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保守派的我,怒斥嬴政太保守> 第171章 五國援糧,助秦治水

第171章 五國援糧,助秦治水

2024-11-22 06:05:33 作者: 皮卡丘夢蝶
  第171章 五國援糧,助秦治水

  章台宮前殿。

  相邦呂不韋、廷尉華陽不飛、典客羋宸等人在和五國使者互相交涉。

  他們唇槍舌劍,你來我往,激烈異常,看似與之前沒有什麼兩樣。

  但若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他們視線瞟向上首秦王的頻率快了許多。

  呂不韋知道王上在等白起的回覆,他也在等,心跳速率比那夜兵變還要快。

  五國使者不知秦王在等什麼消息,但他們知道秦王等的消息一定對當下局面有極大推進,甚至有很大可能促使秦王做下決定。

  他們呼吸微微屏起,等待秦王結束這場意義不大的爭論。

  是成是敗,皆在此時。

  秦王子楚心中大震,面上卻波瀾不驚。

  勾勾手指,示意說完話的嬴白再靠過來,吐氣如絲:

  「你去駕寡人王車,接白起來章台宮。

  「告訴他不必戰,出席即可。」

  秦王子楚登基不滿一年。

  未登基前,秦國國力就不適宜大規模作戰,現在依舊不適宜,糧少人缺。

  他同意次子出秦使趙,周遊列國。

  正是為了挑撥列國,讓秦國安安穩穩地休養生息,以待日後以雷霆之勢一統中原。

  秦王子楚只是想以白起嚇退列國,想讓白起提供威懾力,而不是想立刻和列國開戰。

  真要開戰,那他肯定會讓白起在戰場上復活,給六國來一次狠的。

  就像長平之戰,秦昭襄王暗中換將,以白起領兵。

  不知情的小將趙括中計,貪功冒進被白起大敗,一戰斷了趙國脊樑。

  嬴白香汗淋漓。

  一半是跑的,一半是嚇得。

  汗漬未乾,她又匆匆出殿,二去白氏府邸。

  

  秦王子楚看著常侍背影,胸腔中的陰鬱卻沒有半點消退。

  因為他知道,白起說的「身有疾,不能戰」是託詞。

  昭襄王要白起攻邯鄲時,白起說過類似的話,也是託病不出。

  白起已經做好選擇,站在了他這個秦王的對立面,站到了那個豎子的身後。

  白起稱病,是不想與他鬧太僵。

  而他要嬴白去駕王車請白起,是進一步逼迫,逼迫白起再一次做出選擇。

  但昭襄王都沒有逼動的白起,他就能逼動了嗎?白起意志不可謂不堅定。

  他的視線挪到次子身上,又挪到呂不韋身上,想不通兩人是如何說服白起的。

  明明上一次呂不韋去找白起,還險些被殺。

  秦王子楚此時憂心,正是彼時放心。

  之前就是因為知道白起意志堅定,他才從沒想過白起會改變立場。

  唐雎、鞠武、李牧、呂不韋、羋宸、蒙驁……章台宮前殿幾乎所有人在嬴白跑出去的剎那,都有一瞬間的無措。

  能進入這個大殿的人,就算是再直率的武將,一個多時辰過去也明白味了,找到關鍵點在常侍身上。

  眾人正等著嬴白回稟,秦王當機立斷與五國開戰。

  嬴白沒回來時,秦王子楚表現得太有信心了。

  而現在,常侍第二次跑出去了,王上還沒有表明態度。

  這……文臣面面相覷,敏銳察覺到了事態有所變化。

  雖然王上還是一副極為自信的模樣,但真要是如此自信為何不回絕五國,直接與五國開戰呢?

  武將……想的就很簡單了。

  王上為何還不殺這五國鳥人?把這幾個鳥師者殺了,直接開戰啊!

