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誰敢帶頭彈劾陛下?!
王氏,吳氏,和懷恩三人,是同一天被賜死的。
但朱祐樘故意封鎖了一段時間,王氏和吳氏薨逝的消息。
所以京城的官員,要晚上五天,才知道兩位廢太后已經薨逝。
她們兩位確切的薨逝時間,也分別改成了懷恩死後的第三天,和懷恩死後的第五天。
兩宮廢太后接連薨逝的消息,如晴天的一聲霹靂一般,讓京城百官驚心駭神。
之前朱祐樘在京城中殺得再凶,那也是針對文官和外戚。
而這一次,卻是針對皇家內部的權力鬥爭。
兩宮皇太后接連被廢,又接連薨逝,雖然都是自盡,但誰都知道其中是怎麼回事。
一時間,京城人心浮動。
許多人都在猜測,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才會讓朱祐樘如此盛怒。
不僅同時廢除了兩位皇太后的封號,和太后之位。
兩位廢皇太后還在發生此事不久後,相繼自殺了。
京城百官們雖然知道此事有蹊蹺,但誰也不敢提。
並且他們心中恐懼的是,這種涉及到皇家內部的鬥爭,往往會牽連出一大片參與其中的普通人來。
到時候,一個控制不好,京城又將是血流成河,一片哀嚎。
很快,他們心中的猜想,就化為了現實。
京城菜市口上,刑部又設了刑廠。
他們之前多方打探的事情,終於有了結果。
刑部對於方賢和張苗等人的刑判,非常之快。
他們幾乎是前腳剛進大獄,後腳就被判刑,並且立刻行刑。
前御馬監稟報太監張敏,謀逆,誅九族!
前通政司左通政方賢,謀逆,誅九族!
但刑部只是給出了罪名,但其中內情,卻是語焉不詳。
別說其他人了,就是刑部尚書彭韶,也不知道到底怎麼回事。
因為這條罪名,是朱祐樘親自定下的。
朱祐樘沒有,也不需要,給出任何解釋。
皇帝陛下既然下令了,那刑部聽令行事便是。
按照字越少,事越大的原則,彭韶不用,也不敢向朱祐樘詢問其中原因。
彭韶只是命令刑部用最快的時間,立刻開設刑場,並請刑部官員前來主持行刑。
而這個光榮而又艱巨的任務,自然是落到了非常有主持刑場經驗的費舉身上。
刑部郎中費舉,臨到年前,都還要加班,在菜市口設置刑場,處刑犯人。
漫天大雪下,菜市口人山人海,又能再見到官員公開處刑,京城的百姓,自然是樂得看個熱鬧。
被割去舌頭的方賢,被綁著身體,跪在了雪地里,呃呃啊啊地不知道在說些什麼。
已經死去的張苗,也被綁在一根木棍上,等待行刑。
死?
死是沒有用的。
皇帝下令要你死,你就算是已經死了,也得上刑場,換個方式,重新再死一次!
在他們身後,還有他們的家眷,也在等待著行刑。
當時間到了行刑的那刻,費舉揮手擲下令牌,厲聲下令:「行刑!」
「是!」
佇立兩旁的劊子手,立刻上前行刑。
片刻後,圍觀的百姓們,爆發出一陣激烈的喝彩聲!
張苗和方賢的行刑,京城百官沒有一個人去觀刑。
但他們兩人的罪名,京城百官無人不曉。
謀逆!
誅九族的大罪!
張苗只是受了張敏的牽連,而方賢就是罪魁禍首之一!
此事非同小可,內閣首輔徐溥,和內閣次輔劉健,在知道消息的當晚,便將內閣大學士和六部九卿,召集起來議事。
徐溥的書房裡,四位內閣大學士,四位六部尚書,三位寺卿,總共十一位京城高官,愁眉苦臉地聚在一起。
「徐首輔,天塌了啊!」
「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兩宮皇太后接連被廢後又薨逝,天塌了啊!」
東閣大學士謝遷哭喪著臉,仿佛死的是他娘一樣。
文淵閣大學士李東陽,面色也有些為難。
「吳氏薨了暫且不談,她畢竟是被先帝廢掉的皇后,是當今陛下將其尊為皇太后的,陛下現在廢她,並無不妥。」
「但王氏可是先帝的正宮皇后啊!」
「陛下貿然廢除正宮皇太后的封號,本來就已經與禮不符,這下王皇太后又薨了……」
「劉閣老,這事您怎麼看?」
李東陽說著說著,便將這個棘手的話題,踢給了坐在一邊的劉健。
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劉健,雖然此刻臉上面無表情,但心裡早就罵開了花。
與禮不符?
禮再大,大得過陛下手中的刀子嗎?!
你看看當今聖上,是一個會和伱好好講禮的皇帝嗎?
