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欣然歸附
2024-10-23 01:17:38
作者: 烏有大仙
第376章 欣然歸附
大閱之後,岑丹初在眾人的簇擁下,入西門來到回雁閣。輔兵協已在回雁閣上準備了酒菜,招待諸鎮。
「諸君,」丹初已經褪去了金甲,著蟒服,舉杯邀飲,說道:「幸賴將士用命,佟圖賴伏誅,屯齊宵遁,赤軍奪得衡州重鎮。今日演武坪會盟,諸君不遠千里來會,大閱赤軍,真數年來未有之盛事。」
眾人舉杯,馬進忠代表諸鎮,說道:「久聞國主大名,只因五嶺隔絕,未能一見。今日大閱,吾等親見國主之英姿,目睹赤軍之壯勇,始知國家恢復有望,前程可期矣。」
馬進忠是陝西延安人,早年聚眾起義,綽號「混十萬」。
明人嗜好賭博,最流行的則是「葉子戲」。馬進忠的綽號和很多農民軍將領一樣,來自葉子戲。他蓄有長髯,年近五十,久經沙場而豪邁不減,在湖廣戰場堅持抗清多年,足見忠心赤膽。
三巡酒後,宴席上氣氛漸漸融洽,丹初笑道:「自南渡以來,國朝用兵屢屢受挫,皆因節制不一,節帥私心自用。吾等今日衡州會盟,為的就是坦誠相見,統一軍令。
「諸君欣然來赴,足見忠勇赤誠。本藩素無偏見,諸君若肯誠心來歸,吾必收為赤軍,厚養家眷,將來不但恢復有望,富貴前程亦可期矣。」
岑丹初有天下兵馬副元帥的官銜,也就有權利會盟諸鎮,令其聽從節制。這事,孫可望也幹過。但孫可望只是要求各鎮聽令節制,岑丹初則更進一步,要求各鎮收編為赤軍。
諸鎮相視一眼,猶豫未決,示意馬進忠代表發言。馬進忠資歷最老,實力最強,試探著說道:「敢問國主,我軍若投靠赤軍,可是收編為赤軍步兵?」
這本就是句廢話。岑丹初派使宣布會盟時,已經講得明白,會將各鎮收編為赤軍,勛鎮仍掌兵權。
「不錯。」丹初知道他們的顧忌,耐心說道:「諸鎮若誠心愿投,仍作一軍統領,官銜由赤軍確定,糧草由赤軍供應,家眷由赤軍供養。」
眾將放心不少,臉上露出笑意。
丹初繼續說道:「譬如鄂國公,兵強馬壯,功名素著,若肯歸順本藩,可擔任步兵協統,副協統以下,除協、標兩級教導、營務處主任由赤軍任命,其餘大小官佐均由鄂國公決定。」
這真是意外之喜,馬進忠聽罷笑逐顏開。他麾下只有一萬兵馬,除去家眷、輔兵,只有五千多戰兵,擔任標統自嫌不足,擔任協統又有不甘,為此踟躕已久。
岑丹初氣量寬廣,用他為協統,等於把馬進忠拔高到了與李定國平齊的地位。
「國主如此慷慨,馬某必傾心效命,願帶麾下兵馬歸順赤軍。」他抓住機會,拉起坐在末位的兒子馬惟興,說道:「此某犬子,一向為吾統帶騎兵,擅使丈八蛇矛,可為國主衝鋒陷陣。」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101𝓀𝒶𝓃.𝒸ℴ𝓂】
丹初明白他的用意,起身來到馬進忠父子面前,把馬惟興上下打量一番,說道:「真虎將也!」
他靈機一動,解下隨身寶刀,說道:「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此刀出自大內,隨本藩征戰多年。本藩用它割取韃虜首級,不下十餘級。今以寶刀贈英雄,望伊父子早日融入赤軍,建立殊勛。」
