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重新推行《御製大誥》!
朱祐樘拿著《御製大誥》坐到龍椅上,從頭到尾,仔細觀看。
裡面的內容讓他驚喜不已,竟然一下子忘記了時間。
等到看完之後,才發現御書房裡已經點上明亮的宮燈,四周也擺著數個暖爐。
「不錯,正是朕要的東西!」
朱祐樘合上《御製大誥》的最後一頁,心中對《御製大誥》已經有了一個全面的了解。
總的來說,《御製大誥》是一本專門針對,官員犯罪之後的處刑條例。
雖說《御製大誥》的適用範圍,是全體大明臣民。
但其中百分之八十的內容,都和怎麼處罰官員有關。
懲處貪污的罪案,占全部罪案的一半左右。
細目中有酷斂百姓,貪污稅糧案。
放賣官差,私役丁夫案。
妄取擾民,私吞商稅案。
謊報災情,侵沒賑濟案。
次於官吏貪污罪案的,是懲治地主侵吞錢糧,和士紳逃避糧差的罪案。
如團局造冊、虛出實收、巧立名目、妄自徵稅、接受贓私、詭寄田糧、攬納私吞、貪污賑濟、說事過錢等。
它和《大明律》最大的區別就是,《御製大誥》對官員的刑罰,嚴苛了數倍!
《御製大誥》一書中,總共羅列族誅、凌遲、梟首案例幾千件!
斬首、棄市以下罪案例萬餘種!
其中酷刑種類有族誅、凌遲、梟首、斬、墨面文身、挑筋去指、流放、充軍、閹割為奴等幾十種!
所誅殺者以貪官污吏,害民豪強,欺民外戚為主!
同時,對於官員所犯同一罪行,《御製大誥》里的刑罰,也較《大明律》嚴重數倍!
以貪墨為例,《大明律》里貪墨滿八十貫以上為絞。
而在《御製大誥》里,則是剝皮揎草!
所謂剝皮揎草,就是將貪污受賄的官員綁在案板上,在他活著的時候,就將其人皮完整地剝下。
剝下的人皮填入稻草,製成人皮稻草人,立於衙門門口,或者當地土地廟的門口。
用以警告繼任官員,切勿貪贓枉法!
除此之外,《大明律》中不少只應處笞、杖的罪名,《御製大誥》卻加重為死刑!
依朱元璋對天下官員的痛恨來看,寫進《御製大誥》里的罪行,一半以上都是死刑,只是死法不同罷了。
同時朱元璋為了自己的百姓,能更好的維護自身的利益,勇於對抗敢膽欺壓百姓的官吏和豪紳。
特意在《御製大誥》中規定:允許任何人手持《御製大誥》,捉拿擾民官吏,押送進京,由朱元璋親自過問!
其沿途正官首領,及一切人等敢有阻擋者,其家族誅!
洪武十八年,南直隸常熟縣農民陳壽六,因受常熟縣知縣顧英欺壓,憤然與親友一起將顧英捆綁,頭頂《御製大誥》,將其送到應天府來治罪。
沿途二百餘里,行過諸多官府衙門,竟無一人敢阻攔!
陳壽六入京後,朱元璋得到消息,表現得非常高興。
朱元璋親自審理此事,最終顧英貪污罪名坐實,被打入大牢。
同時朱元璋還賞賜了陳壽六三十錠銀鈔,免了他雜役,又給其他隨行人員,各賞了兩件衣服。
隨後朱元璋為了防止其他官員,對陳壽六打擊報復,還特意下了一道聖旨。
「敢有羅織罪名,害陳壽六者,誅其族!」
「陳壽六若借朝廷之名義,行不法之事,地方官員無權決斷,須押解入京審判。」
至此後,直至朱元璋駕崩,常熟縣無一官員,敢膽貪污受賄,欺壓百姓!
而且這還不算完,朱元璋為了能讓大明百姓們,知道自己手中的權力,特意下旨規定。
《御製大誥》每戶一本,家傳人誦!
家有《御製大誥》者,犯笞、杖、徒、流之罪減一等!
無《御製大誥》者,加一等!
拒不接收者,遷居化外,永不令歸!
為了方便那些不識字的農戶,也能知道自己的權力。
朱元璋特意將《御製大誥》印刷成冊,讓各地的大明官員,上門為不認識字的百姓們,講解《御製大誥》上面的內容。
並且將《御製大誥》,贈與當地農戶。
就連科舉考試時,朱元璋也特意從《御製大誥》中出題。
強行令天下讀書人,去看,去理解,去解讀,去學習《御製大誥》!
在洪武年間,《御製大誥》可謂是歷史上普及最廣泛的一種法律,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有一本。
百姓們看見《御製大誥》,就和看見朱元璋一樣親切。
可惜的是,這麼一本處處為百姓著想,處處與官員作對的嚴苛法律,在朱元璋駕崩之後,便被立即雪藏。
聖主明君朱允炆,在他的登基詔書里,直接以條律太過嚴苛為由,廢除掉了《御製大誥》!
之後種種,皆以《大明律》為準。
這朱允炆急得連正式登基都沒有,就廢除掉了《御製大誥》。
可見這全天下文官,有多恨《御製大誥》!
