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百萬人造反,那朕就重打一個大明!
乾清宮。
朱祐樘接過司禮監送來的摺子和票擬,翻看起來。
當他看到內閣建議朱祐樘,封陝巴為新的大明忠順王時,不由得臉色一沉。
大明對西北的治理,總體來說是圍繞河西走廊來進行的。
為了牢牢控制住河西走廊,大明在河西走廊附近,採用了三種形式進行管理,並形成了多層次的防衛體系。
第一種,在河西走廊以東,以蘭州府為分界線,實行與內地完全相同的郡縣體制,由陝州布政司直接管理。
第二種,蘭州府以西至肅州衛,是大明河西走廊的核心區域,大明朝廷在此設立衛所制度,實行軍事化的管理體制,由陝州行都司統轄。
第三種,在肅州衛以西至哈密衛,冊封當地少數民族首領為大明忠順王,以羈縻的方式拱衛河西走廊的核心區域。
大明朝廷對西北實行的冊封外族王制度,有些類似於在西南區域實行的土司制度。
總體上來說,都是屬於土人治土,當地土官享有高度的自治權,大明朝廷只有名義上的統治權。
其中最重要的三個特點,就是世官、世土、世民。
世襲的官爵,世代管理同一塊土地,世代管理同一塊土地上的子民。
這種制度,暫時維護了地方的穩定,和鞏固了王朝的統一。
同時加強了中央和邊疆的交流,促進了邊疆少數民族的發展。
但這種制度,也造成了民族之間的隔閡,無法真正做到民族融合。
而且各地土官擁有過大的自主權,相當於裂土封王了,隨時都會叛亂大明朝廷。
永樂年間,朱棣南征安南,將從唐朝末年便已經獨立於中原王朝的安南,重新納入明朝版圖。
隨後朱棣宣布撤銷安南王國,改稱交趾省,管轄十五個府,四十一個州,二百一十個縣。
在派出兩廣的漢族官員管理交趾的同時,又大封交趾土官,以交趾人來治理交趾。
結果在宣德二年,交趾再次叛亂,殺害漢族官員,起兵造反。
宣宗皇帝無奈,只能承認交趾獨立,重新冊封交趾為安南王國。
就這樣,因為土官政策的弊病,回歸了二十年的交趾省,重新變成了安南王國。
成化年間,汪直欲親征安南,收復交趾。
可惜朝中大臣統統反對,先帝最後也放棄了收復交趾的想法。
土司造反的事,在明朝發生了不只這一件,只是這件事影響最大。
弘治年間的米魯之亂,萬曆年間的播州之亂,天啟年間的奢安之亂。
都是土司制度帶來的弊病。
而現在,朱祐樘要徹底解決這個土人制土,高度自治的弊病。
大明朝廷冊封大明忠順王,本質上就是在西北設立了一個地位超然的土官。
而內閣的這個提議,也非常有意思。
罕慎死後,他的子女同樣被阿黑麻汗屠戮殆盡,所以大明忠順王在罕慎這一代就絕宗了。
但是罕慎是有弟弟的啊!
奄克孛剌是罕慎的親弟弟,同為畏兀兒人,理應由他來繼承忠順王位。
而陝巴是第二任忠順王脫脫的從孫,血脈隔著八輩子遠。
他和上一代忠順王罕慎的關係,遠沒有他和安定王千奔的關係來得近。
但內閣建議封陝巴為忠順王,令奄克孛剌為都督同知輔佐陝巴管理哈密衛。
這樣一來,倒是在哈密衛中埋下一顆釘子,讓哈密衛不是那麼鐵桶一塊。
平心而論,內閣的這個提案,還是非常有水平的。
但這對朱祐樘來說,還遠遠不夠。
朱祐樘既然要動土司制度,那不妨就藉此機會,廢掉大明忠順王這個爵位!
朱祐樘按下內閣的票擬,留中不發。
……
翌日。
又是一日朝會日。
朱祐樘穿好朝服,坐上步輦行向奉天門。
奉天門外,文武百官恭恭敬敬地在自己的位置上站好,等待朱祐樘上朝。
隨著奉天門下,司禮監小太監的一句唱禮:「皇帝駕到!」
朱祐樘坐上龍椅,階下百官紛紛跪地行禮。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祐樘揮手:「眾卿平身。」
「謝陛下!」
叩首之後,文武百官起身。
朱祐樘率先開口:「昨日朕收到前線戰報,大明遠征軍已經收復了哈密衛,還攻下了高昌城。」
「此事,乃是大功一件啊!」
百官聽後,心中瞭然,齊聲道賀:「恭賀陛下!賀喜陛下!」
「天佑大明!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固!」
朱祐樘聽到這句話,心裡還是有些高興的。
「呵呵,只是對這哈密衛和高昌城的治理,各位卿家有何想法?」
聽到朱祐樘的問話後,階下的徐溥和劉健兩人,卻是露出了疑惑的神色。
這件事,他們在昨天的票擬上,不是已經給出建議了嗎?
