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雲峰手裡那一疊紙第一頁,就是約法三章。
朱標在上面簽字,摁了手印,蓋上玉璽,就算是正式履行雙方的合約。
等把玉璽蓋上,上面就有了「大明皇帝之寶」六個大字。
這是朱元璋建立大明,沒有找到傳國玉璽之後刻的十六枚玉璽之一,也是行使皇權的主璽。
基本上朱元璋發布的詔書都需要印上這枚玉璽。
至於其它玉璽也都各有用處,比如調兵遣將的是「皇帝信寶」,賞賜大臣的是「皇帝行寶」,冊封藩王的是「皇帝親親之寶」等等。
而這些玉璽由內使監的掌印太監保管,等洪武十七年建十二監,由尚寶監負責。平日裡除了朱元璋可以使用以外,就只有皇太子朱標和馬皇后可以動用。
當然,這種動用只是拿來把玩之類,想要通過玉璽假傳聖旨還是不可能。畢竟朱元璋只是給予馬皇后和朱標巨大的權力,又不是死了,真要是假傳聖旨的話他肯定會大發雷霆。
蓋上玉璽之後,朱標把玉璽放在一邊,長吐了一口氣,然後抬起頭看向朱雲峰說道:「雲峰,已經蓋上了玉璽,現在可以說說,你要怎麼才能強盛我大明了吧?」
「很簡單。」
朱雲峰把紙收了起來,隨後翻開了第二頁,笑著說道:「歷史其實就是蓋棺定論,後人從史書當中看出政策的利弊,做出了總結。老祖宗和二祖的很多制度雖然把大明折騰得夠嗆,留下了很大隱患。但很多政策在剛剛建國初期還是有些效果,能夠在剛剛平定的亂世下,迅速恢復生產,穩定了局勢,從而有了洪武之治,永樂之治以及仁宣之治這樣的盛世。」
「只能說當時的制度對應當時的局面不能算是差錯,卻在時間的流逝下導致制度僵化,建國之初的一些好政策到了國家中後期反而變成了禍害大明的壞政策。」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大明的滅亡也不能全怪在老祖宗和二祖頭上。」
「但不可否認的是,大明江山衰敗與老祖宗和二祖制定的許多不好政策息息相關,老祖宗起於微末是件好事,卻也註定了眼見目光不能長遠。」
「或者說他自己覺得目光長遠,自己制定下的是能夠維持大明江山萬年不衰的政策,結果幾十年後就人亡政息,禍國殃民。」
「所以我打算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幫助大明建立更加良好的體制,並且分析其中弊端,確定這段時間是個好體制,過個幾十年就得改革變通,甚至怎麼變通和變通的方式都已經準備好。」
「二是必須要慶幸,空間節點能帶東西。」
說著他掃了眼紙上清單,笑道:「能帶東西,而且沒什麼限制,就是簡單模式,在我的幫助下,二十年完成二次工業革命,三十年邁入信息化時代,五十年大明旗幟插遍全球!」
屋子裡朱元璋聽到他說自己留下的制度把大明折騰得夠嗆時,忍不住捏緊了手中的筆,但直到聽到五十年稱霸世界,不愉的臉色才勉強緩和下來。
「哦?」
朱標聽著他說的這些令人聽不懂的話,來了興趣道:「說說。」
「糧食!」
朱雲峰一針見血地說道:「我其實想說生產力,但估計你們也不懂,那我就拿個你們能理解的東西。兩年內,我要讓大明的糧食產量翻一番!」
翻一番?