  只有蒙驁、麃公、王陵、王齕這四公神態嚴肅,交頭接耳了兩三句話。

  他們不知道白起還活著,但他們知道現在不適合打仗,更不適合一打五。

  原本他們對王上極有信心,相信王上手上有能夠震懾五國的事物,治水、開戰兩不選。

  常侍第一次跑出去,四公耐心等待。

  常侍第二次跑出去,四公知道,壞事了。


  這是意外。

  四公打了一輩子仗,最忌諱的就是意外。

  嬴成蟜長出一口氣,心跳慢慢正常。

  他要是手上有香檳,現在已經提前開了。

  白起,是一個意志堅定的人。

  半個多時辰以後,嬴白回來了。

  她這次來回乘王車,所以比上次要快得多。

  獨身一人。

  秦王子楚看見嬴白的時候,就知道事情的結果,心中重重一沉。

  等到嬴白在他耳邊說出:

  「白起言:『身患重疾,離不得床榻,今日實是無法出席了,請王上恕罪。』」

  秦王子楚心間一絲僥倖也沒有了。

  他的大父秦昭襄王逼迫不了白起,他也一樣。

  沒有白起的支持……秦王子楚雙目微眯,打量朝堂群臣。

  白起態度,便是武將態度。

  只要白起未死消息一出,以四公為首的秦國武將盡皆會歸在白起麾下,唯白起馬首是瞻。

  當然,秦王子楚可以選擇殺了白起,像他的大父秦昭襄王一樣,讓秦國武將知道誰才是秦國的主人。

  但殺白起,是純粹的弱己。

  非必要,秦王子楚不會做。

  而除了勢力最大的武將派系,站在某豎子身後的,還有以呂不韋為首的部分文臣,和外戚中最大的楚系。

  相邦。

  御史大夫。

  九卿。

  這十一個人,站在秦國文官金字塔尖,是拿兩千石最高年俸的實權上卿。

  呂不韋自身是相邦,麾下有兩個九卿,楚系有兩個九卿。

  十一個人便占了五個,支持秦王子楚的文官高層只多了一個。

  看似秦王子楚依舊占上風,但要知道的是。

  九卿中有絕大多數人從屁股坐上位置開始,就必須站在王的一邊,立場基本上是絕對不可能動搖的。

  九卿之首,奉常。

  掌宗廟禮儀,文化教育,是祭天出兵時的主持者,與秦王一個鼻孔出氣。

  九卿郎中令,掌宮殿掖門戶。

  九卿衛尉,掌宮門衛屯兵。

  九卿太僕,掌輿馬。

  這三者哪一個立場偏移,都會威脅到秦王安全。

  九卿宗正,掌王族親屬。

  絕對的王權擁護者。

  這五個人,是保底擁護秦王子楚的。

  按照常理,其實還應該有一個少府。

  九卿少府,掌山海池澤之稅,以給供養,專司供給王室。

  少府掌管秦王私財,與國財分開,本來也應該是站在秦王子楚一邊。

  但因為呂不韋理財有道,早在秦王子楚還在邯鄲時就接管了秦王子楚所有的錢財供給。

  所以呂不韋為相邦後,就在秦王子楚的默許下就把少府換成了自己的人。

  也就是說,本應該至少有奉常、郎中令、衛尉、太僕、宗正、少府六個保底的秦王子楚,還丟了一個少府。

  這在實質上看,秦王子楚已經是大劣了。

  若非御史大夫隗狀是秦王子楚新提拔的人,堅定不移跟著秦王子楚走。

  那不論實質僅論明面,秦王子楚也是大劣。

  武將全失,文官大劣,秦王子楚忽然想笑。

  不知不覺間,咸陽這片天地,怎麼一下子就換了呢?

  他換了個坐姿,在堂下爭吵聲中,開始認真考慮妥協次子的可能性。

  事到如今,他依然可以一意孤行,乾綱獨斷。

  他是秦國的王,他的手中握有秦國所有虎符,他一聲令下想讓誰人頭落地誰就要人頭落地。

  但他現在這麼幹,有一些不合適。

  他不能一個人把所有事都做了,更不能犯眾怒。

  秦國是他的秦國,也是貴族的秦國。

  治水,修渠,這其實都是好事。

  壞事的點,在於治水要耗費的國力,在於列國趁火打劫,在於他應該沒有十年時間了……

  他呵呵一笑。

  問題有許多,看看能否一個一個解決吧。

  若都能解決,那就治吧。

  秦王子楚第一個解決的,是他的命。

  他可以死,為了秦國。

  這就是秦王的命。

  此時,精神抖擻的呂不韋正在堂下言說實際:

  「爾等口口聲聲為了道義!為了百姓!

