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6章 嚯,廢紙

2024-10-31 03:48:02 作者: 冷泡茶加冰
  第746章 嚯,廢紙

  不僅僅是朱標,實際上所有人都在努力打量著據說是後世的環境。

  但一來光幕中露出的部分相當有限,二來那些個作用材質確實都完全看不懂。

  眼看著後世那少年為了讓那個金印看的更加清楚,直接對著發光罩子一扯一拽,再將畫面徐徐推進讓一個金印有在華蓋殿的影像有近乎一人高,華蓋殿中就充滿了嘖嘖稱奇的不敢相信的聲音。

  【嗯,這樣子其實一眼就能看出來是個印章,那稍等讓UP來找點印泥…畢竟UP主家裡需要什麼都有嘛。

  好,蘸點印泥,往紙上一蓋,嘿嘿,是不是看不太懂?不過UP這段時間惡補過,一眼就看明白了。

  這印出來的四個字是「武平侯印」,從這個字體以及印章制式來說,基本可以判斷仿的是漢時的列侯印。

  將時間範圍限定在兩漢的話,這個印章的主人是誰也很容易就能查出來,因為古代有記載的封武平侯的唯有一位,也就是咱們滴曹老闆。

  根據記載呢,曹老闆聽了手下的建議將倒霉催的獻帝迎到了許昌後,得封大將軍進封武平侯,而這個印呢就是武平侯的印信。】

  〖我記得官印這個東西在西漢時趨於完備,不過還是銅質居多,基本只有帝後王侯將相等才有資格用金玉。

  也就是說這個武平侯印理論上是個金的?不過這也太小了吧?

  因為這個東西跟現代公章不一樣,人家最初是有掛的功能的,我們現代博物館藏有文帝行璽,能清楚看到璽的印鈕是一條游龍,龍腰部分有個空隙讓你穿戴的,真一個有半斤重的話咋掛啊。

  對的,而且以《漢官舊儀》來說,天子有六璽,也就是說最高規格禮儀時候皇帝要掛六個,可以想像一下。

  不過曹老闆拿到這東西多半也是不稀罕的,畢竟後來建安十三年的丞相印,十七年的魏公印,二十一年的魏王印,二十二年的皇帝排場,哪個不比這個香多了?〗

  許昌府衙中,曹操眼看著光幕上那些據張飛說皆為青史英君的人論著他的生死。

  隨後轉眼便看到方才被張飛要去的金印尚竟出現在了光幕中,不由得也是有嚴重的不真實感。

  那些文字這一點倒是說錯了,這個無論如何也是個侯印,而且還是因他救天子於水火才獲賜,於他還是有特殊的意義,而且印信本身也不重,隨身佩戴並不麻煩。

  不過……

  「天子諡獻。」

  曹操重複了一下從其得到的這個有點不起眼的信息。

  而再看著那些文字說他一步步稱公稱王,最終儀同天子,他一時間更不知要如何說,只是下意識看了一眼荀彧。

  

  他模糊間能感覺到,自己與荀彧似乎真的要形同陌路了。

  其他人也是各有表情,董昭搖頭一嘆,荀攸沉默著咳嗽了一聲,劉曄則是又哭又笑,神態已有些竭然之態。

  不過光幕中的人顯然沒有這般多愁善感之態。

  【印信不錯,可惜小了點,那麼咱們再來開第二個包裹,這也是個小包。

  嗯,一個木盒子,輕輕搖晃還能聽到裡面有脆響聲,哦?隨盒附贈的還有一張紙。

  「貞觀六年大唐劉仁軌於倭國滅奸佞扶朝綱後,游倭王城見此華夏之物遂購,今再轉贈,李世民筆。」

  嚯?在設定上是華夏流入倭國的東西?那可太多了,讓我看看……這應該是蜻蜓眼吧。

  現在一般認為,蜻蜓眼這個東西起源於三千多年前的埃及地區,當時的土著民族相信「惡眼」有抵禦邪惡的力量,於是做成了護身符並很快受到了遊牧民族的喜愛,並最終在大概戰國時期傳入黃河長江流域。

