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蒲州晉商!

2024-11-19 01:13:30 作者: 月下更
  第136章 蒲州晉商!

  「啊?!」

  一貫成熟穩重的高鳳,在聽到這個天大的喜訊後,也不禁驚喜地叫出了聲。

  他震驚地看著朱祐樘,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之前還在為,何涌的京城分行行長職位而羨慕。

  但現在,他卻被朱祐樘任命為了,大明中央銀行的行長。

  一個是中央銀行,一個是京城分行,其中差距,不言而喻。

  朱祐樘抬起眼,看了一眼高鳳。

  迎著朱祐樘的眼神,高鳳心中頓時慌張無比,連忙磕頭請罪。

  「奴才一時失態,請陛下恕罪!」

  「陛下信任奴才,奴才自當竭盡全力,為陛下分憂。」

  高鳳在心裡暗自懊惱,埋怨自己為何會做出如此失態的舉動。

  朱祐樘放下手中的茶杯,重新將目光放在了手邊的書本上:「退下吧。」

  「是陛下。」

  高鳳退出弘德殿後,拍著自己瘋狂跳動的心臟,後怕地長舒了一口氣。

  在心裡的那股害怕勁過去後,高鳳才開始陷入到深深的狂喜之中。

  這可是大明中央銀行的行長啊!

  想到未來手中的權力,高鳳渾身燥熱,哪怕是在寒冷的雪地里,也不覺得有多冷。

  但很快,何涌被當街斬首示眾的消息,傳回了宮內。

  高鳳知道這個消息後,立刻便從那種狂喜的情緒中,清醒了過來。

  高鳳打了一個寒戰,感覺手腳冰涼。

  這時候,他才感到天寒地凍,寒風刺骨。

  ……

  晉州。

  平陽府。

  覃魯,王儼,楊繼宗三人帶隊,踏入了晉州的土地,來到了晉州南部的平陽府。

  平陽府知府龔昂,親自設宴接待眾人。

  只是在宴會上,龔昂只談風月,不談國事。

  王儼詢問龔昂平陽府本地有何勢力時,龔昂也只是打個哈哈,並不明說。

  

  到了第二天時,酒宴上中氣十足的龔昂,轉眼就病倒下了。

  並且病得十分厲害,連床都不能下。

  原本說好要陪同王儼等人,清丈平陽府全部田畝的事,也只能就此作罷。

  這平陽府的田畝,就只能靠王儼等人,自己去清仗了。

  平陽府驛站。

  王儼重重捶了一下桌子,咬牙切齒:「這個老官油子龔昂,早不病,晚不病,偏偏這個時候生病。」

  「還說什麼病得下不來床,他擺明了就是想兩不得罪!」

  楊繼宗一如既往的情緒穩定:「這樣已經很好了,想想順天府的府尹張海吧。」

  「當地的地主士紳經營地方多年,這些知府又是流官,他們能不阻止不搗亂,就已經是幫我們大忙了。」

  經過這段時間清丈田畝的工作,王儼,楊繼宗等人,已經總結了一些工作經驗。

  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在清丈田畝時,必須要解決當地的地主士紳。

  這裡的解決,分為文解和武解。

  文解好辦,識相的地主士紳,會主動配合王儼清查土地,聽從王儼的一切安排。

  這樣的地主士紳其實很多,但有時候總會遇到一些不配合的地主士紳。

  這時候,就需要武解了。

  而武解就更好辦了,西廠二檔頭覃魯直接持朱祐樘的手令,從各地衛所調兵,將阻止清丈田畝的地主士紳,全部抓起來問罪。

  有了靜海王氏兄弟的先例,整個順天府,乃至整個北直隸,都沒有幾個士紳敢阻止王儼他們清查田畝的。

  而晉州這個地方,特別是平陽府這個地方,和北直隸等地,非常不同。

  因為這裡,是晉商的地盤。

  王儼看向楊繼宗,面有憂色:「可是這裡是平陽府啊,平陽府晉商勢大,他們可不是普通的地主士紳,萬一處理不好,我怕……」


  「你怕什麼?」

  楊繼宗不咸不淡地回應:「再怎麼樣,這裡都是大明的領土,他們這些晉商,反不了天。」

  王儼苦笑,心裡念叨,他們那些晉商當然是反不了天。

  但若是把那些晉商逼急了,他們決定要魚死網破,那他和楊繼宗,就只能是那破掉的網啊。

  想起晉商,王儼不免又深深嘆了口氣。

  晉商,是明朝三大商幫之一。

  剩下的兩個商幫,分別是徽商和潮商。

  晉州南部,人稠地窄,人地矛盾激烈,一些腦筋靈活的,便背井離鄉,成為行商。

  晉商的崛起,要追溯到明太祖高皇帝開國大明之後,對北元的襲剿戰爭,和邊防駐地。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一邊派兵深入草原,剿滅蒙元餘孽。

