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家父李世民,請陛下稱太子> 第206章 太子:晉王你要偷家?

第206章 太子:晉王你要偷家?

2024-11-19 14:01:28 作者: 執筆見春秋
  第206章 太子:晉王你要偷家?

  皇帝,誰不想當呢。

  當今天下有資格繼承皇帝的就三個人。

  晉王就是這三者之一。

  但凡有半點機會,誰又願意放棄。

  自古以來,多少英雄好漢,都為了這個位置,不惜拋頭顱、灑熱血,兄弟相殘、父子反目之事屢見不鮮。

  若能有機會碰上一碰,即便是粉身碎骨,又有何妨。

  李治心動了。

  但他也清楚,現在還沒有到暴露野心的時候。

  還需要隱忍,更需要隱藏。

  太子跟魏王的多年經營,不是他一下子就能擊敗的。

  尤其是太子,以太子如今的聲勢,黨羽。

  哪怕他跟魏王聯合起來,也不可能斗得過。

  可若是太子自己謀反,這就完全不同了。

  再優秀的太子,謀反之後,還能是太子嗎。

  

  想到這裡,其實李治的心裡是很有疑惑的,甚至還會有質疑自己的猜想。

  太子真的在謀反嗎。

  太子為什麼要謀反呢。

  李治沒當過太子,在他看來,太子完全沒有謀反的必要,安安穩穩的,等著繼承皇位不就好了。

  太子天然就有正統的繼承權,幹嘛要做謀反的事情。

  李治想不通,也想不明白。

  或許只有成為太子後,才能對大兄如今的情況感同身受吧。

  李世民心情很不好。

  他想要開設更多水泥廠的事情,遭到彈劾了。

  是的,大量的官員彈劾他這個皇帝。

  簡直是倒反天罡。

  尤其是魏徵。

  在早朝上,就差沒指著他的鼻子罵了。

  「朕只是想讓這長安城更加好一些,百姓能夠更為舒適一些。"