  咱們此前說到過玻璃,並談過古代之所以沒研究透明玻璃就是因為獨特的玉文化,琉璃是作為玉的下位替代,而蜻蜓眼就是一種典型的琉璃飾品。

  因為這東西燒制不複雜,兼之價格也不貴,所以在秦漢時期流行開來以後也經過古代中國向東南亞傳播。

  所以理論上唐朝劉仁軌不管是奉二鳳之命還是李治之令腦子抽了風去打倭國,那確實是能見到蜻蜓眼沒毛病。

  其實換個角度來說,蜻蜓眼這種小東西也算是最早文化交流的一個見證了。

  不過大唐征倭,這個劇本倒是不錯,但可惜不管是實行的難度或是控制的難度,都太高了。】


  甘露殿中李世民笑笑不以為意。

  倭國遠在海外他自然清楚,畢竟這次李世勣和劉仁軌一行也算是親自丈量了。

  但於唐的戰略來說,眼下的打算也並沒有自大到能遠吞倭國,而無論是劉仁軌還是此前定下收倭使之心的杜如晦,其打算也都再清楚不過:驅虎吞狼。

  驅倭國與連新羅,經略百濟攻略高句麗,這才是一開始的打算。

  而等朝鮮半島盡平,渤海化作大唐內海之後,遼東之地也自然會傳播倭國有金山銀山的傳說。

  只不過今日觀過光幕之後李世民對計劃再次作了小小修正:

  等劉仁軌歸唐後,命其效仿那馬可波羅寫東遊記,不比傳說有可信度多了?

  【蜻蜓眼不錯,等回頭串一串手鍊戴手上,也算是相當實用了。

  下一個包裹……嗯,根據UP經驗來說,絕對是字畫,這包裝妥妥的!】

  而隨著包裹被小心拆開,裡面放著的果然是一個紙卷,徐徐展開能看到秀麗的字跡躍然紙上,那後輩「嗬」了一聲。

  【竟是李煜的《長相思》,不出意外,落款也是李煜。

  還說歷史上李煜之死也挺可惜,這位南唐後主早期雖然因為生活環境狹窄寫的詞婉轉幽遠。

  但後來國破之後心態大變,加上被從江南抓到了汴梁,作詞風格也是劇變。

  既有「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這樣陰鬱深邃的名句。

  也有「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的渾厚淒涼氣象豪放。

  而且李煜最強的是無論早期還是後期的詞,鏡頭感都特別強,尤其是《望江南》開頭的「多少恨,昨夜夢境中」,簡直就是典型的電影表達鏡頭。

  如果不是猝然離世,李煜在文學成就上絕對不止是婉約派的開山祖師,或許能一人同時兼婉約豪放兩派的宗師也猶未可知。】

  廣政殿中,李煜聽著這少年的平鋪直敘的讚揚,看著光幕上那些密密麻麻飄過的各種字樣,有說背過他寫的詞的,有一同哀嘆他命運的,當然更多的還是誇讚他詞寫的好的。

  亡國之時不曾流淚,但現在李煜卻禁不住跪在地上雙手掩著面龐淚如雨下。

  僅僅幾字他卻好像看到了另一個自己,另一個以消遣之詞怒吼不甘的自己。

  錢俶對趙匡胤等人擺了擺手,隨即將溫聲細語將李煜攙扶起,去一旁椅子上小聲安慰。

  【那麼,最後自然就是最讓人期待的這個大箱子了。

  嗯,這椅子真不錯,簡約而不簡單,單從做工風格上來說是典型的明式木工,大佬強啊,居然還會這一手!

  誒?椅子上還有個盒子,讓我看看,這盒子做工也相當精緻啊,感覺也是個好東西,那這盒子裡的東西豈不是……

  誒?一迭紙?讓我看看這字……

  大明通行寶鈔中書省一貫?

  嚯,介不廢紙嘛!】

  (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