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北宋穿越指南> 第1059章 1054【武大郎的安西夢】

第1059章 1054【武大郎的安西夢】

2024-10-21 04:03:58 作者: 王梓鈞
  第1059章 1054【武大郎的安西夢】

  那些被殺死的俘虜,李彥仙說都是異族,但其實有很多是回鶻人,跟高昌貴族們有著同樣的祖先。

  中唐時期,牟羽可汗帶著回鶻軍隊南下,幫助大唐朝廷收復洛陽。

  被打壓得生存艱難的粟特人和摩尼教,就此有了新的合作對象,好些摩尼教高僧追隨牟羽可汗前往漠北。

  隨即,摩尼教成為回鶻汗國的國教。

  粟特人幫助回鶻制定政策、發展經濟,回鶻則支持粟特人傳播摩尼教,比如要求大唐在主要城市修建「大雲光明寺」。

  越來越多的財富累計,越來越高的文明進度,使回鶻成為北方草原第一個大建城池的汗國。

  其負面效果是:軍隊戰鬥力持續下降!

  因此,回鶻亡國了。

  一支回鶻人逃去契丹地盤,並更改姓氏為蕭,還跟奚人融合,發展成遼國的後族。

  一支逃去中原地區,被逐漸同化為漢人。

  一支逃去吐蕃轄地,隨著吐蕃帝國的瓦解,生活在甘肅一帶的被西夏統治,生活在青海一帶的成了黃頭回鶻。

  一支逃去安西地界,並建立高昌回鶻王國,依舊保留摩尼教為國教。

  一支逃去中亞地區,建立喀喇汗國,將那裡突厥化的同時,統治者也皈依了沙漠教。而且很多回鶻部落的後裔,還漸漸淪落為受壓迫群體。

  從這種演變來看,耶律大石、高昌回鶻、喀喇汗國……他們其實祖上都沾親帶故。

  耶律大石能夠迅速吞併東喀喇汗國,那些淪為受壓迫群體的回鶻後裔貢獻巨大。他們本來就不滿喀喇汗國的統治,甚至已經在起義造反了,直接把來自祖宗之地的耶律大石當成自己人!

  「回鶻文字,要不要全部取締?」

  這是李彥仙發給朝廷的第一封奏疏的主要內容。

  冬去春來,朝廷的聖旨發到高昌。

  第一,賞賜三軍將士。

  第二,設立安西都護府,吳玠為第一任安西都護,李彥仙調回中央擔任兵部左侍郎。

  第三,已派遣官吏前往安西都護府。

  第四,正式文書必須用漢字,非官方文書和各教經文,暫時允許繼續使用回鶻文。

  新疆地區太遠,宗教力量太強,為了避免此起彼伏的叛亂,朱皇帝這次沒有進行一刀切。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回鶻文字的影響力。

  西夏文字是仿製漢字而改造的,西夏學者也有很多認識漢字。金國文字更是拙劣,他們自己都很少用。這兩國文字,滅了也就滅了,根本掀不起什麼浪花。

  

  回鶻文字卻不同。

  它從粟特人那裡借來字母,已經發展了幾百年,就連後世的滿蒙文字,也都源自於這種字母。

  一旦直接禁絕,等於把故高昌國境內的所有貴族、學者和僧侶全部變成文盲!

  所以朱銘稍微緩和一點,允許回鶻文字在非官方文書和經文當中出現。以漢字的強大,又有官方的推廣,幹掉回鶻文字是遲早的事情,能用文化取勝的東西,就不必急於訴諸武力了。

  隨著大明王朝的統治加深,主動學習漢字的本地人,必然會越來越多。

  被朝廷派來的,不僅有行政官員,還有許多漢地高僧。

  這些高僧,以佛教徒和景教徒為主。

  朱皇帝甚至直接取締河西走廊的景教,把那裡的景教寺廟全部充公,景教僧侶一股腦兒扔來安西都護府轄地。他們當中的很多人,已經學會了漢字,即將被安排到安西各景教寺廟。

  佛教和景教,由於在故高昌國信徒最多,而且民間影響力最大,是大明朝廷的主要漢化目標。

  甚至朝廷還給出限期命令:安西都護府轄地的佛教、景教高僧,五年之內如果還看不懂漢字,不得在寺廟當中擔任重要職務。十年之內,一座寺廟的僧侶如果識字率(漢字)不足三成,這座寺廟就會被朝廷下令取締。十五年之內,寺廟裡公開使用的經書,必須全部採用漢字版!

