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假日泡湯
收復兩淮失陷城池的這場仗,打是必須要打的。
因為即便是那些不懂軍事的文官,他們也知道守江必守淮的道理。
兩淮不容有失,否則長江就會成為第一道防線。
臨安行在與金軍之前將再無戰略縱橫可言,也沒有可以憑恃堅守的城池。
但,雖然上下同心,一致做出了打的決定,卻並不意味著許多官員對於事態演變到如今這種情況的不滿。
「大王,紹興十一年,宋金和議,從此兩國再未大動干戈。
如今金國對我大宋全面開戰,攻城掠地,死傷積野!
難道我們不該反思嗎?」
知制誥史浩痛心疾首地對晉王道。
他原是普安郡王府教授,也就是說,他是當今皇帝的老師。
因此,新君登後,他升遷迅速,如今就已官至知制誥。
晉王甚至知道,皇兄有意讓他擔任執政,只是還需要打熬一下資歷。
史浩是保守派,並不是投降派,兩者還是有著本質的區別的。
他不贊成與金國為敵,完全是因為在他的認知里,宋軍屏弱,根本不是金兵的對手。
因此在他看來,宋國必須如越王勾踐一般隱忍下來,不管受到什麼屈辱,都該隱忍接受。
在此過程中,對內勵精圖治,繼續發展,等到宋國肉眼可見地強大起來,再圖謀北伐,收復故土。
對於金國的分裂,他也是歡欣鼓舞的。
但是對於暗中資助新金,消磨金國的實力,他卻持保守態度。
因為,他始終認為,哪怕是分裂之後的金國,依舊比宋國強大無數倍,必須小心又小心,不可輕易激怒他們。
他擔心資助新金的事情,一旦被金國察覺,就會為宋國招來滅頂之災。
而且,對於趙瑗繼位以來的種種改革,他也是大多持反對態度。
但他不認為他的好學生會這麼糊塗,他認為是普王這個輕桃荒唐的王爺影響了他的兄長。
官家是個君子,承蒙兄弟謙讓皇位的莫大恩惠,所以對兄弟的荒唐舉動也進行了包容,這才導致大宋出現這樣難堪的局面。
趙琥白眼一翻,不屑地道:「史老夫子,我現在給你一巴掌,你不打回來難不成你要捂著臉蛋子躲到角落裡去反思反思?」
「你—·粗魯!」
「戚!」
「這件事且不說,等官家回來,本官自會向官家進言。下官還有一問,要請大王解答。」
「講!」
「例來出兵,帥臣由宰執公推,天子點選,而且所選皆為文官。
為何這一次大王你擅作主張,任命的都是樞密院推舉的武將?」
趙道:「老夫子,打不打,文官定。怎麼打,武將定。這才合乎規矩。
本王要是讓你去領兵,你會打仗嘛你?」
趙被他唾沫星子噴到了臉上,也有些生氣了:「來來來,哪怕你只會紙上談兵,都算你本事。
來來來,《武經七書》你任選一本,你能給我背下來,本王立即撤回任命,
由宰執公推。」
「你——,我—」
「怎麼,背不出來?老夫子,你是做學問的。本王現在要是找個殺豬的來,
讓他指點你做文章,你覺得荒不荒唐?」
「豈有此理,這兩者能作比嗎?讀書可以啟智、明理、樹德!"