難道是,陛下對他們內閣給出的提案,並不滿意?
可是他們提議的忠順王人選,已經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當今這個局勢,再沒有比陝巴,更適合成為新一代大明忠順王的人了。
徐溥和劉健面面相覷,驚疑不定。
他們猜不透朱祐樘心中的想法,卻是不敢再當面提議,由陝巴擔任新一任的大明忠順王。
吏部尚書王恕沉吟片刻,忽然手指笏板,上前一步。
「陛下,如今大明忠順王罕慎已死,他子嗣也被屠戮一空。」
「臣提議不如由安定王千奔之侄陝巴,來擔任新一任的大明忠順王?」
王恕雖然是才知道這個消息,但不愧是在宦海沉浮了四十年的老文官。
只用了很短的時間,便梳理清了其中的利害關係,給出了和內閣相同的建議。
但正和徐溥劉健所想的一樣,朱祐樘對這個提議並不是很感興趣。
他只是淡淡地嗯了一聲,便不再多言。
見朱祐樘對這個提案不滿意,兵部尚書劉大夏突然上前一步建議。
「陛下,罕慎還有一個叫奄克孛剌的弟弟,按照血脈遠近,應由奄克孛剌襲承忠順王位。」
「請陛下冊封奄克孛剌,為新一任大明忠順王。」
徐溥和劉健在心裡暗罵一句蠢貨,這種提案也能說得出口?
朱祐樘搖了搖頭,也不滿意。
隨後都察院左都御史屠滽,通政司通政使李浩,兵部給事中等人,都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但所有建議,都逃不開舉薦大明忠順王這個議題。
似乎西北之事,只能由少數民族的忠順王來治理一樣。
朱祐樘已經收起了臉上的笑意,面色凝重。
看來不僅是內閣的幾位大學士這麼想,滿朝文武竟然都是這麼一個想法。
「行了。」
朱祐樘不想再聽下去了,乾脆直接下令。
「西北之事,朕不打算再封忠順王了。」
「以後哈密衛,高昌城,都直接納入陝州,由陝州布政使直接管轄。」
「在哈密和吐魯番各地,設知府,知縣,各地官員都由大明朝廷直接任命。」
「同時,哈密衛的衛所兵,直接由陝州行都司統轄。」
「由漢人流官,直接管理當地土人。」
朱祐樘的這番話,讓滿朝文武,驚駭得合不攏嘴。
短暫的失神之後,數十名官員紛紛出列,跪倒在朱祐樘的面前,聲嘶力竭地勸阻朱祐樘。
「陛下,萬萬不可啊!」
「陛下,自元朝開始,邊疆地區便一直採用土人制土的政策,隨意廢用,只怕會激起邊疆民變啊!」
「是啊陛下!數百年來,邊疆土人都是由當地的民族首領來統治的,貿然換成漢官直接統領,恐怕將會有土人造反啊!」
「陛下,土人若是造反,後患無窮啊!」
「陛下,請您三思啊!」
「……」
文官們說的也沒錯,土人制土的政策,既維護了邊疆的穩定,又鞏固了王朝的統一。
若是強制要求漢官直接管理土人的話,當地的土人或許真的會反。
但這個制度,高度依賴當地土官對大明的忠誠度。
當地土官若是沒有反意,那自是一片河清海晏,歲月靜好。
但只要當地土官一有反意,那立刻就能自立為王,還要中央費時費力,費兵費糧地去平叛。
朱祐樘絕不會將大明朝廷對地方的治理,寄托在這些土官的忠誠上面。
而且之前大明朝廷採用這種政策,是因為當時明朝軍事實力,不足以橫掃天下,從而不得不做的妥協。
但對現在的朱祐樘而言,這項政策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在絕對的軍事實力面前,朱祐樘不需要任何妥協。
朱祐樘起身,走向階前,負手而立。
「一人造反,那朕就殺一人!」
「百人造反,那朕就誅百人!」
「萬人造反,那朕就屠萬人!」
「百萬人造反,那朕就重打一個大明!」
朱祐樘聲如雷震,字字都透露著睥睨天下的氣概!
話語間,儘是橫掃八荒六合,捨我其誰的豪氣!
重打一個大明?!
朱祐樘的話,每一個字都如洪鐘大呂一般,在滿朝文武百官的耳邊炸響。
這一刻,文武百官心驚肉跳,驚駭異常!
在驚懼之後,滿朝文武,紛紛跪地行禮,山呼萬歲。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