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庭的使團進了長安,就像是大海里入了一滴水。
每日來來往往的使團太多,哪有人關注這些事,
鴻臚寺不通稟,李承乾也沒法知道。
除了王玄策要去天竺這事,李承乾也不可能事事都清晰明了。
要真全知全能,那就不是人了,是真正的聖人了。
多數都是事到了面前,才想得起來。
現在的重點,還是在兵權這塊。
槍桿子,才是最可靠的。
不管是想幹什麼,手裡沒兵,什麼也幹不成。
朝廷上去爭權奪利,李承乾自認是玩不過那些老狐狸。
別人幹了一輩子這事,一輩子也是幹這事,用自己的短處去跟他人長處對,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歷朝歷代哪個有名強勢的皇帝,不是把兵權緊緊的在手裡才能成事。
教員都說得清楚,槍桿子裡,才能出政權。
晚間,東宮,燈火通明。
李承乾正在編纂戰術典籍文書。
這是準備給講武堂用的戰術典籍,通體都是用簡體字書寫。
主要是騎兵步兵弓兵的突擊,圍殲,游擊,聯防,合擊,推進等戰術的講解。
這些是真正的乾貨,跟目前的統帥所用兵法不同,是能用到基礎軍官身上的。
三十六計這些,太過高端,對於普通軍官來說,能夠用到的機會不大。
「殿下,魏徵病了。」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101𝔨𝔞𝔫.𝔠𝔬𝔪】
「聽說病得不輕,躺在床上好幾日都下不來。」
「陛下已經派了太醫去瞧了。」
內侍文忠稟告著宮裡大大小小的事情,他也是李承乾主要的情報傳遞者。
宮裡頭的風吹草動,宦官宮女們知曉得最快。
涉及到有名的大臣身上,自然都會立即匯報上來。
「魏徵也是老了啊。」
李承乾這才想起來,歷史上魏徵就是在今年年初因病去世了。
看來如今也是這樣。
內侍文忠遲疑道:「宮外謠言,說魏徵病重,是因為殿下的關係。」
「去年那事,讓魏徵氣到肺腑,落下了病根。」
李承乾笑了:「魏王黨這些人,真是無所不用其極,想盡一切辦法,要來毀掉孤的名聲。」
都不用猜,感這麼去進行謠傳,除了他那位好弟弟,也就不會有別人,
這是強行把魏徵的事,安在他的頭上。
確實是挺讓人噁心。
魏徵在朝堂的影響力很大,他的聲望,可是騎在二鳳的頭上達成的。
魏徵絲毫不顧及聖人的顏面,經常直言進諫,只要二鳳有不當之處,他都會當面指出。
這麼勇的行為,自然得到朝臣欽佩。
不畏強權的勸諫,讓他在朝廷內外贏得了極高的聲譽。也被文人和官僚士大夫階層所推崇,成為他們心目中理想的臣子形象和代表。
當然,本身魏徵也是真有才學的,當初在尚書省擔任侍中,認真履行職責,在處理政務方面表現出了卓越才能。
還參與了《隋書》等史書的編修工作,並且所撰寫的部分內容被時人稱讚為「良史」。
魏徵的名聲不僅在朝廷內部廣泛傳播,在民間也備受讚譽。
他的直言敢諫和為百姓謀福祉的行為,得到了廣大百姓的認可和尊敬。
貞觀之治畢竟是讓大多數百姓吃上了一口飽飯,很多舉措確實是魏徵提出的建議。
因為其節儉的風格,百姓們將他視為清官的代表,對他的事跡口口相傳,使得他的名聲更加深入人心。
魏徵以直言敢諫、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廣泛認可而名聲大噪,被譽為「千古良相」的代表。
現在魏王黨人,強行把魏徵的死,歸咎於去年太子的打擊,自然會使得太子名聲受到巨大影響。
變成妥妥的大反派了。
「殿下,此事可要稟告陛下,讓左右金吾衛,把這流言壓下去。」
內侍文忠想了想,出了個主意。