現在的這位陛下,當他心情不錯,並且沒有涉及到利益衝突的時候,或許會好好坐下來和你講講禮。
但一旦觸碰到陛下的利益,那根本就不會給你開口講禮的時間,當場就要讓你家人料理後事了!
更有甚者,連料理後事的家人都不給你留。
就這,還怎麼講禮?!
講什麼禮?!
劉健臉色有些陰沉,斟酌著開口。
「這個嘛……嘖……確實是……唉……」
劉健打著哈哈,並不明說,也不表態。
他作為禮部尚書,這次是首當其衝,當由他站出來,作為清流代表發聲。
但劉建作為一個,能把首輔位置讓出去的狠人,他惜身得很,怎麼可能敢去觸動朱祐樘那敏感的神經?
眼看劉健在打著哈哈,會議中的其他人,可就不樂意了。
上次在修繕奉天三大殿事件中,和劉健發生了些小矛盾的工部尚書賈俊,陰惻惻地開口。
「呦,咱們這劉閣老,真是越來越有前朝閣老的風範了。」
前朝閣老,那就是有著紙糊三閣老之名的萬安,劉吉,劉珝三人。
而紙糊三閣老這個名字,看起來像是在嘲諷閣老們尸位素餐,實際上卻是在譏諷閣老們畏懼先帝,手中沒有權力。
在場眾人都聽懂了賈俊嘴裡的譏諷之意,劉健的臉色變得非常難看。
最後還是吏部尚書王恕打了圓場:「行了,希賢也有他自己的難處。」
「現在的問題是,發生這種事後,咱們文官,應該有個什麼樣的態度?」
「是默不作聲,還是要……彈劾?」
彈劾是明朝言官們檢舉官吏的罪狀,對違法失職或職務犯罪的官吏,採取直接上書皇帝進行揭發的行為。
在明朝初期,這種彈劾非常有力度,凡是交到朱元璋手上的彈劾摺子,朱元璋基本都會有所反應。
但是到了明朝中後期,彈劾摺子的力度就大大下降了,並且能上書彈劾的人也不局限於言官了,所有官員都能上書彈劾。
而且彈劾的對象,也不僅僅只局限於明朝官員,連皇帝也可以彈劾了。
明朝被彈劾次數最多的皇帝,是明世宗朱厚熜。
其中最出名的一封彈劾書,就是海瑞上給朱厚熜的《治安疏》。
最後,到了明末黨爭四起後,彈劾的摺子,也就徹底淪為擦屁股紙了。
「肯定要彈劾啊!」
徐溥的話語剛落,便有人拍案而起,神情激動。
兵部尚書劉大夏說得擲地有聲:「我等作為大明重臣,自當做出表率!」
「陛下有錯,難道我們就這麼眼睜睜地看著嗎?!」
「這樣下去,下面的官員怎麼看我們?!以後的官員怎麼看我們?!」
「記入史書後,後世人又該怎麼看我們?!」
劉大夏提到史書,在場的官員們,無不神情一怔,面色沉重。
他們這些自詡清流的文官,最看重的就是這身後的名聲。
但朱祐樘威名在外,這些官員夾在中間,當真是難做。
劉健只奉行一個實務原則,死人才在乎身後的名聲,只有活著的人,才能真真正正做些能改變後世的事情。
劉健對著劉大夏讚許地點了點頭:「劉尚書果然是我輩清流,忠臣直臣,那這第一封彈劾書,就由您先開筆吧。」
劉大夏心中又氣又急,反問道:「劉尚書,你作為禮部尚書,你難道不上書彈劾嗎?!」
劉健微微搖頭,閉嘴不答。
劉大夏見劉健龜縮在後,心中氣惱,又轉頭看向其他人。
「諸位大人呢?!你們也不上書彈劾嗎?!」
被劉大夏看到的人,紛紛轉過身,低下頭,不與劉大夏對視。
劉大夏見房間裡諸多大員,竟然沒有一個人站出來支持他,臉上的表情陰晴不定。
他在站起來之後,完全沒有想到,會是現在這麼一個情況。
竟然沒有一個大員,敢和他一起上書彈劾朱祐樘!
一時間,劉大夏站在原地,有些難堪。
這時候,忽有家丁來報。
「徐老爺,宮裡來人來,說是陛下要請劉閣老入宮議事。」
「啊?!」
劉健嚇得立刻站了起來,慌張地看向了徐溥。
「徐首輔,陛下知道我在您家,他不會有所誤會吧?」
「這……這該如何是好啊?!」
徐溥的臉色也不好看:「希賢,你先別急,你就說在和我談論《問刑條例》的事。」
「兩宮皇太后薨逝的事,你全當不知道。」
「快去吧希賢,別讓陛下久等了。」
劉健點了點頭:「只好這樣了,諸位同僚,我就先走一步了。」
「劉閣老慢走。」
劉健拱手告辭後,連忙走出徐溥的書房,跟著宮裡來的小太監,向皇宮裡走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