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家父李世民,請陛下稱太子> 第144章 大唐檄高麗及諸國書

第144章 大唐檄高麗及諸國書

2024-10-16 16:37:55 作者: 執筆見春秋
  或許對於單瑤來說,復仇便是她的人生全部意義。

  她從來沒有見過父親單雄信,在她還沒有出生的時候,單雄信就已經死了。

  她是個遺腹子。

  而她的母親,也在生她的時候難產而死。

  好在單雄信父親的親衛們,把她拉扯長大。。

  陳奇想要勸說,都不知道怎麼開口。

  「陳叔,你不要勸我了,我意已決。」

  「他們說了,會幫我們安排進入到芙蓉園裡。」

  屋子裡,單瑤語氣堅定這裡的他們,便是一直資助他們這個造反團隊的神秘人。

  在單瑤很小的時候,這個神秘人就已經出現了,每次都會給他們大量的錢財。

  可以說包括陳奇在內的十多個親衛,他們結婚生子,家庭用度,都是這個神秘人提供的。

  單瑤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跟隨親衛們習練武藝,苦練十餘年,只為給父親報仇。

  聽到這話,陳奇無奈道:「我跟老張他們商量商量,看看明天如何行動。」

  單瑤點點頭,沒有說話。

  陳奇見此,也就走了出去。

  

  從這邊的宅院出了門,走了另一邊的宅院裡。

  才剛進去,陳奇就被人一把拉住。

  「老陳,你瘋了嗎,你還真讓小姐去冒險啊。」

  拉住陳奇的男子低聲呵斥道。

  「是小姐要去的,我能有什麼辦法。」

  「也許這就是我們的宿命吧,二十二年前沒有逃過,現在也不能逃過去。」

  「當初沒有跟隨將軍戰死,是我一生的恥辱,現在是該要到了結束的時候。」

  陳奇聲音平靜的說道。

  他的話讓老張也有些沉默。

  當年的往事,不斷在腦海中掠過。

  作為單雄信的親衛,將軍被殺,他們竟然還苟活至今,這是恥辱。

  「即便要死,也是我們去死,你不應該讓小姐去。」

  「她是個可憐人,不應該為了將軍去死。」

  老張神情有些激動。

  陳奇微微沉默,道:「她享受了將軍這麼多年的榮耀,為將軍而死,難道不應該嗎。」

  「如果不是我們,二十二年前,她就已經死在路邊了,哪裡還能活到今天。」

  聽到這話,老張突然就憤怒了起來,一拳狠狠的打在了陳奇的臉上。

  「你這畜生,你可還有半點良心,你的心都被狗吃了嗎。」

  「這麼多年,我們撫養她長大,在我心中,她就像是我們的閨女那樣。」

  「難道你就沒有半點親情嗎。」

  「她也不應該因為我們的事情去送死,她應該還有更好的人生。」

  被打了一拳的陳奇毫不在意,慘笑道:「更好的人生,你覺得她還能有什麼更好的人生。」

  「你看看,她現在被我們的謊言,已經欺騙成什麼樣子了。」

  「在她的心裡,除了復仇,還剩下什麼,還能有什麼。"

  聽到這話,老張猶豫片刻道:「也許,我們是時候該告訴她真相了。"

  陳奇道:「行啊,那你去說啊。」

  老張不說話了。

  兩人就這麼坐了半天。

  良久,老張開口道:「這次的刺殺計劃怎麼說。」

  陳奇悶悶道:「太子參加元宵詩會,地點在芙蓉園,他說會安排我們提前進入,充當婢女,僕從。」

  老張問道:「他是魏王黨的人?"

  陳奇搖頭道:「應該不是,芙蓉園是魏王的地盤,在這裡刺殺太子,他能逃得了干係?」

  「五姓七望,就是不知道哪一家了。」

  老張再道:「真讓小姐去,就躲不過去了?」

  陳奇無奈道:「這麼多年,他們花了這麼多錢,要不給他們點答覆,你以為我們還能活下去嗎,大家都得死。"


  「你心裡明白的。」

  老張狠狠一拳砸在地面上,低聲道:「也許當初,我就不該聽信你的鬼話,

  搞這些歪門邪道的事情,更不應該把小姐牽扯進來。」

  「為將軍報仇,應該是我們自己的事。」

  陳奇冷哼一聲,道:「若沒有小姐這個名頭,你覺得他們會資助我們?」

  「得了這麼多年的好處,你現在才說後悔?」

  「兒子娶了媳婦,老父母安享晚年,家有良田百畝,你倒是去後悔啊,把東西都還給他們不就行了?」

  「還有其他的兄弟們,你倒是去說啊。「

  老張聽聞這話,握緊的拳頭,一下子就鬆了下來,無力道:「我們是騙子,

  騙了小姐,借用將軍的名頭,騙取錢財。」

  「我死不足惜,只是小姐才二十二歲,為什麼她要來承受這一切,我不忍心。」

  陳奇平靜道:「我也不忍心,但沒有辦法。」

  「屆時刺殺太子,我等先行動手,不要給小姐機會,讓她逃走便是。」

  老張嘴唇動了動,但最終還是沒開口。

  刺殺太子,逃走是這麼容易的事情?