如今朱祐樘將這本《御製大誥》,重新找了出來,令其重見天日。
剛好補足了臨時過渡法案中,關於官員刑罰部分的不足。
剛好與內閣所出的《問刑條例》,互為補充。
這修憲修的好啊,光靠《大明律》,確實已經殺不怕大明這些官員了。
那就重新用《御製大誥》來殺!
正好,就以王氏兄弟這個例子入手,重新推行《御製大誥》!
朱祐樘看著手中的《御製大誥》,眼中精芒閃過。
……
朱祐樘拿著手中的《御製大誥》,回了乾清宮,又讓尚膳監送些膳食來。
用完膳,朱祐樘正準備就寢,突然有司禮監的小太監來報:「皇爺,西廠廠督汪直求見。」
「讓他進來吧。」
「是,陛下。」
很快,汪直便滿臉嚴肅地走進乾清宮。
「微臣失職,請陛下責罰!」
朱祐樘目光一凝:「發生什麼事了?」
「回陛下,崇善伯王清受不住刑,已經死在西廠大獄裡了。」
「這是瑞安伯王源,寫下的認罪書。」
汪直說著,將手中的密信,獻給了朱祐樘。
一位伯爵,因為受刑而死在西廠大獄,這本應是一件影響力很惡劣的事情。
但是這點小事,對朱祐樘來說,還沒放在心上。
朱祐樘原本提起的心,又重新放下,有些無奈地笑笑:「朕還以為是什麼事呢,原來只是死了個王清而已。」
「雖然王氏三兄只剩下一個王源了,但效果也是差不多的。」
朱祐樘接過密信,展開看完後,冷笑了一聲:「三十萬畝地,王氏兄弟真是好大的胃口。」
汪直又報:「啟稟陛下,覃魯來信說,這幾天他們在順天府周圍,發現很多無主的良田。」
「特別是順天府到津門衛這片區域,昌平,懷柔,密雲,通州,永清,武清,西青這些地方,被拋棄的良田最多。」
「這些良田原本都屬於一些員外郎,但這些員外郎現在全都跑了,地現在屬於無主之地,其面積接近一百萬畝。」
朱祐樘微微皺眉:「無故拋棄良田?」
「莫非這些田地,也是那些官員們強行侵占的良田?」
「現在見王氏兄弟下獄了,就趕緊拋田保命?」
「微臣不知。」汪直回道:「這些良田的主人,也就是那些員外郎,有些是最近跑的,有些已經跑了好幾個月了。」
「現在西廠正在組織人手抓捕,等抓到這些逃跑的員外郎,就能弄清楚這些田是什麼來歷了。」
朱祐樘點了點頭:「好,儘快調查清楚拋田一事。」
「是,陛下。」
「對了,你明天上朝的時候,把王源和張海押到朝堂上來,當眾宣判他的罪行。」
朱祐樘將手中的密信又扔給了汪直:「退下吧。」
「是,陛下。」
汪直領命後,恭敬地退出了乾清宮。
……
京城。
徐溥家宅。
徐溥的書房裡,內閣四位閣老,個個愁眉苦臉,長吁短嘆。
「徐閣老,修憲一事,到底行不行得通啊?」
「我們只是減輕了一些罪名的刑罰,就被陛下勒令修改。」
「這《問刑條例》都過不去,又如何修得出來《大明會典》呢?」
「而且就算成功推行了《大明會典》,陛下他會遵守嗎?」
謝遷心裡已經在打退堂鼓了,並且他從心裡認為,在朱祐樘這種暴君的眼裡,是沒有法律這種東西的。
就算成功推行了《大明會典》,朱祐樘也會掀桌子,不依法治國,直接隨意處死官員。
但徐溥不僅不氣餒,反而更加的有激情。
「於喬,這你恐怕就錯了。」
「陛下對這《問刑條例》嚴格審閱,正好說明了陛下具有極強的法律意識。」
「若是對修改法律表現地輕描淡寫,那才是蔑視法律條令的行為。」
「法律條例逐漸放寬,是大勢所趨。」
「想想洪武年間的《御製大誥》,再看看現在的《大明律》,這已經是先輩們的一次勝利了。」
「我們要是能把《大明律》,變成《大明會典》,這可是能夠名垂千古的美事!」
「此事若成,不僅關乎你我和天下官員,更關乎未來數百年的大明官員!」
「後世官員,能不對我們歌功頌德嗎?」
想到洪武年間《御製大誥》的內容,劉健,謝遷,李東陽三人,面色發白,齊齊打了個冷顫。
洪武年間,可謂是官員最為恐懼的一段時間。
其中《御製大誥》,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凡是看過《御製大誥》的人,都不會想著在洪武年間為官。
幸好建文朝的那些文官們,及時糾正了太祖皇帝的錯誤,讓朱允炆廢掉了《御製大誥》。
這件事,讓他們這些後世官員,感恩至今。
而如今,他們也是正在做著這樣一件,功垂千古的偉大事業。
想到這裡,三位內閣閣老,又重新充滿了幹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