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首輔的刻意放縱,御史台又熄了火,一時間閹黨陣營氣焰大漲。
見壓服了朝臣,執掌司禮監的左光恩,整個人都容光煥發。
左相之名,從內庭漸漸傳到了朝堂。
一些官員為了拍馬屁,甚至在公文上出現了左相的稱呼。
權傾朝野的苗頭,愈演愈烈,
徐府。
作為清流陣營中的兩位大佬之一,龐亨升選擇放任自流後,徐文岳成為大家最後的寄託。
「閣老,閹黨越發的放肆了。
再這麼下去,國將不國啊!」
楚林傑憤憤不平的說道。
光祿寺卿掌管宮廷祭享、宴勞、酒醴、膳之事,以及朝會和宴會的膳食安排。
雖然算不上位高權重,那也是朝堂上的實權崗位。
朝廷每年在這上面的開銷,不下百萬兩白銀,妥妥的肥差一枚。
隨著宦官的崛起,一切都變得不一樣了。
先是宮廷宴會的權力被剝奪,接著又喪失了管理酒、膳之事的權力,現在連祭祀也被宦官搶了活兒。
名義上是從三品的大員,實際上就只剩下一個空頭職銜。
如此大的委屈,正常人都受不了,楚林傑自然也忍不了。
作為一名有腦子的官員,他非常清楚自己這種被架空的主,在朝堂上說話沒有份量。
想要扳倒閹黨,必須整個清流集團一起發力。
『楚大人,這話可不能亂說!
現在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怎麼到你口中就國將不國了。
閹黨確實肆意妄為了一些,但朝堂上有諸公限制著,遠沒有到禍亂天下的地步!」
徐文岳當即訓斥道。
倒閹的心情,他完全可以理解。
可上升政治維度,那就絕對不行。
身份決定立場,真要是國將不國,他這內閣大臣成什麼了?
「下官一時失言,還請閣老恕罪!
(請記住101𝓀𝒶𝓃.𝒸ℴ𝓂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那幫閹黨屬實太過分了,居然要裁減光祿寺的編制,不然下官也不會手忙腳亂。」
楚林傑急忙解釋道。
本來含權量就低,若是手下再被裁了員,他這個光祿寺卿就更沒法混了以宦官的作風,搞不好未來的光祿寺,就是一個空頭衙門。
「朝廷財政困難,裁撤冗員勢在必行。
朝廷各部都要壓縮編制,怎麼到了你光祿寺就不行了?」
徐文岳皺著眉頭質問道。
不同於其他改革,裁撤冗員的事,完全是內閣一手搗鼓的。
主要目標不是削減官員數量,而是把那些只掛名,不幹活的傢伙趕回家。
主要針對的是宗室勛貴外戚,這兩個群體占據了大量的虛職,光領俸祿不幹活。
按照計劃,把這些掛名人員清理出朝堂後,每年能夠節省五十萬兩的行政開銷。
至于波及到個別自己人,那也是在所難免的事情。
內閣總是要做事的,不能一天到晚啥也不干。
開源的事情,他們沒有能力推動,那就要想辦法進行節流。
裁撤員計劃是兩位新晉閣老提出的,這種不影響自身的利國利民之舉,徐文岳自然是投了贊成票。
「閣老,情況不一樣啊!
吏部這是要把我光祿寺一網打盡,除了我這個光祿寺卿外,下面都遭到了裁撤。
少卿從六人削減到一人。
寺丞從七人削減到一人。
典簿從八人削減到兩人。
署正從十六人削減到三人。
不等楚林傑說完,徐文岳就開口打斷道:
「等一等,老夫記得光祿寺少卿編制兩人、寺丞編制也是兩人,怎麼冒出了這麼多人出來?」
平常時期,大家的注意力都在六部這些核心衙門上,很少關注光祿寺這種存在感較低的衙門。
尤其是實權被宦官篡奪之後,光祿寺淪為了冷衙門,更是沒人理會。
「閣老,這些都是歷史遺留問題。
有些官員是被貶過來的,有些則是進士直接分配,還有一些純粹是混日子的。
原來慶典都是光祿寺負責,偶爾舉行盛大活動缺人,也從其他衙門借調過人。
因為各種原因,一些借調的官員回不去了,也就留在了光祿寺。
衙門中的編制滿員,那就只能再增添幾個職位安置,時間長了人員也就多了起來。」
楚林傑尷尬的解釋道。
現在的光祿寺,確實充斥著大量的冗員。
問題在於他是光祿寺卿,身份決定了立場,不能自己站出來支持裁員。
何況冗員嚴重,也不是光祿寺一家的問題,朝廷各部都有類似的情況。
「難辦啊!」
感慨一句之後,徐文岳也頭疼起來,
萬萬沒有想到,迴旋鏢來的這麼快,
本以為裁撤冗員,只是剔除一群掛名的傢伙,沒有想到炸出了這麼多冗官。
