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帝秦設計師> 第27章 與始皇論儒 墨 道

第27章 與始皇論儒 墨 道

2024-11-16 02:30:06 作者: 買土撥鼠的松鼠
  第27章 與始皇論儒 墨 道

  為自己辯解了一句,李念才正式講道:「諸子百家,除少數學派外,都有各自的政治理念,也即是治理天下的想法,如儒家復周禮,道家無為而治,墨家兼愛非攻……」

  「春秋時人心思變,百家諸子尋求更好的治理天下之法,從而提出各種主張,這並無錯,問題在於諸子提出的這些主張忽略了某些因素,以後世的話說便是:忽略了客觀因素,過於主觀。」

  「如儒家的復周禮,儒家認為恢復周時的禮樂制度,天下就能太平安康,卻不想人們希不希望回到周時那種環境?所以春秋時,孔子才四處碰壁,學說不被採納。」

  「道墨兩家也是如此,墨家的『兼愛、非攻』,好不好?當然好,對陌生人也像對自己親人一樣!」

  「如果我是陌生人,遇到信奉『兼愛』的墨家弟子,定會十分心喜,但我要是墨家弟子的親人,又會如何作想?怕是更希望親人能更親近自己一些。」

  說完儒墨,李念又說到道家:「道家,黃老之學『無為而無不為』,倒比墨家和儒家更為可取,可『無為』是何時無為,何事無為,何度無為,何量無為?」

  「『無不為』亦是如此,何時無不為,何事無不為,何度無不為,何量無不為?博學明智之士或許能把握好其中的度,可天下間哪有那麼多博學之士?」

  黃老之學聽起來非常不錯,什麼尊重自然規律,反對王侯盲目行動,主張發揮臣民的主觀能動性,倡導「待時而動」、「因時而動」。

  可其中的「時」怎麼掌握,又誰來決定?是由君王,還是臣民?是由飽學之士,還是由目不識丁的庶民?

  又怎麼知道這個「時」掌握得準確與否?每個人、每個階層把握的「時」都一樣嗎?不一樣又要怎麼做?

  簡單說,以黃老之學治天下,缺乏相對統一的標準和制度,大傢伙兒都太過自由,但這不利於天下穩定和皇權穩固。

  漢初時發生諸侯王之亂,文帝時濟北王和淮南王叛亂,景帝時「七國之亂」,以及地方豪強壯大,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在黃老之學的「無為而治」為諸侯王和地方豪強發展提供了條件。

  權欲旺盛又雄才大略的漢武哪能忍得了這,自然而然採用了自我改造後的儒家,一腳踹了黃老之學。

  「若以黃老之學治國,於國朝初建,百廢待興時尚可,但時日一久,禍必生焉。」

  人只能相對自由,而不能有絕對自由。

  李念講給嬴政的回答卻是:「因黃老之學對天下的約束過於鬆散,而人心欲望無盡,災禍自生,反不利於天下承平。」

  實際就是隨著王朝社會穩定,經濟復甦,黃老之學逐漸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

  「儒家思想若想達成,須天下皆為君子;墨家治國之法想成,須人與人間不分親疏遠近;黃老之學想成,須人人遵紀守法,不生貪慾,不生妄念。若能做到,都將天下大同!」

  儒家、墨家、道家治國理念各有差別,但以最終想要達到的目標看,都是天下大同,烏托邦式的美好世界。

  但人怎麼可能沒欲望,怎麼可能沒私心?

  因此諸子想出的治國思想雖好,卻不切實際,至少不切於大秦現在的實際。

  儒家後來能被漢武選中,是已經改造過了自己。

  聽完李念對儒、墨、道三家的分析,嬴政道:「法家不適合治理大秦,也和儒、墨、道三者是一樣原因?」

  李念道:「後世有一個眾所周知的知識,『世間萬物皆在運動之中』,也可理解為『世間萬物皆在變化之中』。敢問大王,商比於夏如何,周比於商如何,六國比於周如何,我大秦又比於六國如何?」

  

  嬴政沒回答這個問題,而是道:「你之意是事物在不斷變化,大秦也在變,法家已經不適合如今的大秦?」

  李念點頭:「在某一段時間內,法家適於大秦,所以使得大秦實力飛速提升,一舉超越六國,但如今的大秦已和當年境況不同了。」

  「當年,大秦國力低微,於諸國中並不強大,如不以商君變法,將國亡。可如今,六國已滅,天下歸一,九州之內再無大秦敵手,還能像天下一統前,用法家之法治理大秦嗎?」

  「大王現今已不是秦王,而是天下之主,在思考治理天下之策時,不能再和以往一樣,要著眼於整個天下,原來的六國之民,如今也是大秦之民。」

  朱元璋也遇到過類似問題——南北榜案,但老朱處理得很好,他很明白自己是天下之主,而不是北方皇帝或者南方皇帝。

  嬴政心猛地一震,哪怕他現在已經想到,可被李念指出,還是有種振聾發聵之感。

  『是啊,寡人已不只是秦王,更是天下之主,法家能治大秦,未必治得了整個天下,如今的大秦和先祖任用商君時的大秦,已經不一樣了。本來的歷史上沒有李念,寡人是不是未能想通這點,才為大秦覆滅埋下禍根?』

  嬴政心中自問,若李念知道,定會告訴他:在歷史上,始皇您意識到了自己是天下之主,所以才「書同文、車同軌、行同倫」,只是您沒意識到過去的法家已經不適合現在的大秦,還在以法家治理大秦那套用在整個天下身上,不僅讓秦人受不了了,六國人更受不了。

  後世常有人將法家和依法治國劃上等號,實則兩者有很大不同,法家是專為君王服務,對百姓相當嚴苛殘酷。

  法家馭民五術,愚民、疲民、辱民、弱民與貧民,削弱百姓的力量以穩固君王統治。

  這不僅是《商君書》的思想,《韓非子》中也有此類思想。

  始皇會施行「焚書坑儒」,李斯功不可沒,其正是以法家思想勸說始皇焚書,李斯乃法家之人!

  在過去百多年裡,秦人還能忍受法家的治理,但如今一統天下了,還用法家進行高壓統治,即使是根鐵弦,也有崩斷的時刻,而六國的百姓以往沒被如此對待過,更易滋生不滿。

  書中內容僅為個人愚見,能讓大大們看個樂呵就好。感謝支持,感謝支持!

  (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