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武俠仙俠> 西遊:從與大聖結伴尋道開始> 諸道雜錄·人道其二·光武中興,再定乾坤!(番外,7k)

諸道雜錄·人道其二·光武中興,再定乾坤!(番外,7k)

2024-10-19 02:45:55 作者: 才不告訴你我是誰
  (這章沒收費。)

  自天降雄主,定鼎乾坤之後,如今歷經西漢多年,如今再生事端。

  時有一人,乃是『王莽」。

  傳聞乃是黑氣所化,禍亂世間,不知真假。

  王莽早年折節恭儉,勤奮博學,孝事老母,以德行著稱,當時備受人之所崇。

  漢成帝陽朔年間,他為黃門郎,遷射聲校尉。

  永始年初,又封新都侯,遷騎都尉,光祿大夫,侍中,仕途一片坦蕩。

  直至綏和年初,代替王根為大司馬,迎哀帝即位。

  漢哀帝時,王莽被迫告退,閉門自守。

  後來太后王政君臨朝後,以王莽為輔政大臣,出任大司馬,封「安漢公王莽開始進一步展現其手段,總攬朝政,誅殺異己,廣植黨羽,取得許多人擁護。

  劉嬰在位的時候,王莽以攝政名義據天子之位。

  當時天有異象,黑雲化作蛟蟒,侵犯紫微帝星,一時間讓天下惶恐。

  但一些風言風語,王莽都一一控制了下來,那時候,他位極人臣,好不威風!

  可他的頭上仍然還有人!

  終於有一天,王莽再也不隱藏自己的狼子野心,廢『孺子嬰』,篡位稱帝,改國號為新,改元「始建國」,進行托古改制。

  一時之間,倒施逆行,民不聊生,各地起義頻發。

  天上紫微星暗淡,惹得紫薇大帝不喜,畢竟下界中原之地現在確實是一片亂象,但一時之間也不好直接動手。

  於是拜託了千里眼、順風耳,向玉帝提出下界的亂象。

  畢竟這兩位曾被玉帝指派,在當日定下雄主統一事時,負責監察下界動亂。

  再囑咐了天師張道陵,請他幫忙。

  於是有了天上關於『王莽』的議論。

  王莽代漢建新,倒施逆行,招惹了不少的是非。

  由於漢末以來,朝堂腐敗,奢華無度,地方搜刮盤剝,再加上豪強地主大量兼併土地,使得百姓流離失所,生活困苦,經濟凋,所以人心浮動,

  愈演愈烈。

  王莽執政以來,為了獲取民心,雖然採取了一系列的手段,但終究是治標不治本。

  而托古改制,更是與現實截然相反,遭到了強烈的反對。

  人們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各項政策朝令夕改,使百姓官吏不知所從。

  

  還有一事,又涉及到了四海龍族。

  王莽因國內已有北海郡、南海郡、東海郡,而唯獨缺少西海!

  為了湊全這「四海」,他窮兵默武地出兵,將青海湖一帶的土地占領來設置西海郡。

  四海皆全,因此得到了西海龍王的相助,得風雨相助,一時間風頭無二!

  王莽因此自命為天命之子,愈發囂張。

  為感謝西海龍王,王莽想讓這塊荒地變得像一個真正的郡。

  所以必須要強制移民。

  於是王莽又增加了五十條嚴酷法令,以便增加成千上萬的罪犯,滿足移民的需要。

  為了這個西海郡,王莽招來了最初的不滿,天下失心的第一步,也就是這裡。

  後來西海龍王得知,便直接跑了,也不再給王莽風雨之力。

  王莽得知以後,雖然怒斥龍王不守誠信,但也無可奈何。

  於是下令,將龍王廟改到低洼處。

  要是風調雨順,也就罷了;

  要是沒雨,也就沒人會去禮拜;

