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幻小說>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第1205章 進攻還是防禦?

第1205章 進攻還是防禦?

2024-11-19 00:49:45 作者: 十月廿二
  第1205章 進攻還是防禦?

  601所拿出來的這個方案,乍一看確實顯得有些奇怪。

  不過現場的人無不是非常熟悉飛機翼面布局的專家,很快也就跟著反應了過來。

  「半無尾布局?」

  會場內頓時掀起了一片嗡嗡的議論聲。

  就連自認為早有預期的常浩南,臉上都露出了有些意外的表情。

  所謂半無尾布局,通俗理解就是把飛機的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合二為一,用一組大角度的V型翼面同時起到俯仰/航向控制以及安定面的作用。

  其中最典型的代表當然是曾經與YF22進行ATF競標,但最終因為方案過於激進而落敗的YF23戰鬥機。

  不過,或許是吸取了諾普洛斯·格魯曼的教訓,眼前幕布上的設計方案雖然採用了半無尾布局,但其它設計特徵並沒有YF23那樣激進。

  總體上仍然是兩側進氣、菱形上單翼、全展向前緣襟翼、後緣外側副翼和內側襟副翼的常規外形。

  只是兩台發動機之間的距離相比611所的鴨翼方案明顯增大,導致兩個彈倉從並列布局變為了串列布局。

  以及,儘管沒有比例尺,但仍然不難看出,這一方案的軸向尺寸更短,而展向尺寸增加,因此也顯得更加敦實一些。

  好在機身高度仍然得到了控制,沒有變成F35那樣不協調的肥鴨子外形。

  601所的幾名代表顯然早就料到了這個方案會給現場帶來一定衝擊,所以並沒有馬上開始介紹,而是專門留了些時間給其他人做個緩衝。

  直到幾分鐘後,現場逐漸重新平靜下來。

  眾多與會者的注意力也重新匯聚到了601所代表們的席位之上。

  「正如楊同志剛才所說的那樣,如果只是跟隨F22的技術思想,就不可能真正獲得超越其性能的產品。」

  孫琮一開口,就是一個以牙還牙,直接用對方說過的話開頭:

  「從技術原則上講,翼面在提供了飛機飛行基礎的同時,也一併增加了氣動阻力和雷達反射面積,而不同翼面之間的相互作用關係,也是飛機隱身設計領域的重點與難點,因此我們嘗試在不影響升力和控制能力的前提下,減少翼面的數量和面積,並最終得到了這一採用半無尾布局的技術方案。」

  「關於這一布局本身,我想在座的各位應該並不陌生,除了最典型的YF23方案以外,波音在JSF項目中推出的X32驗證機,雖然嚴格來說屬於無尾大三角翼加雙垂尾的常規布局,但在通過減少翼面數量來提高隱身性能的思路上卻是一致的……」

  「儘管我們國家過去並未正式服役過半無尾布局的飛行器,但我們所通過對『暗劍』無人概念機的研究,已經掌握了一定設計經驗,並且對於該布局的控制邏輯進行過多輪地面測試……」

  「……」

  雖然孫琮的介紹也頗為精彩,但常浩南卻不難看出,現場氣氛似乎還是偏向於之前611所的方案更多一些。

  畢竟,兩邊拿出的方案都不算常規,且對於翼面關係和飛行控制都有非常高的要求。

  可611所已經在殲10上驗證了鴨翼+大三角翼布局的可行性,如今再拿出第二個同類方案,也算是輕車熟路。

  

  而601所的半無尾布局,相比之下就顯得有些根基不穩了。

  當然,你可以說當年搞殲10的時候,那個方案所面臨的風險也不比今天的半無尾布局要小。

  但時代畢竟不同了。

  2005年的華夏,已經過了那個必須冒險做三級跳才有可能追上世界領先水平的階段。

  在作出針對性設計的基礎上求穩,是大部分人更願意看到的選擇。

  不過,正在慷慨激昂做發言的孫琮卻不可能就這麼偃旗息鼓。

  激進的方案,自然會帶來激進的性能。

  稍作停頓之後,他把電腦上的PPT翻到了下一個部分:

  「我看過空軍同志上個月做出的報告,雖然雙基地雷達很早就探測到了對手隱形戰鬥機存在的跡象,讓指揮員提前在正確的方向上做出準備,但真正捕獲到F22的具體位置,仍然是抓住了對方大角度拉起,準備與我方攔截機面對面的機會。」

  「而根據我們的計算和模擬測試,在減少一組翼面之後,雖然不會對正前方的RCS紙面最小值產生顯著影響,但卻可以將來自前半球上下60°方向的RCS值降低40%左右,顯著改善飛機在轉彎、爬升或俯衝過程中被探測到的可能性,提高隱形飛機在使用過程中的戰術靈活性。」


