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李文道的聖言真意,猴哥來了都要退位讓賢!(求訂閱)
「不知太傅前來,有失遠迎,還望見諒!」
楊安走出東宮書房,看到太傅王瑞後,急忙迎了上去。
「微臣參見太子殿下!」
「太傅無需多禮,快快請起。」
王瑞作為太子太傅,可以說是太子的師長。
楊安自然不敢擺架子,不等他彎腰擺下,便三步換做兩步走,第一時間來到他的身前,將他攙扶起來。
「不知太傅今日前來東宮,所為何事?」
楊安引領王太傅進入東宮的儲政殿,讓奉上茶水。
雖說太傅作為太子三師之一,有教導太子處理政務的職責。
但一般來說,這個教學時間都是固定的,唯有每天上午的巳時,即上午九點到十一點的這一時段,才是太子政務小課堂學習時間。
並且楊安才剛剛被冊封為太子不到三天,東宮的很多事務還沒有釐清,還不到同太子三師學習的時候。
所以楊安有理由懷疑,今日王太傅前來東宮,是為了其他事情而來,而不是因為太子政務學習之事。
當然,無論是太子三師,還是太子三少,都屬於太子的心腹近臣,跟太子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所以楊安也不認為,對方是來找他麻煩的。
王太傅聽到楊安詢問,卻是精神振奮道:「不瞞殿下,今日老臣前來,卻是想要為殿下推薦一位絕世大才。」
「絕世大才?」
楊安聽到這話,臉上露出驚訝之色。
他很好奇,究竟是什麼人,才能擔得起王太傅口中的「絕世大才」稱號。
要知道,太傅王瑞可不是普通人。
他不僅是太子太傅,更是大乾朝廷丞相府的左相。
且不說其自身才學和武道修為如何,就說他在大乾官場浮沉五十多年,從一介小臣,一步步成為大乾王朝的左丞相,為大乾朝堂百官之首,輔助泰隆帝,將整個大乾王朝治理的井井有條。
由此就能知曉其才能如何了。
這樣的人物,其看人眼光,政治經驗,處事經驗等肯定是不用多提,想來無論是放在哪一個世界,都是頂級的治國人才。
而能被王太傅評價為「絕世大才」的人。
想來不會是普通人。
不得不說。
楊安還真的生出極大好奇來。
「不知太傅說的是何人?」楊安好奇問道。
王太傅微微一笑,信心十足道:「不知殿下可聽說過上陰學宮李文道這人?」
上陰學宮李文道!
楊安聽到這個名字,腦海中很快就浮現出有關李文道的訊息。
李文道。
上陰學宮左司業,未來有極大可能會接替上陰學宮大祭酒之位,成為儒門的執牛耳者。
據說此人乃是萬年難得一見的文道種子,疑似先天道體,早有宿慧,聰慧異常。
有傳言,李文道半歲可言,周歲已識千字,兩歲即可通讀儒家經意,七歲便將儒家九經融會貫通,十四歲成就儒家大儒名動天下,二十歲時攀書山渡學海為儒家亞聖。
不僅穩坐神州天驕榜首,還有望進上陰學宮的聖廟,拿下天下儒首之名。
其風頭,其名聲。
可以說是獨占神州鰲頭,無人可敵!
當然,如今距離李文道成就儒家亞聖之位,差不多已經過去了十年。
雖然李文道依舊穩坐神州天驕榜首,甚至還有登臨神州周天榜,在年輕一代中,如大日驕陽一般,讓所有人黯然失色。
但是他的年齡擺在那裡,跟楊安完全不能算作同一時代的人。
最重要的是,當初李文道在二十歲時,攀書山渡學海為儒家亞聖,成就武道一品天人大宗師,而楊安卻是在十五歲之年,如彗星崛起般,成就武道一品天人大宗師,被冊封為大乾太子。
其風采,其實力,並不比上陰學宮的李文道差到哪裡去,甚至是更加的妖孽。
「莫非,太傅想要推薦的大才便是那亞聖李文道?」
楊安驚訝說道,顯然沒想過王太傅想要推薦的絕世大才會是那位上陰學宮的左司業李文道。
只是他非常好奇。
以李文道的身份地位,真的願意入朝為官嗎?