  要是雨下大了,導致發了洪水,第一個淹的就是你龍王廟,你龍王第一個跑不了。

  王莽認為異族之人,生來低賤,不及他們半分。

  將原本臣服於漢朝的匈奴、高句麗、西域諸國和西南夷等屬國統治者,

  由原本的「王」降格為「侯」。

  各族因此拒絕臣服新朝。

  興許是王莽覺得難度太低了,才給自己上了點強度。

  王莽主動挑起了無謂的爭端,輕率地決定動用武力。


  不僅導致邊境衝突,還使數十萬軍隊長期陷於邊疆,無法脫身,耗費了大量國力,造成邊境戰亂不絕。

  一時間內憂外患,起義頻發,造成民不聊生的亂象。

  要是他好好治理也就算了,但不僅僅是個篡逆之輩,偏偏還弄得民不聊生!

  失了天恩,更丟了民心。

  剛開始只有劉氏宗族在反對他,漸漸地反蟒的浪潮開始席捲天下。

  反蟒的浪潮從一開始就沒有停過,並且愈演愈烈,

  但王莽是什麼人?

  天下的叛亂,都被王莽輕鬆鎮壓,毫無壓力。

  諸如徐鄉侯劉快率數千人起兵、真定人劉都等密謀舉兵造反等等。

  直到『呂母起義』,王莽開始有些乏力,加上『赤眉綠林』的起義,徹底燃起了起義之火。

  又過了幾年,漢光武帝劉秀在宛城起兵,一時間要風得風,要雨有雨,

  如同天神幫助一般。

  打出了「復高祖之業,定萬世之秋」的旗號!

  後來加入了綠林軍,又給王莽造成了不小的麻煩。

  王莽得知以後,當即舉辦了一場『哭天大典」。

  結果自然是不盡如人意。

  另外,哭也算時間。

  赤眉、綠林的事,已經刻不容緩了。

  自天庭會議,定下劉秀之事後,張道陵天師便下凡,暗中多有相助。

  此時王莽面臨北方赤眉、南方綠林兩大起義集團的進攻,日漸焦慮不安,北方的赤眉與南方的綠林軍,同為當時起義力量最強大的兩支軍隊。

  當初王莽認為赤眉軍聲勢更大,起義軍幾乎遍布北方各州郡,覺得形勢更為嚴重,於是優先對付赤眉。

  結果南方打得更凶,沒辦法,王莽只得調整重心。

  王莽便派遣大司徒王尋、大司空王邑將兵四十二萬,號稱「百萬之師」

  車隊集中後,即開始向穎川開進。

  在潁川又會合了嚴尤、陳茂的部隊,隨即向昆陽方向進擊。大軍透迤千里,糧草輻重絡繹不絕。

  將昆陽圍了數十重,又不接受城內王鳳的投降,意要全殲滅城內起義軍劉秀也在城中,只是一個偏將軍,並不是昆陽的話事人。

  大敵當前,其他人都嚇破了膽,只有劉秀談笑自若,並不害怕,言道:「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我等必有人來相助,不必擔憂!」

  眾人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見劉秀胸有成竹,於是接受了劉秀的建議,

  開始聽他的命令。

  劉秀的計劃是讓人在城內堅守,自己同其他十三人出城爭取外援眾人照做。

  當時夜有流星墜入王莽營中,晝有雲如壞山,當營而隕,不及地尺而然,吏士皆恐之,以為天神降怒!

  與此同時,劉秀從外邊爭取了幾千援兵也殺了回來,在王莽軍包圍圈外四、五里列陣對敵。

  而讓人費解的是,王尋、王邑有絕對優勢的兵力,卻挑幾千人來迎戰劉秀,其他兵士在後觀摩。

  就好像失了神一樣。

  而劉秀率領步、騎兵千餘人,沖入敵陣,斬首數十,後又來回沖入幾次,連連得勝。

  此時雲頭之上,天師張道陵正望著底下種種。

  一旁的道童說:「張天師,會不會過了些?陛下不許我們幫他太多,現如今已然是壞規矩了。」

  張道陵搖頭道:「陛下又沒提怎麼個多法,趕緊安定天下才是要緊事!

