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璋找了一家豪華的酒館,展露出對荀攸的敬重。
酒菜上齊之後,劉璋端起酒杯,敬向荀攸。
「多謝荀大人賞光!」
「劉校尉請攸吃飯,該是攸謝才是。」
荀攸同樣舉起酒杯,二人一飲而盡。
「在下與荀大人一見如故,如荀大人不棄,我二人兄弟相稱,如何?」
劉璋一邊給荀攸倒酒一邊套近乎,只是這讓荀攸更加警惕。
荀攸笑了笑,委婉地拒絕。
「劉校尉才華驚人,年僅三歲便開創七言詩,更被許劭評鑑神童之名!」
「後又拜大儒鄭玄先生為師,連鄭玄先生都對劉校尉讚不絕口!」
「劉校尉貴為漢室宗親,連年紀輕輕便擔任校尉之職,前途不可限量!」
「攸只是一小小的黃門侍郎,又怎敢高攀呢?」
荀攸的話幾乎就是世人對劉璋的看法,不過他自己不敢苟同。
劉璋所依仗的,無非就是將近兩千年的歷史經驗。
出口成章完全是做了歷史的搬運工!
要說天賦,他更有自知之明了。最多就是常人之資。
別說比諸葛亮,就是和一般的謀士相比,肯定也要差上好多。
好在十幾年的埋頭苦學,讓他把歷史經驗和知識漸漸地融為一體。
「荀大人莫非看不起在下?」
劉璋把手僵在半空,一臉沮喪的看著荀攸。
我到底哪裡吸引他了?荀攸的心中大為不解。
論出身,劉璋是漢室宗親,父親是當朝九卿。
論學歷,劉璋師從大儒鄭玄,鄭玄對他的評價非常高。
論才華,劉璋三歲便自創七言詩,如今更是出口成章。
記住我們101看書網
荀攸雖然是潁川世族,但在族中地位並不高,完全不能和劉璋相提並論。
「既然劉校尉不棄,我等日後便兄弟相稱。賢弟請!」
荀攸向劉璋點了點頭。劉璋如此盛情,他也不能在不給面子。
「荀兄請。」
劉璋這才開懷大笑,二人一飲而盡,劉璋繼續幫荀攸斟酒。
「弟不日便出戰潁川,不知兄有何教我?」
「此等軍國大事,愚兄怎敢亂說!」
荀攸的回答沒有讓劉璋有絲毫意外。
荀攸外愚內智,從來不主動顯露自己的才華。
「荀兄才智超群,還望不吝賜教!」
劉璋表情恭敬,一副虛心求教的模樣。
荀攸也不好意思在推脫,便問道:
「賢弟覺得朝廷三路大軍如何?」
劉璋拿起手中的酒杯,一飲而盡,然後緩緩道:
「皇甫嵩三人雖是當世名將,但西園將士久疏戰陣。據弟所知,三位中郎將麾下兵不滿萬!」
「黃巾軍雖是暴民組成,但張角策劃多年!即便倉促起事,依然不可小覷!」
「黃巾軍至少數十萬人,而官軍只有不到萬人!數千正義之師怎敵數十萬殘暴之眾?」
「以弟淺薄之見,怕是勝負難料!」
荀攸讚許的看了一眼劉璋,看來劉璋是有真才實學的。
「賢弟既知難敵,為何還要自投羅網?」
劉璋又為自己斟了一杯酒,一飲而盡。
「哎!」
「我劉璋雖不才,但身為漢皇后裔,豈能坐視賊人荼毒漢室江山!」
「前方即便是刀山火海,也要義無反顧!」
「賢弟高義,不愧是帝室之胄!」
劉璋的一番話讓荀攸十分動容,這才是漢室宗親的擔當!
劉璋發現荀攸看自己的眼神變了,連忙求教。
「我知兄有大才,必有教於我。」
荀攸拿起酒杯一飲而盡,向劉璋點了點頭。
「大才不敢當,愚見倒是有一些。」
「荀兄快講!」
看著荀攸的笑意,劉璋趕忙催促。
「黃巾軍勢大,卻有諸多破綻。朝廷大軍勢弱,但終能戰勝黃巾。原因有三。」
「一是黃巾被弟揭發,倉促起事,準備必然不足。」
「二是黃巾軍只知焚燒官府,搶奪府庫,攜裹百姓。此無異於強盜。黃巾人數眾多,每日錢糧消耗巨大,搶掠府庫只能維持一二,最終還是會搶奪無辜百姓。從而漸漸失去民心。」
「三是朝廷大軍雖少,但占據主要道路。全國補充兵員。糧草就地補給。各地士族豪強不會任由黃巾軍搶掠,必然奮起反抗。」
「如此黃巾軍天時地利人和皆不占,如何不敗。以愚兄之見,至多一年,就可平息。」
荀攸風輕雲淡的闡述了黃巾的結局,劉璋的內心卻掀起了萬丈波濤!
劉璋真是服了,他自然知道黃巾的結局,因為他知道歷史的走向。
但荀攸呢?他並不是穿越者,這些都是他自己的見解。
黃巾軍剛剛造反一個月,各地還在勢如破竹,荀攸就清晰的預見了黃巾軍的結局。
當真是眼光毒辣,算無遺策。無愧謀主之名。
「莫非賢弟不認可愚兄所言?」
看著劉璋哭笑不得的樣子,荀攸以為劉璋不認同自己的看法。
劉璋把頭搖的飛快,嘴裡一直說著沒有沒有。
「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兄所言令弟茅塞頓開!」
所謂千穿萬穿,馬屁不穿,馬屁精任何時候都少不了!
荀攸被誇的臉色微紅,嘴角含笑。顯然是受用了。
哼哼,他劉備能哭出一片江山,我如何不能拍出來!
劉璋心中又在胡思亂想。
「賢弟過獎了!」
「弟該如何行事?還望荀兄指點!」
劉璋見荀攸心情不錯,接著發問。
「如今黃巾正在勢頭,不可與之硬碰。只需拖住黃巾,時間一長,必會露出破綻。」
「若無時機,可與大軍匯合,堅守不出。」
「多謝荀兄教誨!」
劉璋慶幸自己凍了兩個時辰等到了荀攸,對謀士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二人又從軍勢聊到朝堂,朝堂聊到歷史,歷史聊到文學。
時間飛快,到了分別的時候。
劉璋率先拱手致謝,一臉真誠的看著荀攸。
「多謝兄長今日教誨,弟銘記於心。」
「賢弟客氣,領兵作戰切記不可心急,一定要穩妥行事!愚兄在雒陽等待賢弟凱旋。」
「兄長放心,弟必不負兄長所望!」
兩人相視大笑,相交雖短,卻已是酒逢知己。
五日後,劉璋在的蔡琰依依不捨中出發了。
蔡琰對劉璋的出征只有擔憂,沒有絲毫阻撓。
她知道劉璋胸懷大志,這是天賜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