「閣老,您可得幫忙想想辦法。
如果按照吏部的做法,一下子裁撤那麼多人,這是要出大亂子的!」
楚林傑急切的說道。
主要是光祿寺實權被剝奪,不然增加些許編制根本不算什麼。
以六部為例,沒有大量出現冗員,不是因為官員沒有增加,而是對官員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
管承擔的工作是否重要,只要手頭有事情在干,那就不會成為「冗員」。
「行了,事情我知道了。
如果能解決,老夫自然會想辦法,你先回去等消息吧!」
徐文岳不耐煩的揮手的說道。
朝堂上的風風雨雨,遠在揚州的李牧暫時感受不到。
他現在滿腦子都是收到的好消息,朝廷明年的軍費預算要增加了。
在軍方的強烈要求下,天元帝允諾明年的軍費開銷,將在今年的基礎上增加百分之十五。
受益者主要是邊軍,增加的費用是為反攻遼東做準備的。
天元帝不是吃虧的人,上一次遼東大敗,讓他丟盡了面子,肯定要想辦法找回來。
朝堂上的風波,都是圍繞看搞錢展開的。
宦官也罷,內閣也罷,搗鼓出來的動靜都是為了錢。
皇帝想要收復遼東,揮師覆滅北虜,離不開錢糧的支持。
朝中各大派系在這個問題上,基本上達成了協議。
就算有分歧,也是出兵時間上的分歧。
想要「天元中興」,光梳理內部不行,還要在對外戰爭中有所成就。
稍微有點兒政治理想抱負的官員,都是支持覆滅北虜的。
尤其是北疆出身的官員,更是堅定的主戰派。
「大人,公文上寫了什麼,讓您這麼高興?」
見李牧笑容滿面,蘭林傑疑惑的問道。
「本將申請的一千匹戰馬,朝廷給批下了七百匹。
目前已經在送來的路上,要不了多長時間,就會抵達揚州。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朝廷明年給我們下撥的軍費,大致會增加一萬兩到一萬五千兩。」
李牧笑呵呵的回答道。
嫡系的好處就在這裡,朝廷有什麼利好政策,都能夠第一時間享受到。
雖然錢是因為有了騎兵編制,才給增加上去的,但騎兵也是他爭取來的啊!
七百匹戰馬除了要分給軍官、斥候們的外,還有五百匹戰馬可以用來組建騎兵。
放在九邊前線,五百騎兵不算什麼,可這裡是江南。
放眼整個南方,魔下擁有五百騎兵的將領,根本找不到幾個。
「大人,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的軍費開銷又增加了。
朝廷的撥款,完全是杯水車薪啊!」
蘭林傑哭喪著臉說道。
騎兵的好處他沒看出來,但作為大管家,他知道軍費又要吃緊了。
騎兵除了戰馬之外,還要配備駕馬。
能夠從朝廷要到手還好,若是要不過來,又要想辦法進行添置。
就算所有的騎兵裝備,都是朝廷負責置辦,後續的訓練場地、戰馬飼養、裝備維護,還是需要他們負責。
看似只增加了五百騎兵,實際上卻是軍費開銷增加四成。
「無妨,困難都是暫時的。
把馬場建造大一些,如果有機會的話,未來騎兵編制還會繼續擴大。
還有多去挖些工匠過來,朝廷下發的火器質量堪憂,看能否改造一二。
等財力充裕了,本將也要學習邊軍,嘗試自己打造火炮。」
李牧笑容滿面的說道。
相比軍事實力的提高,些許錢糧根本不算什麼。
從結果來看,赴任揚州這步棋,他明顯是走對了。
如果不是地方富裕,換成北疆地區,想養活這支軍隊可不容易。
別的不說,光說糧食價格,遼東前線就是江南的數倍,
邊軍的開銷大,很大一份原因就是關外的田地丟失,喪失了自給自足的能力。
大軍所需的戰略物資,幾乎都是從後方運過去的。
「學生這就下去安排!」
蘭林傑無奈的說道。
跟著的老大進取心太強,也不是一件好事。
本以為在局勢穩定後,李牧就會安心的在揚州撈幾年錢,然後升官離開。
跟著積贊了人脈的他,也可以功成身退,全身心的投入科舉大業。
從現在的情況,李牧明顯不是為了來撈錢的,更像是奔著擁兵自重去的。
幸好李牧勛貴子弟的身份,讓他漸漸安心下來,不然他就要考慮收拾東西跑路了。
相比別的王朝,大虞勛貴還是相對令人省心的,沒有搞出過什麼大亂子作為與國同休的群體,勛貴本身就和皇權深度綁定,暫時還沒出現過擁兵自重的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