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九州旱災,民怨化劫,劫斬國運,映照歷史
2024-11-21 07:01:34
作者: 瓦爾登湖畔
第323章 九州旱災,民怨化劫,劫斬國運,映照歷史
以帝霄的認知,自然清楚的知道,這人族出現旱災意味著什麼。
旱災不是尋常的旱災,而是一種劫難,亦或者說天地降下對人族降下的劫難。為何天地會降下這個劫難,這個誰也說不清楚。
不過,自從封神之戰後,人族就會出現這種劫難。比如旱災,水災,風災……而這些災難都是天地劫氣所化,根本不是什麼神通和法術能夠改變的。
西湖龍君所言的旱災,著實令帝霄有種說不出的沉重。
做為一個人族,很清楚旱災意味著什麼。若是尋常的旱情,大唐完全可以派遣一個修士過去行雲布雨,更何況還有大唐專門冊封的各地龍君。
可旱災不同,這完全就是一種劫難。就如同曾經的龍鳳大劫,巫妖大劫,以及封神大劫一樣。都是難以依靠神通更改的。
當然了,對比曾經的龍鳳大劫這些,當今人族多出現的旱災,完全就是一個小兒科。兩者根本無法對比。可這依然是天地意志降下的劫難。
而且這種劫難,在人族九州之中,每隔數千年,亦或者數萬年就會上演一次。
也許天地就是依靠在人族演化劫難的方式,緩解整個洪荒的大劫。當然這也不過是帝霄的猜測。
眼下,帝霄只想確定一件事情,就是西湖龍君所言的旱災,是否是真實存在的。所以無比凝重的看向西湖龍君:「西湖龍君,你所說的旱災,當真……」
「帝霄郡守,小龍可不管保證這些。但郡守也該知道,我們這些被冊封的龍君,對九州內的風雨變化很敏感。所以才出現這種猜測。但這個猜測是否屬實,我可說不好。」
西湖龍君終究不敢信誓旦旦的保證,若此事屬實,那他也有功勞。可若是虛假的,浪費帝霄心力,那可會惹來大麻煩。
西湖龍君的圓滑,帝霄自然是清楚的。但深邃的目光之中,已經不知道思索多少次。
「罷了,此事我好好考慮一二。而這段時間,就麻煩龍君多多關注西湖變化,也關注一下九州風雨的變化。」帝霄終究不敢將此事當成虛言,這可是涉及整個人族之事。
西湖龍君聞言,也是連忙點頭,轉而就離開了。
停留下來的帝霄,則是神色複雜。武媚娘相伴,但也隱隱沉默,令氣氛變得很是凝重。
許久或,武媚娘才敢開口,以一種溫和言語:「夫君,也許龍君所言有差…….」
「此事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帝霄很慎重,尤其翻轉記憶,回憶前世古今歷史。好似記憶之中的古代大唐,李世民初登皇位後,是發生過幾次旱災。
當然一個是歷史大唐,一個是西遊大唐,根本不一樣。可若是西遊大唐的發展軌跡,真的和歷史大唐相似,那就真的要謹慎了。
誰叫,西遊大唐出現旱災的意義不同。
「媚娘,小小的西湖龍君都能感覺不妙。想來若是真有旱災,那火雲洞內的聖賢,亦或者大唐滿朝文武,估計也該得知消息。所以我們先等著上面傳來的消息吧。若是有,那就麻煩了。若是沒有,自然萬事大吉。」
「但此事終究要謹慎對待。你和若琳辛苦一點,徹查餘杭郡內的餘糧庫存,以及民生,爭取做到萬事無憂。」
終究是心有忌憚,生怕如今的西遊大唐,真的和記憶之中的歷史大唐一樣,出現所謂的旱災,帝霄自然要謹慎。
故此交代武媚娘,也算是一種特殊準備。而武媚娘自然遵從帝霄的話:「夫君放心,我會用心徹查的。」這般說著,就隨著帝霄返回餘杭郡的郡守府。
然帝霄這邊準備徹底各處糧倉之時,大唐長安城內,這個已經修為達到大羅之境的李世民,如今則是罕見的發怒。
那怒火引得大唐氣運神龍嘶吼,也令身邊環繞的祥雲化成怒火雷霆。
李世民憤怒的視線,划過諸多文武大臣:「自朕登基之後,兢兢業業,只求人族昌盛,只求大唐子民安康。自問沒有做過對不起大唐子民之事,可為何大唐子民怨念橫生,最終化成旱災之劫?」
「而且此次劫難,不是涉及一府,一州,而是一場席捲整個九州的旱災。這究竟是多大的民怨啊。你們這些大臣究竟做了什麼,引發如此民怨?你們可知道,如此劫難對對我們人族,對我們大唐帶來多大的重創。」
滿朝文武被憤怒的李世民怒斥,卻沒有一個敢反駁,亦或者喊冤的。他們這些大臣也清楚,自古以來,人族九州雖然會時不時降下一些劫難。但這些劫難也不是無辜降臨的,這必然是有些因果在其中的。
比如遇到昏君,令九州子民變得民不聊生,令民眾怨恨繼續過多,演化成劫難,最終席捲九州。亦或者什麼世家大臣作惡多端,引發無數民眾怨恨,最終怨恨化成劫難。
可以說,西遊內的人族九州,所降臨的無數劫難中。除去一些真的是蒼天降落,其餘大多都是一些人禍引起的。因為人禍的緣故,令九州子民凝聚怨恨,最終化成劫難。
而且這些劫難的出現,一定程度會削減一個國家的氣運和國運。
故此,劫難積累到一定程度,一個人族皇朝就會崩壞,繼而改朝換代。當年大隋皇朝為何二世而亡,除去一些特殊緣故之外,就是因為大隋不得民心,引來太多的劫難,削減的國運。
眼下大唐也將出現劫難,李世民這個皇帝首當其衝。但是李世民也不傻,他第一時間反思自己,是否做下天怒人怨之事,可仔細想想後,發現自己除去一些陳年往事之外,一直都是以人族為先。
所以他才如此暴怒,質疑自己麾下大臣,是不是做下什麼天怒人怨之事。
李世民更是怒喝:「朕登基也沒多少年,如何惹得……」
滿朝文武也不知道怎麼說了,此刻也在反思自己。可最終也是無疾而終。
李世民這個皇帝怒斥,長孫無忌這個大臣則是站出來:「陛下,眼下旱災已經成為無法改變的事實。當務之急不是找尋緣由,而是想想如何應對之後發生的旱災。所以臣建議,徹查糧倉,然後告知各州,令他們應對好即將出現的旱災。故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