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從戰俘開始的王國風雲> 第13章 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

第13章 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

2024-11-19 23:03:18 作者: 最討厭謨涅摩敘涅
  

  第13章 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

  論及士兵和武器裝備的損失,其實也沒大到無法接受,雖說混在平民中的叛軍造成了不小麻煩,但也僅限於此,蒂雅等人沒遭到像樣的正式抵抗,零星傷亡累計起來大概百十號人,就算是個不多不少的數字。

  和以前那幾場勝仗沒法比,但其實戰略目的已經達到了,蒂雅的目的是奪占據點而非消滅敵人有生力量,從這個角度考慮,其實他們也是打贏了,但這場勝仗對蒂雅多少造成了些心理陰影。

  駱駝鎮的平民死傷慘重,幾乎有一半傷亡,蒂雅不能怪自己的手下辦事不力,她知道當時的情況複雜,只能將這些人帶走,安置到亞基塔大王統治下的其它村鎮去。

  除此之外,那些逃跑被抓獲的婦孺老人可就沒那麼好待遇,蒂雅是有同情心,但同情心沒到泛濫的地步,她不會睜眼說瞎話包庇這些人,跟著叛軍頭目跑路的,只能當作叛軍看待。

  對叛軍俘虜,一共有三種解決方案:原地殺死、賣為奴隸、送給當地或羅馬統治者,無論哪種都不好,對待婦孺老人的具體政策就更如此,他們中的大部分會在之後的審判中被處死,蒂雅清楚法律和習慣,對這點有清晰的認知。

  善意被辜負是很讓人難受的事情,蒂雅的出發點無疑是好的,但結果可以說是一團亂──想少流血卻還不如直接攻城死的人少,想和平解決卻不得不走向戰爭,想展示對別人的尊重卻被反過來利用……

  總之,現在的蒂雅很不好受,奧維爾也是將這些看在眼裡。

  他斟酌著語言上前安慰道:「人的性格在成年後是基本定型的,想要改變就要付出代價,如果您能吸收這次的經驗,讓以後的結果更好,那我想這次的一切損失都是有價值的。」

  蒂雅抬眼看了一眼他:「那你說,你覺得我做錯了麼?」

  「您並沒有做錯任何事情,只是欠缺一點考慮,或者說是別人考慮的東西太多了。」

  也不知奧維爾的話療有沒有實際效果,總之蒂雅的精神狀態看上去好些了。

  ………………

  就和蒂雅的預想一樣,陸續將三個據點全部清除後,維斯帕開始了審判工作。先是追認了一下既成事實,赦免所有普通居民,然後又開始對這些叛軍的審判。

  所有羅馬軍官和參謀幾乎都不同意赦免,維斯帕本人也當然如此,所有俘虜都被集中押到提比利亞的露天體育場,在那裡有兩千四百名被認為年老或無用的俘虜被當場處決,維斯帕又從中挑選出來六千名優質俘虜送往首都,剩下的三萬人則作為奴隸拍賣掉。

  可以說這時期歐洲沒有別的民族比羅馬人更懂奴隸制了,他們不光抓奴隸買奴隸用奴隸,甚至超前的開始了炒奴隸,會抬高市場價格並進行對應投資。

  這些人前途未卜,可能死在海上運輸途中或者哪個條件惡劣的礦山裡面,可能運氣不錯作為哪個自耕農的幫傭這麼過半生,運氣再好點的成為解放奴隸,後代獲得公民權也不是不可能。

  

  維斯帕也看不到那麼遠的事情,在他看來這是最好的處理方案。錢能有一些進腰包,當地的不穩定因素消失,羅馬方面也會記得自己的政績,總的來說這半年戰爭對他來說很順利很圓滿。

  忙完了最後這點事情後,維斯帕開始指揮部隊到各個位置駐守,這一年的軍事活動進入收尾階段,只要沒什麼意外,軍隊一般在冬季休戰。

  維斯帕稍微放鬆了一點對於奧維爾的約束,允許他到亞基塔大王的居所腓立比去訓練手下那幾百人,倒不是奧維爾介意待在凱撒利亞,主要因為他手下那群人確實待在熟悉的環境裡更舒服些,羅馬人的城市對他們來說太陌生了。

  除他自己以外,瓦勒良帶著他手下十個人也跟著一起住進了腓立比,一方面是幫忙訓練新兵作為骨幹進行指揮,另一方面也有些監視意味。

  現在,他就在跟手下一起繞著城牆負重跑步,由於他選上來的人體質都還不錯,不是軍人出身但也常年勞動,身體硬朗,所以狀態都還好,唯一一個跟脫水的魚一樣半死不活的大概就是奧維爾了。

  雖說是前起義軍領袖的身體,但這位也是個經商讀書的文化人,體能還算過得去,跟士兵標準相比可就差遠了。

  所以奧維爾才會主動跟著一起訓練,展現自己和他們同甘共苦都是虛的,主要是增強一下自己的體能,否則到時候真出點什麼問題,跑都沒法跑。煉就強健體魄才能跑路更快,他這點還是明白的。

  現在羅馬士兵的訓練方法其實和西庇阿時代也沒有本質性差別,這些士兵不是教官,但照貓畫虎總是會的,他們模仿著自己教官的樣子,一邊跟隨隊伍前進,一邊呼喊各種口號,看上去效果還可以,大部分人訓練還挺賣力氣。

  奧維爾或者羅馬人也沒真指望他們發揮大作用,打仗還是靠羅馬自己的重裝步兵,這些「羅協軍」或者叫輔助軍甚至都沒有正式的軍團編制,而是以六百人大隊的形式散裝,在需要的時候配屬給各個軍團。

  等奧維爾稍微緩過來一點了,瓦勒良湊近些問道:「討論一下裝備問題,現在盾牌倒是不缺,除此之外的武器都不太夠用,你想怎麼辦?」

  奧維爾也做好打算了:「那些標槍頭都用上,做成遠近兩用的投槍,弓箭優先給經驗豐富的獵戶,剩下的人統一使用投石索就可以了。」

  這是種上手比較簡單,下限也比較高的武器,從大衛王到巴勒斯坦的投石者,貫穿這地區幾千年的歷史,可以說是當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上手容易是一方面,省錢又是另一方面,只要一根皮帶和一小截繩子就能做成個合格的投石索,還挺經久耐用,這可比標槍、弓箭便宜許多。

  瓦勒良也很清楚這是最現實的選擇,所以沒提出意見:「這沒問題,伱明天最好去找軍團長批一些經費,我們得購置一些材料。我明天開始教他們用標槍頭做投槍和製作投石索的基本方法。」

  (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