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我在現代留過學> 第58章 少年天子,小試牛刀

第58章 少年天子,小試牛刀

2024-10-31 05:12:21 作者: 要離刺荊軻
  第58章 少年天子,小試牛刀

  元豐八年,三月辛丑日(初八)。

  趙煦一覺睡到自然醒,睜開眼睛時,就見到了向太后坐在他床前。

  她雖然依舊穿著白色細紗所制的喪服,但卻已經將原本散開的頭髮,重新盤了起來,只在頭上戴了一條白麻。

  這是開始釋哀的先兆,也是聽政的預兆。

  趙煦看著,在心裡悠悠一嘆:「已經了三天了嗎?」

  開寶九年十月二十日,太祖駕崩。

  二十三日,群臣跪請太宗聽政,答不允,三表上,二十四日,制曰可。

  至道三年三月二十九日,太宗駕崩。

  四月初二,群臣奏請真廟聽政,答不允,三表上,四月初三制曰可。

  從此,形成定製。

  此後歷代天子即位,皆依此制。

  

  換而言之,今天就是群臣奏請兩宮聽政,然後兩宮答不允的日子。

  也就是說,明天,就是新時代的開端。

  兩宮正式聽政!

  當然,不會御殿,而是在昨日蔡確陛辭之地。

  自然,不會每天都去,按照傳統是遇只日(單日)迎陽門下聽政。

  此外,每隔五天,還將在迎陽門內的帷幄之中,召集宰臣、御史台等,合議軍國事。

  這將持續到本月二十五日,也就是戌戊日。

  彼時,剛好是大行皇帝駕崩的第二十天,第二日就將迎來第三次群臣勸慰。

  此時,群臣將再次上表,請求御殿聽政。

  依舊是答不允,三表上後從之。

  此後,恢復正常的聽政,百官大起居、朔、望朝參等禮儀性質的活動也都會恢復。

  同時,新除官員陛辭、新授官員引見,也將恢復。

  而在那之前,大行皇帝的梓宮,就要啟程,在朝廷委派的禮儀使、鹵薄使以及橋道頓遞使的護送下,前往河南府趙宋帝陵下葬。

  「六哥,從今起,除了大祥日、小祥日,以及群臣入宮勸慰外,可以常服了!」

  向太后低聲說著。

  趙煦點點頭。

  「今日朝臣,已經上表請六哥聽政……」向太后又道:「母后已經替你否了!」

  「他們還會上三表,明日開始,就要在迎陽門下聽政了!」

  趙煦再次點頭。

  「六哥有想用的人嗎?」向太后問著。

  作為天子嫡母,向太后理所當然的,會希望趙煦提出自己的用人建議——當然,向太后也知道,六哥年紀太小了,朝臣一個也不認識。

  他能用的也就是他身邊的人,也不過是給他潛邸里的內臣、女官加恩而已。

  趙煦看著向太后,點點頭,道:「告知母后,兒近來曾問石得一、劉惟簡等,我朝如兒這般年幼登基者,可有先例……」

  「石得一,劉惟簡皆答:有之,乃是仁廟……」

  「兒又問:仁廟如兒這般年紀時,可有賢臣輔佐?」

  向太后靜靜的聽著,眼裡神色漸漸豐富起來。

  「石得一等答:章獻明肅皇后以神童晏殊,伴讀於仁廟左右!」

  「兒於是問:晏殊者誰?」

  「石得一等答兒:晏殊,仁廟宰輔肱骨大臣,號為太平宰相,一生提攜無數賢臣,可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也!」

  「兒聽完,頗為艷羨,便問石得一等人,太平宰相今何在?石得一等答兒:晏殊已薨,但有一子名:幾道,頗有才名,唯仕途不暢,以至流連地方!」

  趙煦看向向太后,眨著眼睛:「兒想和母后討一個恩典,將晏殊之子幾道召回京師,予以恩典!」

  向太后聽完,看著趙煦的乖巧模樣,將這個懂事的孩子,摟在懷中:「我兒真乃仁聖天子,將來必可致太平!」

  小小年紀就已懂,追慕祖宗舊臣,褒揚賢臣之後,推恩於下。

  最重要的是——六哥連一個見都沒見過的人,僅僅是因為聽說,其父曾陪伴與他年紀約莫大小的仁廟讀書,便決定要推恩於彼。


  可見六哥果然重情!

  將來,向家子弟就有依靠了。

  於是,向太后想都沒有想,就和趙煦說道:「母后這就去命人給都堂宰執們吩咐一聲,叫他們將晏殊之子……」

  向太后想了想,問道:「幾道是吧?」

  趙煦點點頭:「似乎是叫晏幾道的!」

  向太后於是對身後一直矗立著的石得一吩咐:「聽到官家的旨意了吧?」

  「立刻去都堂,告知參政主事者……」

  「命晏幾道,立刻入京陛見!」

  石得一深深吸了一口氣,才恭身領命:「臣謹遵大家、娘娘旨意!」

  可是……可是……

  他什麼時候和大家說過晏殊、晏幾道的事情了?

  石得一滿頭霧水。

  難道是劉惟簡、嚴守懃或者馮景講的,只是大家記差了?

  應該是的!

  不然,大家深居深宮之中,去那裡知道太平宰相晏殊的故事,又是如何知道,晏殊有個兒子叫晏幾道,仕途不暢,流連地方的?

  而趙煦則看著石得一的背影。

  心中略有得意。

  這是小試牛刀,也是趙煦這兩天想的一步妙棋。

  晏幾道,到底有沒有才能,到底能不能適應汴京官場,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這個煙霧彈,可以迷惑很多人。

  除此之外,趙煦清楚,現在這個時間點上的晏幾道晏叔原,那位現代被推崇的婉約派詩人內心的憤懣!