  不多,不多!一小塊石頭,吹了口迷人的氣!」

  而此時地下,劉秀將三千敢死隊,與昆陽城守軍合擊王尋、王邑部隊,

  斬殺王尋,敵軍開始潰敗。

  張道陵又拿出一塊小旗,正要施咒,卻聽見道童言:「師父,不能再幫了,再幫就要出事!所謂事不過三,切莫要動手!"

  天師道:「哎呀!壞了事!我只是拿出來看看,你這道童怎麼隨意動為師?手抖了一下,不小心搖了一搖。」

  當是時也,天降暴雨,狂風大作,揭瓦折樹。

  王莽的新軍立馬陣腳大亂,潰不可擋,踩踏而死無數,於是近乎全殲敵車,只有王邑等幾個將軍僥倖逃脫。


  天師訓斥道:「這一次便饒了你,下次不得再管為師!不然定要拿你是問!」

  道童有些委屈,方才明明是天師搖旗搖得起勁,怎麼成了他的鍋子?

  但道童被罵得又不敢再多言,怯怯地待在一旁,觀天師大顯神威,

  這一戰過後,王莽再也站不起來了。

  兵都打沒了,還怎麼和劉秀斗?

  王莽雖然倒下了,但很快另一個王姓人站了起來,也想要開創一個自己的王朝。

  這次這個王姓人學乖了,在成大事之前,他說自己的名字王郎是假的,

  他實際上姓劉,而且是故漢成帝遺落在民間的兒子劉子輿!

  這是在冒充真龍血脈,更是惹了天怒,自然會有禍事!

  張道陵天師得知以後,不喜道:「一個地頭蛇,強裝天命龍。」

  但當時河北一帶的豪傑百姓,卻真誠地相信了王郎的鬼話,說什麼就是什麼。

  居然真的擁立他為皇帝,史稱「趙漢皇帝」,定都邯鄲。

  讓張天師沉默了好一會兒。

  然而,在王郎稱帝之前,洛陽的更始帝劉玄已派了大司馬劉秀為使者,

  來河北招撫諸州郡。

  這下劉秀和王郎,就變成競爭的死敵。

  王朗遂大舉通緝劉秀,以十萬戶封邑懸賞其頭顱。

  王郎也真是大方,十萬戶!這可是整整10萬戶啊!

  這可是要跟呂不韋的文信侯看齊啊!

  河北官民聞聽頓時興奮了,於是全民總動員,對劉秀一行百十人展開大搜捕。

  劉秀此時正在薊縣,消息其實並不靈通,多虧了某人的暗中送信,方才得知消息。

  於是遂率眾殺出,一路南逃。

  他們不敢進入城邑,只得白天黑夜地奔命於荒郊野外。

  十餘日後,逃到河北饒陽這個地方時,眾人從薊縣帶出的最後一點乾糧已全部吃完。

  適逢早春正月,一年中最冷的時候,眾人匆忙間逃亡未帶禦寒衣物,是饑寒交迫,半步也走不動了。

  張天師觀之,在道童的勸說下,決定先在暗中看看。

  劉秀看著僚屬們飢腸,落魄不堪的模樣,不由得默默留下兩行清淚。

  他劉秀得天助,卻不知為何,偏偏在此時,仙神沒了聲氣?

  讓劉秀嘆道:「我自以為有天相助,沒想到如今也有這般境地!」

  淪落到這等地步,眾人還跟著劉秀在冰天雪地之中風餐露宿,不離不棄,甚至連半點怨言都沒有!

  這一份患難之情,真可比當年晉文公重耳君臣矣!

  劉秀狠心道:「罷了!王朗不給我們活路,更始帝也是個要死的,仙神也不給我們幫扶,那我等便自己走!」

  於是,劉秀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一個驚為天人的操作,那就是反其道而行之。

  最危險的地方,往往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劉秀終於決定放棄自己天生的謹慎,為眾人冒一次險,去傳舍(也就是類似於官府的招待所,有管吃的。)吃霸王餐!