朱標眼睛睜大,一臉不敢置信。
裡間書屋正在佯裝批閱奏摺,實際上豎起耳朵聽的朱元璋停下了手中的筆。
旁邊的朱棣忍不住愕然道:「你知道你自己在說什麼嗎?」
「二祖啊。」
朱雲峰搖搖頭道:「你都在我家裡待了那麼久了,怎麼就一點都不開竅呢?你這幾天也看了吧,我們那的田你見過有人耕嗎?」
「額......」
朱棣這才回想起來。
他曾經站在二樓陽台上俯瞰過。
朱雲峰家的地勢比較高,能夠一眼看到屋前有一片很大的凹地。
在凹地下連綿十餘丈,圍城一圈一圈的梯田,粗略看過去,至少有三四十餘畝。
而且不止屋前,屋後也有,每棟房屋離得很遠,都被田地隔開。
但古怪的是,那些田畝只有很少的土地耕作,即便耕作也都是種菜,上面長滿了雜草。
如果不是田埂以及那一圈連著一圈的土地,能明顯看出是田地的痕跡,恐怕都以為是荒地,而不是田畝。
「你們想想,為什麼我家周圍那麼多田,卻沒有人耕作?是大家不吃飯的嗎?」
朱雲峰反問道。
朱標雖然去過他家,卻並沒有見識過那種情況,目光不自覺望向朱棣。
朱棣撓撓頭道:「莫非是你家那邊的田皆是劣田?」
他聽說山裡的田產量都不怎麼好,特別是這種深山老林當中,地下都是石頭,水源也不能保證,遠不如平原或者湖邊。
朱雲峰搖搖頭道:「錯了,是因為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家裡就只剩下老人,老人已經都不怎麼種田。」
「老人都不種田了?」
朱棣和朱標對視一眼,都覺得有些納悶。
很多老人種田經驗豐富,活到老種到老,即便有些身體不好,但怎麼可能會集體都不種田?
這是什麼道理?
難道他們都不需要為自己生計發愁了?
看到二人臉上露出不解的表情,朱雲峰其實知道大概率隔壁房間的朱元璋這個時候也正疑惑不解。
他並不怪他們沒有想透這個問題,因為這個問題在後世想不明白的也大有人在。
這當中一方面是個認知問題,另外一方面是個常識問題。
朱元璋他們對現代的認知程度較低,完全不知道現代科技到底發達到了什麼地步,是否能夠養活得起那麼多人口。
所以他們非常驚訝,不理解老百姓為什麼寧願讓土地荒廢了也不去種地。
卻不知道這裡面的深層次原因是因為生產力提升,加上袁老等科研人員努力,我國糧食產量每年都穩步提高,自給率達到了90%以上,能夠養活十四億百姓。
在這樣的情況下,社會上的糧價低廉,糧食充足,那麼年輕人就勢必會去尋找比種地收益更高的方式來尋求更好的生活。
比如去工廠打工,店鋪上班,或者努力讀書考上好大學找個更好的工作,賺到了錢,能夠在市面上買到廉價糧食養活自己,不需要下地耕作填飽肚子。
但這樣的現象在古代是不可想像的,因為只有權貴、有錢人和地主才不需要耕作,九成九以上的百姓都要下地幹活才能勉強度日。
這是他們缺乏認知的一點。
然而古人缺乏現代認知與常識很正常,可即便是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開展九年義務教育幾十年了,對這樣的認知和常識缺乏的人大有人在。
或者說這些人不是壞就是蠢。
因為朱雲峰曾經在逼乎上見到過一位認證為公共衛生副主任醫師的大神說,「中國每年大米產量也就在1.4~1.5億噸左右,平均每個人200斤。人均200斤是個什麼概念呢?餓死人的舊中國,人均糧食占有量還有四百斤。」
答主的提問其實是我國大米自主產量是否能夠滿足所有人的需求。
他卻試圖以大米產量人均不足來證明我國糧食產量非常低下,無法滿足大家對糧食的消耗。
這番言論直接把下面的人都給逗笑了。
拿大米產量來對比整個民國時期的人均糧食占有量。
合著我們中國人就只能吃大米,不能吃小麥、肉類、蛋類、奶類了?