  「那耗費的糧食、人力,爾等為何不承擔呢?」

  沉寂了一個半時辰有餘的公子成蟜開口了:

  「可以啊。

  「秦國若允許五國援助,五國可以立即派人,立即運糧啊。」

  少年說的極為認真,認真到跟在他身後的李牧、唐雎、李園、鞠武、張良,全部懵逼。

  五人看著少年面孔,竟然看到了少年眼底的喜色,似乎是就在等呂不韋問這句話似的。

  這稚子……不會真是個君子吧?

  真把這件事當作一個簡單的治水修渠了?

  五人中,就是現下最薄弱的張良也能明白這是不可能的事。

  五國派人運糧,至關中。

  那到時候能是治水修渠嗎?那肯定是打仗啊!

  這話從他們嘴裡說出來可以,是堵呂不韋的嘴。

  可從一個秦國公子嘴裡說出來,還是從秦國差點舉國攻伐救出來的公子成蟜嘴裡,這……

  被搶了詞的五人一時懵逼之後,紛紛附和公子成蟜。

  有公子成蟜在前面衝鋒,硬頂秦國,他們樂的在後面搖旗吶喊。

  在想著公子成蟜還真是個君子的他們沒有注意,或者說注意了沒有在意。

  公子成蟜接管了話語權。

  躲在嬴成蟜身後的五國使者,是不會迎接秦劍鋒銳,但也失去了進攻、防禦、後撤的指揮權力。

  「荒謬!」一聲炸喝忽然響起,一個老將站了出來。

  其雖非秦國四公,但其比四公更要受到秦將的崇拜,就連四公在面前都要低下頭顱。

  秦國上卿,樂毅。

  武將向來論戰績。

  樂毅之戰績,秦國唯有白起能媲美之。

  老人鬚髮皆張,指著嬴成蟜:

  「小兒無知!

  「我國放棄天險,引五國大軍進入,豈非自掘墳墓乎?

  「關中儘是平原,無險可守。

  「你為我秦國公子,我王為救你更是不遠千里將伐燕!

  「你這豎子怎恩將仇報!欲滅我秦國也!」

  嬴成蟜也很憤怒,就像是受到了巨大的污衊:

  「五國是為了道義!是為了給關中治水才派人送糧!你怎麼能說五國是想要攻伐秦國呢?

  「你是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樂毅冷笑:

  「哦?是這樣嗎?

  「豎子回首問問身邊的李牧,當初趙國為何不讓我秦國大軍借道伐燕。」

  李牧剛要回答,少年先大聲喊道:

  「因為秦國是要打燕國!

  「因我一人!引發戰爭!傷千千萬萬人性命!

  「這不是道義!

  「趙國當然不會借道了!」

  少年回首,抬頭堅定地望著李牧:

  「是這樣吧?」

  李牧也看著少年,少年表情似乎在說一定是這樣。

  這位不擅長權謀的趙將短暫沉默,然後撇過頭,他有些心虛。

  他刻意大聲,表明不心虛地喝道:

  「然也!」

  少年得到了肯定,眉眼間更為自信,昂著頭望樂毅。

  像是在說,你看我就說是這樣吧。


  樂毅氣笑,大罵道:

  「豎子不足與謀!」

  治粟內史士倉搖搖頭,笑著說道:

  「此言差矣,公子成蟜不過赤誠之心,樂公年老,不能理解少年罷了,我卻是能知悉一二。」

  這位專管秦國財政的九卿搖頭晃腦,開始報數:

  「治水關中,以五萬人為計,以十年而論。

  「一人一年食十八石糧,五萬人一年食九十萬石糧,五萬人十年食九百萬石糧。

  「人嘛,我秦國不缺。

  「既然公子說是為了道義,那就援助一些糧食好了。

  「我秦國也不要多,就按照所需的糧食數。

  「五國每年就援助我國九十萬石糧,平均一國十八萬石,如何啊?」

  李牧、鞠武、唐雎、李園、張良都暗暗冷笑。

  這肯定是不可能的事啊。

  他們合縱逼秦國修渠,是為了弱秦,消耗秦國人力糧食,不是為了資秦!