「著哇,我也沒說你老人家不明理啊。你老人家明白道理,那就應該明白朮業有專攻。
因為讀書人明理,所以我說,打不打,文官定。因為術業有專攻,所以我說,怎麼打,武將定。哪裡不對了?」
史浩此人雖然滿肚子錦繡文章,卻是個口拙的,被趙的氣呼呼的,卻發作不出來。
他憤怒地一揮手道:「大王強辭奪理,胡攪蠻纏,老夫懶得與你理論。
老夫再問你,此番調動這麼多的兵馬,為何不派監軍?」
「呢—··..」
「將領統兵作戰,當以監軍監督之,記錄功過、控制兵權,防止叛逃與作亂,此乃古制。
從春秋戰國時候就有的制度,大王為何擅自更改?『
「事起倉促,兵貴神速,一旦拖延久了,恐奪回失地便更加困難。
所以一時之間,來不及委派監軍。」
史浩厲聲道:「大軍開拔,與一人獨騎,那行軍速度的區別,老夫哪怕只是一個讀書人,也是明白的。
莫說大軍尚未開拔,就算已經出發,大王此時委派監軍,也未為遲也。」
監軍制度確實是古制,也確實是從春秋戰國時候就有的制度。
只不過,它的積極作用的一面,我們很少有人提到。
因為順理成章、本該如此的事情,實在沒有必要浪費筆墨。
但凡記下來大書特書的都是教訓。
就像我們看史書上,打勝仗通常就是隻言片語,打敗仗那就連篇累讀,完全就是一篇「戰役復盤」和「戰後總結」。
因之我們看到的關於監軍的記載,通常都是只有負面作用,完全沒有正面用處。
可是如果真是如此,這種制度又怎麼可能從春秋戰國一直傳下來。
其實在很多時候,監軍是能起到正面作用的。
除了監督軍隊,提防叛亂,他還掌握著賞功罰過,直達天聽的特權。
這就可以激勵士氣,督促將土用命。
他是天子遣派,事了之後就要拍拍屁股回中樞,和主帥不存在利益衝突。
相反,在後勤補給、友軍配合、地方協助等各個方面,將領未必擅長溝通和協調。
但是有個比他更有面子的監軍出馬,那就容易多了。
所有但凡監軍起了壞作用的,都是監軍的權力被放大,可以直接插手軍事。
而且這個監軍對自己的能力全無自知,也真的動用了這項權力的時候。
這一戰,如果吃了敗仗,晉王監國期間的諸般動作,都會被人牽強附會地扯出來,做為彈劾他造成了這一後果的證據。
但是被彈劾,趙是不在乎的。
大不了回去做個閒散王爺唄,他本來也不愛管事。
他之所愛,唯醇—————-美人美人耳。
只是,如果吃了敗仗,很可能會影響到皇兄的改革大計,這是趙為之擔心的。
而宋朝時候,又恰是監軍權力太大的時候。
偏偏那些文官監軍又自我感覺特別良好,總喜歡越過將領,去直接干涉具體行動。
在趙看來,這群混蛋不自知是一方面,更大的原因還是他們雖然瞧不起武人,卻渴望能獲得戰功。
那可是彪炳史冊的無上榮耀,尤其是由一個文人來完成。
所以你說他想打勝仗麼?他想,他甚至比那位主師還要想。
可問題是他干出來的那些事兒,卻儘是些混帳事。
所以,趙確實是利用緊急出兵的機會,故意漏過了這一環節。
當時「偏殿議政」,當場拍板,當場下令,眾宰執也沒反應過來。
等到軍令正式發布,他們才發現趙的「一切從簡」,簡去了太多的東西。
關於師臣的問題,他們也不想太深究了。
因為這也是官家軍制改革的一個部分,只是正在推行當中。
那就是雖然仍由宰執們公推,天子點選,但兵事須由武將統軍,公推也是只能推武將,這已是未來必須施行的一點。
包括監軍制度,其實也在擬定之中,以後是要對監軍進行一定的限制的。
但是再怎麼限制,縱然不能直接插手軍事行動,那也是文官套在武將頭上的一個箍兒。
這個箍兒不能摘,永遠也不能摘。
昔日短短五十三年裡,中原大地便更迭了五代十國,走馬燈似的輪換了十五個皇帝,平均每個皇帝坐江山三年半。
慘的是這些皇帝和他的家眷嗎?
更慘的是天下百姓!
天下生靈塗炭。
後周與南唐的「楚州之戰」,打的異常激烈。
