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教令一出,滿城刁民,翻手鎮壓。
三鞭抽散刁民魂,上官我是大良民。
各坊間有所動亂的百姓,才剛剛被有心人鼓動,集中起來。
就看到大量的金吾衛列隊前來,
為首的人還想鬧,直接就是一子打在身上,疼得牙咧嘴。
「爾等是要造反嗎!」
其他百姓聽到這話,頓時一鬨而散。
造反,這個罪名可太大了。
別看現在好像人多,可大多數就是吃瓜群眾,跟著湊熱鬧。
要是被按上一個聚眾造反的罪名,可就完續子了。
自古百姓,畏威而不畏德。
因為太子教令起來的些許波瀾,還沒開始就已經結束了。
這裡頭主要也是沒有官員參與的原因。
其實對於讀過書的人來說,也是知道滲井的危害。
漢朝的長安,就是這樣沒的。
太子下令掩埋滲井,是好事。
只是大多數百姓可不知道歷史,只是遵循習慣而已。
長安一到春夏就臭不可聞,到處都是臭水溝,百姓不知道嗎。
他們知道,只是不想承擔更多的役,有所不滿。
魏王府中。
正堂一片狼藉。
李泰半場開香檳慶祝,宴席還沒結束,得到消息後又掀了桌子。
柴令武,房遺愛等人,已經是見怪不怪了。
「太子他怎麼敢,怎麼敢啊!」
「父皇就不管管嗎?」
李泰沒想到,太子的手段,敢如此強硬。
直接調動軍隊,差役,強行鎮壓長安全城百姓。
「可能是因為覺得跟役有關吧。」
柴令武分析了一句。
畢竟這事傳上去,陛下也會覺得百姓是在反對役。
李泰很氣,卻也沒有其他辦法。
東宮裡。
內侍文忠得到消息後跟太子匯報。
「崔盛玉傳來消息說,這背後是魏王在推波助瀾,安排人不少人去鼓動百姓。」
『殿下,可是要查查,崔盛玉也許能幫我們找到些證據。」
崔盛玉作為太子臥底,又是魏王黨核心成員,可以說現在魏王那邊幾乎大部分的事情,都會被直接傳到李承乾這裡來。
「不用,父皇心裡清楚著。」
這種事情去彈劾魏王,沒有太大意義,二鳳那邊也不會得到什麼結果。
從如今的局勢來看,二鳳肯定是要保魏王的。
畢竟魏王要是真沒了,急的就是二鳳了。
如今讓魏王作為緩衝帶,還能在更多方面減少父子間的矛盾。
「晉州送來的煤炭,已經送到長安有多少萬斤了。」
李承乾問道。
晉州煤炭大半個月前開始,已經是不斷向長安進行運輸了。
「約莫有兩百多萬斤了。」內侍文忠回道。
聽到這個回答,李承乾滿意的點點頭。
在這裡,他就不得不感謝隋煬帝開鑿大運河了。
要知道在現在的運輸情況下,如果只從陸路運送,一頭雙馬拉車的馬車,每日能裝八百斤煤炭,從晉州礦場到長安大約六百里地,即便是滿速日行六十里,也要九天的時間。
算上往返,如果全部用馬車來拉的話,需要7500輛馬車,才能每天都把30萬斤產出的煤炭拉完。
7500輛馬車,就是1.5萬匹馬,每匹馬每天需要消耗精飼料大約40文,
加上車夫工錢20文,每日就是90萬錢,這還不算馬車折損的費用。
礦場日產130萬錢的利潤,一下子就去掉了90萬,只剩下40萬。
市價一匹好馬就要萬錢,一輛雙馬車就是兩萬五千錢,買馬車成本就是1.87億錢了,單單回馬車的成本,就需要467天,這就要一年半了。
且不說,買1.5萬匹馬有多難。
1.5萬匹馬,這都能組建一直萬人騎兵的隊伍了。
萬人騎兵,西域那邊的小國,都能隨便滅了。
當然,這也就是李世民登基後,大力發展養馬事業,在隴右設置了八坊四十八監,唐朝全國目前大概有馬四十萬匹,堪稱華夏養馬事業的巔峰期。
歷史上,自貞觀至麟德四十年間,馬匹數量達到七十萬六千,後來因為馬太多,馬場不夠養,又把其中八個監牧遷徙到了河曲地區。
除了自己養馬,對外征戰也是唐朝軍馬的重要來源之一。
貞觀十五年李績大勝薛延陀,獲戰馬一萬五千。
玄宗開元二年,薛仁貴之子薛訥大破吐蕃,獲馬匹近八萬、牛羊四萬等等此外唐朝的大量藩屬國,唐朝也對他們表示,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你馬匹。