  當然,劉秀這個河北頂端的通緝犯,頂著一顆懸賞十萬戶的頭顱,要去饒陽官府的傳舍里騙吃騙喝,這事兒未免也太過冒險!

  但劉秀可是擁有著出神入化的演技,又有如假包換的節仗!

  加之他無人能及的臨場反應,哪怕再危險,他也有信心可以化險為夷。

  既然自己沒東西吃,那就去敵人那裡吃,反正也不收費。

  於是,劉秀不顧眾人勸止,直接拿著更始朝廷發的節仗,冒充邯鄲朝廷的使者,大搖大擺進了饒陽的傳舍!

  這做法,你就說他驚不驚人吧?

  把劉秀的下屬們都給看呆了,驚訝道:「這還真是天上人,得了天助,

  要是我這等凡人,哪裡有這種膽魄!」

  傳舍的官吏們一看邯鄲來的大臣駕到,不敢怠慢,趕緊弄了一桌子好酒好菜上來,在旁笑臉相陪。

  張天師在天上看得高興,撫掌大笑。


  然而往往這個時候,都會出現一些意外。

  劉秀能裝作是真的使者,他手底下的人呢?

  劉秀也在心裡暗罵道:『都是幫壞事兒的!只有忠心,這時候無半分有用的能力!』

  他們實在餓壞了!

  也不要覺得他們不行,你餓幾天試試?

  美食佳肴在前,他們立刻把斯文這等事兒忘到了九霄雲外。

  對著一桌菜來了個胡吃海塞、風捲殘雲,還互相爭搶,差點打起來,完全難民的模樣,哪有半點像邯鄲來的使者大人?

  果然,傳吏們看了這幫人的驚人吃相,暗自尋思道:

  「邯鄲的大人物怎麼跟逃荒的難民一般無二?』

  頓時起了疑心!

  但又害怕邯鄲大人只是單純好吃而已,若是真得罪了可不好收場。

  於是心生一計,來個詐胡!

  他們讓人在賓館門口大敲歡迎鼓,十餘通後,齊聲高呼:

  「邯鄲將軍到!

  眾人聞聲,不知是詐。

  還以為假扮邯鄲使者的他們,真的遇上了邯鄲將軍。

  皆大驚失色,差點沒嘻過去,那聲聲鼓響,如同催命之符,敲得大家腿腳發麻。

  敲得就連劉秀也本能地跳了起來,直道:「時日不早,我等應趕路矣!」

  才行數步,卻又似突然想到什麼,徐徐還坐,慢條斯理道:

  「事雖急,然邯鄲將軍與我乃舊交,既於此地相逢,我等總應相見,不妨從緩!」

  接著在眾人一片的目瞪口呆中,從容喚來傳吏,道:「請邯鄲將軍進來敘話!」

  眾人不解,他們本來就是假的,怎麼現在成了真的了?