李承乾擺擺手:「要這麼做的話,不是孤的事情,也成了孤的事情了這跟此地無銀三百兩有什麼區別。
文忠有些急:「總得要想點辦法才好啊。
李承乾道:「這些暫且不同管,明日早朝後,孤親自去一趟魏徵府邸。」
魏徵是太子太師,也就是李承乾的老師。
老師病重,弟子去看望,自然是在理的。
次日早朝,群臣覲見。
李承乾自然也是需要聽政的。
大唐十道三百六十州的情況,都是在早朝上進行一個大概的統計匯報。
也是皇帝聆聽天下狀況的主要來源。
年初朝廷的工作重點,主要就是在春耕上面。
每年春耕,李世民也是要親自參與春耕儀式,在籍田禮中,聖人親自扶犁耕田,為天下百姓做出表率。
還有對百姓提供種子和農具,興修水利,保障收成。
包括部分地區的減免賦稅政策,官員親自下鄉督導,保護耕牛,獎勵農耕模範等一系列要務。
對於農業文明來說,農耕就是一等一的大事。
三省六部都要提出策略,建議,舉措,方針,一一上奏稟告。
如果遇上災年,聖人都要向天請罪。
貞觀二年的時候,長安城發生了乾旱,長期乾旱不可避免地會導致蟲害。
蝗蟲很快開始在各地製造麻煩。
李世民走出大內,查看糧食的災情。
當他看到到處都是蝗蟲時,他抓了幾隻蟲子放在手心裡說:「糧食是百姓的根本所在,你吃了糧食,百姓就會挨餓。」
「百姓如果有什麼罪過,應當是朕這個一國之君沒有做好,應該由朕來承擔,如果你能顯靈的話,就吃朕的心吧,把糧食還給百姓。」
說著,就要吞蝗蟲,群臣勸諫,說萬一吃了生病如何是好。
李世民說:「朕願意承擔百姓的所有災難,小小的疾病怕什麼?」
說完,沒等群臣開口,他就吞下了蝗蟲。
從那以後蝗蟲就不再出沒了。
文官宣揚,聖人得天垂憐,所以就收了蝗蟲,這也成了李世民愛民如子的典範。
然而,蝗蟲就真的消失了嗎。
李承乾是知道內幕的,蝗蟲是人為被『消失』了。
指鹿為馬這樣的事情都能發生,蝗蟲被『消失』也沒什麼好奇怪的。
比如長安城出現了一名乞弓,只要把這名乞弓逐出長安,是不是就代表長安沒有乞弓了。
就算是後世網絡發達,然而當上升到國家層面,想要把什麼事情隱瞞下去,也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
更不用說是如今了。
這裡頭,還有更深層次的政治因素。
貞觀二年的前一年,就是突爵人南下,李世民簽訂渭水之盟。
這是世家對李世民的逼迫,因為他們跟關隴門閥的對決中輸掉了。
也是給李世民這個新任皇帝的警告。
這才有了聖人吃蝗蟲的故事。
歷史上解決天災,當到了是皇帝去承認自己過錯的程度,以身贖罪之際,那便是皇權的喪失。
這就是坐實了皇帝失德,才導致的天災。
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皇權向神權低頭,給大臣百姓賠罪。
而也是從這件事後,李世民就有了從諫如流的美名。
從諫如流是美名嗎。
百姓大臣們覺得是,但皇帝可不覺得是。
從諫如流,是聖人不敢發出自己的聲音。
是皇權向臣權低頭。
這就代表著,權力全部都下放給了臣子,什麼政務都是按照臣子的最終意見去進行處理。
要是聖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見,臣子們就會不斷的勸諫,直到聖人的意見得到了臣子們的認可,滿意,這才能通過。
魏徵帶頭,把李世民都噴成什麼樣了,李世民還要把魏徵豎起,當成諫臣典範,這裡頭的政治糾纏,可不是想像的那麼簡單。
二鳳真的脾氣這麼好嗎。
十六歲就能雁門救駕,多年東征西討,南戰北伐,打下大唐過半江山的人,會是個性格溫和,沒有脾氣的聖人?
