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反響熱烈的報告會
2024-11-19 09:21:29
作者: 長夜風過
第19章 反響熱烈的報告會
周五晚上七點整,三中小禮堂,近500名高三學生齊齊端坐,等著張潮開講。
畢竟他一模語文145分的神跡已經傳遍了年級。就連老師們也很好奇。
高三語文備課組組長顧言做了簡單的介紹以後,氣喘吁吁的張潮就站到了講台上。
面對聽眾席上一雙雙充滿了清澈的愚蠢的眼睛,張潮又有種夢回前世的感覺,他熟練地彈了彈的麥克風,確定擴音沒有問題後,才開口道:
「各位同學,其實語文考145分,並不難……」
台下頓時起了一陣低沉的「嗡嗡」聲。如果聲音能化成具體的重量的話,張潮此時已經被「裝逼犯」這個詞壓成餅了。
「大家少安毋躁。我說這句話,並不是為了裝……炫耀自己,而是和大家真誠地交流分享。我就先從大家最感興趣的作文說起。很多同學視作文為『玄學』,本質上,是沒有抓住作文審閱的規律。
作文就是考立意、考表達、考積累嗎?是,卻也不完全是。每一道作文題目,除了要審字面上的題目,更要審字面下的題目,也就是出題者的潛台詞。例如今年一模的作文題,給了我們兩個材料。
第一個材料是溫水煮青蛙的故事,另一個材料是『陰溝裡翻船』這個俗諺。最後為我們框定了寫作的範圍,『慎於難而忽於易』。很多人可能會在第一時間判斷這是一道典型的『二元思辨型』作文題,著眼點在『難』與『易』。還有一部分人,審題比較全面,會把『慎』與『忽』一併納入。
但其實我們盯著『慎於難而忽於易』這幾個字的時候,是不是忽略了第二則材料當中,對『陰溝裡翻船』這條俗諺的分析部分?裡面有很重要的一行字——『這種現象在現實生活中可謂屢見不鮮了』。
這句話非常重要。它就是解開題目當中潛台詞部分的鑰匙——也就是大家寫出來的作文要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繫。那『現實生活』是不是等於只要現實世界中發生的事例,都可以納入寫作範圍?要真是這樣,那就無遠弗屆了。
這裡的『現實生活』是有明確指向的。它考的既然是我們這些高中生,當然是希望我們聯繫自己的現實。我們的生活中,有沒有過『慎於難而忽於易』的事?『慎於難而忽於易』這句話對我們的人生有什麼啟發和指導意義?
只有在這個審題的基礎上,構築了這篇作文的底層邏輯,然後才能更加自然地上升一層——由無數個『我們』構成的這個社會,有沒有過『慎於難而忽於易』的事?很多同學忽略了高層次的立意是要逐步搭建起來的,在寫作中常常一起筆就唱高調,一桿子就往『社會』『國家』『民族』『全人類』的高度上捅,就會顯得生硬。
而且我們的出題人,其實未必就想讓大家唱高調。當然,這只是一個例子。我們還可以回顧一下去年的高考作文,材料是一則韓非子的寓言故事,但分析部分卻很長……」
張潮越講越順暢,台下的師生越聽越入神。顧言悄聲對張婷道:「張潮這小子一點也不怯場啊。這講的是深入淺出,有些角度我都沒有想到。」
張婷點點頭道:「他……確實不簡單啊。他這腦子怎麼長的,對出題人的心理揣摩得這麼細膩。」
顧言道:「你可真是撿到了個寶。今年高考,他說不定還能給大家一個驚喜。」
張婷捂著嘴笑道:「別是驚嚇就好了。」
顧言道:「就是他的總分,這個……」
張婷聞言,笑容也凝固住了,不知道該接什麼話。
與此同時,蘭婷和宋詩語也在竊竊私語。她們倆一個4班一個9班,本來坐不到一塊兒去,但,優等生總是有特權的。只要沒影響秩序,老師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詩語,詩語……」蘭婷拿手在宋詩語眼前晃了晃,才讓宋詩語回過神來。
「張潮臉上有花啊,你眼睛都直了。」蘭婷嗔道。
宋詩語臉蛋一紅,道:「是他講的好嘛——你說他怎麼什麼都會?語文能考145,作文能寫滿分,還會寫詩,還會寫歌……演講也不怯場……」
蘭婷滿臉不屑:「什麼都會?你沒聽說他數學考了幾分?8分!考大學都難嘍……」
宋詩語道:「唉,那真是太可惜了。不知道他高考以後會去哪裡?」
「你這麼關心他去哪裡幹嘛?」
「我……我就是隨便說說。」
「你心虛什麼……其實張潮如果能參加今年的『新理念作文大賽』的話,說不定還有機會。可惜……」
「300多分……努力一下,應該能上個本科吧?聽說他底子其實不錯。」
「希望吧……」
台上的張潮已經開始講作文的語言表達了:
「大家可能受前幾年《赤兔之死》這篇作文的影響比較大,所以有意無意地在作文當中使用一些文言句式。但我們畢竟是在現代漢語語境中成長、學習的,如果不是對文言文有特別的熱愛和研究,用文言句式往往不到位。
很多同學以為把句子裡的『的』,改成『之』,或者故意省略主語,以及把雙字詞改寫單字詞,就是所謂的『有文采』了。但這些只會讓你的句子變得古不古、今不今,不僅沒有錦上添花,反而像邯鄲學步。
如果真的要展現文采,與其改造自己的句子,不如大大方方地引用。我尤其推薦《詩經》《楚辭》等經典,例如這樣句子……」
「下面我們再來講講積累。很多同學認為積累就是背各種比較新的作文素材,尤其是人物素材。比如今年是奧運年,就多用一些體育明星的例子。但寫作文不是『追星』,用好素材的關鍵是用得妥帖,能支撐自己的觀點。
其實我們的課本當中就已經提供了大量素材。尤其是語文、歷史、地理、政治這四門課,本質上都是在講人、在講事。素材也不局限於名人事跡和名人名言。歷史事件、社會變遷、滄海桑田……都是精彩的寫作素材。例如……」
不知不覺,一場學習成果匯報會,張潮講了整整2個小時,遠遠超過了原定的「2節課」的時長。
等張潮說出「我的分享到此為止。謝謝大家」時,小禮堂里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整整持續一分多鐘。
顧言感慨地道:「去年請參與過高考命題的謝教授來開講座,掌聲都沒有這麼熱烈。」
接著又回頭對其他老師囑咐道:「今天張潮的演講內容,不要散播出去。他,是我們高三語文組的秘密武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