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大明境內,神佛禁行!
翌日。
東直門外。
來自河南布政使司河南府興佛寺的大法師,在接到聖旨後,就搞出了「活佛現世」。
當著無數百姓的面,身後綻放出『佛光』,搭配上寶相莊嚴的面相,頗有幾分真佛之意。
京城是首善之地,然卻是虧心的人最多的地方,於是乎,京城內外官立寺廟六百三十九座。
且增建不止,以致西山等處寺廟相望不絕,自古佛寺之多,未有過此時者。
信徒是廣泛的。
城門前的這一出,頓時喚出無數百姓心中的敬畏,顧不得進出城門,原地跪下參拜。
城門內外水泄不通,任憑城門守軍如何驅趕都無動於衷,眼中只有那尊『佛祖』。
迫不得已,城門守將親自下場,既是勸說,又是警告道:「妙法大法師,聖上有旨,禁止儒、釋、道中人施展妖言惑眾、蠱惑人心的手段,爾若不想受懲,就請離開此地。」
但不想遇到了軟刀子,妙法大法師絲毫不懼,道:「聖上的旨意,是禁止吾等在京城以外的地方布道,而此已是京城,不在旨意範疇內,況且,今日今時,得我佛顯靈,賜我佛光普照,是佛祖法旨,非貧僧所願,不是我不願意離去,乃我佛不讓我離去。」
一句一個我佛。
配合著那一身佛光,遍地跪倒的信徒,城門守將也不禁心裡發毛。
雖然軍伍中人,手染鮮血無數,不願意去相信這個,但多少有些敬畏。
畢竟,城門守將是見過諸多袍澤在殺戮過多後,心神陷入『魘鎮』之中,而無法自拔,疑是遭到天譴。
也見證過佛門大法師到軍伍中,去開解那些『失魂』的將士,那一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化人為僧,為佛門護法的度化場景。
城門守將沒有妄動,現在的京城,遇事不決,就去請錦衣衛。
不一會兒的功夫,錦衣衛都指揮使陸炳就收到消息趕了過來,順帶著,五城兵馬司都指揮使張元功領著兵馬也收到消息趕了過來。
但見陸炳沒有行動,而是笑吟吟望著興佛寺妙法大法師在布道,走上前來,不解道:「陸都指揮使大人,為何不對妖僧動手?」
陸炳轉過頭,望見是張元功,哪怕位高權重,哪怕較張元功年長,陸炳卻執了下禮,見禮道:「見過國丈爺!」
張元功有個好女兒,南喬,傾國傾城,在全國選妃中成了聖上貴妃。
雖說國娶之日還沒到,可木已成舟的事,皇后、皇貴妃、貴妃之父,在大明朝都能稱為國丈爺。
「不敢當!不敢當!」
張元功連忙躲身,沒有接陸炳的行禮,別說女兒只是貴妃,就是皇后,接如今錦衣衛都指揮使的大禮也要掂量掂量。
內閣首揆,是大明朝明面上的第一臣子,而錦衣衛都指揮使,則是大明朝暗面上的第一臣子。
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
權力、地位、影響,都遠不是靠著女兒入宮為貴妃所能比擬的。
陸炳、張元功拉扯了番,誰也沒有受誰的禮,默契地轉移了話題,張元功道:「如果陸都指揮使不便動手,便讓我麾下兵馬逐走妙法,驅走佛眾吧。」
說著,張元功右手微微抬起,準備讓五城兵馬司兵馬強制清場了。
城門是京師的喉舌所在,拖延下去,恐生難以預測的是非,五城兵馬司職責之一,便是疏理街道溝渠,馬虎不得。
「國丈爺不忙。」
陸炳按住了張元功發號施令的手,望著妙法大法師親近佛眾,傳揚佛法的畫面,搖搖頭,笑道:「『神跡』之下,這裡的百姓堅信佛祖現世,對妙法的言行舉止深信不疑,這時出手,必然會激起虔誠信徒的不滿和憤怒。
要是在這東直門前鬧出官民械鬥,出現流血之事,絕非聖上想要看到的事,後果也不是你我所能承受的。」
錦衣衛殺過很多人,親王、高官、名士、富商,無法數計,但這些權力、地位、錢糧多者,殺了也就殺了,即便遇到抵抗,也能盡一切手段予以剷平。
可是,普通百姓不一樣,窮苦的他們,可以被任何權勢者欺凌,但錦衣衛的屠刀,卻永遠不能朝向他們。
徽州一府六縣百姓例外。
那不是窮苦百姓,那是收受徽商商幫錢糧,為徽商商幫賣命,試圖法不責眾的反民。
眼前跪在地上的百姓,信仰的是虛無縹緲的佛祖,佛祖、信徒之間,沒有所謂的利益往來,信徒是被欺騙者,本身就很可憐了,再遭受屠刀,那苦難就深重了。
而錦衣衛要做的,是破除所謂佛祖現世的虛假,對那蒙蔽世人的妙法大法師降下屠刀。
「那總不能就這麼等著,任由妙法大法師蠱惑世人吧?」張元功嘴角抽搐道。
誰知道妙法大法師準備在此傳授佛法到什麼時候,錦衣衛、五城兵馬司兵馬就這麼等著,讓旁人看去,還以為是給人當護衛呢。
再有,聽到『佛祖現世』消息的佛門信徒,都在朝著東直門趕來,人會越來越多,且不說妙法大法師影響了多少人。
萬一擁擠推搡下,有人倒地,出現踩踏事件,驚動了玉熙宮,錦衣衛和五城兵馬司都吃不了兜著走。
「快了。」陸炳再次搖搖頭道。
張元功懵然道:「什麼快了?」
「在二十年前,這位興佛寺妙法大法師,還不是佛門大法師,只是個普通佛僧,但就是在河南府城門前,被『佛光普照』,為自己,為興佛寺贏得信徒無數,香火無數,繼而從興佛寺老方丈手中,接過了方丈之位,在河南府上疏後,得到了朝廷敕封的佛門大法師之位。
時隔二十年,妙法大法師又被佛光普照,看來,佛祖很青睞妙法大法師,但佛祖又不急著召喚妙法大法師升天伺奉,這實在令人費解。
也是湊巧,錦衣衛在昨夜,勘破了這『佛光之謎』。」
陸炳見妙法大法師身後佛光有了黯淡的意思,一邊上前,一邊說道:「國丈爺,可聞到什麼味道?」
「有股松香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