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三國:我不是曹睿> 第85章 誘之以利

第85章 誘之以利

2024-10-28 22:13:27 作者: 李一振
  第85章 誘之以利

  天下十三州,魏國據有九州。

  如此龐大的官員的數量,即使只為一些關鍵職位的臣子加官進爵,這個工作量依然是曹睿自己一個人沒辦法完成的。

  在對一名臣子定下封賞之前,要考察其年齡、籍貫、履歷、功過,還要對個人能力及品行做出平定。不僅需要翻閱各種記錄文檔,還要做好詳細的總結。

  所以本次的大封賞,乃是皇帝和四名侍中一起在北宮之中共同手搓出來的。連著加班了三天,才搞定了所有工作。

  既是一次封賞,也是對所有重點職位上的官員一次全面的總結回顧。

  數日前的北宮內,侍中辛毗本來覺得這樣封賞有些不妥。在辛毗的想法裡,封賞應該是臣子為國家立下大功才能得到的褒揚,若這般你好我好大家好,如灑水一般的潑出去人人有份,豈不是太廉價了?

  早在當年曹丕繼位的時候,辛毗就覺得不太妥當。正當辛毗想要向皇帝諫言的時候,卻直接被皇帝堵住了嘴。

  不是物理意義上的堵嘴,而是在皇帝讓侍中們研究外朝臣子的封賞之前,由皇帝自己先把四名侍中和兩名中書的封賞定了。

  原來是關內侯的,現在成了亭侯;原來是亭侯的,現在成了鄉侯。

  當這個賞賜落到自己頭上的時候,誰還會與這個爵位過不去呢?辛毗雖然祖籍隴西,但卻出生在潁川陽翟。從廣平亭侯變成了潁鄉侯。單單這個『潁』字,就足夠收買辛毗的了。

  當辛毗試探性的問皇帝為何要封賞群臣之時,曹睿笑著說道:「朕是先給辛侍中晉爵之後,才想到滿朝群臣的。他們都要感謝辛侍中啊!」

  面對皇帝如此這般的玩笑話,辛毗也只覺哭笑不得。

  曹睿讓內侍們搞了個大屏風,上面糊滿了左伯紙。第一步是選定封賞的名單,第二步是再定具體的封賞。在屏風上勾勾畫畫,顯然更清晰直白了許多。

  雖說大部分人的封賞都評的頗為順利,但有些極個別的封賞還是被質疑了的。

  比如孟達。

  做人要會抓住時機,做官更是。孟達就是一個掌握時機的高手。

  早在曹操去世後不久,曹丕剛稱魏王、且還未稱帝的時候,孟達在曹丕急需威望功績的時候,在上庸率部曲四千餘家投奔魏國。

  曹丕當時缺的就是威望。四方賓服、敵將主動歸降,不管面子還是里子都是大賺特賺。

  孟達到達譙縣面見曹丕之時,進見閒雅,才辯過人,眾人莫不屬目。就連曹丕外出時都和孟達乘同一輛車,甚至還抓著孟達的手開玩笑說:「卿得無為劉備刺客耶?」

  孟達得到曹丕的寵信,不僅拜孟達為散騎常侍、建武將軍、封平陽亭侯。又將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合為新城郡,令孟達領新城太守,將西南之任委以孟達。

  但曹丕故去,現在的皇帝曹睿,可太知道孟達是個什麼貨色了。四個字概括一下:反覆小人。

  在談及孟達的封賞之時,劉曄首先表示了反對。

  劉曄對皇帝如此說道:「臣以為,孟達乃是投降反覆之人,又恃才好術,這樣的人豈能因封賞感化?而且孟達駐紮在新城,倘若一旦孟達生變,對襄陽和荊州豈不甚為有害?」

  曹睿也頗為驚訝,劉曄看人識人確實精準。在原本的歷史中,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時勸孟達再投蜀漢,孟達竟然被諸葛亮說動從而反叛。

  而現在還只是黃初七年年底,新帝登基甚至都沒有改年號呢,如果評估孟達這個時候的狀態,應該還是頗為安穩的。

  曹睿又向曾仕官蜀漢的黃權詢問:「卿以為應該加封孟達麼?」

  

  黃權想了片刻後說道:「孟達此人,臣還是頗為熟悉的。」

  「孟達乃是扶風人,孟達之父孟他靠著賄賂張讓而擔任涼州刺史。而孟達日後的行事風格正如其父一般,頗為投機。」

  「孟達同法正一起引劉備入益州,但孟達卻只被命為宜都太守。而一同策劃此事的法正卻被引為腹心,被劉備命為蜀郡太守、揚武將軍,和諸葛亮、關羽、張飛一起接受劉備最高規格的賞賜。」

  「劉備以法正為謀主北上占據漢中。劉備稱漢中王之後,任命法正為尚書令和護軍將軍。而此時的孟達,卻還在遠離成都、頗為偏僻的上庸駐紮。」

  「孟達與法正結識數十年,與法正對比之下的落差讓孟達心中頗為不平。加之關羽在北攻襄樊之時,孟達與劉封一起曾拒絕關羽發兵的要求。關羽死後,孟達常常畏懼被治罪,又與劉封不和,被劉封奪了鼓吹,因此選擇率領部曲投魏。」


  黃權其實也是從蜀漢一方投靠過來的,讓一個降將去評論另一個降將,這還是感覺有些奇怪。不過黃權此人言語之間,絲毫不掩飾對孟達的不屑。

  孟達此人最為有趣的是,孟達在投魏之前,竟然給劉備寫了一封親筆信!

