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家父李世民,請陛下稱太子> 第149章 大唐太子之絕唱

第149章 大唐太子之絕唱

2024-10-18 21:40:21 作者: 執筆見春秋
  太子跟魏王的爭鬥,在整個長安城,幾乎是人盡皆知的事情。

  這等五姓七望這些魏王黨的支持者,給魏王造勢有很大的關係。

  朝廷的重臣,大臣,自然是太子黨嫡長子的擁護者。

  而中下層的官員,就比較傾向魏王了。

  尤其是在讀書人的圈子裡,魏王的名聲更大。

  長安的芙蓉園,洛陽的魏王池與魏王堤。

  就是大唐如今的網紅打卡點,但凡讀書人,沒去過這三處地方,都要被人恥笑。

  即便如此,李泰表面謙遜有禮,在明面上,一直對太子很恭敬。

  這樣直接在台前針對太子,可謂是頭一遭了。

  「青雀當真想讓孤作詩一首?」

  李承乾淡淡的問道。

  作為太子,他對於用詩詞來裝逼,是沒有多大興趣的。

  畢竟開局就已經站在了巔峰上。

  對比治國大政,詩詞,小道爾。

  便是在上次二鳳狩獵時,也沒有特意去抄詩裝逼,勉強寫了個還算對仗工整的詩,借鑑了一兩句。

  

  水平確實不怎樣,但也算是寫到了二鳳心裡去。

  也許李泰就是瞄著這點,所以才這麼膽大。

  「四弟自然是期待得很。」

  李泰臉上的笑容有些僵硬,太子在大庭廣眾下,竟然直接叫他的小名。

  這是半點面子都不留啊。

  這個時候,整個會場都變得安靜了下來。

  評審的官員大儒,目光不自主的轉向亭台,比起太子跟魏王的爭鋒,手下的詩作毫無趣味可言。

  各國使臣們則是興奮不已。他們豎起耳朵,眼中閃爍著期待的光芒。

  對於他們來說,這是難得一見的大唐皇室內部爭鬥戲碼,充滿了戲劇性和吸引力。

  心中暗暗為太子和魏王加油,希望這場爭鬥能夠更加激烈。

  想像著如果太子與魏王真的打起來,那將會是何等轟動的場面。

  明天整個長安城都將為之瘋狂,這將成為他們回國後最精彩的談資。

  他們甚至開始盤算著如何將這個消息傳遞迴國,以彰顯自己在大唐的見聞。

  這等趣事的傳播,別說金吾衛了,耶穌都攔不住。

  下面看戲的其他人,那就更不用說了,臉上是滿滿的激動與期待。

  楊妃眉頭緊鎖,目光投向兒子吳王李恪。

  說到底,這場元宵詩會,是由她來主持的,也是她邀請的太子參加,要是落了太子的顏面,難免太子不會記恨到她的身上。

  她自己倒是無所謂,但是兩個兒子,很有可能被遷怒。

  會場之中,太子與魏王的對峙讓氣氛緊張到了極致。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吳王李恪站了出來。

  他先恭敬先太子作揖行叉手禮,而後對李泰道:「魏王,今日乃元宵詩會,大兄身為國之儲君,身份尊貴,若下場作詩,豈非是失了身份。」

  李泰冷冷的看了一眼吳王李恪,什麼檔次,一介庶子,也敢來教我做事?

  「太子先前說過,要切學問,與民同樂,也不失為一段佳話。」

  「況且詩詞之道,亦是國之大道,難道吳王在心中,是瞧不起這天下的詩人嗎。」

  「還是瞧不起太子?」

  李恪神色未變,依舊沉穩:「魏王此言差矣。大兄心懷天下,以治國理政為要,詩詞不過閒暇之趣。」

  「若因一時之興而參與作詩,難免讓人覺得有失國之儲君的穩重。」

  「再者,今日詩會本是為眾人提供展示才華之地,大兄若下場,眾人必然有所顧忌,難以盡展其能。此非與民同樂,而是讓眾人拘謹,反失了詩會本意。」

  李泰嘴角微微一抽,他沒想到吳王這個傢伙,竟然如此牙尖嘴利。

  李承乾一直知道李恪才思敏捷,現在這個反應,還是蠻厲害的。

  吳王這麼一說,緊張的氣氛稍有緩和。

  楊妃鬆了口氣,然眾人的心情卻有些失望。


  李承乾自然不是那掃興之人,開口道:「罷了,既然青雀想聽,孤正好也有些興致,賦詩一首,倒是問題不大。」

  「只是三弟說的也不錯,孤若下場,難免對諸多學子有所不公,也影響了此次盛會。」

  「既是如此,那便不作詩了,寫詞一首吧,也不用參與到評審之中。」

  詩歌在唐朝之前已經有了很長的發展歷史,經過了先秦、漢魏六朝等時期的不斷積累和演變,在體裁、格律、表現手法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

