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從此 正教振興有望!(二合一)
加沙被攻陷了。
這座自1149年被修築的城堡,在完工後被賜予給聖殿騎士團。
而在一個月前,這座城堡被薩拉丁所攻陷。
至此,耶路撒冷王國海岸線上的所有港口城市,都已被攻陷。
在這一個月中,薩拉丁舉辦了各種宗教慶典,舉辦各種宴會安撫修整麾下的軍隊,以感謝真主對自己的眷顧。
在那些喧囂褪去後,薩拉丁再度攤開了地圖,現如今在耶路撒冷王國,法蘭克人的據點已經不足十個了。
目前尚且能讓薩拉丁本人入眼的,就只有卡拉克、蒙特婁還有提爾這三處。
「穆扎法爾,你說如果是你的話,你會選擇什麼地方?」
一旁的穆扎法爾毫不猶豫,指向了提爾港口。
「說說你的理由。」
穆扎法爾點了點頭,直言道:「卡拉克、蒙特婁,雖然都是外約旦領地的核心,地勢險峻。」
「前些日子阿迪爾大人帶著四千人去圍攻,最終戰敗被破圍,也證明那邊是塊難啃的骨頭。」
「可以說,投入太多精力得不償失。」
聽著穆扎法爾的話,薩拉丁要點點頭,這兩座城堡的地勢險峻,他自己也清楚是真沒什麼辦法去強攻。
「這樣的話,外約旦那邊,只能暫且擱置。」
「提爾那邊作為海港,三面環海只有一處地峽能作為陸地攻擊的方向,難以展開大軍,雖然同樣易守難攻。」
「但考慮到可以預期的第三次十字軍威脅,這可就比外約旦的那兩處城堡致命的多。」
若是沒有提爾,那麼便意味著,來自歐洲的十字軍只能從的黎波里登陸,為了抵達至耶路撒冷至少要多行軍130千米。
而如果,薩拉丁順著海岸再攻下的黎波里城,卻就意味著那些歐洲十字軍,只能從安條克登陸集結。若想抵達耶路撒冷,則要比提爾登陸至少多行軍380千米。
薩拉丁沒有過於精細的地圖,但也能判斷出這其中的差距。
拿下提爾,便意味著來自歐洲的十字軍,多走五天的陸路。
而若是再拿下的黎波里,則意味著十字軍要多走大概十五天的陸路。
這幾百千米的距離,將會給那些遠道而來的十字軍,帶去各種麻煩。
就比如說:補給、地形、異族、水土不服、大量的堡壘……
經過耶路撒冷圍城之戰後,薩拉丁愈發清晰的認知到自己其實不適合臨場指揮。
因而他選擇,要在戰鬥爆發之前,就以陽謀大勢,統合天時地利人和,占據不敗之地。
關於提爾,在攻破耶路撒冷城後,薩拉丁便分出大約三千人規模的部隊,去堵住地峽,監視城裡的守軍,並且以長期較低力度的攻城,試探其中的虛實。
如今,王國南部攻勢已經結束,大軍也都修整完畢。
可以是時候對提爾發起總攻了。
並且這一次的進攻,薩拉丁還派遣信使通知阿迪爾,讓自己的那位弟弟調動亞歷山大港口裡的海軍。
這一次,薩拉丁將會在阿卡城集中自己的主力軍隊,對提爾發起一次海陸夾擊。
不過,有個消息讓薩拉丁挺莫名的。
這幾天有消息,從加利利海那邊傳來,自己的一支軍隊被來路不明的敵軍擊潰。
那些敵軍所使用的武器,噴吐出了火焰,猶如雷鳴,或者說龍吼,帶來了天威。
「龍?」
「真的存在這種生物嗎?」
薩拉丁想到了波斯詩人菲爾多西的長詩,也就是《列王紀》里的那些屠龍者。
一時半會間,薩拉丁摸不著頭腦,想不通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這也有可能是那些潰兵的推脫之言。
……