  他們等著掌握話語權的公子成蟜一口回絕。

  「好啊!」少年一口答應,速度奇快無比:「就這麼辦!」

  最為敏銳的唐雎臉色霎時一變。

  因為公子成蟜一直是五國代表,今日所說儘是站在五國立場維護五國利益。

  所以唐雎被麻痹了,先天以為公子成蟜依舊會維護五國利益。

  直到公子成蟜說話,唐雎才猛然想起來。

  身下這位少年君子的立場不是五國,而是道義!

  還不等唐雎說出拒絕的話,早就等候多時的呂不韋一口應下:

  「一言為定!」

  「不可!」唐雎終於說出口了,額頭有些見汗。

  事情走向有些偏離了。

  秦國文武還沒有反應,公子成蟜先不樂意了。

  他回過頭,皺緊小眉頭:

  「為何不可?」

  「這……」唐雎大腦前所未有完全發動起來。

  他緊急搜尋理由,比剛才懟秦王的時候還要忙碌。

  這位以口舌自傲的魏國名仕,有些慌了。

  他必須要找到一個符合道義的理由。

  道義是一把雙刃劍,對敵時鋒利無邊,對己時同樣如此!

  所謂師出有名,這個名就是道義。

  五國以道義聯合在一起,逼迫秦國至此。

  這個時候若是自廢道義,無法自圓其說,那將是場災難。

  沒有道義,合縱不成。

  單對單,秦國是無敵的。

  唐雎不知道是不是錯覺,他覺察到高台上秦王的目光侵略性越來越強了。

  似乎要通過他這個媒介,而攻到魏國去!

  「因為我魏國缺糧啊!」滿頭大汗的唐雎終於是想到了:「我魏國若是每年予秦十八萬石糧,那就會死傷魏國子民成千上萬!以人命而修渠,這是不道義的行為啊!」

  嬴成蟜暗暗讚嘆。

  唐雎不愧是能在青史留名,有勇有謀的說客。

  只要打開一個思路,後續言語就如同瀑布之水傾瀉而下,急智若斯。

  若是臨時對之,少年或許會語塞。

  但現在,他不是臨時,他做過太多的預稿了。

  少年「啊」了一聲,不甘地點點頭:

  「那……確實如此。

  「治水修渠,是為了百姓。

  「用百姓的性命去治水,這是本末倒置,這確實是不道義的行為啊,確實不能給糧。」

  唐雎抹了一把汗,連連應聲稱是。

  燕使鞠武覺得哪裡有些不對勁,警戒值提到最高。

  燕國因為十萬石糧而死了假相將渠,現在要十八萬石?

  不行!

  絕對不行!

  「相邦啊。」鞠武苦著臉,訴苦道:「你是到過薊的,連我都城的百姓都不能夠吃飽啊,哪裡還有糧供給秦國呢?更何況我演過距秦國山高水遠,千里迢迢運糧至此,十不足一,運到秦國的十八萬石糧,我燕國要一百八十萬石糧啊。」


  「這……」少年遲疑,然後點點頭:「在理。」

  唐雎開了個頭,鞠武緊隨其後。

  李園、張良、李牧三人直接抄作業,都說本國無糧。

  這邊哭窮未竟,那邊呂不韋就冷哼一聲:

  「看來,公子做下的承諾,是不做數了?