還有島上那位退役少將,居然能說出飛彈70%的攔截成功率,三枚加一起能讓攔截率達到210%。
都不知道這倆人是怎麼當上的副主任醫師和少將。
因此有的時候,一些大眾以為都知道的常識東西,另外一些人卻不一定了解,或者說他們乾脆故意使壞。
只能說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
不過好在朱家父子三人不是後世那些智障,朱標迅速意識到了問題,說道:「你說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這所謂打工應該不是給田主做活吧。」
「當然不是。」
朱雲峰搖搖頭。
朱標想了想道:「既然不是給田主做活,那就說明他們有別的生計,而能夠讓大量年輕人都不需要耕作,這就是說,你們的糧食多到已經能讓那些年輕人去做別的活計而不會讓人餓死的地步。」
「答對了!現在你們明白了吧。」
朱雲峰看著他們笑道:「我國雖然一直保留著耕地紅線,但其實很多地方也只剩下中老年人還保留著耕作的傳統,其中大多數都是北方平原地區,南方山區由於耕作困難,產量不高,很多中老年人甚至都已經放棄耕地,像我們村子,中老人基本上都已經不種糧食。」
「而我國各省糧食產區排在前幾名的,無一例外都是大平原,比如黑龍江、河南、山東、安徽、吉林、內蒙古、河北。」
「古代的魚米之鄉江浙地區已經排到了後面,那麼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呢?」
「因為如今的世界發展超過了你們的任何想像,人已經可以登到月亮上去,糧食的產量同樣也已經達到了你們無法想像的地步。」
「大明一畝地產糧多少我不知道,但東漢三國時期,北方即便是粟麥交替耕作,一年產量也不過三石左右,並且當時的一斤跟我們現在的一斤差別很大。」
「根據我查的資料顯示,漢代一畝地一年產出相當於現代的257斤,能達到400斤就是良田。
「明代一斤我查了一下,相當於現代596.8克,約等於現代1.2斤,而在我們現代,普通大米、小麥、玉米基本能達到一畝年產1000斤以上,雜交水稻一個季度就能畝產1200斤,在我們湖南可以兩熟,一年一畝可以產2400斤,在海南那種熱帶地區三熟,畝產接近4000斤。」
「我國每年能夠產糧約1.4萬億斤左右,全國耕地18億畝。」
他看著朱標的眼睛,微微一笑道:「那麼大明一畝地產糧是多少,一年產糧又是多少,全國耕地是多少畝呢?」
朱標臉上露出愕然的表情,遲疑說道:「田畝應有七八億,一畝產糧這不一定,江浙素來是魚米之鄉,一畝普通的田年產亦只有2到3石,良田可在4到6石之間,因而一年總產糧本宮也說不清楚。」
「嗯,那就簡單地算一算,之前查的資料說明朝一石為150斤,那麼這麼算的話,明代一石跟現代180斤左右。」
朱雲峰從口袋裡掏出一支筆,在列印紙背面的空白頁上簡單算了一下,說道:「也就是說,大明江浙地區的一畝普通水田,一年產糧在360到540斤之間。」
「七八億畝,就往多了給你們算,按八億畝來,每畝一年產糧也往高了算,就按540斤,那計算一下就得知,大明一年產糧約為4320億斤。」
「那麼可以得知,大明以八億畝的地,產糧4320億斤。現代18億畝的地,產糧1.4萬億斤,折算一下就是現代平均每畝地產糧777斤,怎麼樣,看出這其中的差距了嗎?」
他說完後把筆放下,抬起頭笑著看向朱標。
朱雲峰當然清楚,帳肯定不是這麼算的,因為明代北方很多地方都是一熟,而且下等劣田占大多數,中等良田以及上等優田占較少數,平均畝產肯定不可能達到540斤。
而我國說是18億畝,實際上很多田都荒廢了,像江蘇和浙江在宋代以後就是產糧大區,江蘇的蘇州,浙江的湖州素有「蘇湖熟,天下足」的說法。
但到了如今,江蘇產糧只能排在全國第九,年產糧才3000多萬噸,浙江更低,排名23,年產糧不過才600多萬噸。
所以真正細算的話,這中間的差距就絕對不是平均畝產540斤與平均畝產777斤的區別,而是很有可能平均畝產300多斤與1000多斤的差距。
只是即便如此,當中的懸殊也一目了然。
別看一畝地540斤和777斤好似差別不大,可基數放大之後,一年增產就是三分之一。
這在古代得多開墾多少田地才能達到的事情?
因而聽到朱雲峰詢問其中的差距之後,朱標神色微動道:「自然是天差地遠。」
「不錯。」
朱雲峰笑著點點了茶几桌案說道:「這就是問題所在了,如果大明所有的田地達到我們現在的畝產程度,就問你們,能不能讓糧食翻一番?」
這句話問完,屋子裡一片寂靜,就只剩下三個人粗重的呼吸聲。
其實朱雲峰知道,實際情況跟他說的可能會有很大出入,比如以明朝的技術水平,根本做不到工業生產化肥。
但很多時候,找天使投資人,弄個PPT畫個餅很重要,而現在,就是畫餅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