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默此行,來回還不到一個時辰,便返回了渭水南岸的吳懿營中。
吳懿此時已經親率五千人、在營門外列隊完畢,準備沿著更東一些、馬謖、魏延在兩日前經過的浮橋渡河、再到上邽城東紮下營盤。
遠遠的看見尹默單人獨騎行了回來,吳懿滿是詫異的拍馬迎了上去。
吳懿看到尹默坐在馬上板著一張驢臉,不由得笑了出來:「尹大夫,尹大夫?這是怎麼了。」
尹默搖了搖頭,繼續低著頭向營中走去。
吳懿無奈,只得撥馬近前,親自用手拽住了尹默的韁繩,笑著問道:「尹大夫!你倒是說句話啊,勸降郭淮、勸降的如何?」
尹默的面孔漸漸漲紅,方才面對郭淮說不出話,可面對吳懿這個老熟人,尹默用手指向上邽城的方向,高聲叫喊道:「郭淮此人不可理喻!此人辱罵陛下、辱罵丞相,非人哉!」
「行了行了,不就是沒勸降成功嗎?」吳懿一邊笑著一邊安撫著尹默,這般有趣的場景在成都時可見不到:「你且去營中安歇,看我率兵渡河、替你到郭淮面前找回面子!」
說罷,吳懿朝尹默擺了擺手,隨即領兵向東北方向渡河去了。而按照吳懿的指令,西邊的廖化部也一時欲強渡渭水!
蜀軍同時兩邊渡河,而就在處在城西的郭淮想要率三千外軍向西、欲要抵住過河的蜀軍時,上邽城裡的鹿磐卻遣人將吳懿在城東渡河之事告知了郭淮。
一時間,郭淮陷入了兩難之中。
原地掙扎了許久,郭淮眺望著不遠處結了薄薄一層冰的渭水,咬牙下令,命全軍拆營、隨後返回上邽城中。
虛張聲勢,面對東、西兩面蜀軍的同時進軍,宛如一個泡沫一般被輕易戳破了。
雖然一時沮喪,但郭淮的心中仍還是有底氣的。上邽城就在身後,憑此城池、定可拖住蜀軍、等到左將軍援軍到來!
西邊的廖化部渡過渭水後,開始向上邽城的方向挺進,最後在城西五里處、靠渭水紮下營寨。東邊的吳懿部也是一般。
有了這兩座在城北的營寨作為依託,窄窄的渭水再也無法成為蜀軍的阻礙,而上邽城距離被圍也不遠了。
下午時分,陳倉城中的右將軍朱蓋,收到了三日前、鹿磐從上邽發來的戰報。
堂中捏著文書的朱蓋,先是自言自語讚嘆了許久,然後轉身看向一旁站著的鄧艾。
「士載,你說牽鎮西是怎麼想的,怎麼就被他賭對了呢?」
「稟右將軍,屬下以為牽鎮西所說沒錯。若關中出事、自有中軍來抵禦關中來犯之敵。但若隴右大軍進犯,晚支援幾日的話,相差的就是天上地下一般了。」
鄧艾倒是難得的沒有結巴。實際上自從被皇帝托以重任之後,位高權重、在自信心逐漸建立起來後,困擾他多年的口吃也漸漸好了。
權力最能養人。
朱蓋點了點頭,說道:「我與牽鎮西,是十二月二日上午在長安接到的軍報。」
(請記住101𝘬𝘢𝘯.𝘤𝘰𝘮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當日下午,牽鎮西率一萬五千步兵先行開拔,若按一日六十里之速,算起來他現在已經到了郿縣附近了。」
「若沿隴山道進發,郿縣到上邽大約還有七百里,還要十一日、十二日能至。」
鄧艾此時說話似乎有些妙語連珠的意思了:「牽鎮西統率大軍馳援隴西、右將軍從長安疾馳兩日來陳倉坐鎮,伯仲之間、俱是國家功臣。」
「哈哈哈哈。」朱蓋頗為爽朗的笑著:「士載啊士載,我怎麼才看出來你這般會講話?」
鄧艾羞澀一笑,隨即補充道:「若算起來,信使已經到了洛陽兩日有餘了,中軍應該向關中進發了。」
朱蓋聽聞此語,卻站起身長嘆了起來:「按郭淮信中所說,蜀軍足有五萬以上來犯。只怕郭淮在上邽抵擋不住、左將軍在隴山道也無法阻敵啊!」
「郭淮兵不到五千,左將軍不過一萬人。如何能等到牽鎮西援軍來到?等牽鎮西到了,說不得中軍的騎兵都到了!」
此時的鄧艾精於屯田和糧草之事,對軍事只是粗通,隨即請教道:「若依右將軍判斷,這仗能打成什麼樣子?」
「哎,」朱蓋嘆道:「按蜀軍這架式,恐怕天水、廣魏、南安、隴西,這隴右四郡都得丟!」
「蜀軍這般厲害?」鄧艾略帶驚訝的問道。一直以來,大魏對內皆稱吳蜀為叛逆。從宣傳上來說,大魏疆域最廣、兵力最多,對於鄧艾這種不通軍事的下層官吏而言,『大魏強盛』乃是如同真理一般。