  仇恨,將使人強大。

  仇恨,也將讓人盲目!

  而趙煦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只需要輕輕推一下。

  就能有好戲看嘍!

  向太后則對趙煦道:「六哥先起來吃些早膳,母后去保慈宮,和太皇太后說說話!」

  「嗯!」

  ……

  皇城,尚書新省,都堂令廳。

  此時,左相王珪依舊閉門告罪,而右相蔡確昨日已經陛辭,帶著大批官員和工匠,前往河南府。

  於是,這三省兩府的地位最高的,按照排序,就是尚書左丞、門下侍郎章惇。

  但權力最大的,卻是尚書右丞、中書侍郎李清臣和中書侍郎張璪。

  因為這兩個人手裡,都有著堂除官員的權力。

  一筆之下,可能就足以改變一個官員的仕途!

  故而,權力之大,也是難以想像。

  這也正是大宋宰執,群臣避道,禮絕百僚的緣故!

  此刻,李清臣坐在都堂令廳後的私人書房裡,神色古怪。

  進來與他議事的章惇見了,頓時好奇起來:「邦直兄,何事如此?」

  李清臣看到章惇,立刻對他招了招手。

  章惇走過去,湊到他面前。

  就聽著李清臣壓低了聲音:「方才,皇太后遣入內內侍省的石得一來傳旨……」

  「言是官家思慕先朝元老,感佩昔年晏元獻公輔佐仁廟讀書之事,又聞晏元獻公愛子晏叔原,仕途似有不暢,乃欲推恩於下,以示國家善待元老功臣之制!」

  聽李清臣說完,章惇的臉色,頓時變得無比精彩起來。

  「邦直兄啊……」章惇舔了舔嘴唇:「有好戲看了!」

  李清臣點點頭:「是啊,有人要睡不著嘍!」

  章惇越想越開心,以至於他對李清臣提議:「邦直兄,遇此美事,豈能無美酒?」

  李清臣笑了,知道章惇又在打他收藏的那幾壇佳釀的主意,不過今天遇到了值得高興的事情,確實可以喝幾杯,於是對章惇道:「子厚稍候,我去取酒來!」

  章惇卻是忽然問道:「晏叔原如今在何處為官?」

  李清臣想了想,道:「這卻是沒有注意……」

  「還需去查晏叔原在吏部的告身……」

  「不過,我記得元豐五年,大行皇帝宮中大燕,特詔晏叔原入宮應制御詩,龍顏大悅,特旨除為許田鎮監鎮……」


  說著李清臣就感慨了一聲。

  堂堂宰相愛子,卻只能做一個小小的地方監鎮,就這還是天子特旨除授的恩典。

  說出去,真的是叫人唏噓。

  章惇點頭,道:「那首《浣溪沙.銅虎分符領外台》就是在隔年,於許州時所做的吧?」

  「對!」李清臣點頭。

  章惇聽到這裡,拍手道:「所以,韓持正回復晏叔原:『得新詞盈卷,蓋才有餘而德不足者,願郎君捐有餘之材,補不足之德,不勝門下老吏之望!』亦是在同年?」

  李清臣從自己令廳後的酒窖里,取出一壇陳封的美酒,走到章惇面前,說道:「子厚記得不錯,確實是這樣的!」

  章惇撫掌:「有趣!有趣!」

  李清臣道:「這還不算有趣,有趣的在後面呢!」

  「嗯?」章惇素來喜歡聽八卦,立刻來了精神。

  「去年,洛陽的邵伯溫,聽說了此事,於是當眾點評於此……」

  李清臣嘴角含著笑意,將酒罈開封,醇厚的酒香,當即溢滿書房內外。

  李清臣給章惇倒上一杯,才接著道:「邵伯溫言曰:一監官敢以杯酒自作長短句示本道大帥!?以大帥之嚴,猶盡門生忠於郎君之意,在叔原為甚豪,在韓公為甚德!」

  這卻是章惇不知道的餘波了。

  所以,章惇聽完,立刻大笑起來,連手裡的美酒,仿佛都沒有李清臣告訴他的這個事情後面的神展開更加有滋味。

  邵伯溫,乃是名士邵雍之子,他們父子是熙寧變法後,汴京城中歷任宰執眼中的『狂士』、『腐儒』。

  不知道有多少人,曾想要懲戒他們父子。

  尤其是邵伯溫,這個人滿嘴胡言亂語,最愛挖人隱私,尤其喜歡造謠生事。

  奈何,這父子名滿天下,且有大儒光環。

  此外,他們還得洛陽諸多元老的羽翼。

  所以,汴京宰執,對這父子無可奈何。

  可現在……

  隨著新君思慕元老舊臣,推恩國家功臣之後。

  章惇知道,晏幾道回京之日,就是邵伯溫臉腫之時——你邵伯溫難道比天子、太后還要英明?

  最妙的是……

  晏幾道受了這麼大的屈辱,被人那麼點評。

  若有朝一日,他身居高位了,或者拿到某種權柄,可以拿捏那邵伯溫了……

  只是想到這裡,章惇就忍不住再次撫掌。

  自古以來,公子落難,然後逆境崛起,然後報仇雪恨,總是能贏得上上下下關注和期待的。

  感謝:夜雲星流、諸葛大炮打賞的500起點幣。

  感謝:能幹二小時、書友20191213233415681、阿喜0723打賞的100點起點幣

  (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