因此,各方朝貢時,馬匹是一個很常見的貢品。除了官營馬場之外,唐代民間也大量養馬。甚至市場上馬的數量太多,造成了馬匹價格的下跌,甚至出現過一匹馬只能換一匹素絹的情況。
在唐代,不論是挑選良馬的「相馬術」、管理馬匹的法律《庫律》,
還是國家設立的獸醫機構,都達到了空前的完備程度。
根據《唐六典》記載,馬政機構太僕寺設有獸醫600人,獸醫博士1人。
中央的獸醫人數之多,在唐代以前是罕見的。在這樣全面的呵護下,唐代馬匹的數量之大,達到整個王朝時代以來的最高峰。
唐軍出戰前,馬場優先供應強壯的戰馬。
等壯馬抽調完後,才供應次一等的馬匹。
所以,唐軍騎兵在戰鬥中總是能表現出令人驚嘆的衝擊力和機動力,其物質基礎比很多後來的朝代都不知道要好了多少。
當然,購買一萬五千匹馬用來運送煤炭,也是太划不來的事情。
現在晉州煤炭的運輸,首先是陸路轉運,先通過陸路將煤炭運輸到黃河岸邊的渡口。
然後裝船沿黃河逆流而上,到達渭河後再順流而下進入長安。
運送煤炭是的漕船,漕船原本專門用於運輸漕糧的船隻,一艘漕船的載貨量可達數千石。
一石約120斤,30萬斤煤炭,一艘漕船就能拉完。
水運大概需要二十天左右的時間抵達長安。
也就是說,只需要四十艘漕船,算上往返,就能每天源源不斷的把產出的30萬斤煤炭拉完了。
一艘漕船的成本百萬錢,最主要的是,李承乾不需要花錢去製造,太子教令下達,直接徵調四十艘漕船就行了。
唐朝的漕船,主要來源於隋煬帝,在修建大運河的同時,為了加大運輸量。
隋煬帝造了數百條漕船。
這就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隋煬帝開鑿大運河,前後歷時六年,徵發的民工數量達到數百萬之多。
這就跟現在長安全城役開修建暗渠一樣,當時的隋煬帝自然也是被百姓罵慘了。
但大運河對於整個華夏而言,意義幾乎不下於長城。
對整個華夏的交通,經濟影響,都是空前巨大的。
就像是李承乾現在,就已經吃到好處了。
「傳孤太子教令,至左右金吾衛,傳告長安城內所有鐵匠鋪,酒肆,食肆等,盡皆禁止使用柴火,只准使用煤炭,但凡不改者,立即關其店鋪,禁止經營。」
目前礦場的日產量也就三十萬斤,供給全長安百姓是不夠的,但供給商鋪所需,大致是差不多。
能在長安開商鋪的,都算是大唐比較有錢的。
要知道長安房價在如今可是巔峰期,即便是邊緣靠近城牆普通一點的宅子,最小也是幾萬錢起步了,就沒有低於三萬錢。
像是靠近皇宮的大宅,隨便都是百萬錢。
歷史上,七年後,褚遂良被提為正三品的中書令,以明顯低於市場價格的金額購買了67歲的中書譯語人史訶耽的房子。
史訶耽是一個在中書省當翻書譯語直官的粟特人,職事品階為正六品上,作為褚遂良的下屬,與褚遂良的地位差距較大。
早前從商讓他賺取了大量錢財,然後憑藉精通各國語言,擔任了大唐翻譯官。
他的房子精美奢華,價值三百萬錢,然褚遂良卻只願意出三十萬錢。
史訶耽告發褚遂良強買其房子的行為,使得這起事件被監察御史韋思謙彈劾。
最終,褚遂良被貶為同州刺史。
連褚遂良這樣的重臣都如此行事,可見長安房價有多高。
所以長安的百姓,能在長安買房的,把柴火換成煤炭,對他們來說也算不得什麼負擔。
畢竟一斤煤炭才五文錢,雖說比十斤柴火三文要高,但能用得更久,實際上而言,也就相差不大了。
太子教令傳遍商鋪,也沒造成多大影響。
很多掌柜一聽,開始以為是天價煤炭,咬咬牙也認了。
而後得知一斤煤炭才五文,頓時有些錯。
要知道現在長安市面上的石炭,一斤就要十二文,現在太子產出加工成的煤炭,只要五文一斤,比市面上還要便宜大半。
「掌柜,這五文錢一斤的煤炭,能用嗎。」
『太子殿下換了個名字,莫非是些劣質貨。」
某酒肆,小廝對掌柜問道。
廚子也很擔心,如果用煤炭不夠火,做菜也是個難題。
掌柜咬咬牙:「誰知道呢,實在不行,屆時買部分太子的煤炭,再到市面上去買石炭就是。」