但歷朝歷代,所謂的『真理』,似乎與真理都不沾邊。
朱蓋搖頭:「不是蜀軍厲害,而是大魏在隴右兵少。」
看著面前行禮請教的這個三十歲的『年輕人』,知曉他被陛下看重,現在無事時朱蓋也願指教他一番。
「士載,你看隴右四郡、平日裡也算安穩,素無叛亂之事。一旦敵軍大軍壓境,而隴右又少兵難以抵禦,投降這種事幾乎是難以避免的。」
「一城降了、帶動兩個。兩縣降了、一個郡也就不穩了。」朱蓋努力解釋道:「就如同一行旅人手扯著手站在峭壁邊上,一個掉下去了、一連串都會掉下去。」
以鄧艾之聰慧,瞬間就明白了其中關竅:「依右將軍所說,那隴右城池的投降,要何時才能止住呢?」
朱蓋說道:「方才我說隴右四郡可能會全丟,說的也只有隴右四郡了。」
「就拿最西面的隴西郡說,襄武離榆中足有四百里,無論蜀軍從糧草、還是兵力來說,都不可能調度如此多的偏師向西。」「西邊的夏侯霸與陸遜,定會在集聚到隴西郡。或許是郡治襄武城、或許是再西一些的首陽城。但無論如何,襄武就是蜀軍進犯的最西面了。」
「那安定郡呢?」鄧艾又問。
朱蓋瞄了鄧艾一眼:「左將軍不是去了嗎?算起來,他現在應該已經到達安定郡西面了。」
鄧艾若有所思:「那安定郡定然無虞了。」
朱蓋走至鄧艾身旁問道:「士載你說,那隴右現在何處最為關鍵?」
鄧艾在心中努力回憶了一遍隴山道經過之地,反覆確認了幾遍後,語氣篤定的說道:「略陽!」
「左將軍應該已經到達略陽了,通過隴山道北上的蜀軍應該也到略陽一帶了。」
「若左將軍能率萬人守住略陽,則隴右戰局仍有轉圜餘地。倘若守不住……」
朱蓋湊近,面對面盯著鄧艾的雙眼:「若左將軍守不住,該當如何?」
鄧艾對著朱蓋的目光,咬牙從口中擠出幾個字:「若守不住,則隴右四郡將全丟至敵手。」
「大魏在關西的形勢,將會比建安十六年更壞。」
所謂建安十六年,正是曹操在關中擊破馬超與韓遂聯軍、收復安定郡,又派遣夏侯淵西征的那一年。
朱蓋用力拍了拍鄧艾的肩膀:「小子,說的不錯!軍情就是這般一日三變,每一變都讓人驚心。」
「知道該如何做了嗎?」
鄧艾略有些茫然的看著正在朝外走出的朱蓋:「右將軍讓我做何事?」
「真不曉得你是聰慧還是痴傻。」朱蓋轉身,用異樣的眼光看向鄧艾:「既然得知了新的軍情、又心中有了猜度,當然是寫軍報發給牽鎮西和洛陽啊!」
鄧艾略帶歉意的躬身一禮:「是屬下粗疏了,我這就去擬軍報。」
朱蓋輕輕頷首,隨後離開前往城外軍營中去了。
……
幾乎同一時間,在郭淮、朱蓋、鄧艾幾人都認定了的戰場——略陽,張郃也準備親自引著五百騎出城。
參軍陳憑略帶疑惑的問道:「都督是要親去城南阻隔蜀軍嗎?為何只帶五百騎?」
張郃揚起馬鞭,指向城外:「本將問你,大隊蜀軍會從哪條路來?」
陳憑想了想回應道:「應該從略陽城東南四里處,通往上邽的那條路的路口來。」
張郃一笑,輕聲說道:「知道就好!這塊地方如此狹窄,五百騎就已經足夠了!」
「不過,本將還有一事要囑咐於你。」
陳憑連忙拱手說道:「但憑都督吩咐。」
張郃問道:「看到城南那座山了嗎?」
陳憑點頭:「回都督的話,看到了。」
張郃緩緩說道:「我先領五百騎,埋伏在路口以東二里的地方。」
「略陽城在此,此刻又到了下午,蜀軍必然會向略陽城這邊來。」
「你且看我率騎兵衝出,從東邊威嚇蜀軍之時,你就從城中領著一千騎出來,遠遠的將蜀軍往城南那座山下趕。」
「聽明白了沒有?」
陳憑乃是張郃親信之人,在表示聽明白了之後,隨即又問:「不過,都督為何要將蜀軍趕至那邊?」
張郃略顯無奈的看了陳憑一眼,說道:「總不能讓他們堵住路口、堵住平地,安穩的紮下大營來吧?」
「城南就這麼一個正對著的山,不將他們向山邊趕,還能趕到哪邊?」
陳憑連連應道:「屬下知曉了,都督慢行。」
張郃離去之後,陳憑似乎想到了什麼,將略陽縣的縣令叫了出來:「城南那座山,可有名字?」
略陽令想了片刻,回答道:「陳參軍,彼處正是略陽城南的街亭,此山名為斷山、本地人也將其喚作南山。」
陳憑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