  「難道朕做得不對嗎。」

  「為何這些臣子們,一個個如此堅決。」

  兩儀殿,李世民在生悶氣。

  反對的人太多,這讓他的詔救一時間也發布下去。

  就算是發下去了,門下省那邊也會封駁。

  張阿難聽著陛下的埋怨,卻也不知道怎麼說。

  大臣們的理由很充足。

  這不是給工人發工錢的問題,而是大唐的人口不夠用了。

  魏徵站在朝廷上,振振有詞。

  太子造煤礦廠,十座煤礦,要招近十萬人。

  水泥廠這邊已經有一萬多人了。

  東征又徵召了四十餘萬民夫。

  這裡就有五十萬左右的壯年勞力,從種田離開。

  大唐以農為本,如此大量勞動力的缺失,對於今年的秋收,本來就已經是極大的負擔。

  現在陛下你還要招工,開出的條件還這麼誘人,這不是讓百姓們棄農從工嗎。

  如此以往,糧食減產,漲價,大唐盛世就此斷絕。

  這番話引得群臣認同,對於聖人的提議一致反對。

  甚至還有人提出,要對太子的煤炭廠進行裁減,還工於農。

  蜂窩煤雖然好用,可畢竟比柴火要貴,使得百姓負擔增加。

  眼看群臣越說越離譜,氣得李世民直接宣布退朝。

  「若太子在就好了。」

  李世民突然有些懷念太子在的好處了。

  畢竟太子通過太子教令,繞開朝堂,自己開煤炭廠,水泥廠,招收工人。

  這完全是屬於合法買賣,群臣即便有所怨言,也沒有辦法去阻止。

  張阿難聽到這話,心裡頭突然有些緊張。

  他查太子謀反的事情,都已經查到關鍵之處了。

  也許要不了多久,就能把整個真相還原出來。

  現在陛下突然念著太子的好,那自己還要查下去嗎,


  這讓張阿阿難的內心,多了幾分糾結。

  房玄齡倒是不糾結了。

  在知道張阿難查太子謀反後,整個人都變得輕鬆下來。

  針對太子的一系列事情,反正他是沒有打算再繼續了。

  對於房玄齡來說,這無疑是全身而退的最好時機。

  仔細想來,到現在為止,哪怕是說掌控了部分證據,但他一直沒有發動對太子的攻勢。

  所有的事情,都是在暗地裡進行的,即便是說太子有所察覺,可太子也沒有證據啊。

  到了現在這個情況,是房玄齡自己都沒有想到的事情。

  反而有些慶幸自己的優柔寡斷。

  如果不是因為遲疑猶豫,又怎麼能等到這個機會,從太子與魏王鬥爭的漩渦里跳出來。

  「父親,咱們就真的這樣,什麼都不管了?」

  「若能助魏王奪嫡,咱們房家必然能更加壯大。」

  房遺直覺得有些可惜,畢竟為了揭露太子謀反,耗費了如此之多的心力,人脈,關係。

  臨到頭了,只差半步就能成功。

  父親卻突然全盤放棄。

  房玄齡語重心長的說道:「你只看到了好處,卻沒有看到這裡頭的壞處。」

  「為父的仕途,已經走到了盡頭,助力魏王奪嫡成功,也不會讓為父再進步,前邊已經沒有路了。」

  「況且遺愛已經是魏王心腹,就算是魏王上位,對於咱們房家,也不會虧待「反之,若太子成功繼位,等待咱們房家的,就是太子的清算。」

  「贏,能贏多少?輸,那便是滿盤皆輸。」

  房遺直還是有些不甘心:「可我們已經是勝券在握了。」

  房玄齡微微搖頭:「這等事情,不到最後一刻,誰又能說得清楚呢,哪怕太子只有十之一二翻盤的可能,對於我們來說,也沒有這個必要。」

  「你仔細想想,為何陛下到現在,都只是在暗查太子謀反的情況,陛下因為太子腿疾,就真的想廢掉太子嗎。」

  「太子很優秀,自古以來,更有像太子這般優秀的儲君可不多。不到萬不得已,陛下必然不會行廢立之事。」

  房遺直不解:「既然陛下不想廢太子,那為什麼又要去暗查太子謀反呢。」

  房玄齡解釋道:「陛下查太子謀反,不一定是為了廢太子,更有可能是為了保太子。」

  「因為謀反的事情一旦披露出來,造成太大的動靜,陛下就算不想,也保不住太子。」

  說到這裡,房玄齡微微一頓。

  其實陛下還是有一個辦法能保住太子的,那就是謀反之後,直接禪位。

  可這顯然不可能。

  哪有正當壯年,皇帝禪位的道理,哪怕是為了史書上的名聲,哪怕是不貪戀權力,也不可能做出這等事情來。

  太子優秀是好事,可要到退位讓賢的地步,就不是什麼好事了。

  人,誰能不為己呢,哪怕是父子。

  「所以,這等事情,能有這個脫身的機會,最為難得。」

  「我們就不要再參與進去了,這是天賜良機。」

  權力就像是一座圍城,城裡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來。

  房玄齡看到城牆上有了個缺口,毫不遲疑的就往外面鑽。

  武嬰看到城牆上有了個缺口,拼盡全力的往裡面擠。

  「夫人,小春子說了,張內侍讓他們一直在監視杜駙馬的動向。"

  「近些日子,又讓他們監視宿衛統領李安儼。」

  「一舉一動,見過什麼人,跟哪些人說過話,都要記著。」

  「不僅是他們宮裡人,包括宮外也有安排。」

  武嬰的貼身侍女春雪,講述著她打探過來的情報。

  能夠成為一代女皇,武還是很有心機跟能力的。

  她非常清楚自身的定位跟價值。

  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

  這句話出自於李白的《妾薄命》詩,如今距離李白出生,還有數十年。


  然意思是這麼個意思。

  想要在普王心裡占據更多的位置,不僅是感情上,還要體現出自己的作用來。

  就如今武的地位,能夠有所作用的,自然就是在宮裡的情報消息這塊了。

  所以武發展了一批底層的宮女宦官,來給她打探消息。

  武如今只是個才人,連妃子都不是,那些宮女宦官,又為什麼要給武充當眼線,難道他們就不知道,這樣做被發現的後果是什麼嗎。

  大唐的宮廷,雖然還沒有發展到宦官干政的地步。

  但宮廷里的鬥爭,要遠比朝廷上的權力爭奪,來得更為直接,也更為血腥粗暴。

  底層的宦官宮女,承擔著宮廷中各種繁重的體力勞動和雜役。

  得到的俸祿,也極其微薄,且還想日子稍微好點,就需要孝敬。

  大多數宦官因為去勢的關係,心裡很容易扭曲。

  在皇親貴族面前奮力討好,在下屬面前則是喜怒無常,責罵毆打都是常事。

  想要過得好,那就要一步步向上爬。

  你不爬,別人就會爬到你頭上拉屎撒尿。

  真就是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都想攀附有權勢的妃子,可有權勢的妃子,可不是誰都能攀附上的。