  「我想請各位注意到的一點是,雖然我國空軍目前仍然以國土防空任務為主,但人民軍隊尚有歷史使命需要完成,新一代主戰裝備應當逐漸摒棄單純的防禦性作戰思路,開始考慮在進攻任務中可能面臨的作戰環境……」

  「並且,除了更優秀的隱身能力以外,這一半無尾布局還連帶著提供了更大的彈倉深度,讓飛機可以在維持隱身狀態的前提下攜帶直徑更大的空對面武器,而不需要專門研製像SDB那樣的小當量、小尺寸彈藥,這一點也是美軍研發JSF戰鬥機的初衷之一……」

  這一番表態,竟然直接把剛才已經嚴重傾斜的天平給拉回來了不少。

  尤其那段「人民軍隊尚未完成的歷史使命……」,更是直接擊中了幾位軍隊代表的內心。

  討論的聲音,又一次在會場中瀰漫開來。

  眉頭緊鎖的呂光低頭沉思了一會,然後轉頭看向之前一直都沒表過態的李建強:

  「老李,你覺得……像AN/FPS-115這樣的遠程警戒雷達,如果用來執行反隱身作戰的話,效果大概會如何?」

  呂光雖然是空軍裝備研究院一把手,但主要專精的還是航空領域。

  而防空反導這一塊,還是後者更加專業。

  李建強聽罷一愣:

  「你是說鋪路爪?」

  但還沒等呂光回答,他也迅速理解了對方這一問的意思——

  既然剛才孫琮已經提到了和進攻任務有關的話題,那自然要把未來一段時間內主要假想敵的防空裝備考慮進去。

  像霍克或者天弓之類的防空系統倒是不足為懼,但那兩台鋪路爪如果真的建成並投入使用,多少還是得尊重一下的。

  「我們國家目前沒有類似的裝備,所以我不好直接下結論……」

  李建強思索片刻之後,先是來了個免責聲明,接著便回答道:

  「鋪路爪的設計初衷是用於高精度反導預警,所以陣面仰角很大,並不利於觀測遠程中低空飛行的空氣動力學目標。」

  「當然,這個雷達畢竟對10平方米RCS的目標有5000公里以上的理論探測距離,而且採用了並非隱形機舒適區的UHF波段……所以就算考慮到上面這些不利因素,在不考慮低空突防或者電磁干擾的前提下,對於一般隱身目標的威脅還是不容小覷。」

  就在旁邊幾人都以為這就算是最終結論的時候,他卻又突然話鋒一轉:

  「但話說回來……鋪路爪畢竟是一個固定目標,就算空軍不好處理,畢竟還有第二炮兵的彈道飛彈嘛……而且呂院長您別忘了,我們對於未來作戰想定的重點也不是如何奪取目標,而是如何進行區域拒止……」

  這個回答,算是把呂光差點被帶偏的思路給拉了回來。

  航空兵目前需要的,是一種能夠儘快形成戰鬥力的四代機,用於和F22,以及未來數量更多的F35對抗。

  在抱定了這個思路之後,其實並不難分析出,611所的方案就是目前最適合的。

  就算再有其他諸如三翼面或者常規布局的方案拿出來,也很難比鴨翼+大三角翼布局更占優勢。

  而與此同時,航空工業這邊,也開始關注到了半無尾布局的一些具體技術問題……

  「常院士,半無尾布局需要和推力矢量技術結合,才能取得和其它翼面布局相當的操縱性和機動性,請問航空動力集團在這方面的研究情況如何?」

  不出意外地,很快便有人主動把話題引到了常浩南這邊。

  說實話,常浩南本人對於這個半無尾布局是真的很有興趣。

  但興趣歸興趣,他不可能簡單因為個人好惡就影響結果的公平性。

  「我們集團正在一台渦扇10發動機進行矢量噴口的地面操縱測試,預計最晚明年就能進入到飛行驗證階段……」

  常浩南先是簡單提了一下自己這邊的研發進度:

  「不過,半無尾布局需要的是全向推力矢量技術,這種矢量噴管的結構非常複雜,使用壽命會比發動機本身短得多……當然一般情況下矢量噴口起作用的時間很短,所以倒還可以接受,但如果要讓推力矢量頻繁參與到飛行控制當中的話,就必須得考慮這個問題了……」

  飛機研發,歸根結底離不開動力。

  因此常浩南的這一番話,在某種程度上算是給整個研討會定下了基調。

  再結合航空兵方面的意見,明眼人基本都能看出,應該是611所笑到最後了。

  只是這次會議的級別還不夠高,所以不能正式做出決定而已……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