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城府
大明宮外。
一名禁軍入內通稟之後重新回到建福門,對待杜五郎的態度就顯得冷峻了許多。
「五郎請回吧,陛下並不想見你。」
「能否再……」
「不能。」
杜五郎還想再爭取一下,遭到了直接的拒絕。
他轉身打算離開,可想到已有許久沒有見到薛白了,心中不免愈發擔心,遂停下腳步,道:「那我乾脆就在宮門外等著吧,直到陛下見我為止。」
那個禁軍沒搭理他,小聲地嘟囔自語了一句「到了現在還不稱臣,真當自己是個人物」。
杜五郎雖沒聽清,卻意識到自從楊玉環死後,薛白似乎遷怒並疏遠於他。
往日他是長安城炙手可熱的人物,誰見了他都會奉承幾句。可這天官員們從宮門來來往往,卻都像沒瞧見他一般。
待到暮鼓聲起,天漸漸黑下去,一輪明月悄然爬上高高的宮牆,守衛宮門的禁軍換了一批,杜五郎餓得肚子咕嚕作響。
他原本是個做任何事都沒太大毅力的人,換作旁的事早打退堂鼓了,可這次越來越受罪卻依舊沒被召見,他越來越害怕,反而不敢離開了。
艱難地熬了一夜,四更天時,漸漸有官員到了,始在宮門外列隊準備上朝。
杜五郎見狀,乾脆湊了過去,試圖跟在他們後面排隊,理所當然被攔了下來。
「我也是官員,準備上朝,這是我的魚符。」
依唐制,五品以上官員才有魚符,但杜五郎並沒有五品,他的魚符是薛白另外賜下的。
因此,他竟是被趕出了隊列,難得地體會到官位太低的痛苦。
「早知如此,平日裡還是該上進些。」
他心裡其實已經很焦急了,站在一邊卻還嘟囔著些無聊的話打趣自己,正在此時,有人拍了拍他的背。
轉頭一看,是個小道童。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101𝘬𝘢𝘯.𝘤𝘰𝘮】
「是你?」杜五郎認出這是李泌身邊的人,「閒雲,對吧?李泌還能來上朝?」
「五郎請隨我來。」
杜五郎知這是李泌要見自己,很不情願。
閒雲走了幾步,見他不跟來,只好停下腳步,問道:「怎麼了?」
杜五郎附在他耳邊小聲道:「如今局勢敏感,我與李泌單獨說話,不太合宜吧?」
「五郎未免高看自己了,無妨的,請隨我來吧。」
閒雲年歲雖小,私下裡完全是孩童心性,有時卻能表現出世外高人的鎮定氣質。
杜五郎遂快步跟上,不一會兒,就見李泌在一輛馬車裡休息。
「咦,一段時日未見,你憔悴了好多。」
李泌已沒了原先那種與世無爭的淡泊氣質,那張原本氣血感極佳的臉龐上也布滿了深深的憂慮。
他眉頭皺著,皺紋間夾滿了世俗的瑣事。
就像是一塊潔白的玉落在泥塵里滾了一圈,像是一朵高遠的白雲被水汽壓成了沉重的烏雲。
同樣作為宰相,元載任相時就顯得志得意滿,神彩飛揚。
「有幾樁事想問問五郎。」
「好。」杜五郎道,「但你上朝來得及嗎?」
「很快。」李泌道,「自陛下城外歸來,五郎可曾覲見過?」
「沒有,我昨日從午時等到現在,陛下也不曾見我。」
「你覺得這是為何?」
杜五郎道:「楊娘子是我幫陛下安頓,出了這樣的事,陛下心裡怪我。」
李泌道:「陛下既將此事託付於你,必早知瞞不過杜二娘,故而錯必不在你,陛下是通達之人,豈會因此遷怒?」