柴榮雖然勝了,也是損失慘重,於是柴榮憤然下令屠城,
當時在他魔下為將的趙匡胤,親眼在一條巷子裡,看到一個小婦人。
小婦人的頭已經被砍掉了,倒臥在地上。
而她懷裡的嬰兒,還渾然不知地趴在母親懷裡吃奶。
這一幕讓身經百戰的趙匡胤都汗毛直立,他沒有權力改變柴榮屠城的命令,
但他阻止了對他所在的這條巷子的繼續屠殺,並且收養了這個孤兒。
這條巷子裡的人也因此得以保全,這條巷子因此改名為「因子巷」。
很多年後,後者忘卻了它的來歷,把它改成了「金子巷。」
但博覽群書的史老夫子對此卻非常清楚。
做為文官的一員,他並不是想要文官力壓武將一頭。
只是他深知,武將一旦失去控制,對這天下造成的危害,百倍於文官。
史浩說的非常動情,他紅著眼睛向普王痛陳利害,特意說到了老趙家的開國皇帝趙匡胤曾經親自經歷的這件事。
史浩流淚道:「大王,你想讓武將們放開手腳,老夫理解你的苦心。
可是,不能完全放權啊,這個口子不能開,兵權在握的人,必須受到控制。」
「——老夫子所言,本王明白。」」
一見史老夫子老淚縱橫,吃軟不吃硬的趙也有些不好意思了。
趙道:「其實朝廷並沒有要廢除監軍制度的意思,只是需要總結歷朝的教訓得失,重新擬訂一個合理的章程出來,目前還未制訂妥當——"
趙頓了一頓,道:「也罷,就依老夫子,本王這就酌派官員去擔任兩淮監軍使,這總可以了吧?」
史浩滿意了,武將必須置於文官的監督之下,只要達成這一目的,他就心滿意足了。
雖然史老夫子是個保守派,但他的確是個沒有瑕疵的道德君子。
楊沅最近難得地過上了一段安穩日子。
皇帝回京在即,兩淮戰事頻仍·
這個時候,大宋內部是不宜再起事端的。
朝廷各部正在集中全力,做著支援兩淮作戰的各種準備。
這一階段,絕不可以搞內部調查和清洗。
因此,都察院這個時候什麼都不做,就是最正確的做法。
當然,暗中的調查和資料的搜集是仍在秘密進行之中的。
那些借金人南侵之勢,不顧國家利益,不顧黎庶生死的人,帳要給他們記著。
他們為了能夠反攻倒算,把入侵的敵人當成了他們反擊政敵的手段,甚至為了讓外敵贏得勝利,而暗中為他們製造機會。
這種人,先給他們拉著清單,來日是一定要清算的。
不過這些事情的收集就不是那麼忙了。
而且楊沅本人名聲在外,也不適合由他去做這件事,太引人注目。
因此一來,之前因為公務繁忙,拖延了許多假期沒有休的楊沅,一次性申請了好幾天的休沐假,在楊府里陪伴家人,
暑氣已去,天氣漸漸清爽,楊沅陪著嬌妻美眷,正在自家後花園中閒坐聊天。
冰欣、羽嬋、鹿溪、丹娘在打葉子戲。
鹿溪已經有了喜脈,只是時間還短,現在還不知懷的是男是女。
終於懷了自己骨肉的鹿溪現在開心的很,她覺得這個孩子一定是有大福氣的,因數今天打牌手氣特別順,丹娘、冰欣、羽嬋她們已經輸了好多小錢錢。
「哈哈哈,承讓,承讓,我又贏了。」
鹿溪眉開眼笑地把三人的籌碼摟到自己懷裡,兩隻甜甜的臥蠶眼都快笑成了元寶的形狀。
矢澤花音和阿里虎坐在花叢間的席上聊天,小奈和青棠在一旁擺弄著燒烤爐子,陣陣肉香四溢。
楊沅和盈歌、姬香各自躺在一張搖椅上,坐在池塘邊。
盈歌躺在中間,大腹偏偏的。
她快要生了,待產四女之中,她是第一個。
多子蹲在楊沅身邊,為他按揉著大腿。
池塘邊,阿蠻、阿它、李鳳娘和趙寧兒在玩著遊戲。
李鳳娘大馬金刀地坐在柳樹橫生的老乾上,指揮道:「吶,我呢,現在就是老爺,寧兒是夫人。阿蠻是大兒———.」
阿蠻不服道:「為什麼你是老爺?」
李鳳娘瞪眼道:「不服?《女孝經》、《烈女傳》、《女論語》我倒背如流,你給我背一個。」
「喊,會背書了不起呀。」
李鳳娘冷笑地扼了扼手指,骨節「咔咔」地道:「拳腳刀劍,我也略懂一二阿蠻撇撇嘴,道:「好吧好吧,你當老爺,寧兒當夫人。」
李鳳娘道:「阿蠻呢,你就做大廚!"