約旦河是巴勒斯坦的母親河,便如雷納德一般,蓋里斯他們同樣選擇沿著約旦河向北行軍。
因為這能輕鬆補給到大量的水,也能從路過的村莊中採購到足夠的食物。
但就這一路行來的情況而言,已經有相當多的村莊毀於戰火了。
或者、經歷過劫掠。
巴勒斯坦這片土地,現如今滿目瘡痍……
可以說薩拉丁的穆斯林大軍,並沒有對他的同宗兄弟們手下留情。
而在這條行軍路線的必經之路上,有著一座特殊的山峰。
塔博爾山的形狀很特別,幾乎像個半球體。
其從相當平坦的周圍突然升起,達到海拔575米的高度,然後又從450米的落差俯瞰下方平原上的小鎮。
這麼一座平地凸起的山峰,占據了極其險要的位置,它是加利利南北路線與耶斯列谷東西公路交匯處。
從耶斯列谷向北通往大馬士革的馬里斯大道就從這裡經過。
【這是上主以色列的天主的命令:你要從納斐塔里和則步隆子孫中,率領一萬人向塔博爾山進發。】
關於此處要害的爭奪,在歷史上屢有發生,可謂兵家必爭之地。
然而,塔博爾山並非是單純的征戰要害,其在基督教的神話中,占據了顯著的地位。
按照《聖經》中的記載。
天兄耶穌,曾經在這裡顯露過自己的聖容。
那時,耶穌帶著三位使徒登上了這座山,在他們面前變了形象,衣服放光,極其潔白。
又有摩西與厄里亞兩位先知顯露出來,向耶穌還有那三位使徒談論天兄的命運。
甚至於天空中有雲彩遮蔽了這些人,又有聲音從天上說:【這是我的兒子,我所揀選的,你們要聽從祂!】
在這一事件中,有關天兄的命運與未來也被揭示——他的苦難乃是父的旨意,死亡已成定局。
由於此地的特殊性,早在羅馬帝國時期,這裡就已經成為基督徒的朝聖地。
8世紀的時候,此山上有著四座教堂和一座修道院。
等到12世紀時,耶路撒冷王國控制此地,本篤會的修士,在那些教堂修道院的基礎上,修建了自己的修道院。
由於地形的緣故,這座聖瑪柯維婭修道院被修築的極為堅固,顯得易守難攻。
事實上,在撒拉遜人看來,這麼一個修道院,同城堡其實沒啥區別。
這些修道院裡的人,占據著地形優勢,已經多次打退了撒拉遜人的進攻。
以至於惱羞成怒的撒拉遜人,確切說是突厥人,在塔博爾山的北面,集結了上千人的士兵,就為了拿下此地。
本篤會修士米什卡,看著山腳下那些正在集結的小黑點,心知肚明他們這座修道院快要堅持不住了。
雙方之間的數量差距,確實太大了。
「全能的天主,至尊的創造者。」
「在這耶穌基督顯露聖榮的聖地,我懇求您垂憐。」
「主啊,您曾在這山上顯現,向您的信徒傳遞希望與光明。如今,我在此向您呼求,求您重申您的聖約。」
「因父及子聖神之名。」
「阿門。」
米什卡向天父發出了呼求,然而他亦心知肚明,現如今的王國中,已經沒有軍隊能夠替他們解圍了。
死亡的影子,已經向他們撲來。
在這搖搖晃晃之際,他身旁的另外一名修士,給出了一個建議:
「我聽說那些異教徒,應該是不會殺改信之人的。」
「米什卡,要不然我們假意改信,它日悔過?」
……
與當初雷納德的軍隊一樣,蓋里斯他們的部隊,同樣面臨著一個困境,也就是約旦河谷同周圍土地的高低落差。
這些層起彼伏的多樣地形,替行軍帶來了相當大的麻煩,但好處在於這樣的地形,也掩護了大部隊行軍。
在艱難走完一段上坡,塔博爾山南方約7公里的位置後,蓋里斯便意識到了塔博爾山的地形優越性。
同巴利安他們簡單交流後,軍隊的指揮權由巴利安接過。