  另外,還用謠言的形式傳播以下內容,如果其他教派不向佛教、景教看齊,不主動跑來學習漢字、用漢語念經,那麼未來朝廷會禁止該宗教傳播。

  變相逼著各教派漢化!

  反正宗教問題不用擔心,抓住佛教和景教就可以——這兩個才是主流。

  高昌這邊的摩尼教,由於做了幾百年回鶻國教,早就脫離群眾失去民間影響力,跟漢地的摩尼教完全是兩回事。前者代表著貴人利益,後者卻是造反專業戶,雙方碰到一起肯定互斥為異端。

  拜火教也在持續衰落,但跟摩尼教剛好相反。

  高昌摩尼教由於脫離群眾,信徒大多屬於上層人士。

  而高昌拜火教,城裡的寺廟已快被拆完。主要存在於廣大的鄉村地區,信徒多為中小貴族和普通百姓。而且因為教義問題,這個宗教不可能做大——它在波斯被賦予了民族主義特性,再怎麼改良也必然越來越小眾,所以在高昌地區遭到所有教派的共同排擠。

  如果朝廷不主動扶持拜火教,這個宗教的結局肯定是自然消亡。

  至於高昌道教,因為太過小眾,朝廷都懶得去管,讓回鶻道士們圈地自萌去吧。

  薩滿教之類的,也跟道教差不多。

  ……

  積雪融化,多餘軍隊撤離。

  高昌,駐軍六千,移民兩萬五。

  伊州,駐軍三千,移民兩萬。

  鄯善,駐軍八百,移民三千。

  大屯,駐軍八百,移民一千。

  焉耆,駐軍三千,移民一萬。

  龜茲,駐軍六千,移民一萬。

  和田,駐軍一千,移民一千。

  彰八里,駐軍五千,移民一萬。

  整個安西都護府轄地,駐軍兩萬零六百人。但完全脫產的野戰軍只有一萬,剩下的駐防軍屬於半脫產狀態。

  相應的,寧夏總督府提前轉為寧夏省,減少跟陝西接壤地區的兵力。

  而陝西的駐軍數量,同樣再次減少。

  陝西、寧夏撤銷的軍隊,通通扔到新設的安西都護府轄地。

  此次出兵的其餘各省,也會留下少數軍隊。

  相關將士因為需要遠戍幾千里,每個人都有錢財補償,如果想把家人接過去,一切費用由朝廷承擔。如果因為特殊情況,比如兄弟病故變成獨子的,可以申請留在原籍轉到其他部隊。

  別看安西都護府駐軍兩萬,但從全國軍隊數量來言,其實增加的兵力也就四五千。

  前幾年的開支肯定很大,不僅需要運軍糧過去,還要為移民提供各種物資。但等移民的賦稅減免期一過,再加上本地百姓繳納的稅額,安西都護府就可以做到自給自足了。

  這裡的軍隊若有死傷,優先從漢族移民當中補充。

  五年之後,開始從本地青壯當中募兵,但每年的募兵比例需要嚴格限制。

  十年之後,可以敞開了募兵,但每支軍隊的漢人比例,必須隨時保持在70%以上。

  這種限制,在都護府轉為省之後可以取消,因為那意味著安西地區的漢化程度已經足夠。

  ……

  武舉元來自開封郊外。

  他爹叫武松,他的開蒙老師叫吳加亮,他是長子所以也叫武大郎。

  這名字是吳加亮幫忙取的,希望他能夠金榜題名、舉元做官。

  可惜,武舉元不是讀書的料,反倒是一身武藝練得不錯。

  他打算去投軍搏一個前程,但父親武松卻不允許,說打打殺殺早晚馬革裹屍。

  武舉元家裡有二百多畝地,一些是官府分給的,一些是他爹買來的。

  除了土地之外,他家還開了一個榨油坊。

  前幾年水旱災害不斷,朝廷限制米酒的銷售,鼓勵民間釀造白酒。他爹武松趁機私釀米酒,供城裡的富人偷偷解饞。

