難以在如此懸殊的人數對比下支撐太久。他堅信,只要能夠衝破華軍的防線,沖入其陣地之中,那麼憑藉著人數的絕對優勢以多打少,足以確保勝利的天平向聯軍傾斜。
這是一場關乎天竺命運的豪賭,他們將以血肉之軀,書寫屬於自己的傳奇篇章。
當呂布、張飛、孫策三人率軍抵達拉勒高德城外的大平原之時,眼前的景象令他們心中不由自主地泛起一陣波瀾。天竺聯軍,那五十餘萬之眾,宛如一片浩瀚的海洋,密密麻麻地鋪展在平原之上,其陣勢之宏大,氣勢之磅礴,即便是見慣了戰場風雲的他們,也不由得為之一震。
面對這前所未有的挑戰,即便是號稱天下第一、身經百戰的呂布,以及同樣勇猛無比的張飛、孫策,也不禁感到頭皮一陣發麻。三萬對五十餘萬,這不僅僅是數字的對比,更是意志與勇氣的較量,是智慧與策略的博弈。那密密麻麻的人影,如同一座座移動的山巒,壓迫感撲面而來,讓人幾乎窒息。
他們深知,若這天竺聯軍真的如潮水般一窩蜂衝上來,那麼對於華軍而言,無疑將是一場前所未有的嚴峻考驗。即便是華軍裝備精良,訓練有素,但在如此懸殊的人數對比下,想要穩住陣腳,保持戰鬥力,也絕非易事。
呂布等人不得不承認,天竺聯軍中顯然有著深諳戰略之道的高手。這樣的陣勢,這樣的布局,絕非偶然,而是經過精心策劃與周密部署的結果。對方顯然已經深刻洞察了華軍的優勢與劣勢,並試圖通過人數上的絕對優勢,來彌補自身在裝備與訓練上的不足。
正如之前所闡述的那樣,假使天竺聯軍選擇退縮至拉勒高德城的高牆之後,企圖依託城池的堅固來抵禦華軍的凌厲攻勢,那麼他們將會面臨一個極為棘手的難題。
拉勒高德城的空間有限,根本無法容納下這五十餘萬大軍,一旦全部湧入,城內的人口密度將會達到驚人的程度。這樣的環境下,華軍每日不間斷的炮火轟擊,將不僅僅是對天竺聯軍肉體上的直接摧殘,更是對其精神層面的無情碾壓。
每天數以千計的傷亡,以及轟隆隆的爆炸聲,會像一把無形的利刃,刺入敵軍的心中,不斷消磨他們的士氣與鬥志。恐懼與絕望就會像瘟疫一樣在城內蔓延,讓原本應該保家衛國的士兵們變得人心惶惶,士氣低落。
西薩特拉普王朝的弗曲薩城,以及百乘王朝的吠離陀城,這兩座曾經堅不可摧的堡壘,最終之所以會淪為華軍的囊中之物,關鍵就在於它們沒有能夠抵擋住華軍這種日復一日、無休無止的炮火轟擊。在那連綿不絕的炮聲中,城內的士兵們逐漸失去了抵抗的意志,他們的心靈被恐懼所占據,最終導致了內部的瓦解與叛變,然後被華軍所敗。
天竺聯軍的盟主毗濕柯利顯然也深刻認識到了這一點,他明白,固守城池並非上策,因為那將意味著把自己的命運完全交託給了城牆的堅固與炮火的仁慈。
因此,他選擇了更為積極主動的戰術,將戰場轉移至了城外的大平原上,試圖通過人數上的優勢以及巧妙的戰術安排,來打破華軍的進攻節奏,爭取到一線生機。
當天竺聯軍摒棄了固守城池的保守策略,轉而展現出一種前所未有的決絕與勇氣,要與華軍在平原上展開生死決戰的時候,對華軍無疑是一次嚴峻的挑戰。
天竺聯軍在大平原上擺出了鬆散的陣型,這樣的布局不僅極大地降低了人員密度,使得華軍的炮彈、步槍、手榴彈等現代化武器的殺傷力大打折扣,更在無形中為聯軍士兵提供了更為廣闊的機動空間,便於他們靈活應對華軍的進攻,實施反擊。
面對如此棘手的局面,呂布、張飛、孫策三人卻並未有絲毫的退縮與畏懼。他們深知,這股天竺聯軍是對手在這片土地上能夠組織起的最後一股大規模抵抗力量。對於華軍而言,這同樣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一個能夠將敵人一網打盡,徹底消除後患的絕佳時機。
因此,呂布三人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正面迎戰,他們相信,憑藉著華軍的超前武器裝備,以及那無堅不摧的戰鬥意志,定能在這片大平原上,書寫下屬於華朝的輝煌篇章,讓天竺人見識到華朝熱兵器的真正威力。
因此,華軍並未有絲毫的退縮之意,反而是以一種決絕的姿態,擺開了決戰的架勢,準備與天竺聯軍進行一場硬碰硬的較量。
當然,如果能不打仗,就勸降對手,無疑是最好的,大家都省事兒。於是,按照華軍一貫的作戰傳統,呂布身披戰甲,手持那柄閃耀著寒光的方天畫戟,騎著他那匹雄壯的赤兔寶馬,緩緩馳騁至兩軍對峙的最前線。
他的目光如同熊熊燃燒的火焰,穿透戰場的迷霧,直視著天竺聯軍盟主毗濕柯利。當呂布那渾厚如雷鳴般的聲音在戰場上空迴蕩時,整個天地似乎都為之震撼。
「毗濕柯利國王,我乃華朝西部軍區司令呂布!請聽我一言!華朝大軍已然席捲天竺的中、南部,西薩特拉普王朝、百乘王朝、質多王朝等南方十餘國皆已俯首稱臣,歸順於華朝的麾下。那些妄圖負隅頑抗者,皆已化為塵埃;而主動歸附者,則得到了應有的封賞與榮耀。華朝的威名,已然響徹雲霄,無人可擋!如今,天竺大部分國家已然盡皆臣服,你等北部諸國孤軍奮戰,又能支撐多久?」
呂布的話語中透露著對時局的深刻洞察,他繼續說道:「我深知你等護國之志,忠勇可嘉。然而,如今大局已定,天竺大地即將迎來華朝的統一管理。你等若繼續固執己見,負隅頑抗,只會讓無辜的百姓承受更多的戰火之苦,讓更多的士兵死在無盡的硝煙之中。我呂布心懷慈悲,不忍見此慘狀,因此特來勸你等歸降。」
他的聲音中充滿了誠意與期待:「若你等能夠順應天命,率領眾將士歸附華朝,我呂布可以保證,你等必將受到華朝皇帝的器重與厚賞,榮華富貴將指日可待。同時,你等的文化、傳統,華朝也將竭盡全力去尊重與保護,讓天竺的文明得以薪火相傳,發揚光大。」
最後,呂布的話語中也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堅定與決心:「但若你等執迷不悟,妄圖以螳臂當車,我呂布必將以雷霆萬鈞之勢,蕩平你等聯軍。到那時,屍橫遍野,生靈塗炭,你們悔之晚矣!我言盡於此,望你等三思而後行。莫因一時的衝動與固執,而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