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三路出征
2024-10-24 03:18:37
作者: 烏有大仙
第405章 三路出征
二月二十,天氣轉暖,赤軍大舉北上。虎賁鎮、步兵第四鎮共十三萬兵馬,兵分三路,相繼從衡州、長沙、岳州拔營,遙望武昌而去。
一路走水路,分成前後兩路,分別從衡州、長沙兩地起錨,沿湘江入洞庭湖,由洞庭湖入長江,再順江而下,目標直指武昌。
前路由水師第一協護航,帶著炮兵協、輔兵協,另外載運了大量彈藥等物。後路由水師第二協護航,帶著大量糧草輜重。
水師第二協成立才半年多,只有三十多艘新下水的三版戰船、四艘長龍戰船。得益於阮廷峰卓有成效的工作,虎賁鎮在衡州設立了造船廠,在不到半年時間內造出了三十多艘戰船。
好在大量疍民加入赤軍,彌補了水手和船隻的不足。為了更好地統轄內江水師,岑丹初提拔阮廷峰為虎賁鎮副鎮統,直領水師第一協、第二協。
他很想再新募一協水師,考慮到財力緊張,只好暫時作罷。
另一個副鎮統為何國駒,廣西瑤人出身,乃岑丹初心腹大將,直領親兵第一協、第二協、第三協。
虎賁鎮兵馬太多,已編制七萬多人,馬寶統帶起來頗覺困難。有阮廷峰、何國駒作助手,馬寶輕鬆多了,可以集中精力指揮戰事。
第二路由虎賁鎮騎兵、親兵組成,走岳州、臨湘、嘉魚,大體上沿洞庭湖東岸、長江南岸,與水師遙相響應。這條路線,特別是沿長江南岸,是清軍重點設防的地方。
騎兵協走前路,三協親兵走後路。長沙大捷後,赤軍繳獲大量戰馬,親兵協缺少戰馬的窘況大為緩解,基本可以做到一人一馬,因而行軍甚速。
第三路由步兵第四鎮組成,走湘陰、通城、崇陽、咸寧。這條路線最短,但要經過大幕山、九宮山,易被清軍設伏。
此戰與鰲拜決戰,非同小可,丹初照例親征。中軍向來隨中路軍行動,因此,他這一次並未走水路,而是跟著親兵第一協。
丹初騎在馬上,躊躇滿志,說道:
「去年此時,我軍出梅關,北伐江西。一年來,赤軍馬不停蹄,先後在贛州、雩都、衡州、長沙與韃子大戰,戰必克,守必堅,故能恢復湘、贛。如今天氣轉暖,適合交戰。這次東征武昌,希望能跟去年一樣旗開得勝。」
已是初春,草木發芽,天地間重新煥發出了無限的生機。
赤王起了頭,隨從諸將紛紛議論起來:
「韃子不怕冷,鰲拜卻枯守長沙,等待援軍,可見心中畏怯,並無戰心。」
「正月間那場大雪,真箇叫天寒地凍。我軍駐守在長沙,仍舊凍得不輕,不少人得了凍瘡。所幸糧台調來了不少煤炭,將士以之取暖,凍瘡減輕不少。」
「還得是工兵標的兄弟,不少人原就是郴州的礦工。他們在郴州、永州組織礦工,掘了不少煤炭。大家把煤炭打濕,摻以黃土,和成煤泥,製成蜂窩形狀,又耐燒,又熱乎。」
「要是沒有正月那場大雪,咱們早就開拔了,早就與韃子開火了。現在晚了一個月拔營,倒叫韃子緩了過來,派了一個什麼洛托?」
「怕他個球,洛托來得正好,咱們正巧把他一起吃掉!」
「哈哈哈哈!」眾人大笑。
愛新覺羅·洛託,滿清莊親王舒爾哈齊之孫,貝勒寨桑古之長子。洛托時年三十九歲,清初名將,但在皇太極時期「悖亂違法」,削爵幽禁。
「京師爆發瘟疫,韃子死傷無數,名將凋零殆盡。連尼堪、屯齊這種二流貨色都能擔任大將軍,更何況洛托這個無名之輩?」
丹初笑著,對情報局長馮加禮說道:「老馮,你跟大家說說洛托的底細。」
「諾,」馮加禮位高權重,卻為人謙和,沉默寡言,在眾將中風評不錯。
「洛托有個叔父,是大家的老熟人,滿清鄭親王濟爾哈朗。濟爾哈朗的父親,則為舒爾哈齊,是野豬皮的二弟,被野豬皮囚禁至死。濟爾哈朗的大哥,則為阿敏,被皇太極囚禁至死。
「如今多爾袞死了,福臨年幼,濟爾哈朗當起了家,遇到赤軍崛起,如今已經病倒,難以理事。洛托也就起來了,復封三等鎮國將軍。
「正是朝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濟爾哈朗保舉洛托為鑲藍旗滿洲都統,糾集滿蒙漢八旗,號稱五万旗兵,南下增援鰲拜,其實際兵力,當在兩萬餘八旗……」
兩萬多八旗兵?這可不是個小數字。再加上鰲拜手中的八旗兵,武昌戰場上將聚集七萬左右的八旗兵,再加上綠營扈從軍,總兵力當在十二萬以上。
跟著岑丹初,將士們早已樹立了必勝的信心,對未來戰事頗為樂觀。
「吳三桂與孫可望狗咬狗,咱們沒了後顧之憂,可以專心對付鰲拜。民心在我,水師在我,火器在我,此番決戰,必能早奏凱歌。」
「荊州那邊,倒是要多加防備。守將阿爾津號稱名將,如今又來了一個李國翰,不可小覷。」
「胡鎮台驍勇善戰,第五鎮又有湘西土兵、順軍老卒。如果阿爾津膽敢乘機偷襲,定教他有來無回。」
「去歲我軍大捷,韃子湖廣四川總督羅繡錦驚懼而死。接替他的李國英,倒是可以做些文章。若能把他策反了,我覺得,對將來的戰事大為有利。」
李國英,山西大同衛人,原是明朝邊軍世襲武將,驍勇善戰,明末時為左良玉麾下總兵,與馬進忠、金聲桓、王允成、徐勇等為同僚。左夢庚降清後,李國英一門心思投降滿清,表現出卓越的軍政才能,永曆二年被清廷擢升為四川巡撫,編入漢軍正紅旗。
他與另一個漢奸李國翰名字相近,其實並無親誼,如今正坐鎮武昌,配合鰲拜對抗赤軍。
「鰲拜雖有十二萬大軍,真正堪用的只是七萬八旗兵。另外五六萬綠營兵,就算精銳能戰,也必是心存觀望,不會賣力死戰。」
丹初斷然說道:「韃子以異族御中原,暴虐無常,民心不附,歧視綠營,綠營不從。鰲拜雖然精明強幹,卻並不能改變這一局面。他之於李國英,猶如屯齊之於沈永忠。武昌之戰,不過是長沙之戰的翻版而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