  劉秀悄悄道:「真亦假時,假亦真!記住了,你們現在就是邯鄲使者,

  聽到沒有,別再露出馬腳來!」

  眾人點頭應允。

  果然,看著劉秀旁若無人地繼續飲酒,幾個傳吏傻了,當場愣住足足半刻鐘,心中叫苦連天。

  劉秀一看就明白了,心中不由暗笑:「看來這一把八成賭對了,當真驚險,還想陰我?痴人說夢!」

  隨後劉秀道:「這都多久了,怎麼邯鄲將軍還不過來?莫不是糊弄我等!」

  傳吏們也是見過世面的,索性說道:「邯鄲將軍方來,尚未安頓,待放好行李,馬上便到。」

  劉秀卻大笑,笑里藏針道:「不妨,本使便多等他片刻。」

  於是,雙方各懷鬼胎地尷尬了半個時辰,各自都只覺壓力極大。

  終於,劉秀先打破僵局,頗感惋惜地嘆道:「想是邯鄲將軍旅途勞頓,

  不能相見我等了!」

  見劉秀給了台階,傳吏如釋重負,大喜疾呼:「大概如此,正是如此!」

  劉秀微笑起身:「既如此,我等也不便久待了,代本使向邯鄲將軍問好,我等先行告辭,後日邯鄲相見,再歡聚痛飲一番。」說完領著僚屬們揚長而去。

  劉秀等人走後良久,傳吏們才回過味來,越想越不對勁,便派人飛騎至城門,要門吏關閉城門,暫不要放劉秀等人出去。

  門吏卻說了一句話:

  「天下事未可知,我一小小門吏,豈敢鎖閉此等大人物乎?」

  結果依然放劉秀跑了。

  看來河北豪傑並不全投了王郎,各地都還有搖擺與觀望之人。

  傳吏們氣了個急,乃速報告上級,派兵追趕阻攔。

  劉秀等人暴露了行蹤,只得頂霜冒雪,晝夜兼行逃命。

  北風一刀一刀地吹著,在他們臉上割出一道一道的凍瘡裂痕。

  但還好是吃飽喝足跑了出來了。

  張天師在雲頭笑道:「好童兒,你且看看,他也是個有幾分小聰小慧的言歸正傳,話說劉秀一行人前腳剛到下曲陽,便聽說王朗的追兵也即將趕到。

  劉秀的隨從官員都很害怕,準備渡過濾沱河繼續逃竄。

  劉秀於是派人前去探查沱河是否可以渡行。

  此時天氣稍有轉暖,河面上原本的厚厚冰層已經開始解凍。

  所以,那位被派去探聽消息的官員回來報告說:「濾沱河的河面已經解凍,冰隨水流,沒有船隻可以渡河。」

  劉秀不甘心,又派王霸前去探查。

  這個王霸,之前在薊城被派去招募士兵,卻而被街上行人嘲笑挖苦。

  王霸前往探查了一番,發現濾沱河果然如先前的官員所說,河面解凍不適宜渡河。

  但這王霸頗有心思,他擔心劉秀的隨從屬官軍心離散,回來謊稱說:「河水結冰,堅實可渡。」

  劉秀的隨從屬官聞言都很高興,劉秀也拍著大腿哈哈大笑說:

  「之前去探查的官吏果然瞎說!」

  言罷,當即命令王霸為渡河監護,一行人急匆匆地向濾沱河進發。

  此時雲頭,天師將將旗子放到道童手中,笑道:「乖童兒,這是好東西呀,你搖一搖!保准你再進一步!」

  道童紅著眼說:「師父,為什麼四天師裡面就你這般?明明其他道家高人都很好,偏偏你這般欺我!」

  「你知道嗎,其他的童子都有好東西,可你卻這樣!像是鎮元大仙的童子,偶爾也能嘗一嘗人參果,我什麼都沒有!」

  張天師一笑:「好好好,我給你個好東西怎麼樣?」

  道童一喜,問道:「師父所給,必是好物,不知是什麼?」

  張天師道:「我在下界有一場因果,你去凡間走一遭,上來後,我保你入仙篆!」

  道童方才搖起了旗。

  張天師合掌笑道:「這多幫了劉秀的因果,都是你做的,所以你下界去,卻是正好!並不是什麼壞事,給你都安排好了!」

  道童知道張天師不會害他,於是搖得更起勁了,

  此時地上,發生了一件神奇的事情。

  等劉秀他們來到河畔,原本已經開始解凍的河面,竟然又重新結冰了。

  這是為何?

  但這個時候,誰還有心思去追究箇中原因?

  渡河要緊!

