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三國:我能趨吉避凶> 第132章 海陸聯軍登陸天竺

第132章 海陸聯軍登陸天竺

2024-11-20 16:17:15 作者: 明巧
  就在大月氏與天竺諸國、諸部落緊密結盟,決心在首都巴格拉姆展開頑強抵抗,企圖以此作為抵禦華軍的最後防線之時,遙遠的印度洋海域上,華朝的海軍艦隊已悄然逼近南亞大陸的海岸線。

  太平廿五年(218年)六月,夏日的陽光熾熱地灑在孟加拉灣的碧波之上,華朝海軍艦隊如同一條巨龍,蜿蜒而至,攜帶著東部軍區與南方軍區的數萬精銳之師,首先抵達了天竺東海岸的質多王朝。

  海軍總司令周瑜代表華朝皇帝張循,向質多王朝乃至整個天竺地區發布了要求天竺各國投降歸附的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張循,承天命所歸,統御萬邦,自漢末紛爭之中崛起,掃平四海,一統中原。東定遼東,西靖西域,北鎮鮮卑,南撫百越,使普天之下,咸歸王化。而今,朕之威名,已遠播海外,萬邦震懾。」

  「朕聞天竺之地,物產豐饒,文化璀璨,人民聰慧而好禮。然則,天無二日,民無二主,自古以來,皆是如此。古語有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今朕既已一統中夏,自當以天朝上國之姿,綏靖四方,使萬民共享太平盛世之福。」

  「天竺諸國,雖遠隔重洋,然亦當知天命所歸,順應時勢。朕之海陸聯軍,橫渡重洋,駕臨天竺,欲將朕之德政,播於天竺之土。然朕心慈仁,不忍刀兵相見,生靈塗炭。」

  「故朕特此下詔,勸諭天竺諸國君臣,速速歸順華朝,共襄盛世。爾等若能順應天命,俯首稱臣,朕必視同華朝百姓相待,保爾等國土完整,人民安樂。且朕將派遣能工巧匠,傳播華朝之工業、文明,與天竺之文化交相輝映,共鑄輝煌。」

  「若爾等冥頑不靈,妄圖以螳臂當車,則必將天兵壓境,玉石俱焚。彼時,悔之晚矣!」

  「朕之誠意,天地可鑑。望天竺諸國,深思熟慮,速作決斷。勿使朕之天兵,血染沙場,方知悔悟。」

  「朕已託付諸海陸大軍帶兵將領臨陣決斷之權,如早日歸附,則萬事大吉。如負隅頑抗,則城破國亡,勿謂言之不預也。」

  「欽此。」

  這份聖旨,如同一道驚雷,震撼了整個質多王朝。

  在距離海岸線數十里外的質多王朝首都拘薩羅邑,王宮內燈火通明,金碧輝煌的大廳中,氣氛凝重而緊張。

  國王迦葉波,這位平日裡威嚴自重的君主,此刻卻面容扭曲,眼中閃爍著複雜的情緒——憤怒、不甘、憂慮交織在一起。他手中的聖旨,仿佛一塊沉重的巨石,壓在他的心頭,讓他難以呼吸。

  「華朝!你們這群貪婪的侵略者,竟敢如此囂張!」迦葉波終於忍不住內心的憤怒,猛地一揮手,將桌上的玉盞掃落在地,清脆的碎裂聲在空曠的大廳中迴蕩,如同他心中崩裂的驕傲。他大步流星地在廳內踱步,每一步都伴隨著家具的傾倒和器物的破碎,那是他內心憤怒的外在表現。

  「我們天竺,擁有千年的文明史,我們的土地,是由祖輩的鮮血和汗水澆灌而成的!你們憑什麼認為我們會輕易屈服於你們的鐵蹄之下?」迦葉波的聲音越來越高亢,眼中閃爍著不屈的火焰,一把抓起桌上的象牙杖,狠狠地擊打在地面,仿佛要將所有的憤怒和不甘都傾瀉而出。

  「可惡的華朝人,天竺不是你們能夠輕易征服的地方!我們的信仰、我們的文化、我們的自由,都是我們抵抗到底的力量源泉!」他的氣息急促,但眼神堅定,仿佛已經預見到了未來的戰場,看到了天竺人民不屈不撓的身影。