  「出爾反爾,可不是君子所為啊。」

  少年躬身下拜,誠懇地說道:

  「是小子有失考慮,言語不周。」

  這一道歉,氣勢便降了。

  代表五國出使的嬴成蟜的氣勢下降,五國氣勢便也下降。

  呂不韋趁熱打鐵,乘勝追擊,喝道:

  「你五國合起來都拿不出的九十萬石糧,卻要我秦國一國出嗎?

  「你們會死傷子民,我秦國就不會死傷子民乎?

  「滿口仁義道德,滿腹男盜女娼,一群下作鳥人!」

  魏使唐雎怒目,剛要反駁。

  少年音響在他前面。

  公子成蟜剛直起來的腰又彎了下去,道:

  「是小子考慮不周。」

  唐雎:「……」

  他迅速拉起公子成蟜,怒聲道:

  「我五國糧食運送到秦國,路途便要損耗無數!而你秦國卻不需要如此!」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雖然話還是一樣的話,但第二時間說出來的氣勢,和第一時間是不同的。

  尤其在少年先致歉的前提下,唐雎言語效果更是大打折扣。

  主管山川河流的秦國少府揚眉:

  「魏使的意思,是我國關中就可籌措九十萬石糧了?

  「要是關中一地能有九十萬石糧,那還治什麼水?修什麼渠?足夠食用了!」

  李牧行軍打仗,知道士氣的重要性,廉頗十三萬破六十萬就是最好的例證。

  而士氣,就是氣勢。

  發覺落了下風的他立刻參戰,沉聲道:

  「關中的糧自然是不夠的,但你秦國只有一個關中嗎?」

  「趙狗不懂不要亂吠。」主導了邯鄲之戰的老將王陵冷笑:「我秦國自然不只一個關中。但從蕭關調糧到關中,路途比邯鄲到關中還遠。你趙國糧行百里有損耗,我秦國就沒有嘛?莫非你這條趙狗能復活長平下面的四十五萬趙狗,引陰兵護送我秦國的糧?」

  「老狗敢爾!忘了邯鄲之敗乎?」李牧眼瞳充血,卻是硬生生克制了打過去的衝動,他是少有不衝動的武將:「戰場上相見,牧拿你祭旗!」

  王陵、李牧互相瞪視,各自陰沉著臉不言語。

  秦國相邦呂不韋神情淡然,輕蔑地望了一眼五國:

  「公子,明白了否?」

  他饒有深意地看著公子成蟜:

  「關中用鄭國治水,則死傷百姓,自亡秦國也。

  「只有你一人是君子,你身邊的都是小人,他們是在利用你。

  「他們只想要秦國滅亡,哪裡管百姓死活呢?」

  公子成蟜如遭雷擊,回首看著五人,臉上滿是不可置信。

  他顫抖著指著五人,道: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爾等為何沒有言說治水有如此大代價?爾等包藏禍心也!

  「爾等非為救民,而為滅秦也!」

  楚使李園立刻就想要狡辯——是你派使者來找我們的,不是我們找你。

  這鍋他李園肯定是不背的。

  唐雎眼疾手快,手肘輕輕撞擊李園心口。

  這個時候內訌,自破合縱,不是拱手給秦國做嫁衣嗎?

  李園吃痛,一時沒有說話。

  一直沒什麼存在感,划水了近兩個時辰的張良咽了口口水。

  他……好像找到感覺了,這是計謀的味道。

  只要能讓秦國治水,讓秦國十年不能外戰,十年不能發展,疲秦大計不就成了嗎,這是大方向啊。

  那送一點糧,怎麼不可以接受呢?完全可以接受啊!

  「公子,我們就是為了道義而來。」男生女相的張良這一刻分外美麗:「既然秦國缺糧,那我韓國可以援助一些,只是……」

  在嬴成蟜眼中,張良臉上帶著光。

  張良抬頭,第一次主導話語,面對秦國文武,心有些打顫。

  他咬咬牙,繼續說道:

  「只是,十八萬石實在太多了,我韓國湊不出這麼多。

  「我韓國只能在保證我韓國子民不受飢餓的情況下,盡力援助秦國。」

  6k

  (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