「你雖然不懂,而且反對,但陛下與楊娘子就是情深意篤。聽過《白蛇》的故事吧?我今日在宮外想了很久,才懂了這故事,白素貞為何是蛇妖,指的是她過去的貴妃身份,至於法海,指的便是阻礙他們在一起的世俗禮法,他早便料到會有人要拆散他們,寫的是個和尚,卻沒想到是個道士,唉,造化弄人……總之,陛下對楊娘子的深意都埋在這些細微之處,旁人難以體察。」
李泌沒想到杜五郎如此多愁善感,還挺能感慨,這讓他上朝的時間有點趕了。
他不得不打斷杜五郎,道:「聽五郎話里的意思,認為楊氏果真是死了?」
「你問我?我還能比你更清楚嗎?」
「只說你的直覺。」
「死了。」杜五郎想了想,嘆息著下了結論,又道:「陛下並非是遷怒,而是心中難過,因此不願見我。」
李泌喃喃道:「那便沒有挽回的餘地了。」
「你刺殺時沒想到嗎?」
「並非我刺殺的,是杜二娘。」李泌道:「但我料錯了,沒想到陛下會處死殺手,坐實和政郡主的罪證。」
「你這是『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啊。」杜五郎也不知從何處學來的戲詞,過了會又問道:「那也就是說,陛下知道和政郡主是冤枉的了?」
「嗯。」李泌道,「他若不殺和政郡主,便得殺杜二娘。」
杜五郎一愣。
他此時才想到這關節,如此說來,最不能替李月菟求情的人反而是他了。
想來想去,腦子裡亂成了一鍋粥,他不由道:「我真不懂你們這些人,好好地過日子不好嗎?非要勾心鬥角,旁人也便罷了,你不是世外高人嗎?怎也看不透。」
「見過鬥雞嗎?下了場的鬥雞豈有不鬥的。」
「道士也會鬥雞?」
宮鼓已響,馬上要早朝了,李泌懶得再和杜五郎掰扯沒用的,問道:「之前,陛下從鄭州微服回洛陽,先是見了你?」
「是,你問這個做什麼?這都是很早之前的事了。」
「我問,你答。」李泌道,「當時陛下與你見面的情形細細說來。」
杜五郎道:「你不說緣由,我為何告訴你?你便是宰相,我也不是你手下的官。」
李泌看了眼宮門處早朝的隊伍,無奈之下,只好低聲說道:「我需要探明白,陛下對杜二娘假裝遇刺之事知道多少。」
「為何要探明白?」
「如此,才有可能救杜二娘。」
「我看你是要害我二姐。」
杜五郎是好說話,卻不傻,一聽李泌這話,怎麼也不願如實相告了。
此時宮門已開,早朝開始了,李泌只好先去上朝,表示之後再找杜五郎詳談。
杜五郎想了想,判斷李泌問那些,必然是要找到更多陷害杜妗的證據。
他看著百官進入大明宮的情形,四下一看,往大理寺趕去。
趕到大理寺時,天光已然大亮。
杜五郎沒有直接入內,而是拿了一塊布蒙著臉,在衙門外面張望。
他在大理寺獄坐過好幾次牢,因此頗有些熟人,不一會兒便招手沖一個小吏道:「劉典獄,你過來一下。」
「咦,可是五郎?」
這些小人物不像那些官員們勢力眼,又或許是消息不靈通,不知杜五郎已失了聖眷,因此見了面還是十分歡喜。
「劉典獄,我問你,大理寺是否新任了一個司直,本是原武縣尉,名叫劉介。」
「是哩,與我是同姓,三百年前是一家,劉司直是個健談的。」
「你幫我喚他出來見我。」
「五郎裡面請唄,你許久沒到我們獄裡坐坐了。」
「不坐了,我就在外面見他。」
