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禾下乘涼
寒冬十二月,長沙罕見地下起了雪。
不是什麼大雪,就是小雪。
但即便如此,也讓沒見過什麼世面的南方人興奮不已。
季赫的朋友圈,到處都是刷雪景的人。
然而抬起頭看向天空,看著那輕飄飄像是沒有一樣的雪花,季赫不屑地笑了聲。
他可是八歲就經歷過08年湖南暴雪的男人,這點雪算什麼?
療養院內,馬皇后辦理了入院手續,重金之下,療養院從魔都請了一支神經外科的專家團隊過來。
專家們經過研究,認為摘除手術的成功率極大,讓朱元璋放寬心。
但即便如此,也還是讓朱元璋焦躁不安,每天都在馬皇后的病房裡走來走去,臉上充滿了憂慮。
見此季赫就只能想辦法轉移朱元璋的注意力。
十二月六日,醫院的走廊內,朱元璋已經簽字了,由於要做開顱手術,現在正在做前期的化驗工作。
事實上這種事情拖不得,很多人進醫院從確診到化驗再到手術,兩三天時間就能搞定。
但朱元璋還是遲疑不決,沒有下定決心,前段時間先帶著馬皇后和朱雄英在長沙玩了很久,直到馬皇后催促才於十二月二日入院。
明天就要進手術室了,朱元璋的焦慮情緒就更加顯露出來。
「嗯,好,我知道了。」
走廊內,季赫掛斷了電話,來到朱元璋身邊小聲道:「老祖宗,專家說了,
太奶這邊手術成功的機率很大,但也需要太奶保持情緒穩定,不要有太過的擔憂。您這樣的話,她會心裡不安的。」
朱元璋雙手背負在身後,背微微有些馱,板著張臉站在走廊外,沒有說話。
季赫見此又繼續道:「其實最好還是您別在這裡,讓太奶牽掛,這裡的醫生和護士會照顧好她。等明天進了手術室,您在手術室外等著就是了。剛好下午公司的副總經理要來長沙與這邊的農業專家會面,您不如去看看?」
「看什麼?」
朱元璋聽到這句話,才略有些意動,
「是我們湖南的農業上市公司高科集團的試驗田,到時候我們還會請他們的技術團隊過去幫忙指導。」
季赫說道:「這家公司可不得了,我們湖南的農神院土就是他們的名譽董事長,一直以來的夙願就是禾下乘涼,他們的試驗田單季畝產基本維持在800公斤以上,甚至還有1300公斤的記錄。」
「單季畝產1300公斤?」
朱元璋睜大了眼睛,臉上充滿了不敢置信。
來現代這麼久了,他也大概知道了克、兩、斤、公斤這些重量單位。
大明江南水田一年基本在兩熟,以占城稻和常規稻交替種植,優質田一年畝產才200多公斤。
而朱雲峰給他的數據是現代常規稻一年畝產在600-800公斤左右。
結果人家公司單季就能達到800公斤。
那一年豈不是1600公斤?
這太誇張了吧。
「是的,您要去看看嗎?」
季赫說道:「過兩天等太奶手術好了,身體好些了,還可以去另外一家搞畜牧業的上市公司看看,為大明引進優秀的種豬、牛、羊之類,改善大明的畜牧業。」
「嗯,那就去看看吧。」
朱元璋果然被吸引1,反正手術明天才進行,倒也不用太過著急。
當下季赫就進病房跟馬皇后說了一聲,朱雄英乖乖地待在病房裡,一日三餐都有護士照顧,而且電視裡在放動畫片,不用擔心。
畢竟他們住的可是頂尖私人豪華病房,或者說這個私人醫院都是這種病房,
每個病房都有專門的護士值班,不存在像公立醫院那樣病房和護士資源緊張的情況。
只能說,有錢,在現代確實能享受最好的服務。不管是醫療、教育還是生活質量,跟普通人還是有很大差別。
但相比之下,我國即便是普通人,也能享受到很好的醫療和教育保障。
總比話療15分鐘,就要5600美刀強得太多。
出了醫院,朱元璋坐上了邁巴赫,季赫開車一路向著長沙城西的寧鄉方向而去。
在那裡高科集團有一個試驗田基地,很多高產稻種就是在這裡誕生。
他們所在的位置是在河西梅溪湖附近,離那邊不算遠,只有三十多公里,上了高速,僅僅二十多分鐘就到了。
下了高速,在導航的帶領下,走省道往北又走了六公里,終於到達了目的地高科種業研究院。
沿途一路上先是鋼筋水泥的城市,上了高速就是連綿丘陵、田地、果林、魚塘、湖泊,下了高速兩側就是典型的湖南農村風貌,兩側果林茂密,田園枯黃滿是收割後的稻梗。
而在平攤的道路盡頭,研究院聳立在林木遮掩之間,周圍雖然是荒郊野外,
卻有不少十多層的高樓科技園區,圍繞著園區商店飯館也有。
優美的環境看起來這裡不像個研究所,反而像嶽麓山下的中大、湖大。
此刻研究所外面,季赫的奧迪Q5停在那,車上有五個人,除了鄒婷以外,還有四個他們新招募的員工。