要知道,大乾王朝看似是個龐然大物,實際上卻是諸多大勢力的聯盟,真要論權柄和尊貴,哪怕是他這個大乾王朝的朝堂三公,都不一定能比過上陰學宮的左司業一職。
因為在上陰學宮中,司業一職,僅次於上陰學宮的大祭酒。
而上陰學宮的大祭酒,若是換做九宗六道的其他宗門聖地,便是聖地掌教。
李文道的左司業,便是上陰學宮大祭酒的第一候選者。
再考慮到上陰學宮作為九宗六道天下十五聖地之一,其實力,勢力,底蘊等,較比大乾朝廷還要強上一籌。
所以李文道這個上陰學宮的左司業,其身份尊貴,權柄之大,絲毫不弱於楊安這個大乾太子,甚至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畢竟上陰學宮的左司業是有著實權的,真要做的好了,說不得還能架空大祭酒,掌控整個上陰學宮。
而楊安這個大乾王朝太子,哪怕泰隆帝願意放權,也不可能真正掌握大乾王朝。
李文道放著好好的上陰學宮左司業不當,想要進入大乾朝堂。
這事情怎麼聽,怎麼離奇。
「這樣的大人物,真的願意入朝為官?」
楊安心中好奇,總覺得王太傅的推薦有些不靠譜。
王太傅卻是呵呵一笑,道:「太子殿下有所不知,這位李司業同其他人不一樣。」
「殿下可知,李文道是用的什麼聖言成就的大儒?」
儒家的聖言。
說白了就是武道意志的一種。
上陰學宮的大儒,則是對應仙武之道的武道三品神變小宗師境界。
在仙武之道修行中,想要突破三品神變小宗師境界,就必須將自己的武道意志實質化,借自己的武道意志凝練出三魂七魄,鑄就神魂。
同理,儒家的三品大儒境界,同樣需要藉助武道意志完成。
只不過儒家眾人,為了將自己跟江湖武夫區分開,便將武道意志稱為聖言真意。
唯有領悟出屬於自己的聖言真意後,才能突破三品大儒境界。
楊安也不知道儒家這麼做是不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
但人家就是這麼做的。
反正自上陰學宮創建之後,幾萬年時間下來,大家也就習慣了。
唯有一些底層的武者,以及讀書讀傻了的書生,才會傻乎乎的分不清聖言真意和武道真意的區別。
楊安作為一名武道一品的天人大宗師強者。
自然知曉武道真意在仙武之道修行中的重要性。
因為這武道真意,才是上三品武者神魂的真正依託,一旦武道真意潰散,自身神魂也難逃崩塌潰散的下場。
當然,這不是說上三品武者的武道真意潰散後,人就會魂飛魄散,死的不能再死了。
事實上,神魂崩塌潰散,跟魂飛魄散一點關係沒有。
在楊安看來,人之魂魄,其本質便是精神力的凝聚產物。
而人的精神力則是人大腦皮層的精神波動。
這種精神波動就像生物磁場一樣,無時無刻不在生成,且不斷的朝著四面八方擴散出去。
武道意志的作用,便是藉助自己的心靈信念,強行將無形,且不斷潰散的精神力收束在一起,最終凝聚成神魂。
武者的心念越強,武道意志便會越強,能夠約束凝聚的精神力也就越強,最後的武者神魂強度也就會越強。
這也是武道一品天人大宗師,修行核心在於心靈意志的原因。
說白了,便是藉助武道意志來強大神魂。
所以在仙武之道中,武道意志對上三品武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旦武者的武道意志崩塌,其凝練出的神魂法相也會隨之而然的崩塌消散,最終自武道上三品境界跌落,成為一個普通武者。
這個世界的儒家修行,說白了就是儒皮武骨,在仙武之道的修行上,強行套了一層儒家的皮囊。
因此,儒家聖言真意的存在,對每一個儒家大儒,儒家聖賢,儒家亞聖,乃至是儒家聖人等,都是不可或缺,且非常重要的。
再換句話說。
如果李文道這個上陰學宮左司業的儒家聖言真意真的跟大乾朝廷有關,對方還真的有可能放棄上陰學宮的左司業之位,進入大乾朝堂。
「什麼聖言真意?」
楊安好奇問道,想知道李文道的聖言真意為何物。
王太傅神色有些複雜道:「那位李司業,他是以聖人之言,取作自己聖言真意的。」
說到這裡,王太傅臉上也是露出了佩服神色。
因為一個人的長相,說話,乃至是做事等,都可以騙人。
但一個人的武道真意卻是騙不了人的。
畢竟武道真意,乃是武者的心念具象化。
倘若他自身的信念不堅定,自然不可能凝聚出武道真意來。
而人之信念,即為信仰!