  一邊在大同,宣府,遼東等地建立邊鎮,守護大明邊疆。

  但明朝北方向來缺糧,而大量的軍民駐守北方,又加劇了糧食缺口。

  為了解決北方邊鎮缺糧的問題,洪武三年,朱元璋在組織邊境屯田的同時,開始實行開中法。

  簡單來說,就是商人向邊鎮運輸大明朝廷需要的糧草,從而換取「鹽引」。

  拿到「鹽引」之後,商人就可以到指定鹽場購買食鹽,再到指定區域銷售。

  這種方法雖然麻煩,但是可以很好地防止官員貪腐。

  在朱祐樘掌權之初,前戶部尚書葉淇就想用更容易貪墨的折色法代替開中法,但被朱祐樘阻止了。

  在鹽鐵官營的年代,賣鹽可是暴利。

  而這份暴利,大多都被晉州的商人給賺走了。

  這其中,又以位於鹽場附近的平陽府商幫,賺得最多。

  以平陽府蒲州縣為代表的晉南商幫,是最早崛起的晉商。

  他們靠近解州鹽場,又距離大同府不遠,於是便四處搜糧,運往邊鎮,換取鹽引。

  當晉州的大商人們多了起來後,又自髮結盟,形成了晉商。

  這些晉商從明朝前期開始,就借著對邊疆運糧的機會,大肆向蒙元餘孽走私鹽,鐵,茶葉,和絲帛,從而攫取大量的利潤。

  而晉商向來又信奉一句話:以末致財,用本守之。

  擁有大量錢銀之後,晉商便開始在當地大肆兼併土地田產。

  若是遇到災年,大量農民賤賣良田,晉商便用非常低廉的價格,買得大片大片的土地。

  本身晉州這個地方就人稠地窄,土地又被那些大晉商們給兼併了。

  普通的晉州百姓,就只能淪落為晉商們的佃戶,世世代代受晉商們的剝削,成為他們事實上的奴隸。

  同時,開中制的可觀利潤,自然也吸引了以邊將勛貴為代表的權貴集團。

  他們開始插手鹽政,倒賣「鹽引」。

  而晉商們對邊將勛貴集團的插手,不僅不牴觸,反而非常熱烈的歡迎。

  晉商們主動獻上乾股,讓勛貴們躺著賺錢。

  因為他們知道,只有擁有朝廷的關係,這種生意才能幹得長久。

  於此同時,晉商們也看到了朝中有人好經商的重要性,於是斥巨資開辦族學,資助那些聰明的孩子,讀書科舉。

  在明朝中期,對商人的管控就已經很鬆了。

  不僅商人的後代可以參加科舉,甚至還允許商人後代參加異地科舉,降低了商人進入官場的難度。

  所以在之後的上百年時間裡,晉商一邊花費巨資結交權貴,一邊培養子弟參加科舉。

  經過上百年的努力,這些晉商們最終孕育出兩個官商巨族。

  那就是橫跨隆慶和萬曆兩朝的王崇古家族,和張四維家族。

  王崇古和張四維都是晉州平陽府蒲州縣人,王崇古還是張四維的舅舅。

  隆慶到萬曆年間,王崇古任宣大總督,是大明北疆防務上的最高指揮官。

  張四維則是內閣首輔,朝中文官的領袖。

  這兩人主導了「隆慶議和」,開放了邊境十一處通商口岸,將之前只能走私的買賣,合法化了。

  而隆慶議和所開放的十一處通商口岸中,有四處通商口岸都在晉州境內,這可是實實在在地為在家人謀福利啊。

  這種舉動,雖然保證了一定時期的北疆和平,但它自廢了一種大明拿捏北元餘孽的手段,並且事實上促進了北元再次坐大。

  到了萬曆末年,努爾哈赤率領建州女真崛起,建立後金。

  但努爾哈赤始終沒有打進關寧防線,不僅如此,大明還關閉了針對後金的貿易關口,想要藉此來將物資匱乏的後金政權,困死在東北。

  就在後金危難關頭,以范永斗,王登庫等人為代表的晉商們挺身而出。

  他們分水陸兩線向後金靠攏,一些晉商從海上出發,從渤海入遼東,一些晉商通過其遍布蒙古的商路,源源不斷地為後金供血。

  這些商人為了討好滿清,不僅交易貨物,更是提供大明王朝內部的相關情報。

  皇太極因為有了晉商的幫助,擺脫了物資貧瘠的困局,再次壯大了八旗兵的實力。

  而晉商也憑藉對滿清的走私,賺的盆滿缽滿。

  滿清入關之後,順治沒忘為己入主中原建立過赫赫功業的八大晉商,在紫禁城設宴,親自召見了他們,並賜與滿服。

  而且從此之後,這八大晉商就成為了滿清八大皇商,隸屬於內務府。

  他們八人也從堂堂正正的漢人,搖身一變,成為滿人的包衣奴才了!

  後面能叫得上名字的大晉商,什麼雷履泰,喬致庸,曹三喜……也都是在滿清崛起的。

  由此可見,滿清對晉商的待遇,一直非常優渥。

  (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