阿蠻又瞪眼道:「剛剛我不還是好大兒嗎,怎麼突然變成廚子了。」
李鳳娘揚起下巴道:「因為我們家沒有總是跟爹娘頂嘴的兒咂。
阿它乖巧,阿它就做我們的好大兒。娘子,你說好不好?」
趙寧兒溫溫柔柔地道:「奴奴都聽官人的。」
阿蠻沒好氣地翻了個白眼兒,真是一群幼稚鬼。
盈歌瞧她們煞有介事的樣子,忍不住笑道:「她們好有趣,若不是肚子不方便,我都想去跟她們一起玩了。」
姬香忍不住笑道:「這就是我特別喜歡盈歌的原因。」
楊沅道:「為什麼?」
姬香笑道:「因為盈歌她總是沒心沒肺的,哈哈哈。」
盈歌瞪眼道:「你個東洋娘們,說誰缺心眼呢?」
姬香道:「二郎,你就說,這東北娘們她彪不彪吧?」
楊沅微笑道:「盈歌只是童心未泯,單純率直了一些,我是極愛她這一點的。」
烏古論盈歌聽了,便傲嬌地撥起了下巴。
姬香道:「我也很直啊,你為什麼不喜歡我?」
楊沅疑惑道:「我怎麼就不喜歡你了?」
姬香委屈地道:「人家盈歌都快生了,我呢,我的肚子扁扁的,連個屁都沒有。
我沒記錯的話,我跟你睡覺可比盈歌還早一些吧?為什麼她都要生了,我還沒有孩子?」
楊沅無語道:「有沒有可能,是因為你太直了。」
姬香半信半疑地道:「性情太直了也不行?那你今晚陪我,我試著彎一彎。
姬香這句話剛說完,楊沅就覺得身下袍內,仿佛有一支羽毛似的輕輕拂過。
垂眸一看,多子的一隻手已經伸到他的袍下,另一隻手仍在輕輕捶著他的大腿,眉眼如絲。
楊沅從旁邊盤中摘下兩粒葡萄,一粒投進自己嘴裡,一粒用大拇指一抹,便摁進了多子的口中。
多子檀口一張,就把他的拇指連著葡萄含在了嘴裡,一雙美眸睇著他,濕得仿佛要滴出水來。
因為楊沅躺在最左側,姬香躺在最右側,多子跪坐在楊沅和盈歌的躺椅中間,背對著二女,所以她的小動作,旁人根本看不見。
楊沅微笑道:「好!」
多子聽了,便飛了他一個勾魂攝魄的媚眼兒。
只要主人把我睡了,我就能跟姬香那個小蹄子平起平坐了。
等我讓主人更喜歡我一些,我就能騎到姬香頭上,揚眉吐氣了。
多子越想越興奮,白嫩的小臉兒也飛起了紅暈。
就在這時,一個丫鬟匆匆走來,到了楊沅身邊。
多子正在他袍下撩撥的小手,登時就不敢動了。
那小丫鬟好像什麼都沒看見,但臉蛋兒卻悄然紅了。
她俯身下來,在楊沅耳邊悄悄低語了幾句。
楊沅便揮揮手道:「知道了,我這就去。
?
多子聽見這句話,便悄然抽出了手。
楊沅抬眼望去時,她正含著手指,水汪汪地瞟著他,輕啟檀口,舌尖在指尖上纏繞了一匝。
楊沅起身往前廳走去,腰杆兒挺的不太直,大概是多日來公務繁忙,過於操勞,如今還沒緩過神兒來。
楊沅到了前廳,便見到了監國晉王派來的傳旨太監見楊沅到了,傳旨太監便打開了「令書」。
天子之命稱詔書,監國之命稱令書。
這「令書」授命楊沅為兩淮監軍使,宣讀已罷,傳旨太監身後侍立的武土,
便奉了監軍所該擁有「符節。」
監軍形同欽差,欽差大臣執行要務時,朝廷可以賜下「王命旗牌」,監軍則符以「符節」。
明末袁崇煥殺遼東大將毛文龍,就是焚天祭祀燒香禱告後,請出了王命旗牌「王命旗牌」是天子托權之物,作用就是讓持有「王命旗牌」的人,在特殊情況下可以採取果斷措施,避免因為層層上報而耽誤大事,對「叛臣」和「奸侯」,可以先斬後奏便宜行事。
否則,毛文龍身為遼東守將官居總兵頭銜,而袁崇煥這個督師,沒有王命旗牌「見牌如見君」的威,就是十個袁崇煥也不敢動毛文龍。
監軍的「符節」是一枚虎符、一支龍首狀的銅龍節。
持有這兩樣東西,他就有陣前斬將的特權。
如果沒有這項權力,監軍拿什麼監督統兵大將叛亂或降敵?
文臣們耿耿於要設監軍,趙其實也知道,其實應該派監軍。
如果文臣靠不住,難道武將就個個靠得住?
必要的節制和防範,是必須要有的。
他頭疼的是大宋文官自以為無所不能的心態,做為監軍太喜歡越權去直接干涉軍事行動了。
偏偏因為他操著生殺大權,賞罰大權,將領們又不敢反抗。
所以,在新的監軍律例還沒有制定並頒發下來之前,他思來想去,也就楊沅去做這個監軍,他才放心了。
楊沅就是文官吶,誰敢說他不是文官?
小心他「三元及第」的狀元牌坊倒下來,活活砸死你喔。
楊沅不想監軍,因為他很有自知之明,他不想干預前軍將領的戰鬥指揮,那他去幹什麼?當個戰地記者嗎?
美好假期泡湯了,楊沅苦著臉道:「大王要下官幾時趕往軍中?」
傳旨太監笑眯咪地道:「後天一早,諸將領兵出師。」
楊沅無精打采地道:「知道啦,下官明日便先往軍中報到,後日一同啟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