蓋里斯則帶著幾名帕拉丁,打算前往周邊的村莊探聽一下情況。
翻過一道山樑,蓋里斯與身後的幾名帕拉丁隨從,便見到農田與村莊。
由於蓋里斯幾人數量較少,且在接近村莊之前,便都下馬的了的緣故。
村裡的村民們雖然都很警戒,但至少沒表露出清晰的敵意。
在嘗試用撒拉遜語交流後,蓋里斯驚奇的發現這些當地人,說的居然是希臘語,而且全都是基督徒。
蓋里斯二話不說當著這些農民的面,將拇指、食指和中指捏在一起,自上而下、從右至左畫起了十字。
拇指、食指和中指象徵聖父、聖子和聖靈,蓋里斯畫十字的方法也是典型的東正教的方式。
畫完之後,還從口袋裡掏出了一個金屬十字架,輕吻了一下,道了一聲「阿門」。
以此向這些東正教村民們,展露自己的宗教信仰。
「弟兄們啊,我們是來此聖山的虔誠朝聖者,請問你們能否給予我等這些饑渴的旅人一口吃的呢?」
如此說著,蓋里斯主動向前走上幾步,握住那個看起來地位最高的老者之手,將自己的金屬十字架塞了過去。
無論是村民們也好,又或者蓋里斯身後的那幾名帕拉丁,一時間都沒能反應過來。
實在是蓋里斯這個自來熟的本事,太過高效了些。
該與人和氣的時候,蓋里斯那是真一點架子都沒,三言兩語就能融入進人民群眾中去。
便是亞歷山德羅斯·阿爾普·卡里斯,這位曾經的希臘人突厥人混血奴隸,都不由得扯了一下嘴角。
時至今日,每當他回想起與蓋里斯初見時的景象,內心中依舊悸動不已。
那是一根蠟燭親自點亮了自己,在蓋里斯的身後,猶如細線的小鎮,接連亮起燈火。
長夜漫漫,野獸橫行,蓋里斯將迎風執炬,逆潮而上。
這人如港灣一般,吸引著大海上航行的船隻,便是他亞歷山德羅斯,也會去找尋能夠安家的所在。
然後呢,蓋里斯很多時候,表現的其實都不那麼符合他【先知】的身份,反倒是與老農們親密無間。
至於這些希臘人農民,雖然懷疑眼前的這些異鄉人是不是異端,但仔細看過那個十字架後,便沒什麼懷疑的了。
那是標準的東正十字,精美且華麗。
當然,這些希臘人農民所不曉得的一點在於,蓋里身上其實是帶了好幾份規格不同的十字架。
務求見到任何基督徒的時候,都能融入其中。
「兄弟,非常感謝你們的關顧!」如此說著,這位老者也自顧自畫了一個十字,道了聲「阿門」。
在蓋里斯幾人又向其他人送出一點小禮品後,他們從村民那裡了解到這個村莊的來歷。
耶路撒冷王國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的國家。
這個多民族、多宗教,並不說除了法蘭克人就是撒拉遜人。
事實上這片土地,越往北方走,信仰東正教的基督徒,就會愈發變多,甚至於還有一些本土猶太人,以及撒瑪利亞人。
這些東正教徒中,又有相當多都是希臘人。
正是這些希臘人與撒拉遜人之間雜居,方才誕生了大量如亞歷山德羅斯這樣的混血兒。
不過,雖然這些人信東正教也是基督徒,但就社會地位而言,依舊是明確清晰的二等公民,是社會中的邊緣群體。
蓋里斯所來到的這個村莊,在阿拉伯大征服時代之前,便已經存在,然後殘留至今。
雖然蓋里斯覺得對方有些吹牛,但暫且這麼認同也無所謂。
在提及當下耶路撒冷王國的戰爭時,這些希臘人老農,則表現出了幸災樂禍的意味。
原先塔博爾山上是有東正教教堂的、而法蘭克人一來,塔博爾山上的教堂,就改姓為天主了。
而他們這個東正教村莊,還要去給山上的那個修道院去交租!
