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按《御製大誥》論處,該當何罪?
紫禁城。
弘德殿。
朱祐樘坐在龍椅上,四周擺著火爐,弘德殿裡溫暖如春。
朱祐樘一邊看摺子,一邊吃著尚膳監剛燉好的紅棗牛奶燕窩羹。
就在這時,很長一段時間沒有露面的懷恩,臉上帶著喜意,匆匆走入弘德殿。
「老奴懷恩,拜見陛下。」
懷恩來到朱祐樘的面前,跪地行禮。
「起來吧。」
朱祐樘放下手中的摺子,目光平靜地看向懷恩。
「謝陛下。」
懷恩起身後,趕緊向朱祐樘匯報情況。
「皇爺,張鎣,劉吉,劉文泰,閔圭,王霽等人的親族們,都已經處理完畢了。」
「為了處理這些人的親族,東廠可是花了不少工夫,這些人一些在南直隸,一些在北直隸,還有些在饒州府,湖州府……」
「說正事。」
朱祐樘打斷了懷恩的喋喋不休,懷恩連忙點頭稱是。
【寫到這裡我希望讀者記一下我們域名101𝓴𝓪𝓷.𝓬𝓸𝓶】
「是,是。」
「皇爺,東廠共處決這些親族,共一千三百九十六人。」
「都是在當地最熱鬧的地方斬首的,每次都有上萬民眾圍觀叫好呢。」
「從張家,劉家,閔家這些家族裡,共抄得白銀十八萬兩,寶鈔三萬兩,田畝八十八萬畝,房屋一千四百多間,糧食一百二十萬石……」
被朱祐樘下令族誅的官員,只有八人。
這八人中,除了劉文泰,施欽,仲蘭三人之外,都是二三品的大員。
這八人族誅所抄得的財物,幾乎都要趕上,抄家一千多名京官所帶來的財產了。
可見,大明官員的鄉土情節還是很深。
但凡有點什麼好處,都照顧上家鄉的親戚族人了。
朱祐樘面無表情地點了點頭:「朕知道了。」
「京城裡的官員,東廠都查清楚了,沒有再和和先帝毒殺案有關的官員了。」
「皇爺,您看這京城戒嚴……」
朱祐樘看向懷恩,眼眸中不帶半分感情。
「真的都查清楚了嗎?」
懷恩被朱祐樘的眼神嚇得後背一涼,連忙彎下腰去:「確實都查清楚了。」
「給老奴十個膽子,老奴都不敢在皇爺面前說半句假話啊!」
朱祐樘垂下眼眸,點了點頭。
京城自先帝毒殺案後,便一直保持著戒嚴的狀態。
三千名東廠番子,還在紫禁城裡候命。
紫禁城和京城,都還由陷陣營的將士們在守著呢。
京城裡的治安,也都由錦衣衛們在維持。
這些調動布置,在先帝毒殺案的時候,能有效地保護朱祐樘的安全,震懾敢有異心之人。
但同時,也影響了廠衛和陷陣營的本職工作。
如今先帝毒殺案已經過去了,京城裡也恢復了原來的秩序。
再讓廠衛和陷陣營守門,就有些浪費了。
「既然如此,那就取消京城戒嚴了吧。」
朱祐樘正準備令人傳旨給汪直,牟斌和高順時,汪直卻已經來到了弘德殿。
「微臣汪直,拜見陛下!」
汪直走進弘德殿,來到朱祐樘面前行禮。
雖然汪直的臉上依舊沒有表情,但他請安的語氣,卻十分輕鬆。
朱祐樘:「起來吧。」
「汪直你來得正好,朕有話給你說。」
「謝陛下,請陛下吩咐。」
汪直謝禮起身,走近一步,側耳恭聽。
朱祐樘下令:「傳令下去,西廠停止調查京城武將,所有沒有問題的武將士兵,官復原職。」
「陷陣營收隊,回西山軍營操練。」
「錦衣衛不再負責京城治安,將職權重新交給五城兵馬司。」
「騰驤四衛恢復常態,東廠在皇宮裡的三千番子,也都撤走吧。」
「是,陛下!」
汪直和懷恩同時應旨。
這意味著戒嚴了一個多月的京城,將重新恢復常態。
「陛下,西北前線傳來捷報。」
汪直領命後,又連忙將自己剛剛得到的好消息,匯報給朱祐樘。
「徐昌總督不僅奪回了哈密衛,還占領了吐魯番汗國的都城,高昌。」
「並且殲滅敵軍超過二十萬人,另俘虜十五萬年輕女性,正在押往陝州。」
汪直一邊說著,一邊將兩封密信,呈給朱祐樘。
這兩封密信,一封拆封過,一封還是完好的。
拆封過的這封密信,是西廠大檔頭馬進忠寫給汪直的,交代西廠情報。
而沒有拆過的信,則是徐昌寫給朱祐樘的,匯報前線具體戰況。
只不過徐昌的信,走的是西廠的情報網絡,所以才一同落到汪直的手中。
朱祐樘拿過兩封密信,依次拆開查看。
懷恩和汪直小心觀察著朱祐樘的臉色,只見朱祐樘在看完徐昌的密信後,久違地開懷大笑。
「哈哈哈哈!」
「好!好!好!」