太子的名聲在長安如今最為強勢,兩天前發生的事情還歷歷在目。
他們這些干小本買賣的,哪裡敢去得罪太子。
都用不著太子出手,隨便來個公人,就能把他們的店鋪關張了。
好在太子的煤炭價格低,就當是交稅了。
也就小店鋪有些憂愁,對於比較大的酒肆食肆來說,這都不叫事,不過是每天多出幾十百來文交給太子罷了,都比不得給官差的好處費。
鐵匠鋪的人倒是無所謂,鍛造如今主要使用的是未炭跟石炭。
現在太子搞出來個煤炭,能用就用。
不能用就買上一些罷了。
這次太子教令的事情,在長安商鋪里幾乎沒有波瀾。
第二天,大量的馬車拉著煤炭,開始給各個商鋪送貨。
蜂窩煤終於出現在長安百姓的視野里,
於此同時,每個商品還可以得到一張爐灶的設計圖。
這是李承乾讓太子家令寺,用雕版製作後,進行大量印刷後的蜂窩煤的爐灶圖紙。
有單爐灶的,有三爐灶的。
可以直接用黃土砌成,能夠有效的適配蜂窩煤的形狀和燃燒特性。
店鋪里,小廝跟掌柜都看著新到的蜂窩煤噴噴稱奇。
這樣造型的煤炭,確實是他們沒見過的。
於是立即開始測試使用。
「這煤炭,煙好小,而且火勢好大啊。」
通過以水洗煤的多重工藝製作出來的蜂窩煤,可比市場上的石炭要更好了。
從很大程度上來說,這就是上佳的石炭,市面售價十五文一斤的那種,
向來只有達官貴人才用得起。
然而現在五文錢一斤,大肆銷售。
「真是好東西,好東西啊。"
「對了,剛剛跟著送來的圖紙呢。"
大量掌柜立即意識到蜂窩煤的好處,尤其是對於酒肆來說。
蜂窩煤能夠提高更高的火力,這讓他們的菜品更短時間就能製成,
使用後,發現蜂窩煤的火勢更加穩定,也沒有多大煙塵。
柴火燃燒時,可是會出現大量煙霧的,酒肆的廚房,每次都被煙霧圍繞。
還有就是更加方便。
兩塊蜂窩煤,幾乎能持續燃燒一個多時辰,不需要像柴火那樣需要頻繁地添加燃料,節省了人力和時間。
柴火需要占據大量空間,商鋪本來就寸土寸金,全用蜂窩煤的話,就能節約出大量空間來,可謂是一舉兩得。
「把柴房清理出來,全部買這蜂窩煤。」
「找人,快找人,多買一些,這可真是好東西。
?
最開始強賣蜂窩煤的時候,也沒有規定要買多少,多數掌柜都只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買個十斤。
蜂窩煤一塊就是兩斤,僅僅才五塊蜂窩煤,
然而感受過蜂窩煤的好處後,立即意識到這用處了。
尤其是鐵匠鋪,蜂窩煤火勢的穩定,還有更高的火力,對於鍛造鐵器的好處簡直太大了。
對於鍛造來說,這種穩定的高溫非常關鍵,能夠更好的製作鐵器。
於是,上午才售出幾萬斤的煤炭,到了下午的時候,已經賣出八十萬斤了。
「殿下,這煤炭賣得太快了,可能晉州那邊會跟不上。」
內侍文忠既高興又擔憂。
高興的是,八十萬斤蜂窩煤,直接得了四百萬錢,這個速度簡直超乎想像。
曾經,太子還因為七萬錢被張玄素彈劾過。
但與此同時,又開始憂愁礦場產出不夠。
「不用擔心,現在賣得快,是因為他們看到了蜂窩煤的好處,所以先行囤積了一些。"
「真正日常所需,是不需要這麼多的。」
李承乾平靜的說道,兩百多萬斤的庫存,加上每天還有三十萬斤送來肯定是足夠目前大唐商鋪所需了。
果然,到了第二天,賣出的煤炭就降到了四十萬斤,到第三天的時候,
就只有二十萬斤了。
此後連續幾天,基本穩定在二十多萬斤的樣子。
只是又過幾天,突然又飆升到了四十多萬斤。
「這是什麼情況。」李承乾皺眉問道。
內侍文忠道:「回殿下,是因為大量的蜂窩煤被轉賣。」
「上好的石炭,須十五錢一斤,主要是大戶人家在用,現在五錢一斤的蜂窩煤,質量比上好的石炭還好用。」
「因蜂窩煤暫且不對外銷售,只供商鋪,因此許多大戶溢價兩三文,以七八文的價格,從商家手裡購買,導致蜂窩煤現在有些供不應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