  到了唐朝,詩歌的各種體裁,如五言絕句、七言絕句、五言律詩、七言律詩等都已經非常成熟。

  詞在唐朝時已經出現,但被視為「詩餘」,比不上詩歌主流。

  詞在唐朝的格律和形式還不夠穩定,創作難度相對較大。文人在創作詞時需要不斷探索和嘗試,這也使得一些文人對詞的創作持謹慎態度。

  李承乾這話一出,眾人當即譁然。

  沒想到太子寫詞而不是賦詩。

  不過仔細想來,寫詞確實是最優選了,既能與民同樂,也不會影響到元宵詩會的評選。

  李泰聞言如在喉,很是不爽,沒想到會被太子這麼應付過去。

  太子寫詞,就沒有了對比性,反而眾人還會傳唱太子的賢明。

  至於詞的好壞,都不是關鍵了。

  就算是水平差一點,也沒人會說什麼。

  「太子需要醞釀多久呢,不會等到評選完了,還在醞釀吧。

  李泰有些明嘲暗諷。

  眾人紛紛皺眉,皇室內部爭鬥,這麼擺在檯面上,可是失了面子。

  李泰也是過於上頭了。

  李承乾淡淡的看了一眼李泰,也沒接話。

  向前一步,直接開口道:「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此句一出,便如一幅絢麗至極的畫卷在眼前展開,眾人膛目結舌。

  以東風喻春之生機,將花燈之繁多絢爛比作千樹花開、星雨墜落。

  這等詞在大唐,別說是見了,聞也未聞。

  本身詞的發展就比詩遜色,現在這一句,抵過多少詩。

  李承乾繼續踏出第二步,同時第二句也隨之吟誦。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大唐的繁華,長安的狂歡,幾乎全都被寫進這一句中。

  整個會場頓時變得寂靜無比。

  大儒,文人,學子,心神震撼。

  從來沒有人想到,詞竟然還能這麼寫,將長安的元宵盛況,表現得淋漓盡致。

  眾多詩人原本對自己的詩詞信心滿滿,但僅僅只是聽到這兩句,就感覺到自己的潛心創作的詩作,在這一刻黯然失色。

  大家都屏息著,連呼吸都小心翼翼,生怕影響到太子的創作。

  李承乾走出第三步:「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這是對大唐女子的描寫,大唐女子雖然較為開放,但也不是能隨便拋頭露面。

  只有在元宵節這塊,沒有這般束縛。

  這也是長安元宵能如此熱鬧的關鍵,平日裡看不到的美人,在大街上比比皆是。

  就在大家期待太子走出第四步時。

  李承乾卻突然轉身,看向了太子妃蘇玉兒。

  「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蘇玉兒一,隨即美目含淚。

  眾里尋她千百度,是太子在尋找心愛之人,自己是太子妃,卻不是太子所愛之人。

  那名樂童,成了太子最喜歡的人。

  她妒忌過,也羨慕過,最後釋然過,是因為聽太子說,那名樂童,像他的母親。

  募然回首。

  是樂童被陛下斬殺,太子這才回頭。

  此時,蘇玉兒周身,燈火通明,如何不是在燈火闌珊處。

  當然,其他人就沒有這樣的心境了。

  然而點不一樣,更多人卻可以共鳴。


  單單就聽到這句,就有一幅畫面在腦海中展開。

  繁華熱鬧的長安城裡,在在熱鬧的人群中尋找著自己心中的那個人,經過無數次的尋覓卻始終沒有找到。然而,就在感到失望和迷茫的時候。

  募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這是年輕詩人的感受。

  對於許多官員來說,更蘊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在繁華喧囂的世界中,人們往往追求功名利祿,卻忽略了內心真正的追求。而那個「燈火闌珊處」的人,或許代表著內心的理想和堅守。

