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立志開疆
廣陵和徐縣之間的距離要稍遠一些,中間還隔了一條淮水。
徐縣那邊舉行歸降交接儀式,楚懷王才在盱台附近渡過淮水。
剛踏上淮北的土地,他們迎面就撞上了一支逃亡的潰軍。
「大王!劉邦那奸賊反了啊!令尹被其襲殺,我軍大敗,末將僥倖率軍逃了出來,這才能見到大王啊!」
楚將羽嬰一見楚懷王,就拜倒在地上,大哭不已。
他的身後是一群驚慌失措的兵卒,許多人到現在都還處於懵逼狀態。
楚懷王接到凜報時已有所準備,可聽到這話後還是面色驟變。
「宋義死了?他不是已經有所防備了嗎,怎得還會被劉邦偷襲?」
糜干也驚問道:「我走之前,令尹已讓爾等在營中設防,監視著劉邦。
你們手下的兵力比劉邦還多,怎麼會被其突襲,令尹又是怎麼死的?」
羽嬰搖頭道:「據說有人看到劉邦手下的曹參、周勃等人前來拜訪令尹,可能是同他們有關,具體的情況吾等也不清楚。只知道劉邦率兵發動突襲的時候,到處都在宣揚令尹已經被他們殺掉了。彼時營中大亂,末將見情形不對,只能率軍後撤,好將徐縣之事稟報給大王。」
「你手下還有多少人?」
楚懷王咬牙詢問。
羽嬰苦笑道:「隨末將逃出來的只有三千左右。"
「三千!剩下的人豈不是都落到劉邦手中了?』
糜干又驚又怒,忙看向楚懷王:「大王,吾等現在該怎麼辦,還去徐縣嗎?」
「劉邦逆賊既然動手襲殺令尹,接下來肯定會聯繫唐國,吳廣必率唐軍前來,此時去徐縣乃是自尋死路。不穀當撤回淮南,守淮水沿線,並緊急再招兵卒前來。」
楚懷王做出了決斷,下令調轉方向撤回淮南。
在他渡淮南下時,不免憤恨的看向徐縣方向。
「劉季!逆賊也!」
「不穀任你為上柱國,封武安侯,掌我楚國兵力,將你視作扶持社稷之臣。哪知你竟一點都不知感恩,竟背叛不穀投了唐國,天下忘恩負義之徒,
莫過於此!可惡啊!」
楚懷王咬牙切齒,甚至直呼劉季之名。
他對劉邦的背刺感到很憤怒,同時又怕唐軍前來征伐,故而在南下渡淮時,又派了親信前往齊國求援。
「自吾兒歸來已過去了一段時間,也不知齊相是否敗了唐軍。我楚國現在形勢不利,需要齊國施以援手!」
「希望齊王能派兵前來援我啊!」
「幸好吾等投的快,在徐縣就轉投了唐王,要不然等齊國完了,唐軍大舉南下的時候,再想投降怕是連這侯爵都得不到了。」
劉邦拍著胸口,頗有些慶幸的說著。
唐將韓信大敗十萬齊軍的消息很驚人,他初次聽聞時嚇了一跳,
西楚主力被殲滅後,天下大國唯唐與齊。
而十萬齊軍被韓信擊敗,那接下來的局勢就變得很明顯了。
天下之間,再無能和唐國角力者。
陸賈聽到劉邦轉述的這個消息,也搖頭嘆息:「沒想到齊人如此不中用,我還以為田氏就算贏不了唐軍,也會在東郡和唐國保持僵持之勢,哪知會打出一場大敗。要是漢侯當初聽信了宋義的話,相信齊楚之盟去偷襲唐軍,情況不堪設想啊。」
「是呀,宋義不明大勢,所以他死了,而我還活著。」
劉邦想到宋義那愚蠢的建議,不由笑了起來。
陸賈見劉邦臉帶得意之色,勸道:「漢侯今帶著吾等歸順唐王,固然性命無礙,唐王也對漢侯大為寵信。可在鄙人看來,漢侯尚有一處隱患需要解決,否則日後被人提起,難保惹得唐王不喜。」
劉邦聞言,忙問道:「什麼隱患?」
陸賈盯著劉邦。