  於是,劉秀等人開始渡河。

  重新結冰的河面濕滑難行,劉秀等人真正體驗了一回如履薄冰的感覺。

  待劉秀爬上河岸,回頭望去,卻見剛才還是行走的河中冰面開始融解。

  緊接著,只聽河面上發出「咔咔」數聲巨響,走在隊伍最後的幾名騎土連驚呼都來不及發出,便紛紛掉進冰冷的河裡,濺起朵朵水花。

  劉秀趕緊組織救人,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那幾名掉進河裡的騎士都拉上了岸,然後繼續北上。

  行至南宮,天降瓢盆大雨,無法趕路。

  恰巧』路邊有一個無人居住的空屋子,劉秀等進入空屋子避雨。

  總之,你說巧不巧?

  馮異抱來柴草,鄧禹點燃火,劉秀對灶烤衣,沉默不語,心情之鬱悶可想而知。

  好不容易等到雨停,劉秀收拾心情,領著隨從屬官接著趕路。

  不多日,便來到下博城西。

  下博治所在現今的河北深州市東南,漢初置下博縣,屬信都國。

  東漢永平十五年,信都國改為樂成國;延光元年,信都國又改為安平國,下博縣所屬隨之變更。

  唐朝時,下博縣曾分屬河北道的深州或冀州所轄。

  宋代,在原深州一帶置靜安軍,下博縣歸入其中,更名為靜安縣。

  到了下博城西之後,劉秀等人開始驚惶迷惑,不知道該往哪裡去。

  此時,有位身著白衣,仙風道骨的老人『剛好」站在路旁,為劉秀等人指點迷津。

  他指著前面的路,道:「就在前方!信都郡是長安的門戶,離這裡還有八十里。」

  隨後說了一句:「努力!」

  這真是一語點醒夢中人!

  劉秀聞言,恍然大悟,立即帶領隨從屬官奔赴信都郡。

  因為在當時,下博縣周圍各都都已投降王郎,只有信都、和戎兩都不肯歸附。

  信都郡地處現今HEB省冀州市一帶,郡守任光,字伯卿。


  原為南陽宛城小吏,公元二十三年劉攻破宛城後,投靠漢軍。

  隨後參加了劉秀領導的昆陽之戰。更始元年,被封為信都郡太守。

  劉秀稱帝後,封任光為阿陵侯,位列雲台二十八將之一,這是後話。

  就在劉秀奔赴信都郡時,任光也正在發愁。

  畢竟,周圍的郡城都是王朗的勢力,信都郡已成孤城。

  要他任光獨守孤城,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所以,當他聽到劉秀前來的消息,十分高興,馬上組織官民出城迎接,

  齊呼萬歲。

  和戎郡的郡守邳彤聽到消息,也趕到信都郡,與劉秀、任光等人共同商議下一步的對策。

  參與商議的人,大多數主張應該派信都郡的兵力護送劉秀西回長安,而邳彤卻主張劉秀應該留下來討伐王朗。

  經歷了一番討論,劉秀被勸了下來。

  遂決定留在信都郡,並以信都郡為基地,開啟了反攻王朗,收復黃河以北地區的大業。

  王郎政權很快便成了劉秀東漢王朝的踏腳石,王姓開創王朝的宏圖大業再次破滅。

  邯鄲之戰剛剛結束,更始帝便下令封劉秀為蕭王,攜同有功戰將前往長安受封。

  更始帝此舉無疑是想要將以劉秀為核心的河北勢力,一舉困於長安,讓其在河北地區無法實行有效的控制,而更始帝則可以坐收漁翁之利。

  不僅如此,更始帝在下詔令的同時,還直接讓人前去接管了一州兩郡。

  (幽州、上谷郡、漁陽郡)

  也是此時劉秀徹底和更始帝翻了臉,

  又花了幾年時間,成功稱帝。

  而在邯鄲之戰後,劉秀就有了問鼎的資格,那時候張天師就回天了。

  要是再幫劉秀,就真的過分了。

  本欲暗中相助,不曾想,都成明助了,

  (今日肝虛了,熬不住了,剩下的三萬字,明日繼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