李文道能取聖人之言成就自己的武道真意,必然是將那一聖人之言視為了自己的信仰。
一個有信仰的人,無疑是值得人尊重的。
尤其這種信仰還是聖人的微言大義,那就更加讓人尊重了。
就不知道李文道挑選的是那一句,或者那一種聖人之言,作為自己的武道真意了。
楊安聞言,為之動容,當即便收起了輕視之心,向王太傅請教道:「太傅可知,那李文道是挑選的哪一句聖人之言作為了自己的聖言真意?」
「自然知曉。」
王太傅深吸一口氣,面色平靜道:「事實上,李文道的聖言真意並不是什麼秘密,只不過他的心太大了,想要真正實現其聖言真意,根本就不可能。」
「究竟是什麼樣的聖言真意,竟然能讓太傅如此?」
楊安這次是真的好奇了。
他很想知道,究竟是什麼樣的聖言真意,能讓王太傅這般評價,認為根本就不可能實現。
王太傅淡淡道:「李文道的聖言真意很簡單,選擇《荀聖》的禮輪篇,其原文為: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載人,不能治人也。宇中萬物,生人之屬,待聖人然後分也。」
楊安聞言,亦是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
他是真的驚了。
本來楊安以為,李文道的聖言真意,撐死也就國泰民安,造福萬民,儒家大興,天下大治,人人如龍之類。
卻怎麼都沒想到,李文道的心志竟然會這般宏大。
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載人,不能治人也。宇中萬物,生人之屬,待聖人然後分也!
這話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天能產生萬物,卻不能治理它;地能養育人,卻不能治理人;世界上的萬物和人類,必須依靠聖人制定禮法,然後才能各得其位。
換句話說。
李文道已經不滿足於人類,而是想要掌控天地萬物的規則啊。
讓整個天地萬物都按照他的禮法來行事。
真要形容的話。
那就是,李文道想要制定天條,成為真正的天道聖人。
如洪荒流小說中的天道聖人一樣,上管天,下管地,中間管著人類和萬物。
相較於這等宏大志向,所謂的人人如龍,簡直是弱爆了好不好。
只能說,李文道的志向,已然是遠遠超出了楊安所追求的武道天帝。
但不可否認的是,如果那李文道真的能將此事做成,一個小小的儒道聖人,完全是毛毛雨。
哪怕只是實踐完成了十分微小的一部分,也足以成就這個世界的儒道聖人,成就仙武之道中的武道仙神境界。
「這真的是……真的是……」
楊安想了許久,最終才想出一個詞彙來形容李文道的宏大志向:「這真的是齊天之志啊。」
其志與天齊。
如果李文道真的能夠成功。
楊安覺得,孫悟空的齊天大聖位子都應該讓給李文道來坐。
不對,應該是讓玉皇大天尊將自己的天帝寶座讓給李文道來坐,自己麻溜的退位讓賢。
「的確如此!」
王太傅一臉贊同道。
只能說李文道的志向已經超出了世人想像。
這也不怪對方會不在意成仙路。
「殿下,雖然李文道的聖言真意不切實際,但其才學卻不是假的。」
「老臣五年前,曾跟李文道論道三日,其才學之淵博,心思之靈巧,智慧之超絕,無不讓老臣驚嘆,且心悅誠服。」
王太傅對李文道極盡讚譽說道,末了還不忘向楊安提出建議:「若殿下能將此人收入麾下,無論是對殿下自己而言,還是對整個大乾王朝來說,都是一件幸事。」
雖然王太傅也覺得李文道異想天開,其聖言真意不切實際。
但是其才學智慧卻做不得假。
再加上李文道的身份擺在那裡,是上陰學宮的左司業。
所以在他看來,李文道此人還是非常有拉攏價值的,建議楊安將其收入麾下。
只是想到李文道的齊天之志……
王太傅就對自己這番話沒有什麼信心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