屬實欺人太甚。
不過他們也有擔憂:「誰知道那些突厥人土匪,會幹出什麼樣的畜生事呢?」
如今,黎凡特地區,再也沒有一個真正信奉東正教的國家。
昔日統治過東地中海沿岸的東帝國,已經日暮西山了,他們這些人是被遺棄在外的人。
【我們把琴掛在那裡的柳樹上;因為擄掠我們的要求我們在那裡面唱歌;強逼我們的要我們歡唱,說:「給我們唱一首錫安歌!」】
【「我們怎能唱耶和華的歌,在外邦的地上?「】
【「耶路撒冷啊,我若忘記你,情願我的右手忘記技巧。「】
——《詩篇》137:1-6
與被虜掠因而離開巴勒斯坦的猶太人相比,他們這些希臘人,從未離開過自己故土,卻早早就成了外邦人國土上的過客。
撒拉遜人來時,他們要去繳納吉茲亞稅。
而法蘭克人來後,他們還要去繳納吉茲亞稅。
屬實抽象了點……
按照這位老農的吐槽就是:
「這十字軍沒來我們要交吉茲亞稅,這十字軍來了我們還要交吉茲亞稅,這不等於白來了嘛!」
吉茲亞稅(Jizya)是一種在伊斯蘭國家向非穆斯林人民實施的人頭稅。
徵稅對象是有體力當兵及有財力繳稅的成年男子,不包括奴隸。
吉茲亞稅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蘭經》第9章29節,其中提到對於不信仰伊斯蘭教的非穆斯林居民,可以通過交納吉茲亞稅來避免被戰鬥。
這種稅收政策,並沒有迫使希臘等民族改信伊斯蘭教。相反,保持希臘人的東正信仰反而能增加伊斯蘭領主的財政收入。
對此,作為征服了巴勒斯坦的十字軍王國,法蘭克人從善如流。
宣教?宣什麼教!
收異教徒稅這才是香啊!
蓋里斯安排了一個帕拉丁回去通知情況,自己則與亞歷山德羅斯等有著希臘血統、或者說就是希臘人的帕拉丁,留在了這個村莊。
當天傍晚,他們幾人,受到了來自中世紀淳樸農民們的「豐盛招待」。
……
亞歷山德羅斯艱難的從稻草堆里爬起來,醉宿後的頭疼困擾著他。
作為一個少年,他從未如此飲酒過。
反倒是一旁的先知,和那些農民們打成一片,表演了個千杯不醉。
一想起先知的豪爽,亞歷山德羅斯就有些感覺怪怪的。
正當亞歷山德羅斯出門放水的時候,他突兀間感覺有人在高呼:「安拉胡克巴!」
待他回首望去,這座村莊火光沖天。
有些記憶在腦海里翻滾,有些衝動按耐不住,過往的那一幕幕再度閃現於眼前。
兩滴淚水,在眼眶裡打轉。
那火焰亦如吞噬大地的惡魔,向著亞歷山德羅斯發出的獰笑。
曾幾何時,他見過這個場景,那時……他還年幼。
「亞歷山德羅斯,你的名字是保護者,長大後要記得守住村子啊!」
哪還有村子?
那不已經被燒成灰了嗎?