  然而,在這股強烈的憤怒與激憤之後,迦葉波也逐漸冷靜下來。他深知,衝動並不能解決問題,盲目的抵抗只會給國家和人民帶來更大的災難。

  於是,他深吸一口氣,努力平復自己的情緒,開始冷靜地思考應對策略。他召集了朝中的智者和將領,共同商討如何在這場突如其來的外敵威脅下,保衛質多王朝,維護天竺的尊嚴與自由。

  接下來,質多王朝內部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有人主張聯合其他天竺國家,共同抵抗華朝的侵略;有人則提議通過外交手段,尋求與華朝的和平共處;還有人建議加強軍事防禦,準備迎接可能的戰爭。

  迦葉波身處內陸的繁華首都之中,未曾親眼目睹那龐大的華朝海軍艦船如何劈波斬浪,也未曾見識過華朝陸軍士兵的英勇無畏,更不知道傳說中的華朝火炮、步槍究竟蘊藏著怎樣的威力。

  不過,迦葉波也並非對外部世界一無所知。他深知,華朝這個東方的龐然大物,在短短兩年內便平定了廣袤無垠的西域,其軍事力量之強大,戰略眼光之深遠,絕非一般國家所能比擬。

  記住我們101看書網


  如今,華朝一方面從陸路對大月氏發動攻勢,另一方面又派遣海軍跨越重洋,進攻天竺各國,其野心與實力可見一斑。既然華朝敢於發出聖旨,勸降天竺諸國,那麼毫無疑問,其派出的軍隊絕非質多王朝一國之力所能抵擋的。

  當傳令兵從海邊匆匆趕來,繪聲繪色地描述著華朝海軍船隻的龐大與數量之多時,迦葉波的心中不禁泛起一陣寒意。他明白,僅憑質多王朝的軍事力量,想要抵擋華朝的進攻,無疑是螳臂當車,自不量力。

  因此,在與朝中諸位大臣進行商議之後,迦葉波做出了兩個重要的決定:一是下令自己的軍隊立即進入戰備狀態,準備迎接可能到來的戰爭;二是派出使臣,向周邊的百乘王朝、摩揭陀國、耽摩粟底國、朱羅國以及泰米爾人部落等求援,希望他們能夠派遣軍隊支援質多王朝,共同抵抗華朝軍隊的侵略。

  迦葉波深知,單憑質多王朝一國之力,難以與華朝抗衡,唯有聯合周邊國家,才能有一線生機。然而,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自己的一舉一動,早已被那些潛伏在天竺各地的細作所察覺。

  這些細作,有的是被華朝通過多年來的海上貿易所發展,有的是對華朝文化心生嚮往,自願成為華朝的耳目。他們如同無孔不入的影子,悄無聲息地潛伏在天竺各國,搜集著各種情報。

  因此,當迦葉波開始整軍備戰,並向周邊國家求援時,這些細作便迅速將情報傳遞給了華朝海軍總司令周瑜。周瑜接到情報後,立即意識到了迦葉波的意圖。

  他深知,天竺並非傳統的華夏民族、大中華文化圈成員,且皇帝張循不知為何,似乎對天竺地區抱有極大的反感。因此,皇帝張循早有命令,讓華朝軍隊在對天竺各國的行動上,不用向對匈奴、鮮卑、西域諸國那樣手下留情。

  事實上,早在周瑜派人向質多王朝傳達聖旨之時,華朝海軍就已經被分為了幾路大軍。

  其中東海艦隊和南海艦隊沿著海岸線南下,帶著華朝南方軍區的陸軍部隊逼向了百乘王朝、泰米爾人、朱羅國等國的海邊城市。而停留在質多王朝海邊的,只是華朝黃海艦隊和東部軍區的一部分兵力。

  這樣的部署,不僅是為了分兵進攻更多的海岸城市,也是為了防止其他天竺國家前來支援質多王朝。

  迦葉波雖然不知道華軍的進攻意圖,但他也知道迷惑之計,一邊繼續加強軍隊的戰備工作,一邊又派出了使臣,假意稱需要時日考慮,以迷惑周瑜,為自己爭取更多的時間來準備戰鬥。