「漢侯的名字。」
吳廣在徐縣收降劉邦後,並沒有停下腳步,正式宣告了同東楚的戰爭,
理由是東楚同齊國結盟。
唐齊是敵國,東楚同齊國結盟,那自然也是唐國的敵人。
這就是最為堂堂正正的戰爭藉口。
開戰之後,吳廣立刻派遣王武、趙嬰等將前去攻取東邊和北邊的東海郡諸城。
他自己則親率主力大軍,與劉邦統領的降卒一起南下,欲趁勢打過淮水,攻取盱台,殺入東楚。
經過半日趕路,大軍於道旁休息的同時,漢侯劉邦前來求見吳廣,並向他提出了一個請求。
「什麼,你要請寡人賜名?」
吳廣聞言,頗為驚愣。
「邦者,乃是楚王所賜,非臣之本名。今臣被楚王所忌,投奔大王,恐此名不宜,還請大王另賜一名。」
劉邦躬身行禮,態度十分誠懇。
吳廣錯後,就回過味來,明白劉邦是怕他的名字是楚懷王所賜,日後自己想到這一茬會心中不喜。
在這一瞬間,吳廣甚至還真在心裡冒出過給他改名的主意。
比如改名為劉秀,或是劉備。
不過只是想想,吳廣就打消了這些念頭。
劉邦就是劉邦。
如此大名,無需更改。
他並不介意這名字到底是誰取的。
吳廣笑著寬慰道:「漢侯多慮也,寡人覺得此名挺好,不用更換。」
劉邦還是怕吳廣日後會有所不喜,再度請求。
吳廣見其心有不安,便說道:「漢侯之名頗美,無需另換他名,不過寡人可為漢侯賜一字吧,以安漢侯之心。」
劉邦一聽,便高興起來。
邦者,國也。
聽上去就十分大氣。
他對自己這個名字還是挺喜歡的,現在唐王的意思是不用改名,再另賜一字來表示自己不介意。
這處理方式讓劉邦很喜歡,忙道:「臣還請大王賜字。」
吳廣略一沉吟,道:「我大唐雖有天下之大半,然尚有諸郡縣在外,寡人慾得之,當用大將開疆拓土。漢侯乃楚之名將,可以此為志向,字開疆。」
開疆?
劉邦,字開疆。
劉邦愣了下,臉上喜色更甚,忙拜倒感謝:「多謝大王賜字,日後我劉邦便字開疆,此生定為大唐開疆拓土,不負大王之恩寵!」
他很高興。
倒不是說劉開疆這個名字有多好聽,而是因為這個字里蘊含了唐王的期望。
唐王不會冷藏劉邦,以後還會給他帶兵征戰的權力,而不是將劉邦架空起來做朝廷公卿。
有兵權在手,這換成誰不高興啊。
唐王大氣!
劉邦在心中高度稱讚唐王的慷慨和仁善。
吳廣則打量著劉邦喜悅的模樣,嘴角也勾起笑容。
開疆之語,並非虛言。
他確實有讓劉邦為唐國開疆拓土的想法,畢竟南邊諸郡尚在趙佗手中,
而諸楚將中唯有劉邦有過南征的經歷,據說他還娶了當地越人酋長的女兒,
手下有不少越人兵士,在越地頗有些關係。
若是日後天下砥定,讓劉邦前去隨同南征,為大唐開疆拓土,那也是可以的嘛,說不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到時候只需換一換其手下將士,便可確保沒有背叛的風險。
這一刻,劉邦在為得到了唐王賜字,以及日後的兵權許諾而高興。
吳廣也為選好了以後的南征將領而喜悅。
兩人皆笑,空氣中充滿了快活的氣息。
賜字之事了結後,唐軍再度啟程南下。
到了第二日,赤色的唐旗便在淮水北岸迎風飄揚。
加上劉邦統率的降卒在內,唐國兵力有三萬多接近四萬。
而淮水南岸的楚軍,只有六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