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央朝廷派遣的炮兵營攜帶著數千枚手榴彈、炸彈等先進裝備,浩浩蕩蕩地抵達了華朝西部軍區駐地武威郡,整個西部軍區瞬間沸騰了起來。這不僅意味著他們將迎來一場前所未有的戰術打法變革,更預示著他們即將肩負起開疆拓土、重振西域輝煌的重任。
武威郡,這座歷史悠久的古城,在夕陽的餘暉下顯得格外莊重。根據皇帝張循親筆撰寫的聖旨,為了維護西域的安寧,確保絲綢之路這條東西方交流的紐帶暢通無阻,皇帝下令西部軍區司令張遼組建征西集團軍,全力支援蒲類國,堅決抵禦匈奴人的侵襲。
同時,張循還提出了一個要求——藉此機會重建西域都護府,將西域各國納入華朝的勢力範圍,實現華朝在西域地區影響力的全面復興。
然而,此時的華朝正處於工業革命的初級階段,國內各項事業百廢待興,確實沒有多餘的精力去直接處理西域各國之間的疆域摩擦和民族矛盾。
因此,張循決定採取一種更為靈活的策略:暫時不直接統治西域,而是通過重設西湖都護府、居中協調的方式,確保西域各國之間的紛爭不會影響到絲綢之路的暢通。
等到國內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國力足夠強大時,再逐步放開歸化、入籍的口子,吸引西域各國臣民自願加入華夏大家庭。
張遼接到聖旨後,心中豪情萬丈。他深知這次任務的艱巨與重要,不僅關係到西域的安寧與穩定,更關係到華朝的長遠利益。
因此,在觀看了大炮、手榴彈和炸彈的威力及使用方法後,他立即行動起來,從西部軍區中精挑細選,組建了一支由一萬騎兵和兩萬步兵組成的征西集團軍。這支軍隊不僅裝備精良,士氣高昂,而且訓練有素,戰鬥力極強。
大軍出征的那一天,武威郡的百姓們紛紛走出家門,為勇士們送行。
張遼站在高高的點將台上,慷慨激昂地發表了動員講話:「勇士們,我們肩負著皇上的重託和百姓的期望,此次西征,不僅要擊敗匈奴,保衛蒲類國,更要重建西域都護府,將華朝的旗幟插遍西域的每一個角落!讓我們以無畏的勇氣、堅定的信念和必勝的決心,去迎接這場偉大的征程吧!」
隨後,大軍在震天的鼓聲中離開了武威,如同一條巨龍般蜿蜒西進。他們穿越了酒泉郡的壯麗山河,領略了敦煌郡的神秘風情,最終西出玉門關,踏上了前往蒲類國(今哈密市附近)的征途。
蒲類國,作為西域三十餘個小國之一,其國力之弱、人口之少,實在是令人咋舌。總人口都不到五千人,軍隊人數更是不足千人,連中原一個縣的人口都趕不上。
漢朝時期的西域都護府,也僅僅是一個郡級單位,最多的時候也只派了幾千兵力駐守西域,少的時候甚至只有幾百人。因此,蒲類國上下對於數萬人的大軍幾乎沒有任何概念。
這次他們就可以親眼見證了華朝數萬大軍的鼎盛軍容了。
國王阿布力孜原本正在宮中享受著美酒佳肴,然而信使的突然闖入卻打破了這份寧靜。信使神色驚慌,聲音顫抖地向國王阿布力孜匯報導:「陛下,華朝派出了大軍支援我們,還有幾個時辰就要到伊吾了。」
阿布力孜鎮定自若地端著美酒,不滿地道:「來就來了,派輔國侯帶人去迎接、安頓就行了,你慌什麼?」
信使急切地道:「可是,華朝大軍一眼望不到頭,旌旗漫天,華朝統兵大帥自稱有三萬人,如果您不親自迎接的話,恐怕我們吃罪不起啊!」
「啪」的一聲,國王阿布力孜的酒杯掉到了地上,他驚恐地瞪大了眼睛:「怎麼華軍這麼多人?」
要知道,他全國所有臣民加起來都不過四千多人,而華朝的軍隊竟然有三萬人之多。這要是雙方打起來的話,別人六七個士兵打一個蒲類國的老百姓都綽綽有餘。
信使繼續道:「華朝說他們此次前來不僅要幫助我們抵禦匈奴的進攻,還要重建西域都護府,並提升都護府的等級為州一級單位,長官跟華朝的州長一個級別。他們還要解決西域各國之間的所有爭端,保護絲綢之路上的所有商貿往來。」
阿布力孜聞言,心中更加惶恐不安。他連忙爬起身來道:「快!快通知輔國侯和各位大臣,我們出城迎接!千萬要小心慢待了華朝大軍,否則我們蒲類國就滅亡了!」
親眼見過華軍鼎盛軍威的信使更加知道事情的嚴重性,他立即出宮去通知輔國侯和其他大臣。