很快,劉介就出來了,看著年歲頗大,精神卻很好,神采奕奕的。他雖品級不夠,還沒上朝的資格,但在縣尉任上數十年,驟升為京官,還是十分興奮。
旁人不知劉介是從哪跑來的小人物,杜五郎卻知道這是隨陛下從鄭州一起回到洛陽的人,算是有過與陛下一起餐風飲露的交情。
「劉司直,我有樁事想問問你。」
「五郎太客氣了,只管吩咐。」
杜五郎吸了一口氣,問道:「你與陛下一同回洛陽之後,直接來找了我嗎?」
劉介當即起了戒備,賠笑著反問道:「五郎問此事做什麼?」
杜五郎慣與這些低階官吏打交道,到了關鍵時候倒也有些急智。
「不瞞你,有個機密消息在當時走漏了,但我知道,絕不是我走漏的。思來想去,會不會是陛下當時還見了別的人。」
劉介眼中精光閃動,手撫著那稀疏的鬍鬚,也不知在想什麼,卻就是不回答這句話。
杜五郎眼睛裡馬上就顯出了誠懇之態,道:「此事關乎我的性命,你若能告訴我,可就是幫了我大忙了。」
劉介思忖著,時不時偷瞥他一眼,似乎在考量著幫他的回報與風險。
末了,他終於是開了口。
「此事我告訴五郎,可是冒著性命之危啊。」
「我絕不忘劉公之恩義。」
「其實陛下進洛陽城以後,先見了另一人,那人如今可是朝野最讓人膽顫心驚的……」
~~
一場朝會結束,宗卿又有十數人被賜死、流放。
明面上的罪名有,且證據確鑿,但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群臣心裡清楚,天子這麼做無非是因為和群政主派人殺掉了楊妃。
說來,楊妃與當今天子的私情已成了李氏宗廟的恥辱,和政郡主有魄力、有能力將這個污點抹掉,可謂是女中丈夫,值得敬佩。
聽說如今她已經被捕歸案了,卻不知天子要如何處置。
而還有一些人私心裡認為,其實就連和政郡主刺殺楊妃一事都是藉口,天子就是想要顛覆大唐。
究其原因,三庶人案使得李倩從小長於賤隸之中,如今雖居於尊位,實則已被熏成了賤骨頭。
在壓抑的氣氛中散了朝。
李泌近來都沒有去政事堂,而是將文書印信都帶回家中。
上一個這麼做的宰相還是李林甫。
因此,對李泌指指點點的人也不在少數,怎麼戳心就怎麼冷嘲熱諷。
「看樣子,大唐宗廟要葬送在李泌的妙計中嘍。」
面對這些風言風語,李泌始終不作理會。
他回到家中,徑直進了書房。
很快有人進來,稟道:「查到了。」
「說。」
「與聖人一起回東都的官員叫劉介,那幾日聖人是用了的他的信印行事。」
李泌喃喃道:「怪不得始終查不到。」
「我們已經在向劉介套話了,想必很快便有結果。」
「莫被聖人察覺了。」
「喏。」
那人退了下去,接著,閒雲過來道:「道長,你要見的人來了。」
「請他進來吧。」
一個戴著斗笠的健壯男子便進了書房,卻是郭子儀之子郭晞。
李泌抬頭看向郭晞,先是寒暄了幾句。
「郭公還好吧?」
「賦閒在家,自在得很。」
「讓人心生羨慕啊。」
郭晞輕哂一聲,只當李泌是在說風涼話。
可他這次來之前,郭子儀卻千叮嚀萬囑咐地告訴他「你不可怪罪李泌,他是把老夫沒能辦成之事擔起來了啊」。
郭晞也聽了近來發生之事,不願廢話,開門見山道:「你若是想慫恿我等再起兵,趁早死心。」
說來,以前李泌助李亨爭位之時,郭子儀卻倒向了薛白;此前郭子儀起兵,李泌卻又出手鎮壓了下來。彼此還從未同步過。