  妃子們也不可能說大肆收下大量的宮女宦官,否則你想幹嘛,宮廷造反嗎。

  對於底層的宮女宦官來說,別說是不得寵的妃子了,哪怕是最下等的帶班宦官,也不是他們能招惹的。

  能找個靠山,不管是什麼靠山,都要得到別人的羨慕跟幸運。

  在宮裡討生活,沒點關係,活都活不下去。

  才人也是正五品了。

  得到些許庇護,偶爾還能有些賞賜,那已經是最大的難得。

  就這,還不是誰都能幹的。

  「陛下果然是準備對太子下手了。」

  「也是,當初太子在城外,拒不受詔敕入宮參加祭祀,陛下連夜召大臣議事,就有這個顧忌了。」

  武有些欣喜,消息確定下來,這就有了機會。

  不同的人看同一件事,往往得出的結論也會不同。

  站在武的角度,判斷自然跟房玄齡相反。

  她認為陛下這就是在針對太子布局,準備行廢立之事。

  都要謀反了,再優秀又怎樣。

  武覺得,如果自己坐在皇帝的位置上,是絕對不會容許有這樣謀反的事情發生。

  優秀的人多了去了,沒有太子,難道這日月就不轉了?

  以己度人,武覺得自己的想法沒錯。

  「對了,夫人,還聽到說,晉王最近跟長孫沖走得很近。』

  「宮外都在傳,晉王如今恩寵無雙,許多人爭相攀附,保不准就是另一個魏王。」

  說到這裡,春雪傲然道:「他們又怎麼比得上夫人。」

  春雪心裡頭有些慶幸,當初還好沒跟太子攪合在一起。

  誰能想到太子聲勢這麼大,實則可危。

  連陛下都要出手對付太子了。

  其實長孫沖跟晉王的事情,在長安城已經流傳很久了,只是宮裡對宮外的消息閉塞,一直到今天,春雪才聽到情況。

  『長孫無忌!』

  武聽到這話,心頭一亮。

  普王想要奪嫡成功,難度是很大的。

  哪怕是太子被廢,按照嫡長子繼承制,輪到的也是魏王,而不是晉王。

  論賢名,魏王的名聲也不差,還受到陛下的偏愛。

  那怎麼才能更好的支持普王奪嫡呢。

  這就需要朝廷大臣的助力了。

  還有誰比長孫無忌這個第一功臣,更有權力。

  如果太子被廢,長孫無忌支持晉王為太子,這個成功的機率,就變得很大了長孫沖是長孫無忌的嫡長子,通過這條線,想來就能搭上長孫無忌。

  可要得到長孫無忌的支持,這難度還是挺高的。

  沉思片刻,武墾對春雪道:「你想辦法,打探下宮裡頭哪些人,跟長孫家有所聯繫,偷偷打探,不要叫別人知曉。」

  「等有了眉目,再來告知於我。」

  春雪雖不理解,但自然是奉命:「是,夫人。"

  武嘴角微微翹起。

  如果長孫無忌知道了陛下在查太子謀反,那麼他還會堅定的站在太子那邊嗎。

  雖說也可以站魏王,可魏王黨的支持者是五姓七望。

  而長孫無忌是關隴門閥,本就跟五姓七望不對付。

  這麼算下來,對於長孫無忌來說,晉王就是最好的選擇。

  陛下嫡出的皇子就這麼三個,已經沒有其他人了。

  當然,受到情報的限制,武還不知道,她所知道的消息,長孫無忌早就已經知道了,並且還更多,更早。

  並且就已經對此事開始有了準備。

  不過這也不影響武。

  因為武不可能去接觸長孫無忌,把自己跟李治的關係暴露出來。

  她要做的,只是把這個消息告訴李治。

  從而在李治那邊,得到更多份量。

  所以只要長孫無忌沒親口去跟晉王說,武對於李治就是有功的。

  哪怕說了,也能表達忠誠跟苦勞。

  有人想讓太子倒台,就有人想得從龍之功。

  若說後宮權勢,作為前朝公主的楊妃,自然是不小的。

  張阿難的動靜不算大,可在有心人眼裡,也不算小了。

  楊妃在宮裡的地位很高,許多隋朝遺留下來的宮女宦官,都對楊妃有天然的好感。

  當年李淵得了長安城後,自然不存在把宮女宦官全部解散換一批。

  隋朝的老人到如今,也在宮裡走上了高位。

  即便楊妃不像是武這樣特意經營,也會有許多人給她匯報消息。

  且情報消息,比之武還要更加廣闊。

  楊妃從小自宮廷長大,耳濡目染下,宮廷的權力鬥爭,更為熟悉。

  得到消息後,很快就有了決定。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