  然而,這一切都只是徒勞。周瑜早已看穿了迦葉波的計謀,拖延時間對於質多王朝來說,只是徒勞無功的掙扎。華朝海軍只待周瑜一聲令下,便將向質多王朝發起猛烈的進攻。

  見迦葉波妄圖以拖延之計來換取一線生機,周瑜的嘴角不禁勾起一抹不屑的冷笑。他向站在身旁的黃海艦隊司令諸葛直與東部軍區司令張饒道:「這迦葉波顯然是在做無謂的掙扎,妄圖以拖延時間等待那遙不可及的援兵。既然他如此冥頑不靈,拒絕了我方的勸降之意,那便無需再客氣。傳令下去,各大艦隊開始進攻,讓天竺人親眼見識一下火炮與步槍的威力!」

  諸葛直與張饒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興奮的光芒,他們深知,這一刻,歷史的車輪即將被推動,而他們,將是那執鞭之人。

  兩人毫不猶豫地應允下來,隨即通過先進的無線電報技術,將周瑜的命令迅速傳達給了各支艦隊。一時間,華朝海軍的戰艦仿佛被注入了生命,紛紛調整航向,炮口對準了質多王朝、百乘王朝、泰米爾人、朱羅國的海岸城市,開始攻打天竺東岸各國。

  天竺雖然擁有著悠久的歷史與文化,但在軍事技術方面,卻遠遠落後於華朝。他們的海港防禦,不過是一些大型的投石機、弓弩等傳統武器,這些武器在華軍的現代化艦炮面前,無異於孩童的玩具,脆弱不堪。

  當華朝海軍的艦炮開始轟鳴,一顆顆炮彈如同憤怒的火龍,劃破長空,精準地落在質多王朝的海港防禦陣地上。

  頓時,海港內火光沖天,爆炸聲震耳欲聾,投石機被炸得四分五裂,弩車也化為了廢鐵,天竺士兵在猛烈的炮火中無助地掙扎,有的被直接炸飛,有的則被衝擊波震得七竅流血,整個海港變成了一片人間煉獄,哭喊聲、哀嚎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悲壯的畫面。

  對於那些首次目睹火炮威力的天竺士兵而言,這簡直是一場災難性的打擊。他們中的許多人,被眼前的景象嚇得魂飛魄散,甚至忘記了逃跑,只是呆呆地跪在地上,雙手合十,祈求天神的庇佑,希望這恐怖的災難能夠儘快過去。

  在華朝大軍面前,他們仿佛看到了來自天國的天兵天將,那不可抗拒的力量,讓他們徹底失去了抵抗的意志。

  而天竺的民間,情況同樣不容樂觀。長期的種姓制度壓迫,使得底層百姓和奴隸對國家的歸屬感極為淡薄。戰爭對於他們來說,只是上層人的遊戲,與他們無關。更何況,面對如此強大的華朝軍隊,他們更沒有絲毫保家衛國的想法。

  當華軍炸毀了海港城市的防禦陣地,開始登陸作戰時,他們或是緊閉家門,企圖躲避這場災難;或是主動打開大門,以討好的姿態迎接華軍的到來,希望能在新的統治者下獲得一絲安寧。

  在這樣的背景下,華朝軍隊幾乎沒有遇到任何實質性的抵抗。僅僅用了半天的時間,華軍便成功占領了質多王朝的港口城市。

  在這場一邊倒的登陸作戰中,質多王朝的海港士兵損失慘重,數千人陣亡,上萬人被俘虜,只有少數頑固分子僥倖逃脫,狼狽地逃回首都拘薩羅邑,向國王迦葉波報告這一噩耗。

  周瑜等人並未立即追擊,而是選擇穩固已占領的港口,確保後續部隊的順利登陸。東部軍區司令張饒的部隊在港口站穩腳跟後,才開始向內陸挺進,展開了對質多王朝腹地,特別是首都拘薩羅邑的征服之旅。

  與此同時,東海艦隊、南海艦隊也在各自的戰場上取得了輝煌的戰果。在艦炮的轟鳴聲中,百乘王朝、朱羅國、泰米爾人的海港城市紛紛告急,最終未能逃脫失守的命運。天竺的士兵們在現代化的武器面前,如同秋風掃落葉般被迅速擊潰,丟盔棄甲,逃往內陸深處。

  華朝海軍在占領海港後,陸軍部隊緊隨其後,登陸上岸。在細作們的精心引導下,華軍如同鋒利的刀刃,切入了天竺的內陸,開始了對這片人口眾多的古老土地的深入探索與征服。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