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年代:從魔都譯製片廠開始> 第6章 小人書的高光時刻

第6章 小人書的高光時刻

2024-11-19 06:49:48 作者: 如意鍵盤
  第6章 小人書的高光時刻

  李大爺全名李若誠,從事翻譯工作已有三十來個年頭。

  就算是多年前住在牛棚里,也沒有一日不在譯書。

  從不喜歡硬搬字面意思的老人,一直堅持用優美恰當的文字,詮釋原著的本意。

  所以每當完成一本書的翻譯工作,李若誠老先生必定是即勞身又傷神。

  手上這本《The Little Mermaid》,雖然已經快翻譯結束了,卻一直對書名的譯文耿耿於懷。

  如今聽江山這麼隨口一叫,竟覺得妙不可言。

  江山覺得老人問的特奇怪:「不就是一句英文嘛,哪那麼多講究?還什麼譯作……」

  忽然,他意識到了什麼:「您老不會是在翻譯這本書吧?」

  李若誠立刻重新戴上黑框眼鏡:「正是如此,不光是它,我翻的書多了去了!」

  鄰居老倆口這一身濃郁的書卷氣,左右隔壁論誰都能看得出。

  可江山倒是頭一回知道老人家有這愛好。

  江山立刻追問:「這麼說您老是翻譯家?那一定有不少原版書了?」

  現如今這個時間點,最讓他受不了的就是沒有打發時間的消遣物。

  市面上有可讀性的書刊少的可憐。

  「翻譯家不家的不敢妄稱,但家裡最不缺的就是書,自己愛買,出版社還經常給送過來,」

  李若誠的話,打斷了江山發散的思維,他繼續道:「原版外文書也有不少,不過你真看得懂?」

  聽到老人提到出版社,江山雙眼一片燦爛。

  先前還在琢磨如何能和出版社搭上線,沒想到貴人就在身邊。

  70年代末期,別看後世一個個說的有多歡,就好像誰來都能變成王實一樣。

  殊不知這個時候是最不能輕舉妄動的階段。

  

  但江山卻知道有條路,賺錢雖不猛但卻穩。

  1978年,各地開始重新恢復連環畫的出版。

  江山心裡盤算著,再過一陣子小人書的高光時刻該到了,到那時他可有事幹了。

  上輩子江山的愛好廣雜,其中最燒錢的,就是四處搜羅小人書和連環畫的花銷。

  最肉疼的當屬一套1979年出版的《三國演義》,全套60冊,花了他整整35萬。

  據說這套書的原畫稿,拍到了過千萬的成交價。

  據原畫師回憶,當初那個年代他們根本就不重視畫稿的回收,大多被編輯部定期當廢品一賣了之。

  那位原畫師口中的年代,不就是現在嘛!

  更何況,上輩子江山對小人書的熱愛,可不只限於收集小人書。

  在大學讀書的那段時間,他幾乎臨摹了市面上所有能見到的7、80年代的小人書。

  圖書館、博書館、舊貨攤……

  那幾年,這些地方天天能見到身背畫板的江山同學。

  也正是在那段時間,江山了解到,原來早在70年代末,一張插圖或封面的稿酬竟高達10至20元。

  而一頁連環畫的稿酬則為5至8元,想想一本畫下來得拿到多少稿酬!

  清美一些有門路的美術生,靠著幫出版社畫插圖、連環畫,早早就成為了萬元戶。

  70年代末的萬元戶是什麼概念?

  於是,畫小人書,也成了江山的短期就業方向。

  「你確實看過這書吧?」李若誠拍了拍蓋在腿上的書:「不過你是在哪看的?總不能也是在知青點吧。」

  「當然不是,」江山笑了:「您老可能還不知道,我如今在印刷廠上班,前段時間在單位一個老倉庫里翻出了一箱書,其中就有幾本英文原版書。」

  「裡面就有這書?」

  「對,但版本不一樣,不過那箱書看了大約小半年就消失了,也不知上哪去了。」

  江山之所以這麼說,是為了讓旁人知曉自己不但讀過一些書,還是舶來書。

  說起來,也算的上見過一些不同的風光。

  就算以後自己不小心說漏了嘴,也能給找補回來。


  李若誠聽了這些話,覺得合情合理。

  「那肯定是被別人順走了,」他篤定道:「現在國家恢復了高考,很多人都在惡補英語。」

  老人忽然想到了什麼重點:「伱剛剛說書的版本不一樣,難道它和這本的英文名就不一樣?」

  「一樣的,」

  江山稍稍頓了一下,想了想該怎麼和老人解釋:

  「書名的確都是 The Little Mermaid,但之前在鄉下時有位大哥曾教過我,如果英文語句讀起來特彆扭,可以聯繫上下文用自己的理解去閱讀。」

  「說的沒錯,」

  李若誠完全贊同這話:

  「只不過說的時候可以隨意,但換作譯文譯書就必須要逐字推敲了……你小子在這方面倒是有些天賦。」

  李若誠這會再看江家老三,竟越看越順眼:「海的女兒~不錯,說的真不賴!」

  一提起自己的專業,老人的話明顯多了起來。

  江山也樂在其中。

  令他沒想到的是,原來《安徒生童話》早在1909年就已經來到了我國。

  那個時候《The Little Mermaid》最早被譯作《海公主》。

  譯名挺好,但當年的編譯者在翻譯這篇童話故事時加入了自己想法,也就是進行了改編。

  當初那篇安徒生童話,處處透著瓊瑤大媽的韻味。

  這個年代的編輯部門,雖還沒領略到瓊瑤劇的狗血,卻也覺得該再次重譯這篇童話故事了。

  於是,作為「浦江外文出版社」的常駐翻譯編輯李若誠老先生,自然就接下了這一任務。

  出版社對老人的翻譯功底很放心,只提了兩個要求:快和尊重原著。

  「如今這故事,我已經譯的差不多了,」

  李若誠笑著說道:「可一想到這書名就打不起精神,幸好今天遇上你江老三了,哈哈哈……」

  兩人說話的檔口,李若誠的老伴李懷英端著一杯熱茶走出了屋。

  她詫異的發現,自家老頭的臉上正舒展著難得一見的笑容。

  於是也不聲不響搬張小椅子坐在了一旁。

  江山著實吃了一驚:「1909年就有這書了?那麼早就有人開始翻譯原版書了?」

  「比這早的都有,」李若誠接過老伴遞過來的茶:「不過直到09年前後才開始出現白話文的譯文。」

  「噢!」

  李若誠繼續說道:「之後直到建國後的十多年裡,對引進原版書的需求一直處於高位。」

  李懷英同樣也是位翻譯,這一會見老伴聊的開心也在一旁補充道:「那個時候國家對翻譯工作者非常鼓勵支持。」

  說完,她和李若誠同時回頭看了眼自家的大瓦房。

  (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