他們這些李唐的忠臣,就是被這般時而拉攏、時而打壓而分化了,難以同心協力。
「放心吧。」李泌道:「天下好不容易安穩下來,我斷不會使之再起兵禍。」
郭晞道:「陛下饒了郭氏一門,我對陛下重恩唯有感念,絕不背叛陛下。」
這番話未必是真心,有可能是不信任李泌,但話說得很死,不給任何說服他的希望。
何況郭子儀已被罷官去職,賦閒在家,手中並無兵權。
李泌遂乾脆有話直說,道:「郭公與和政郡主可有往來?」
這才是他請郭晞來的原因,既然李月菟曾私下拜訪過僕固懷恩,那麼,郭子儀當時起兵反對薛白或許也有她的慫恿。
果然,郭晞臉色一變,不再像方才那般傲慢了。
「這次的事,會牽扯到郭家?」
「說吧。」李泌道,「與郡主有幾次往來?商議了什麼?」
「當時我阿爺不是因為郡主才起兵的,完全是因陛下不肯承認李氏子孫的身份……還有就是,和政群主為了向阿爺證明此事,告訴阿爺,她與陛下有私情。」
「何意?」
「就是字面上的意思。」
李泌道:「與其讓陛下查到郭家牽扯到了和政郡主一案,倒不如讓郭公主動向陛下交代。你回去之後,請郭公上書一封,詳敘因由如何?」
「交代什麼?我阿爺已無權無職,該付出的代價全都已經付過了。」
「你可知今日又有幾人被抄斬流放?!」李泌拿出宰相的威風叱道,「郭家也想落得這等下場嗎?!」
郭晞並不想聽李泌的,但他不如李泌聰明,很快便被嚇到了,幾句話之後,還是答應會向郭子儀傳話。
可他不知,李泌這麼做,是為了讓郭子儀出面平息事態。
之前,郭子儀牽扯到謀反大案,可薛白並沒有殺他,為何?
不是薛白寬仁,而是因為郭子儀在朔方軍中的威望太大了。薛白也忌憚引起邊軍巨變,於是息事寧人,只將郭子儀圈禁在長安。
換言之,郭子儀依舊是李泌手上一個極有份量的籌碼,讓郭子儀求情可以讓薛白慎重考慮還要不要把案子擴大化。
李泌的布置遠不僅於此。
他還寫信給了李光弼、封常清、顏杲卿等封疆大吏,以及閒居在家鄉的顏真卿,請他們上奏規勸天子。
目的是讓薛白知道,支持李唐的勢力依舊很強大。
他這邊接連布置,很快,薛白也一一有了應對。
先是郭晞。
就在郭子儀上表的次日,有兩人拜訪了郭晞,遞給了他一封帖子。
「講武堂?這是什麼?」
「大唐軍官學堂。郭將軍若想重返沙場,繼承父輩榮勛,只需要在講武堂就學兩年,諸試都能通過,則可官復原職,重新掌兵。」
說話的是岑參,穿的是一身軍袍,顯得雄壯英武,讓郭晞不由心生羨慕。
可他還是不太相信,道:「真的?像我這等鑄下大錯之人……」
「這是聖旨,天子之言,豈有假的?」
與岑參同來的另一人名叫武就,一臉的絡腮鬍,看著是個兇猛大漢,卻有著沉穩多智的眼神。
郭晞不知此事代表著什麼,不敢當即答應下來。
正猶豫間,岑參問道:「你可知我此間在何處任職?」
「何處?」
「曾在西域數年,歸京後在鴻臚寺,負責打探諸國情報。」岑參道,「你可知這些年我大唐國力蒸蒸日上,而吐蕃內訌,就在兩日前,陛下已放吐蕃贊普赤松德贊歸國了。」
郭晞眼神一變。
他明白此事的意義,事實上,他還知道吐蕃公主在長安生下了一兒一女,雖從沒說過孩子的生父是誰,他卻有所猜測。
「赤松德贊這一去,西邊必有變局。」武就道。