  孟達在給劉備的親筆信的結尾中說道:「臣誠小人,不能始終。」還有「臣每聞交絕無惡聲,去臣無怨辭。」

  大概意思就是說,我孟達是小人,但你劉備是個君子啊!雖然我投魏了,但你肯定不會和我一般見識的對不對?嘲諷至極。

  黃權最後這樣總結道:「陛下若要安定東三郡,與其加封孟達使其驕縱,不如召孟達回朝任官、另選賢明之人鎮守東三郡。」

  曹睿聽聞黃權話語後微微一笑:「黃侍中,你確實是個君子啊,這是以君子之心揣度小人。但朕以為,若是朕在加封群臣的時候,下詔讓孟達回朝,你們信不信孟達收到詔令後便會直接反了?」

  「這當如何?」黃權蹙眉問道:「難道就只能給孟達繼續封賞了麼?」

  曹睿笑著搖了搖頭:「既然孟達是小人無疑,那孟達此人應當既不忠誠於朕、也不忠誠於蜀。孟達若在魏蜀之間搖擺,無非是看誰開的價碼高罷了。」

  「對了,蜀漢的將領趙雲,現在是什麼爵位?」

  劉曄平日研究敵國之人頗多,此刻開口說道:「陛下,如臣沒有記錯,趙雲應當是在劉禪繼位後,被封為亭侯。」

  曹睿想了想說道:「諸葛亮現在也只是鄉侯吧?武鄉侯對嗎?」

  劉曄點了點頭:「正如陛下所言。」

  曹睿笑著說道:「那朕心裡就有數了。你們記一下,將孟達的亭侯改為鄉侯,讓他和諸葛亮爵位在同一等級。把原本夏侯楙的安西將軍號,也一併賜給孟達。」

  「劉封不是曾經奪了孟達的鼓吹嗎?那麼朕再賜給孟達鼓吹,以示朕沒有忘記他之意。劉侍中,你再替朕寫封私信給孟達。」

  「朕就不信,諸葛亮給孟達出的價碼,能比朕還多。」

  劉曄此時也應聲說道:「陛下如此,則暫時無需憂慮孟達了。」

  曹睿說道:「是啊,暫時無憂就好。萬事萬般,都不過是為了東南戰事罷了。」

  ……

  十二月初二,洛陽,太學。

  洛陽的太學始建於前漢光武帝時期。光武皇帝劉秀就曾多次親臨太學觀看經學辯論,並曾經親自考究諸生課業。順帝靈帝時期,太學的學生總數一度達到了三萬人之多。

  三萬多人的恐怖規模,比之後世的很多大學名校都要龐大些許。為了安頓如此多的學生,太學進行了又一次擴建,二百四十間教室、一千八百五十間宿舍,一時間洛陽學風極盛。

  如此多的學生及老師,在沒有印刷術的當時,統一教材是一件極難的事情。靈帝因此准許議郎蔡邕的提議,令人在太學的大門之外立了四十六塊石碑,每塊石碑高一丈許,廣四尺。

  可惜的是,在董卓之亂時石碑遭到破壞,破損的約有半數之多。曹丕在位之時,令人將石碑破損之處補好。又重新修繕太學,重新修建了許多館舍,還徵召了學生和講師。

  本來,太學事宜是由鍾繇鐘太傅負責的,但是鐘太傅確實年老,太學日常的庶務由高堂隆高堂博士負責,教學事宜則由『經神』鄭玄的侄孫鄭稱鄭博士負責。

  太學雖然是個學校,但畢竟是由朝廷出資並開辦的,難免會涉及到很多學習之外的事情,太學的招生就是一項。

  洛陽太學的招生,可沒有什麼考試入學、劃分數線的傳統,也沒有統一的學習年限和畢業一說。既然學制都如此混亂,那錄誰不錄誰,都是朝廷一句話的事情。

  無非就是分餅嘛!

  既然新任皇帝想要將太學搞好搞大,那麼太學生的素質也是必須要把控的。那麼哪裡的生源最好呢?當然是汝潁宛洛。

  第一批五百個名額裡面,汝潁宛洛,汝南郡、潁川郡、南陽郡和河南尹,這四個郡就占了兩百個名額。

  剩下七八十個郡國,就從餘下的三百個名額裡面來分。分來分去,等輪到雍州的天水郡這種邊郡的時候,天水一郡就只有可憐的一個名額了。

  學習之事乃是人人平等嘛,但在招生方面,只不過有些地方是更平等罷了。

  司馬師今日到太學來的早了些,便在門外駐足看起了石經。

  不一會兒,讀著石經的司馬師便聽到了身後有人在喚他。

  司馬師回首一看,來人正是夏侯玄。

  各位讀者老爺,目前一振每日六千已是盡全力了,畢竟只能晚上熬夜碼字。說我短小的,認了!今後努力練手速!

  (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