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揚名

2024-11-19 12:44:58 作者: 漁眠
  沈族長几乎是衝出去。

  到客棧大堂時,一群報喜的人吹著喇叭,敲著鑼鼓在門口賣力了好一會兒,才在眾人的注視下走進客棧。

  領頭的男人雙手撐開塊紅紙,朗聲高喊:「恭賀沈逾白沈老爺高中院試榜首,為小三元,往後前程似錦,步步高升!」

  如今客棧里住著的多是赴考的考生與送考之人,聞言便忍不住羨慕。

  案首與其他中院試的人是不同的。

  中院試的生員中,頭一等便是廩生,只取院試前十名,能入府學,每月能從朝廷領取廩銀,甚至有可能入國子監。

  縣試、府試、院試等都需要廩生作保,廩銀為二兩,還可收穫人情債,便是養家餬口也夠了。

  次一等的為增生,建康府有二十名額,若廩生有空缺,便可補上。

  第三等是附生,可成為官學的學生,大多入縣學,也有優秀者入府學。

  此等生員人數極多,卻無收入進帳,多數還要為養家餬口發愁。

  而小三元遠遠高於廩生,往後再參加鄉試必定高人一等,被主考官所器重,只要不失大水準,舉人也不是不可能。

  一旦考中舉人,那就是一方鄉紳,從此便與普通百姓截然不同。

  這便是榮譽加身的好處。

  沈族長感覺自己快飄起來了。

  他接過紅紙,哆哆嗦嗦看著上面的字,的確是沈逾白的名字。

  小三元吶。

  即便沈守信當年也沒此等榮耀。

  逾白比他爹強!

  一旦沈逾白考中舉人,至少能保證沈族五六十年的榮耀。

  沈族長思緒萬千,竟就老淚縱橫起來。

  這些年,眼看著沈族落寞,沈族長夜不能寐。

  如今哪裡能不激動。

  這可讓報喜的人愣了神。

  

  鄉試以下的考試是沒有安排官方報喜人的,今日這報喜之人是自己準備一應物件,守在府衙外,等著發案後特意做足派頭來賀喜,為的就是賺筆賞銀。

  似這等大喜事,但凡恭賀了,主家必不會虧待他們。

  可今日出了意外,守在客棧的只有一位老人,而這位老人此刻完全想不到給商銀,總不好當著眾人的面直接討要。

  領頭之人一咬牙,便吩咐同行的人把動靜搞得大大的。

  嗩吶拼了命地響著嚎著,鑼被敲得「鐺鐺」響,動靜大得整條街的人都過來了。

  見沈族長還不給賞銀,領頭的人又是一聲大喊:「我們來給沈逾白沈老爺賀喜了!」

  沈族長總算回過神,明白過來便要去掏衣兜,這才發現自己出來的急,竟沒帶銀子。

  他只得跟對方拱手:「容老朽先將喜報送回屋,再來與各位喝杯喜茶。」

  領頭之人心想可算要見到錢了,便笑容滿面:「此乃多少年都出不了一樁的大喜事,自是要好好高興一番,那我們就等著老伯的喜茶了。」

  沈族長當然明白他這話的意思:多給賞銀。

  不過沈族長也不在意,人家特意給你做這等派頭,讓大家都瞧見高興,為的不就是賞銀嗎。

  給,多多地給!

  光是這小三元的名頭唱響,便對逾白有莫大的好處,也對他們沈族有莫大的好處。

  沈族長回屋拿了賞銀,給到那報喜之人時,報喜領頭人笑得見牙不見眼。

  往常雖也能得賞銀,也只有今日的一半。

  他們當即就要叩謝沈族長,卻被沈族長攔住:「老朽還想求諸位件事。」

  領頭人手壓在沉甸甸的銀錠子上,得知沈族長想讓他們幫沈逾白揚名,便笑道:「此事老伯盡可放心。」

  他們就是幹這等事的,既然人家給了足夠的銀子,事情就要幹得漂漂亮亮。

  不出三日,府城的孩童們便都在背誦沈逾白的文章。

  一時間,「小三元」的名頭越發響亮,以至於沈逾白去拜訪座師薛玉書時,薛玉書笑著道:「小三元的名頭如今都傳遍整個建康府了吧?」

  沈逾白一如既往恭敬:「家中長輩欣喜,四處宣揚,讓大人見笑了。」


  以薛玉書的能耐,怎麼可能連此事背後之人都查不出來。

  如今狀似隨意的調侃,實際卻是對沈逾白的警告。

  還只是秀才便如此張揚,如何能走得長遠。

  薛玉書既點了沈逾白做案首,自是希望沈逾白的仕途能走得長遠。

  提學官可不僅僅是為了選出文采斐然之輩,更是為自己往後培養助力。

  沈逾白雖已經拜師崔明啟,不會再成他的弟子,可有座師這層身份在,便脫不了干係。

  更重要的是,崔明啟深受聖上器重,不然也不會被外派到建康城來。

  能因沈逾白與崔明啟交好,對薛玉書來說,此次當提學官便有了意義。

  也因此多了句指點。

  不成想他親自點的這位院試案首竟如此通達,並不隱瞞此事是故意為之,卻是家中長輩欣喜之下所做。

  長輩無不望子成龍,既有此等喜事,當然要大肆宣揚一番,也僅僅是為了顯擺高興。

  沈逾白任由他們宣揚,就變成了盡孝而非個人張揚。

  薛玉書竟愣了下神,旋即笑容更甚。

  「長輩如此欣喜,不該阻攔,往後更該刻苦勤勉,以免讓長輩被外人看笑話。」

  沈逾白一揖到底,恭敬道:「學生謹記。」

  薛玉書便知沈逾白聽進去了。

  年輕一輩中驚才絕艷者不少,能有沈逾白如此老成心性卻是極少。

  可惜啊,已經被崔明啟搶了先。

  若他能早些發覺這個好苗子,收入門下好生教導,此子往後成就必定不在崔明啟之下。

  門下學生與他人的親近程度是截然不同的。

  思及此,薛玉書便問道:「五經你鑽研的哪部?」

  大越朝的讀書人多是從五經中選出一本作為本經。

  參加科舉時,也是選出本經的題目來答。

  沈逾白拱手:「學生本經為《春秋》。」

  薛玉書本經也是《春秋》,因此更惋惜了幾分。

  借著端茶擋住自己的神情,再放下茶杯時,語氣與以往無差:「既得了案首,也該與你的老師報喜。」

  沈逾白態度是一如既往的恭敬:「學生謹記大人的教誨。」

  沈逾白中案首當日就已經拜見過崔明啟,不過此時在薛玉書面前,就該是「聽從教誨」。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