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稟王爺,糧食所剩不多,最多只能堅持七八日,若是再追下去的話……」
劉謹站在李想身邊,一臉擔憂,他本以為能在這裡得到一些補給,沒想到伏允竟然比先鋒營更早趕到,堅壁清野,一路向西進發。
李想說道:「所有人立刻出發,前往南方。」
「王爺,我們要去南方嗎?」
蘇仿一怔,懷疑自己是不是出現了幻聽。
「是啊,南方是前隋河源郡,那裡是吐谷渾富庶之地,氣候並不算太惡劣,我們掃蕩一個月,不僅可以讓大家適應高原氣候,補充物資,更重要的是,可以消滅吐谷渾的有生力量。」
「到時候,就算是我們不去追殺伏允,等伏允回來之後,草原上一個牧民都沒有,他還能翻出什麼浪花來?」
李想想起了一句話:「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對付吐谷渾,絕對不能讓他們牽著鼻子走,何況原本的計劃,就是掃蕩吐谷渾部落,逼他出兵。
只是沒想到,伏允竟然這麼快就跑了,他根本就沒有聽到其他部落被滅的消息。
失策啊!
不過,還好,現在調整戰略還來得及,只是不知道到時李靖與侯君集兩路大軍匯合之後,卻發現自己已經走了,會不會有什麼意見?
他帶來的先鋒營,看起來已經快要變成獨立營了。
「再往西就很難了,太冒險了,要是撤吧,又太可惜了。王爺,南下確實是個很好的選擇!」
蘇仿想了想,也覺得李想說的有道理。
前鋒營的人都有馬匹,又沒有太多的物資,所以行軍的速度很快。
……
這個時候,吐谷渾的地理位置依然很重要。
南有益州,東有金州,東北有定襄,西北有絲綢之路重鎮。
大唐很難完全控制吐谷渾,但是如果只是控制住西海附近,以及吐谷渾的幾處要地,那就不是什麼難事了。
李想帶著先鋒營一路向南,不到兩天時間,他們又遇到了一些小部落。
這個時候,已經不需要李想多說什麼了,大軍過處,所有人都死光了。
經過一天的休整,他們繼續向南進發。
這些党項人至今仍向吐谷渾效忠,勢力相對較弱。
不過,誰讓他跟錯了主人呢?
在傷亡近百人後,先鋒營將党項部數千人全部殲滅。
接下來的幾天,李想帶領著先鋒營,在吐谷渾的南邊繞了一圈,將沿途的部落全部掃蕩一空。
甚至連一絲反抗之力都沒有。
一直到前隋威定縣,靠近天柱王封地的一個小鎮,遇到李靖的斥候,前鋒營才第一次與大隊人馬會合。
「拜見大總管!」
唐軍的斥候,除了打探吐谷渾的行蹤之外,還有一個額外的任務,那就是打探前鋒營的行蹤。
既然遇到了李靖派來的斥候,李想自然要第一時間去拜見自己的頂頭上司。
「哈哈,燕王真是威風凜凜,陛下命你當先鋒,你卻非要去做馬匪。」
李想這兩個月來的所作所為,李靖基本都知道了。
說實話,他對這種方法並不是很贊同。
「大總管,吐谷渾已經不止一次的入侵我大唐,如果不趁此機會斬草除根,誰知道他們以後會不會對大唐造成更大的破壞?」
「吐谷渾附近,也就定襄、金州附近有點價值,但是周圍和西邊,根本沒有什麼價值,就算給了大唐,也不可能完全控制住。」
李靖這話說的很實在。
「大總管,既然吐谷渾可以控制,為什麼我們大唐不行?難道大總管覺得,大唐還不如吐谷渾嗎?」
李靖額頭掛滿黑線。
「伏允現在是往西邊去了,不出意外的話,他應該是要去且末,末將請求帶著先鋒營去追殺伏允。」
就連李想自己,也陷入了兩難的境地,所以,他也能猜到李靖的難處。
「而且,我距離此地,尚有千里之遙,縱然一路無事,也需要半月時間,而且,越是向西,將士們越是不習慣。」
「吐谷渾已經是強弩之末,只有伏允手中還有幾支還算可以用的兵馬,滅之,可以保大唐十年無憂,大總管若是不願意,末將可以理解,但末將請求,讓先鋒營繼續追擊。」
「大總管,末將同意繼續追下去。」
李道宗幫著李想說道。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還請大總管三思啊!」
李靖喃喃自語,突然雙眼一亮,道:「好一個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既然你都不懼,那麼,我又有何懼?傳我命令,所有不舒服的人都留在這裡,其他人帶上乾糧,明天一早出發。」
李世民這一次出征吐谷渾,一共出動了十萬大軍,但是其中有一部分並沒有追上大軍,而是分散在了吐谷渾的地盤上,李靖手中能夠動用的兵馬,也不過五六萬左右。
不過,他們並不需要太多的人手去追殺伏允,而且,很多人都已經適應了這裡的環境。
所以,第二天能出動的兵力恐怕只有三四萬左右。
李想一馬當先,帶著先鋒營的三千人,繼續向西進發。
貞觀九年,三月末,雪已化,露出一片青青綠草。不過,這也極大的緩解了糧草短缺的問題。
接下來,就看誰能堅持得更久了。
一旦大唐攻下且末城,伏允就算不想與唐軍決戰,也沒有任何選擇。
且末是吐谷渾的最西端,根據後世的地圖,現在已經屬於新疆。
就算是吐谷渾,想要把一支龐大的軍隊運過來,都要費很大的力氣。
更何況是唐軍。
李想策馬而行,走在最前面。
在高原上趕路,不可能整天騎馬,不管是人還是馬,都承受不住這種長時間的高強度運動。
所以,整個先鋒營,基本就是一步一步,帶著馬西行。
李靖大軍緊跟其後,不過數十里之遙。
唐軍不好過,伏允的日子也不好過。
「父王,要不我們投降吧,現在唐軍已經壓得很緊了,等他們趕到且末城,一切都晚了。」
伏允的長子,大寧王慕容順,乃是伏允與隋朝宗女光化公主之子,曾長期生活在大隋,對中原的勢力有著更準確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