  去年因為限酒令解除,私釀米酒的生意做不下去,武松又挖人跑去改釀白酒。

  而且家裡還開始養豬,那些酒糟都是可以餵豬的。

  開封有豬霸,定期下鄉收購生豬。

  面對武松的時候,那豬霸卻不敢太過壓價。一是武松養豬數量不多,二是武松的名頭很大,打過幾次交道之後,豬霸甚至還跟武松拜了把子。

  這種也算小康家庭了。


  而且以武松的本事,官府招募民夫服遠役,非常容易就能花錢僱人代替。

  可去年卻沒法操作,文武官員直接照著戶冊來,年齡合適、家有兄弟、自己單身的青年被強征!

  剛開始,武舉元只是把開封糧草搬上船,他自己還能一路坐船去陝西。

  稀里糊塗的,就去了河西走廊,在瓜州與肅州之間來回運輸糧草。

  冬天,大雪封路,他被留在瓜州,說是開春就可以回家。

  春天的時候正待離開,官府突然說增加移民數量,武舉元非常倒霉的被選為移民。

  其他被選中的民夫,一路都哭喪著臉。

  武舉元卻顯得有點興奮,他今年十八歲,學過四書六經,也粗通新式數學,一身武藝也頗厲害。可他的學問距離考秀才還很遠,父親武松卻非要他繼續讀書,堅決不允許他去當兵,這次前往西域說不定能大展拳腳呢!

  穿過數百里的無人區,沿途只有五處苦泉水。

  如此艱苦的環境,嚇得其他民夫面如土色,還以為整個西域都是這般景象。

  終於,他們歷盡艱辛來到伊州,並在城外紮營等待分配。

  等待好幾天,武舉元被叫過去排隊。

  辦事吏員拿著花名冊,低聲說道:「武舉元。」

  旁邊一個大嗓門的軍士立即呼喊:「武舉元是哪個?」

  武舉元連忙從隊伍中跑出:「俺是武舉元。」

  辦事吏員問道:「武舉元,東京開封人,今年十八歲,家裡還有兩個已經成年的弟弟。是不是你本人?若是被雇來充役的,現在就可以說出來。」

  誰他媽敢說啊?

  就算充役也不敢明言。

  「正是本人。」武舉元作揖。

  辦事吏員笑道:「看你的言行,卻是還讀過書。可惜近處名額已滿了,你們是最後兩批。和田與大屯城更艱苦,便安排你移民去龜茲吧。」

  此時的龜茲城,在阿克蘇的庫車那邊。

  武舉元繼續在伊州逗留數日,然後跟其他移民一起動身。

  這些移民有兩千多人,是最後一批前往龜茲的,聽說軍隊、官吏和前幾批移民早就過去了。

  武舉元由於能寫會算,被臨時任命為營長。

  負責帶領他們的是一個軍官,其他幾位臨時營長也各有來頭。有人像武舉元那樣讀過書,也有人曾經參與過民兵訓練。

  同時,他們還獲得了物資。

  許多騾馬拉拽的大車,載有糧食、農具、種子、被服和軍械。

  發放物資的官員說:「耕牛暫時不夠,先用騾馬湊合著犁田。至於軍械,你們先檢查一下,有損壞的趕緊更換。」

  武舉元大喜。

  他不但領到一桿長槍、一把腰刀、一副皮甲、一支弩弓,而且還因為擔任臨時營長,官府直接發了一匹戰馬。

  武舉元看到有弓箭,跑過去問道:「弩是否可以換為馬弓?步弓也可以。」

  「你會騎射?」軍需官頗有些詫異。

  武舉元笑道:「弓馬嫻熟。」

  軍需官也笑了:「龜茲在邊境,可能有仗打,你今後補為戰兵也說不定。」

  武舉元說道:「俺要做統兵大將!」

  「哈哈哈哈!」

  「有志氣!」

  周圍其他將士,聞言大笑讚許。

  (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