李承乾依稀記得,貞觀元年,渭水之盟那天。
李世民入大明宮。
歷史上其實對李淵的功績是忽視的,大唐能建國,李淵功勞居首。
李世民征戰四方,後勤這塊,李淵從來沒有拖過後腿,
打江山易,守江山難。
李世民能一路順風,建功立業,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李淵廟算能力之上的。
論文治,李世民不如父親李淵。
當時李淵告誡道:「好勇鬥狠,這是很容易的事情。」
「學會受氣,學會寬恕,學會容忍,這才是最難的事情。」
這是告訴李世民,打江山跟治理江山不是一回事。
妥協,才是政治的藝術。
從此,李世民收斂了自身所有的驕傲,垂拱而治,從諫如流。
朝廷上。
大臣們對於春耕的舉措,幾乎什麼都說了。
而唯獨,對於清查人口,丈量土地的話,是一字不提。
是朝廷群臣都是蠢貨嗎。
不,只是他們明白。
隱匿人口,偷稅漏稅,是世家根本的財富跟利益所在。
漢武帝為什麼強,是因為他用酷吏瘋狂的打擊地方豪門兼併土地的行為。
隋文帝為什麼富,因為他敢清查隱匿人口,讓世家門閥無法偷稅漏稅。
隋文帝跟隋煬帝的財富,有大半都是靠收繳逃稅來的。
李承乾這時,抬頭看了一眼二風。
李世民高高的坐在御座上,面色不喜不悲,靜靜的聆聽著臣子們建議。
他不想清查人口,丈量土地嗎。
不,他想,他比任何人都想。
哪個皇帝不想把整個國家都掌控在自己手中。
李承乾明白,二鳳是覺得時機未到,現在還不是跟世家門閥翻臉的時候。
在李世民看來,自己還年輕。
畢竟才四十五歲,父親李淵都活了六十九呢。
再等個五年,十年,那個時候,才更加穩妥,也能讓大唐減少動盪可惜的是,意外比計劃來得更突然,在歷史上,便是今年出了太子謀反案。
太子謀反這等事情,深深的打擊了李世民。
最愛的長子要殺自己,為了保全長子的性命,只能收回魏王的不之官,
就放封地,立晉王為太子。
這些都不是李世民想要的結果,可是已經沒有了辦法。
長期的心情壓抑,鬱悶,抑鬱,是會對人的身體健康造成極大的影響。
兩年後,又收到了李承乾去世的消息,這再一次打擊了李世民。
而後不久,李世民就迎來了半身癱瘓。
幼子李治,又要從頭開始培養。
李世民完全失去了對世家動手的能力。
扮豬吃虎,時間長了,真就成了豬。
唯一落下的,就是文官對李世民的好名聲,得了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的諡號,簡稱文皇帝。
此時,御座上的李世民,感受到了太子的目光。
對視之下,李世民似乎感受到了太子的想法。
微微搖頭。
似是在告誡太子,現在還沒到時候。
這一點李承乾也是知道的。
他也在等。
等征討高麗歸來,攜大勝之威,一路清掃。
軍隊所到之處,清查人口,丈量土地。
李承乾已經想好了,從高麗回來,不再直行山西,而是至河北後,繞道山東,河南,再回長安。
河北,山東,河南,便是世家門閥根基之地,亦是五姓七望所在之地。
把這三個地方的世家搞定了,這最大的攔路虎,自然也就解決了。
你二鳳不敢做的事,我來做。
你二鳳不敢殺的人,我來殺。
到了那一天,自然會天下震驚,太子風評被害,讀書人群起而攻。
百官彈劾,群臣激憤,上書廢太子。
也是到了那一天,李承乾已經是做好了發動玄武門之變,遵循祖制上位的準備。
此時,聽政的環節也結束了。
鴻臚寺卿韋挺上奏。
「稟陛下,今有西方兩萬餘里之遙,羅馬之國使團,跋山涉水而來。」
「彼使團攜異域之奇珍,懷尊崇之心意,歷經無數艱難險阻,方抵我大唐之境。」
「其行也,穿荒漠、越峻岭、渡重洋,一路風塵僕僕,卻矢志不渝。」
「此乃陛下聖德遠播,威加四海之明證。」
「臣以為,當以我大唐之禮儀,盛情款待此遠方來客,彰我大國風範,
顯陛下仁德之胸懷,亦可為我朝與羅馬國結友好之誼,互通有無,共促天下之繁榮昌盛。」
李世民笑著點點頭:「宣。」
張阿難朗聲道:「陛下詔,宣羅馬使團上殿覲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