這把寶刀還是岑丹初作隊長守桂林時,從監軍太監龐天壽那裡搶來的。征戰至今,岑丹初也得到了不少寶刀寶劍,都不如這把寶刀來得珍貴。
馬進忠大喜,帶著兒子跪接寶刀,說道:「從此之後,吾父子就是赤軍的人,為國主赴湯蹈火,再所不辭。」
夔東十三家共來了三個代表,兩個大順軍將領劉體純、袁宗第,另一個是三譚兄弟中的譚文。
劉體純擅長爆破,是農民軍中少有的爆破人才。他對赤軍火器極感興趣,說道:「國主海納百川,無門戶之見,收編忠貞營為赤軍,用李來亨為步兵副鎮統,吾等欣慕已久,只因山川阻絕,未能早日歸順國主。這次,國主屢敗韃子,不日將恢復湖南。吾等大順軍餘部必將早日渡江,歸編赤軍。」
大順軍能夠攻破京師,自有其過人之處。哪怕是清軍入關之後,大順軍依舊堅持抗清,在潼關、懷慶、陝北、荊州都曾與八旗大戰,戰鬥表現比南明軍隊強多了。
大西軍雖有內訌,好歹在名義上被孫可望整合在一起了。大順軍仍是一盤散沙,又與大西軍不和,為赤軍收編提供了絕佳的機會。
「順軍骨幹多為陝軍、陝民,吾亦為陝軍之後,聽到諸位鄉音,頗覺親切。」丹初故意用陝音說道:「郝永忠也是陝人,雖與吾有些齟齬,不失為一條好漢。諸君可轉告他,若他肯率軍來歸,吾必不計前嫌,授他以步兵標統之職。」
若連郝永忠都能被赤軍所用,其他人自不必說。譚文亦很興奮,說道:「吾軍遠在忠州,亦願渡江歸順國主。」
忠州即今之重慶忠縣。譚文還有兩個兄弟,曰譚弘,曰譚詣,原是方國安的部將,後受大學士呂大器的節制,在忠州一帶堅持抗清。歷史上,到永曆十三年的時候,永曆帝已入緬甸,復明無望。譚氏三兄弟攻重慶不克,損兵折將。譚弘、譚詣欲降清,譚文不從。兄弟內訌,譚文被殺,剩餘二譚遂降清。
丹初略一沉吟,說道:「卿在忠州抗清,可以牽制四川的韃子,勝過渡江歸順。不如這樣,本藩授卿為赤軍忠州獨立標標統,請卿在忠州堅持抗虜。等本藩提兵西征四川,再與卿會師忠州。」
譚文大喜,說道:「文遵命。」
大西軍趁赤軍與清軍大戰,再次襲占了慶遠。這次會盟,大西軍慶遠守將楊武偵得消息,不請自來,頗有膽量。丹初亦有意在大西軍面前炫耀武力,同意楊武列席會盟。
楊武本是孫可望的心腹大將,慶遠之將時被委為後軍,當孫可望後路,可見其備受倚重。歷史上,孫可望降清時,楊武並未追隨孫可望,反而領軍追擊孫可望。永曆十四年,楊武降清。但吳三桂認為楊武桀驁難制,於次年斬殺楊武。
眼見諸鎮紛紛歸順岑丹初,楊武十分不悅,壯著膽子說了句:「昔日秦國主會盟諸鎮,諸君亦赴命,有聽令節制之語。今日,諸君又歸順南越國主,與前言相悖,將何以自安?」
袁宗第資歷很老,在大順軍任右營制將軍,長期自領一軍,負責一個方向獨立作戰,頗有將帥之才。他輕蔑地看了下楊武,說道:
「吾起兵時,與張獻忠稱兄道弟。孫可望算什麼東西,也敢僭稱秦國主。張獻忠死前交待諸義子,曰『我死,爾急歸明,毋為不義』。孫可望還想稱帝建國,有何德何能節制諸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