公司做大之後,肯定要買車在公司名下。
但朱雲峰去了大明,季赫不太好拍板,加之鄒婷認為目前公司資金看似比較多,實際上要花錢的地方也多,因此暫時先不買車,用董事長和總經理的車先應付著。
季赫把邁巴赫開了過去,鄒婷等人下了車,眾人就看到他們的總經理居然當司機,下車後屁顛屁顛地給一個老者打開車門。
「這位是.....額,董事長的大伯,也是公司的投資人,朱老先生,你們就叫他朱先生就行。」
季赫本來想說朱元璋是朱雲峰爺爺。
但朱元璋今年才51歲,而朱雲峰他老爸今年也才48歲,說是爺爺也不像話,
所以改成大伯。
反正他們也不知道朱雲峰家的情況。
「朱先生好。」
鄒婷等人連忙拘謹地打了聲招呼。
能隨隨便便拿出四五千萬給晚輩創業,老先生家大業大啊。
「嗯。」
朱元璋自有上位者的威嚴和氣質,微微點頭,光站在那裡,就有強大的氣場。
說句實話,氣場這個東西是虛的,但氣質這個東西卻是實的。
奢華而又內斂的服飾,從容淡定的表情,不是裝腔作勢就能夠體現出來。
因而哪怕只是輕點下頜,並沒有太多的回應,也讓鄒婷等人覺得理所當然,
甚至覺得十分榮幸。
「是鄒總經理嗎?」
就在這個時候,研究院的大門緩緩打開,幾個人走了出來。
鄒婷連忙上去跟為首的人握握手,然後介紹道:「周主任,這是我們董事長的大伯,也是公司投資人,朱老先生,這是我們公司季總。」
「朱先生,季總,這是高科集團研究院的周主任。」
「你好你好。」
季赫上去禮貌地握握手。
周主任原本還想和朱元璋握手,但被朱元璋看了一眼,略顯心悸,覺得對方似乎並沒有想與自己握手的意思,就熄滅了這個心思。
「朱先生、季總、鄒總,來,裡面請。」
周主任熱情地招呼。
這次雲峰集團過來,其實就是要為五千畝土地的種植進行農業技術服務。
如果算上配套的種子、農藥、化肥推薦的話,至少得是個數百萬,甚至可能上千萬的大單,自然讓他們十分熱情。
畢竟干農業這一行利潤不高。
高科集團已經是湖南省,乃至全國範圍內這一行的頂尖龍頭,但即便如此前幾年才扭虧為盈,去年一年的淨利潤也不過兩億。
要是能把這樣的大單長期合作下去,一年能為公司帶來的利潤是非常大。
因此以前這樣的業務都是下面的業務經理來做,現在則是直接由研究所的二把手出面,就是想把大單留下。
「我們高科集團主要經營的是以水稻、玉米、蔬菜為主的高科技農作物種子、種苗的生產、加工、包裝、培育、繁殖、推廣和銷售。"
周主任邊進去邊介紹道:「除此之外,還有新型農藥、化肥的研製、推廣、
銷售,農副產品優質深加工及銷售;以及提供農業高新技術開發及成果轉讓、農業技術諮詢等。」
眾人進入研究所一層大樓,左右兩側有公司介紹以及各種優選種子介紹,而其中最顯眼以及最重要的,就是放在大廳中央的一個雕塑。
雕塑旁邊還豎立著一塊介紹牌,上面寫的是公司的名譽董事長,那位造福人類的農神。
「貴公司需要農業技術服務的話,我們還有相關的配套服務。有專門的技術團隊會幫助你們進行技術相關的難題解決,這些團隊可都是他老人家的學生。」
周主任目光有些緬懷地看了眼那雕塑。
農神已經離開他們好幾年了,但他的事跡和對國家的貢獻,卻讓人永遠不會遺忘。
鄒婷微微點頭道:「高科集團的實力我們自然清楚,袁老的遺志能有人繼承就是最大的幸運。不知道貴公司目前有種植的試驗田嗎?我們想親眼看看。」
「有的。」
周主任笑道:「湖南的氣候條件不支持三季稻,但我們有溫室,一年時間裡水稻種植都沒有停過,請跟我來。」
說著他帶著眾人穿過研究所,從研究所後門出去之後,就看到了大片試驗田這些試驗田一眼看過去,恐怕足有數百畝之多。
據鄒婷調查的資料,高科集團光在寧鄉一帶就有一千五百多畝,在全國各地也都有實驗基地,實力還是很雄厚。
「目前我們的新品種兩優6264、兩優香美、兩優4328都處於即將成熟階段,
你們可以來看看。」
周主任帶著他們從田埂里過去,來到了一片設施地。
這裡有巨大的玻璃溫室,連綿近百畝,據周主任介紹,這裡不僅有水稻溫室種植,還有大量的蔬菜、玉米等培育。
傳入玻璃溫室,沒想到這居然還是雙層,外面是個巨大的玻璃層,裡面還有一層。
而在第一層擺放了許多儀器設備。
「這是天赫溫室,用於水稻育秧、催芽,可以智能控溫。」
「這是溫室氣體采裝置,作用於水稻呼吸。」
「這是微噴裝置,用於均勻灑水。」
「這是....