所謂大臣,也不過是長吏、將軍、都尉等十幾個人而已。大家聽聞華朝派了三萬大軍過來,也都一陣驚慌,連滾帶爬地扔下自己的事,趕來王宮和阿布力孜匯合,然後帶著所有的官員和士兵出城等候,迎接華軍的到來。
他們在城外焦急地等待了好幾個時辰,站得雙腿都發軟了,終於看到了華軍先鋒的身影。只見遠處塵土飛揚,旌旗招展,一股強大的氣勢撲面而來。他們心中暗自揣測著華軍的實力與意圖,既期待又害怕。
終於,隨著一陣清脆的馬蹄聲響起,華軍先鋒大將淳于瓊率領著1000名騎兵率先抵達了伊吾城外。只見華軍將士們個個精神抖擻、裝備精良,騎著高大的戰馬,手持長槍利劍,一股壓迫感撲面而來。他們的鎧甲在陽光下閃閃發光,仿佛一群來自天界的戰神。
阿布力孜等人見狀,心中不禁暗自讚嘆。他們從未見過如此威武雄壯的軍隊,更未曾想過華朝竟然會派出如此強大的兵力來支援他們。他們恭恭敬敬地向淳于瓊行禮,並表達了對華朝大軍的敬意與感激之情。
淳于瓊則禮貌地回應著他們的問候,並傳達了張遼大帥的旨意:「華朝大軍此次前來旨在保護西域各國和絲綢之路的商貿往來,絕不會對蒲類國造成任何傷害。請國王陛下放心!」
阿布力孜等人聽後,心中的石頭終於落了地。他們知道,自己終於等來了期盼已久的救星,而且也不用擔心自己的權力被剝奪。他們連忙帶領著華軍先鋒將士們進入了伊吾城。
進入城內後,華軍將士們整齊地列隊行進在街道上,沒有發出任何嘈雜的聲音。百姓們紛紛好奇地探出頭來觀看這支威武的軍隊,但都被華軍將士們的威嚴所震懾,不敢上前打擾。他們看著這些來自遠方的勇士們,眼中充滿了敬畏和好奇。
淳于瓊直接接收了伊吾的城防工作,蒲類國上下也不敢吭聲,只能積極配合。好在華軍將士們都保持著嚴明的紀律和威武的軍容,讓蒲類國的百姓們深感敬佩。
隨後,總司令張遼也抵達了伊吾城。他宣讀了華朝重設西域都護府、維護西域安定的命令,並宣布了一系列旨在加強西域地區治理和保護的措施。
蒲類國國王阿布力孜等人雖然心中有些不甘願,但面對強大的華軍也只能被動配合,連一句反駁的話都不敢說。畢竟,華軍士兵的人數都比蒲類國的總人口還要多。
好在華軍將士不僅在城內保持著嚴明的紀律,在城外也同樣如此。他們嚴格遵守軍紀,不擾民、不搶掠、不滋事,贏得了蒲類國百姓們的廣泛讚譽和尊敬。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華軍後勤部隊也陸陸續續抵達了伊吾城。他們在城內搭建起了臨時的軍營和倉庫來存放糧食和軍械等物資。由於伊吾城較小,無法安頓下三萬大軍,因此華軍還在城外修建了堅固的營寨和塔樓來加強防禦。
張遼還派遣了斥候和偵察兵前往周邊地區進行偵查和巡邏工作,以確保隨時掌握敵襲蹤影並做出應對。在整個安頓過程中,華軍將士們都表現出了極高的紀律性和嚴謹性。他們不僅嚴格遵守軍紀和規章制度,還積極與蒲類國的百姓們溝通交流,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和民俗習慣。
這種精神風貌不僅讓蒲類國的官員深感敬畏和佩服,也讓百姓們深刻地感受到了什麼叫天朝上國、禮儀之邦。許多人都對華朝產生了嚮往之情,希望能夠在華朝的庇護下過上更加安寧和幸福的生活。
隨著時間的推移,華軍在城內城外的安頓工作逐漸完成。他們不僅建立起了完善的防禦體系和後勤保障系統,還與蒲類國的百姓們建立了良好的關係。士兵們上街吃飯、購物都照價付錢,從不占百姓的便宜。這種秋毫無犯的行為讓蒲類國的百姓們深受感動和敬佩。
百姓們紛紛表示願意支持華朝在西域地區的統治和管理,並希望能夠在華朝的庇護下過上更加安寧和幸福的生活。他們相信在華朝的領導下,西域地區一定會迎來更加繁榮和穩定的未來。
至於北方匈奴的威脅?大家已經完全不放在心上了。
漢朝每次只派出幾千人的騎兵都打得他們滿地找牙,現在這看起來更加軍容鼎盛的三萬華朝大軍,自然更加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