男人們嚎叫著拿起草叉與木棍,沖向那些騎馬而來的異教徒,嬰孩的哭泣與婦孺們的尖叫,貫穿在這烈焰之中。
亞歷山德羅斯幻痛了起來,他仿佛再度回到了過去,自己依舊是那麼的無助且茫然。
一名騎著馬的突厥人,注意到了亞歷山德羅斯。
那突厥人先是一個側身橫刀,藉由馬力,便叫一位躲避不及的農夫頭顱飛起。
幾個小時前,亞歷山德羅斯還與此人在桌上喝著椰棗酒,拿著相熟的希臘語侃大山,眼下卻就是生死兩相隔。
緊接著,那騎馬的突厥人再度沖向了亞歷山德羅斯。
而這少年,雙手空空,手無寸鐵,呆愣在了原地。
馬蹄的每一次踏向地面,都是死神在敲著急促銅鐘。
那聲音愈發加快,亞歷山德羅斯便愈近。
然後那突厥人與亞歷山德羅斯擦肩而過。
突厥人的腦袋滾落到了地上。
緊接著,伴隨著一聲清脆的耳光,亞歷山德羅斯感覺自己的臉火辣辣的,這才驚醒過來。
蓋里斯站在自己身前,不知何時他手上已經多了一把突厥人的彎刀,身上沾滿了血。
「給我回去著甲,拿起武器!」
「是!」
驚醒過來的亞歷山德羅斯大聲喊道。
【主啊!你點亮了我的燈!】
【我的神照明了我的黑暗。】
【藉著你我沖入敵軍!】
【靠著我的神,我跳過牆垣。】
【他救我脫離我的仇敵,又救我脫離了強暴的人。】
【主啊,因此我要在外邦中稱謝你,歌頌你的名。】
——《詩篇》第18篇節選
亞歷山德羅斯,以最快的速度衝擊房間,他沒有空去穿戴好所有盔甲,僅僅是在武裝衣外面隨意披上肩甲,就重新拿著自己的長劍再度沖了出來。
與他一同而行的是另外兩名帕拉丁。
他們人生手中並無對騎兵的長矛,但卻依舊義無反顧結成了陣勢。
一名帕拉丁與平民最本質的區別在於什麼呢?
從來都不在於是否握有武器,而是一顆時刻都準備都戰鬥,為了履行誓言而犧牲的心。
當然,更為重要的是,蓋里斯沖在所有人的前面。
他們這些帕拉丁,又怎麼可能不去追隨呢?
烈火熊熊燃燒著村莊,黑夜中野獸般的嘯叫和尖銳的裂帛聲交織,
夜色如墨,只有那跳動的火焰為黑暗增添了一絲詭異的光彩。
然而,在這群魔亂舞中,一個身影如同幽靈般閃爍著。
每一次鋒利的刀刃劃破空氣,帶著刺耳的嘯叫聲,一道道鮮血如泉湧出,鋪灑在土地上,滲入大地的每一個裂縫。。
那些突厥人、那些戰馬……他們在直面蓋里斯的時候,是那樣的微不足道,如同風中飄搖的落葉,弱小而可憎。
在這場恐怖的對峙中,突厥人的信仰和勇氣如同紙糊的城牆,被蓋里斯無情地擊碎。
曾經自以為的安拉庇護,此刻也變得虛無縹緲,不再眷顧這群戰鬥的勇士。
他們的眼中流露出驚恐與絕望,只有逃跑,才能擁有一絲苟活的機會。
然而,在這個火光妖艷的夜晚,這些襲擊者們親手點燃的烈焰,反倒成了他們的鏡子,將他們不堪的身影盡數映照出來。
每張恐懼的面龐,每雙掙扎的手,都在火光中扭曲,形成一幅幅悽慘的畫面。
「蓋里斯!蓋里斯!」
見證過蓋里斯出手的農夫們,已經顧不得去思考這到底是則呢麼回事,他們只是不斷高喊著蓋里斯!
這是上帝的眷顧,此乃天使的臨凡,必是要讓異教徒之血潑灑大地的活聖人!
從此、正教振興有望!
而亞歷山德羅斯他們也在清剿著殘敵。
依舊是二合一章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