  陳奇警告道:「不要想著告訴小姐真相,念叨了一輩子的東西,如若顛覆,

  小姐不得發瘋?」

  「他們若從小姐那邊得知真相,都會死。」

  早朝。

  太極宮,太極殿。

  今天是太子的加封典禮。

  僅式感還是挺強的。

  內侍張阿難追這個宦官頭頭,拿著詔書高聲朗讀。

  「維大唐貞觀之年,聖主臨朝,四海昇平。太子承乾,天姿英邁,德范昭彰「昔者,太子憫農之艱,彈精竭慮,創製曲轅犁。其器精巧,用之便捷,遂使田畝多獲,百姓歡顏。此舉惠及萬民,功在社稷。」

  「又以仁德為本,禮賢下士,親善友朋。於學孜孜不倦,博古通今,為天下學子之楷模。」

  「且胸懷大志,心系蒼生,輔弼聖主,共理國政。其智其勇,其仁其義,皆為後世之典範。」

  「今頌太子之功績,特此加封農澤聖睿太子,昭告天下,中外皆知。」

  百官朝拜:「臣等拜見農澤聖睿太子。」

  農澤聖睿,這個封號是很高的。

  華夏自古以來,農耕乃國之根基,百姓賴之以生,社稷依之以穩。

  這就相當於給太子套上了一個免死金牌。

  簡單來說,歷史上的李承乾謀反,是因為李世民的心軟跟疼愛而免死。

  那麼現在太子謀反,大家就會考慮一個問題。

  謀反這個現象的發生,到底是太子的錯,還是皇帝的錯。

  這個加封,可以說給李承乾腦後上了個功德光環。

  以至於房玄齡都有些遲疑,自己針對太子的計劃,還要不要繼續。

  然而仔細一想,陛下肯定是不會放棄的。

  以聖人平衡之道,現在既然把太子抬到這麼高的層次,那麼肯定後面就要想辦法去進行壓制。

  否則魏王那邊快速落敗,陛下豈非要跟太子對上。

  陛下自己就是這麼走過來的,這裡頭的道理,比誰都要懂得。

  那為何還要如此高抬太子呢。

  房玄齡略一沉思,就想清楚了。

  曲轅犁一經推出,必然在歷史上留下濃重筆墨,陛下是很在乎自己在史書上的評價。

  太子有這麼高的功績,陛下卻有功不賞,只因自己關係而去打壓太子。

  這要後世人怎麼看待。

  所以為了在史書上表現出父慈子孝,陛下才會選擇如此行為。

  從總的方面來說,太子聲望高,也是利好大唐傳承的。

  房玄齡心下嘆息,自己還是逃不了這關啊。

  加封典禮後。

  李世民又宣布了個重磅消息。

  由張阿難再度朗誦《大唐高麗及諸國書》。


  大唐皇帝詔示天下:高麗之國,本當恭順事唐,同沐盛世之輝光。然今背信棄義,悍然不再臣服。此等逆行,實乃大悖天理,斷不可恕。

  大唐仁德布於四海,亦具雷霆之威。今決然對高麗施經濟制裁之策。

  斷其互市之路,設關卡以拒其商品入境。嚴禁大唐之絲綢、瓷器、茶葉等珍稀之物流入高麗之地。

  且盡逐境內高麗商賈,嚴禁其再度入境。

  若有大唐商人膽敢私與高麗交易者,必沒收其家產,重罰不饒。

  另遣使者通告周邊諸國,同斷與高麗通商之渠道。

  諸國當明,大唐此舉乃為維護天下之綱紀有序,保四海之長治久安。

  凡與大唐為善者,必同享繁榮之盛景。性逆大唐者,必遭嚴厲之懲處。

  望諸國謹遵大唐之命,共襄盛舉,同伐高麗之不義。

  傳告文一出,群臣譁然。

  大家雖然都知道高麗這邊肯定是要打的了,但沒想到在年初,這都正月十五都沒過呢,直接就出文了。

  經濟制裁,這個新鮮的詞彙都沒聽說過,但文里對此描述得很是清晰。

  這對於高麗來說,絕對是個重大的打擊。

  「肅靜!」

  群臣作揖:「臣等謹遵聖命。」

  隨著大唐皇帝對高麗的文傳告天下,一場針對高麗人的行動迅速展開。

  長安,這座宏偉的都城,此刻仿佛籠罩在一片莊重的氛圍之中。

  一百零八坊的告示牌前,人群漸漸聚集。

  文張貼其上,專人聲情並茂地朗誦著,聲音在街巷中迴蕩。每一個字都如重錘般敲擊著人們的心靈,宣告著大唐對高麗的強硬態度。

  東市西市,曾經熱鬧繁華的商業之地,如今卻迎來了一場巨變。

  左右金吾衛與縣衙差役聯合行動,他們身著整齊的甲冑,面容嚴肅。

  高麗商人開設的店鋪前,官兵們迅速戒嚴,店鋪被強制關閉。