  一時間,整個會場鴉雀無聲。

  所有人都沉浸在這首詞中。

  片刻之後,會場中率先響起了一陣低低的讚嘆聲,隨後這讚嘆聲如潮水般蔓延開來。評審的官員大儒們激動得面紅耳赤,他們交頭接耳,言語中滿是對這首詞的驚嘆與讚賞。

  谷那律是這次評審團的主審,畢竟他在文人圈子裡有著崇高的地位。

  此刻谷那律面色驚嘆,起身向太子行禮:「太子殿下此詞,真乃千古絕唱!以詞繪景,以景抒情,意境高遠,令人嘆為觀止。此詞一出,必將為大唐增添一抹璀璨之光。」

  顏師古同樣是文學大佬,起身作揖道:「開篇『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以奇妙的想像,將元宵夜的花燈之盛描繪得如夢幻之境。」

  「此等筆力,吾輩望塵莫及。『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更是生動地展現了大唐的繁華盛世,讓人仿佛身臨其境。」

  「此詞一出,便是詞之巔峰。」

  各國使臣們此時早已目瞪口呆,他們原本只是期待著一場皇室爭鬥的精彩戲碼,卻未曾想見證了如此震撼人心的文學佳作。

  大部分各國使臣,對於大唐的文化是很有研究的,除了特派使臣這種,

  很多使臣都是常駐長安,自然對大唐文學很有研究,

  下邊的讀書人,更是如痴如醉,反覆品味著這首詞中的每一個字,仿佛沉浸在一個美妙的文學世界中。

  有那長安才子激動道:「此詞之妙,難以言表。太子殿下為吾等開闢了詞之新境界,讓吾等看到了詞的無限可能。吾等當以殿下為楷模,努力鑽研詞之創作。」

  他人附和道:「此前吾等對詞的創作還心存疑慮,認為詞難登大雅之堂。但太子殿下的這首詞,讓吾等認識到詞同樣可以表達美妙景象,心中抱負。」

  楊妃眼中閃爍著驚喜的光芒,心中暗自慶幸這場詩會沒有演變成一場災難,反而因太子的這首詞而成為了一段佳話。

  她看向吳王李恪,微微點頭,對方才吳王的行為很是讚賞。

  魏王感覺自己現在就跟吃了翔一樣的難受,

  太子這廝,寫詞也就罷了,還當眾撒狗糧。

  這首詞,今夜過後,必然會傳遍整個長安,甚至是整個大唐。

  這個時候,吳王李恪順手上一記助攻:「我想大唐的讀書人,都要感謝魏王,若非魏王相逼,大兄又怎會創作出如此佳句,給大家品賞。」

  李泰面色尷尬,又要保持僵硬的笑容,此刻恨不得把吳王給生吃了。

  側邊,狄奧多西還在聽粟特女翻譯在進行翻譯。

  把一首詞翻譯成希臘文,這可是個不小的工作量,女翻譯頭上汗水都出來了,嘰里呱啦說了半響都沒能說完。

  狄奧多西看向太子的眼神中,滿是驚嘆。

  她當然不懂得這詞的美妙,但羅馬也流行詩歌創作。

  從在場這些人的語氣和面容,她知道太子肯定是創作了一首跟羅馬史詩那樣的巨作。

  谷那律對顏師古說道:「太子這首詞出後,以前所有元宵佳節的詩詞都要被廢掉了。」

  都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那是因為很多詩詞的水平高低不明顯。

  可這樣的詞,跟其他詩詞相差太大了,完全是降維打擊,在天下詩詞中,要獨開一檔。

  李承乾感受到下方一眾崇拜的目光,絲毫不意外。

  這就是千古絕唱的含金量啊。

  青玉案·元夕這首詞,即便在一千多年後,同樣是不可爭議的元宵第可以說直接把元宵佳節的詩詞斷了前路,後路基本上也斷了。


  這時候,谷那律突然道:「還請太子賜下墨寶。」

  這話一出,眾人頓時醒悟過來。

  按照慣例,元宵詩會的第一名的佳作,將會被放到國子監去進行保存,

  同時也是供給天下學子瞻仰。

  這首詞是怎樣的高度,眾人心裡已經很是清楚。

  而如果是太子親手寫就的第一篇,那將會是何等的珍貴。

  感受到眾人的渴望,李承乾點點頭。

  讓內侍文忠搬來桌子,準備筆墨。

  下首。

  原本都已經打算動手的金允浩,此刻硬生生停止了動作。

  下屬不解:『上官,這豈非最好時機。

  2

  金允浩微微搖頭:「等太子寫完,我們再行動,這等墨寶,若被打擾是要造天譴的。」

  「待會殺了太子後,一定要把這墨寶搶到手,這可是價值萬金。」

  「大唐太子之絕唱,天下文人都願意這篇墨寶傾家蕩產。」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