進入溫室玻璃棚中後,周主任將各類高科技產品向他們一一展現。
別說朱元璋,就算季赫跟鄒婷都聽得一愣一愣。
畢竟他們不是幹這行的,對於農業的了解還僅限於平時看到的農民耕種,哪裡知道如今的農業科技發展得非常強大。
而朱元璋更是十分驚訝,他方萬沒想到還有這樣的設備,連屋子裡的溫度都控制得極為精密。
且..:::.這水稻呼吸又是什麼?水稻還能像人一樣呼吸嗎?
朱元璋心中充滿了疑惑。
但他畢竟是朱元璋,倒也不至於一驚一乍,依舊保持著從容的氣度。
直到在周主任的帶領下,他們來到了第二層溫室里。
打開大門,他們入眼看到的是一畝金燦燦的水稻田,下面的稻杆還是綠色的,上面的稻穗卻已經結滿了果實。
誰能想到在這隆冬臘月,除了廣州、海南地區以外,居然還有地方能長出水稻呢?
一行人進入其中,季赫等人看得噴噴稱奇。
而朱元璋卻是睜大了眼睛,緩緩走到稻田邊上蹲下,右手有些顫抖地摸了摸那金黃的稻穗。
這.:
朱元璋心中十分愣然。
他不是吃驚於冬天還有水稻,而是震驚於這稻穗的大小以及數量。
作為放牛娃出身,自小就是家庭的一個重要勞動力。
在十五歲濠州發生旱災,讓家裡的田地顆粒無收,父母兄長先後去世之前,
他也一直幫著父母打理田地。
所以對於水稻自然不陌生。
大明的水稻稻穗顆粒非常小,大概只有眼前稻穗的一半,而在數量上更是遠遠不及。
一株水稻結的稻穀,恐怕不足這裡一株稻穀的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
「這些就是你們最新培育的品種嗎?畝產能多少斤啊?」
季赫開口問道。
「今年秋季稻一季是876公斤。」
「只有800多公斤?我聽說試驗田都有1000多公斤吧。」
「季總說笑了。」
周主任笑道:「能達到1000多公斤的試驗田也很少,往往都是特別情況。而且現在想單靠育種突破產量還是非常困難,所以最近這些年育種方向都以抗病抗災的方向發展。」
「原來如此。」
「矣,老先生對種地也感興趣?」
周主任注意到朱元璋蹲在地上,正摸索著稻穗,原本平靜的臉上似乎充滿了激動。
「小時候種過地。"
朱元璋慢慢平復了心情,站起來又恢復了之前的從容,輕聲說道:「以前的稻穗都很小,結的也不多,小時候總吃不飽飯,現在看到這樣的稻穗,讓我很感慨。」
「是啊。」
周主任亦是感慨萬千道:「袁老也說過,那時候吃不飽飯,是要餓死人的啊。」
說罷他又滿懷希望的看著那稻田裡的穗花,笑著說道:「不過現在終於不會這樣了,雖然常規稻還不能達到雜交稻的要求,但雜交稻以後會越來越好。我們研究所的畢生心愿,就是完成袁老的遺願,研究出更大更高更多的稻穗,讓中國人不再餓肚子。」
袁老這位領路人雖然走了。
但留下的,卻是無數農業學子,前仆後繼,繼續朝著他的夢想前進!
禾下乘涼的夢。
終有一日。
我們會走向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