  店主們驚慌失措,有的試圖求情,有的則默默地收拾著物品。

  然而,在這強大的國家意志面前,一切求情都顯得蒼白無力。

  街道上,高麗人被有序地驅趕著。

  他們或背著行囊,或拉著簡單的行李,眼神中充滿了無奈與迷茫。

  曾經以為在這繁華的長安城中能夠找到商機與安穩,如今卻不得不面對被驅逐的命運。

  人群緩緩移動,如同一條流動的河流,向著城門的方向涌去。

  整個長安城仿佛都在見證著這一歷史時刻。

  坊與坊之間,人們駐足觀望,低聲議論著。

  看著高麗人離去的身影,心中既有敬畏,也有擔憂。

  但更多的,是對大唐的堅定信心,還有身為大唐人的驕傲,

  各國使臣紛紛行動起來,有的急忙修書回國,詳述所見所聞,有的則四處奔走,試圖打探更多大唐的動向。

  這一刻,他們切身的體會到,大唐帝國的威嚴強盛,不容許任何的褻瀆。

  東宮裡。

  李承乾聽著內侍文忠對長安城內情況的匯報。

  在長安的高麗人其實不算多,一百多萬人口裡,大約也就數千到一萬的規模。

  這其中主要是商人,還有留學的學子。

  王朝時代就是這樣,皇帝的意志高於一切。

  其實從李承乾的角度來看,這些高麗的百姓是無辜的。

  有些高麗人定局長安,花費了大半身家,購置房屋,卻在一日之間,多年努力化為烏有。

  然有句話說得好,慈不掌兵。

  從國家的層面上來說,對這些高麗人進行驅趕,一是可以震諸國。

  畢竟高麗本身就一直在拉攏大唐周邊國家,共同挑大唐。

  二是能對高麗國內,造成極大的政治影響。

  這些返回高麗的百姓,部分人或許明白事理,但更多人會把矛頭對上高麗的統治者,發泄他們的憤怒情緒。

  至於同仇敵氣的可能性,幾乎不太會發生。


  畢竟說到底,高麗一直是大唐的附屬國,淵蓋蘇文叛亂,殺死大唐冊封的遼東郡王,擁立新王,這本身就是謀反行為了。

  這一波,大唐是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對高麗發動輿論攻勢。

  有沒有可能高麗也學大唐這樣,驅趕境內大唐人出高麗。

  要真是如此,李承乾做夢都會笑醒。

  都不用大唐出兵,高麗就要亂成一團了。

  要知道在高麗臨近大唐的這些城池裡,生活著大量隋朝遺民,土兵。

  他們都是在隋末亂世的時候,去高麗躲避戰亂。

  又或者是戰敗的將領,帶著士兵投奔高麗。

  這才使得高麗在隋末後,迎來了一波整體國力的拔升。

  淵蓋蘇文之所以能殺死遼東郡王,掌控高麗,也是因為很多隋朝將領跟士兵到了他的手上,這麼做,相當於自斷臂膀了。

  「孤明日夜裡,參加元宵詩會,此番要防止高麗人狗急跳牆。』

  「你去跟蘇定方說一聲,讓他多調派一些兵力去芙蓉園。」

  李承乾吩咐道。

  高麗人肯定是沒有徹底被趕絕的,定然會有少部分被人藏了下來,又或者是隱藏了高麗人的身份,沒有被查出。

  畢竟從面相上來說,都穿上漢服的話,高麗人跟大唐人的樣貌相差不大。

  金吾衛跟兩縣公的差役,也不能憑藉說誰長得像高麗人,就把人給驅逐長安吧。

  內侍文忠遲疑道:「殿下,如今長安動盪,風聲鶴唳,要不明日的元宵詩會還是不參加了吧。」

  今天一道加封昭告,一道文。

  太子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原本太子針對高麗的事情,在有心人的眼裡,也算不得什麼秘密。

  況且這裡頭還有魏王黨人幫著宣傳。

  而大唐本來就是包容寬厚之國,如今出了這樣的事情,誰都會去想,驅逐高麗人,就是太子的主張。

  作為大唐儲君,太子的政治理念,便就是以後大唐的政策方向。

  這樣強勢的太子,可沒人願意看到。

  李承乾冷哼一聲:「孤若不去,豈非是告訴天下人,孤怕了他高麗不成。」

  「這長安城,還是大唐的長安城嗎。」

  內侍文忠趕忙回道:「殿下恕罪。」

  李承乾淡淡道:「就按孤的吩咐去辦吧。」

  「是,殿下。」


關閉
Δ