朱祐樘一連說了三個好字,笑的舒心暢快。
「徐昌收回了哈密衛,又占領了高昌,實在是大功一件啊。」
「待徐昌班師回朝,朕當犒賞三軍。」
「那些戰死沙場的將士們,也要厚待他們的家屬。」
「朕不能讓為大明流血的人,還要流淚。」
仗還未打完,朱祐樘就要開始考慮,後續一系列的事情了。
朱祐樘將兩封密信交給懷恩:「把這個送去內閣。」
「如何犒賞三軍,怎麼安撫烈士家屬,怎麼處理烈士遺骸,怎麼管理哈密衛和高昌城。」
「都讓內閣拿個章程出來。」
「是,陛下!」
懷恩恭敬地接過密信,親自送往內閣。
懷恩走後,汪直又對朱祐樘拱手匯報。
「陛下,微臣還有一事要奏。」
「奏。」
「西廠這幾天,在河間府,保定府,登州府,永平府等地,抓捕到十餘位潛逃的員外郎。」
「經過調查,這些員外郎都是京城官員勛貴的家奴。」
「他們名下的田產,全都是京城官員勛貴侵占的良田。」
「其中有三名員外郎,名下的田產都是昌平周氏的,共計有十七萬畝。」
「其他的數名員外郎,也都是已經被處決的京官,圈養的家奴。」
「他們名下的田產,全部都是那些已經被處決的京官們,侵占的良田。」
朱祐樘臉上的喜色漸漸褪去,眉頭微皺,冷冷發笑。
「朕就說,當時怎麼抄周家的時候,只抄到白銀和戶口鈔,沒抄到田產。」
「原來這些田產,都被他們轉移到自己養的員外郎名下去了。」
「牟斌當時是怎麼辦事的?」
「連這個都不知道?!」
當時抄家周壽周彧兩兄弟時,朱祐樘是交給錦衣衛辦的。
現在看來,當時的牟斌還是太過年輕,竟然不知道周氏兄弟將田產,都隱藏在其他人的名下。
而這種將田產隱藏在其他人名下的做法,在京城的官員中,應該非常流行。
汪直面色平靜,不對任何事發表自己的看法。
只是恭敬地請令:「陛下,這些員外郎該如何處置?」
朱祐樘反問:「按照《御製大誥》上面的記載,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回陛下,《御製大誥》上記載,此種罪行應該屬於團局造冊,當處腰斬。」
「那就斬。」
「是,陛下!」
汪直領命之後,拱手告退。
所謂腰斬,也是一門十分殘酷的刑罰。
是用鍘刀,從犯人的腰部行刑,將人斬成兩段。
因為人體的主要器官都在上半身,所以犯人被從腰部砍作兩截後,還會神志清醒,過好長一段時間才斷氣。
有些犯人受刑後,可持續一炷香的時間不死,實在殘忍至極。
受過此行的有大秦帝國左丞相李斯,和建文四君子之一的方孝孺。
靖難之後,朱棣腰斬方孝孺於南京聚寶門外。
傳說方孝孺被腰斬後,還以肘撐地爬行,以手蘸血連書十二個半「篡」字才斷氣。
……
文淵閣。
正在閣里值班的徐溥和劉健,正有一塔沒一塔的聊天。
兩人面前的桌案上,都還翻開著《大明律》,和沒寫完的《問刑條例》。
但此時,兩人已經完全沒有任何熱情,編寫《問刑條例》了。
最重要的官員問罪處刑規定,都被朱祐樘強行改成了《御製大誥》。
徐溥已經徹底絕望了,加上天氣又寒冷,整個人都沒什麼精神。
就在這時,司禮監的小太監將徐昌的信,送到了文淵閣。
「兩位閣老,這是西北前線送來的最新戰報。」
「陛下要內閣儘快從犒賞三軍,撫烈士家屬,處理烈士遺骸,處理哈密衛和高昌城這幾個方面,拿出個章程來。」
聽到前線的戰報,徐溥和劉健總算是來了點興趣。
「行,知道了。」
徐溥拿起徐昌的戰報,和劉健一起看了起來。
看完之後,兩人心中都已經有了計較。
「徐首輔,你認為當如何管理哈密衛和高昌城?」劉健詢問。
徐溥思忖了一會,便有了答案。
「哈密衛和高昌城,依舊交由大明忠順王管理吧。」
「只是這人選嘛……我覺得安定王千奔的侄子陝巴,就很合適。」
劉健微微一笑:「看來我和首輔大人,心意相通啊。」
安定王千奔和忠順王罕慎一樣,都是降明的少數民族。
但不同的是,罕慎是畏兀兒人,也就是現代維吾爾族人祖先。
而千奔和陝巴,則是地地道道的蒙古族人,還是蒙元宗室後裔。
於是,徐溥和劉健兩人,一直忙到了日落,才擬好了一個摺子。
又拖司禮監的小太監,將其送到了朱祐樘的乾清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