「不妨再告訴你一事。」岑參道,「正興元年,有一支商隊向西出發,同時給西域諸國帶去了聖人登基的消息,可惜,西域的商路已被人控制,他們成了俘虜,被押往底格里斯河之後,發現那裡建起了一個媲美長安的大城,名為巴格達,你可知它屬於誰?」
「誰?」
「曾擊敗過高仙芝的大食人。」武就道,「安西都護府已上奏,整兵秣馬,早晚要一雪前恥!」
岑參拍了拍郭晞的肩,聲音激昂起來,道:「來講武堂吧,待你重歸沙場之日,多的是男兒建功立業之機!」
「可是……」
「沒什麼可是的,功名祗向馬上取,方是英雄一丈夫!」
「不錯,古來青史誰不見,今見功名勝古人。郭將軍難道沒想過有朝一日功業勝於乃父嗎?!」
岑參、武就不擅長花言巧語,但慷慨激昂最能打動郭晞。
經歷了一場大變亂之後,大唐似乎開始從低迷中走了出來,漸漸恢復當初的豪邁之氣。
「好!」郭晞終是大聲應道:「我去!」
很快,他便在講武堂中與世隔絕,也使郭家與朝堂上的紛爭隔絕開來。
~~
李泌得知薛白把赤松德贊放回了吐蕃,便知讓李光弼威懾薛白的想法落空了。
果不其然,就在郭晞進入講武堂的當天,薛白下詔把劍南道節度使之職一分為四,像對待其它諸道一樣把兵、民、財、法之權分開,加強了朝廷的掌控力。
緊接著,又在姚州設置重鎮,任命了一人為姚州安撫使,在削了李光弼的民、財、法之權後,還減了他一部分的兵權。
新任的姚州安撫使名叫王天運,正是當年隨薛白攻南詔的將領。
面對這一系列的改變,李光弼沒有表現出不滿的情緒。
李泌猜想,原因一方面或是出於薛白對吐蕃、南詔的影響力,另一方面該是薛白早已私下與李光弼溝通過了,許以了大功業,比如,往後討伐吐蕃的元帥之職。
總之,李泌不得不承認,他很難與當今天子抗衡。
緊接著,他便感受到了薛白的反擊。
和政郡主一案還沒有結案,還在繼續牽扯到公卿貴胄之際,這日朝會,一封奏摺打了個李泌措手不及。
「大理司直劉介稟奏,現查到安西副都護張光晟身份不實,懷疑他實為玄宗皇帝下詔賜死之罪臣高仙芝,懇請陛下明查!」
「……」
李泌一聽,當即就明白這不是要加罪於張光晟,而是天子要給高仙芝洗冤正名了。
此事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當今天子要否定玄宗皇帝問罪高仙芝的詔書。
那必然還要否定玄宗皇帝在洛陽、潼關一戰的戰略決策,繼而否定玄宗在安史之亂中的表現……否定玄宗的功績。
一個處理不好,這或許會是薛白代唐的開端。
但李泌卻不知該怎麼反對。
阻撓此事,他便是阻撓高仙芝平反,得罪了這樣一個西域大將,又如何再守護李氏宗廟?
最可怕是,李泌意識到薛白是早有預謀,讓他難以招架。
~~
「難道真如那些人所譏諷我的,李氏宗廟因我而毀?」
連著幾日想不到破解之法,李泌眼神中漸漸失去了光彩。
是夜,他正坐在書房中焦頭爛額,忽有人悄然進來。
「阿郎,查到了。」
「查到什麼?」
李泌起身問他,近來他在查的事太多,一時竟是想不起這是哪一樁。
「查到聖人回到東都先見了誰,是達奚盈盈……」
「是嗎?」
李泌若有所思地緩緩坐下,喃喃道:「如此說來,他果然全都知道啊。」
為此,他有些失神,似乎感到了絕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